一中國家長行賄650萬美元讓孩子進耶魯大學,反映了一些家長什麼樣的教育子女觀念?

狼爸教育


如果真有此事,已經不是簡單的一件家庭教育失敗的案例了,還會影響到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榮譽。

1、關於父母替孩子行賄

如果確有行賄的行為,說明這位家長絲毫不瞭解國外的文化以及教育本身的地位,也可以看出家長對於教育的無知和愚昧,不僅暴露了自己家庭教育的失敗,更有上一代父母沒有教育好這位家長的嫌疑。

  • 首先在西方國家“作弊”“行賄”“不守規則”是非常嚴重的事情,有博士生因為地鐵逃票終生不被錄用的先例,西方國家的規則意識特別強,而在國內很多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或祖輩寵溺地不知規則是什麼,長大後再去遵守太難了。所以這位家長很顯然深諳國內“潛規則”,但對國外的嚴規則絲毫沒有概念。
  • 其次這麼不守規則不懂教育的家長這麼多錢是從哪裡來的?你說是通過正當生意賺的吧,不像,因為不守規則,靠關係打天下的人生意做不大,所以只有祖傳的或受賄得來的。

2、關於父母的初心

  • 既然父母願意花一大筆錢讓孩子上耶魯這種名校,到底目的為何?想讓下一代有個好名配得上家長的鉅額財富?想通過名校的資源賺更多的錢?還是想進入真正的精英階層?不得而知,總感覺這家長沒有為孩子切身考慮考慮,過多注重自己的利益。

  • 最重要的是父母怎麼就斷定孩子一定考不上耶魯呢?所以從點滴來看這位家長對於教育一點都不懂,更不用說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了,但特別懂潛規則。
  • 想幫助孩子是好事,但方法不當反而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3、關於這家長的孩子

這孩子到底想上嗎?還是一切都遵照父母的安排,成為父母生意的工具。這孩子最可憐,有這麼個什麼都沒有隻剩下錢的父母,心裡不知有多憋屈呢!真希望這孩子將來不要和父母一樣認為“這個世界上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否則這孩子將來又如何?


所以在不清楚父母的真實意圖之前,不好揣測,但既然能有那麼多財富,就需要有與之匹配的階層文化和修養,否則遲早一天也會因財而亡。作為父母不管什麼樣的境遇,做什麼都需要考慮下孩子,到底是榜樣還是禍端呢?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事件回放: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兩個中國家庭在美國大學入學舞弊案中分別向主犯William Singer支付了120萬和650萬美元行賄…讓我們這些旁觀者有點懷疑人生,650萬,還是美元…案件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其中一箇中國家庭向Singer付了120萬美元確保孩子被耶魯大學錄取;而另一位中國家庭支付了650萬美元,但《華爾街日報》尚未確認此家庭細節。這兩對中國父母尚未受到指控,檢察官表示仍在調查中。這件事反映了一些家長什麼樣的教育子女觀念。

有錢能使鬼推磨嗎?

有一句話這麼說的,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650萬美元,對於很多中國人家庭或者絕大多數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650萬美元讓孩子進耶魯大學,誰說我們中國人沒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嗎?答案是否定的,看來是磨沒有推成,行賄被查,名牌大學的夢碎了。看來行賄沒有國界之分,這兩個中國的家庭能將行賄行到國外,而且還是金額最高的,”鬼“真的難得不動心。

有錢能買來文憑嗎?

對於很多寒門學子來說,只有憑自己的真實成績才能上心目中的高等、優秀的學府院校,考上的學生,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也能適應這些優秀學校的學習內容和教育環境,那麼,用錢買來的耶魯大學入門劵,孩子如果真被錄取了,他們又能在這條求學的路上走多遠呢?同樣是一所名牌大學,拼命奮鬥考來的和用鉅款買來的文憑相比,份量一樣,這讓寒門學子情何以堪?

有錢能換來教育嗎?

這兩個家庭的這種作法,真的是給自己的孩子上了一節非常”失敗“的家教之課,我們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張以”文、行、忠、信"來教育學生,那麼這種通過行賄去獲得高等學府一入門劵的行為,符合哪一項的範疇之內?教育不是花錢就能買來的。

結束語:中國的家長如果已經窮的就剩下錢的話,那麼,我們說“富不過三代“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句話是適合我們中國的那些富裕家庭。窮什麼不能窮知識,窮教育,但是這種買來”富知識、富教育“,難道就能瓜瓞綿綿下去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一中國家長為了讓孩子進耶魯大學學習,向主要負責人行賄65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4000多萬。我只能說這位家長太任性,循私舞弊樣樣精,請問錢的來歷是否正?為了孩子去鍍金,重金賄賂美國人,這麼多錢都不痛心,90%來路都不明,應該好好調查行賄人,醜事百態出國門,崇洋媚外的家庭,糖衣炮彈走後門,想到耶魯混文憑,回國坑害中國人,成績差也不嫌丟人,原來耶魯也有南郭先生。

作為小老百姓,貧窮限制了想象,4000多萬是一個什麼概念,很多人一輩子不吃不喝都掙不了這麼多錢,而這位家庭為了虛榮心,豪擲4000多萬,只為買一個真的假文憑。

對於億萬富豪,錢已不再重要,孩子能夠上最好的學校,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現在單位的用人,主要看文憑和社會背景,海歸人員受重用,北大清華和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找工作時區別很大。


Lance課堂


我們的一些國人真的是大手筆,行賄金額都必須名列前茅。這不,《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美國大學入學舞弊案中,兩個中國家庭分別行賄了120萬和650萬美元。說真的,看著這數字,我險些自豪起來,國人就是不一樣,跟子女教育相比,錢財如糞土一般隨意拋擲!

