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洲際導彈工廠起火,可能對航天事業發展有何影響?

劉洋溢L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位於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大型軍工廠——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機械製造廠於當地時間4月26日發生火災。克拉斯諾製造廠主要負責生產RS-28薩爾馬特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R-29RMU藍天潛射彈道導彈,同時還是天頂運載火箭以及質子運載火箭助推器模塊的生產基地。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此次火災的著火點位於工廠的屋頂,已經造成了工廠屋頂的坍塌,坍塌面積已擴散至2500平方米,而過火面積也已經達到了2.4萬平方米。由於俄羅斯軍方第一時間疏散了周邊人群,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儘管如此,這次火災(四級火災)也已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有史以來最高等級的火災。有消息稱,此次火災的火源位於工廠的製冷機廠庫,雖並不在生產車間,但距離存放導彈的位置也只有一公里的距離。為了預防萬一,俄方在第一時間對工廠存放的導彈進行了轉移,所以不會對周邊居民區造成太大的影響。

(發生火災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機械製造廠)

克拉斯諾機械廠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彈道導彈生產基地,其中就包括原本計劃將在今年投入使用的“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薩爾馬特”總重量高達兩百噸,可攜帶10到15枚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可達16000公里,是俄軍為替換SS-18撒旦導彈而開發的新一代戰略導彈,它可以有效突地破美國的反導體系,是未來俄羅斯的鎮國重器。除此之外,“天頂”運載火箭是俄羅斯用於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的主力運載火箭,而“質子”運載火箭則是俄羅斯發射大型航天器的主力運載工具,因此這場大火肯定會影響到“薩爾馬特”彈道導彈以及上述火箭的製造進度。

(發射中的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

(質子—M運載火箭)

(天頂運載火箭)

雖然火災的原因尚未公佈,但接二連三的事故已經表明俄羅斯的軍工廠管理或許存在著嚴重的問題。2018年8月13日,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的一個大型軍工廠也曾發生了一起大型爆炸事故,當時一個生產炸藥的車間突然發生爆炸,幸好消防員及時趕到撲滅大火,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但這一事故仍然造成了6人傷亡。據相關媒體報道,從2001年到2009年的8年時間裡,俄羅斯就發生了6起軍火庫爆炸的事故,其中一座軍火庫甚至還接連炸了兩次,俄羅斯的軍工廠管理狀況由此也可見一斑。不單單是軍工廠,近幾年俄羅斯的航天發射也是事故頻發,而這種頻發的事故會對俄羅斯的航天事業有著不小的衝擊,它會讓外界對俄羅斯航天事業的信心產生動搖。

(2018年8月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捷爾任斯克市一個軍工廠發生爆炸和火災事故)

如今,俄方的新型“薩爾馬特”導彈肯定要延期投入使用,而航天火箭發射任務恐怕也會因此而被推遲,這對俄羅斯而言都將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不管此次事故的原因如何,這都是一個教訓,對於如此重要的軍工廠,安全問題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

(俄羅斯復甦之路漫漫)



戰情解碼


時間:4月26日。

地點: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境地區。

單位:俄羅斯重要的火箭與彈道導彈生產基地、大型軍工廠——“497”諾亞克斯機械製造廠,該工廠的產品包括最新的“薩爾馬特”洲際導彈、藍天潛射彈道導彈,以及“質子”運載火箭和“天頂”運載火箭的助推器模塊。

火災事故概況:這次火災是由一間冰箱倉庫的爆炸引起的,爆炸的原因是工人操作不當,沒有跡象表明遭受到人為破壞與襲擊,該倉囤積了約5000臺冰箱。截止目前,過火面積達到24,000平方米,廠房倒塌面積達2500平方米。“497”負責人稱,大火併未威脅到