不過,我還是沒能自豪起來,因為再豪爽的行賄還是行賄,姿勢再瀟灑也沒用,何況,這樣的豪爽,好像放在子女教育上,還是不妥的,因為教育是培養人的,這樣培養,會不會把人帶到溝裡去?我看很有可能。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觀念呢?

首先,這是洋文憑崇拜心理支配下的行為。

耶魯大學確實是世界名校,培養出的人才遍佈世界,子女能進入這樣的學校讀書,當然是前途無量的。正因為如此,引富豪家長動起了歪心思,認為只要進入名校,就是人才。

有了一紙名校文憑,確實是有用的,但是,出了校門後,就要憑真本事維護這個文憑的光澤了,如果其實很草包,恐怕時間一長,還是會很多人識破的。還有,美國大學寬進嚴出,如果畢業不了,可能還要行賄一次。家長也是操碎了心,值得同情呢。

其次,這是金錢萬能進軍海外名校的試驗。

在這些家長心裡,金錢就是萬能的,肯定是屢試不爽,嚐盡了甜頭。好在早已富了起來,不妨到海外一試。在我們看來,這麼多美金,簡直是天文數字,在一些富豪眼裡,也不過是一些數字而已,所以,這樣的試驗很值得。

以上兩點,我是多少能夠理解家長的行為的,但是,這種基因遺傳下去,我覺得不是什麼好的傳承。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事情沒有暴露出來,中國富豪的子女順利進入耶魯大學,也順利畢業。憑著這個金字招牌,混的風生水起。

於是,他們再一次嚐到了甜頭,就會比父輩走的更遠,直接把子女教育寄託在金錢的光輝之上,還會走這樣一條金錢開道的捷徑。但是,僥倖不可能是經常的事,肯定會被暴露在陽光下,這條路肯定會斷,這一天的到來是必然的,只是遲早罷了。


當代師說


我想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首先一定是這個家庭非常非常有錢,650萬美金應該只是九牛一毛,希望孩子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這個家庭應該是覺得花點錢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就是對孩子現階段來說最好的,先把行賄的問題放一邊,就像我們普通的家庭,面對孩子擇校時,是上普通學校還是上重點,比如讓你多花1000塊錢,孩子就能上重點學校,大多數人的選擇應該是讓孩子上重點吧,此想法應該就像這個花650萬美金讓孩子上耶魯大學的家長是一樣的。反應出很多家長心理認為好的學校教出的,一定是好的學生。

下面我們說一下這則新聞披露出來的事實,1、“舞弊案中行賄今額最高的是兩個中國家庭”說明什麼,說明首先是中國人真有錢啊,其次是中國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是真敢花錢啊。2、行賄問題:為了孩子,矇蔽了心智,不惜觸犯法律,到底是愚昧還是為了孩子好?3、即便孩子真的如願進了用行賄換來的好學校,孩子就一定能“真的好”嗎?孩子進入這樣的學校以後學習能跟得上嗎?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處境和壓力,會不會讓孩子更加沒有自信心,這些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父母之愛子,責任之計深遠,只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所以,家長還是理智些的好。別人認為好的,不一定對自己孩子就是好的,只要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學習並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孩子的人生還很長,除了學習,更應該注重自己孩子的身心發展,包括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與人交往的社交能力以及孩子的個人素質等。

我們都是過來人,孩子的學習成績真的就是孩子人生的唯一出路嗎?那些只一味盯著孩子學習成績看的家長,醒醒吧,別讓孩子和自己,太累了……


嗨趙小蛋


這個事情不是下面回答那種大而化之的,拿套路說什麼“用錢買來的大學能走多遠”之類的廢話。這個問題核心在於,為什麼是650萬美元?


首先第一點,美國大學是不是交錢就能上?

其實是的,而且美國大學有專門的官方交錢渠道,資本主義社會嘛,向來就是明碼標價的,你想上名牌大學完全可以,像什麼杜克大學,布朗大學,這些大學都是著名的常春藤,只要你財力足夠,孩子沒有差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捐個一百萬美元,走名校捐贈路線,是可以大搖大擺的進去的,注意捐贈不是什麼“歪門邪道”,是人家正兒八經的官方渠道。


如果有人沒上呢?那隻存在兩個情況:

第一,錢沒給夠

第二,孩子差的有點不可救藥。


第二,為什麼這個事情這麼引人矚目?


不是說中國家長行賄所以引人矚目,而是說這個支付的金額引人矚目,因為這個家長支付了650萬美元,而其他涉事的美國人支付的金額也就25萬到40萬,這個差價有點太大了。


紐約時報明確表示,就算是行賄,這個價格其實就是在宰中國家長,兩個家長一個120萬,一個650萬,兩個人佔據了全部行賄金額的31%,而涉事的人數高達50人。


我覺得這個家長肯定是被中介坑了,而不是說什麼“拿錢進名校如何如何”,資本主義,什麼都錢說了算,找個名校校長教授寫推薦信也沒有這個價,搞個贊助比賽活動,自己搞比賽自己領獎,往自己簡歷上添光加彩也沒什麼了不得的,這在美國都是正常操作,美國又沒有高考,不以分數定勝負,講究的是“綜合素質”。


別的不說,就說川普的女婿庫什納,庫什納的老爹就給名校捐錢,兩個兒子都進了名校。


所以這個事情很神奇,有650萬完全可以走官方捐款的路線直接進名校的,不知道為什麼多此一舉。


李建秋的世界


中國社會中,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觀念是畸形的。所謂畸形是指,我們習慣性將孩子的未來發展,按照自己的意願給予規劃,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性格。不少父母甚至在孩子的學科和學校的選擇上都強行給予“安排”,根本不給孩子一點自由選擇的餘地。

這個原因,封建思想的傳承是一個方面,父母的自我意識膨脹又是一個方面。中國很多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幾乎80%以上的大學生,並未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把學校裡學到的專業知識全部拋棄不用,轉而進入到自己認為有興趣的領域。這對教育資源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其實,父母這麼望子成龍,與孩子所處的年代、社會環境並非吻合,有不少孩子甚至覺得自己讀書好像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這才導致有不少學生的性格逐漸與父母的期望漸行漸遠。最近發生很多起學生因為與老師和父母鬧情緒而自殺身亡的事件,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關於中國家長在美國行賄650萬遠遠,僅僅想讓自己的孩子進耶魯大學。這個做法雖然讓人有點匪夷所思。如果讓一個普通家庭來看,即便是耶魯大學畢業了,他一生中真的能賺到650萬美金嗎?這可是值5000多萬人民幣呀!有這個必要嗎?

但從富裕家庭來說,也許650萬美元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就像事件中的這個家長,也許這筆在別人看來是鉅款,而在他們看來只是一筆小錢,能用這筆錢,換得進入國際名校耶魯大學的上學資格,對於他們而言也許是值得的。畢竟,孩子將在這裡接受全球最先進的教育,畢業後名校的光環無論對他的職業、創業,乃至情感和生活,都有強大的背書價值。

但通過這件事反映出來的教育觀,真的令人擔憂。按照西方的價值觀,孩子18歲成年以後各種決策由其自己負責,父母一般不會干預。而18歲以上的孩子也完全脫離父母家庭,靠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而在中國,我們的父母會一直“照顧”你,哪怕你結婚成家,還會繼續照顧你的孩子。

所以,中國式家庭教育,是有嚴重的權威傾向,從古至今,一直沿襲下來了。這種教育會抹殺孩子的靈氣和個人的追求,尤其會使他們嚴重缺乏自主能力和創造能力。當今中國出現眾多的娘炮效應,也許就是這種教育下的惡果。

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應該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裡自由的發展,尊重孩子的性格和興趣,用一種引導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加以輔導,而不是家長式強權主導。甚至動用鉅額資金,幫其鋪路。

好在西方的價值觀與我們的價值觀有明顯的不同,他們不會因為行賄而真的為你走後門,在中國屢試不爽的行賄方式,在西方遭遇失敗。這不能不說是這兩個家長的悲哀,也是這兩個孩子的不幸。因為這件事情本身,會對兩個家庭的孩子帶來巨大影響!

真心希望中國的家長們,不要再做這種越俎代庖的事,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多關注孩子平時的興趣,別這麼仗著財大氣粗幫孩子,實際上,也可能是在害孩子!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不錯,可以關注我,也可以在問題下點贊!謝謝!


創新策劃沈坤


這個新聞爆發力十足!其背後的觀念無非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心態!下面一些觀點只是個人猜測而已!

一,這樣父母的理念裡絕對是崇拜名校的!他們認為,名校有名師,有好的人脈,同學出來後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資源就會越來越好!

二,名校上學也是給家長長了面子!房子、車子、美女,是很多人的面子!到了一定年齡,孩子在什麼學校上學,也是面子!

三,名校確實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工作,更多的知識學問,更好的社會認知,這些也是實實在在的!

但是,再好的學校都會出差學生,再差的學校也會出好學生,學生自我成長的能力與意識才是最重要的!




陳天哲


傻瓜,650萬美元,還不如自己當老闆呢,就算你上了,畢業了也掙不回這個錢。


程傑副研究員


沒想明白為什麼不直接捐款上學,要行賄呢,這麼多7錢,直接捐給學校,只要孩子智商7說的過去,是沒有問題的吧,能不能畢業,那另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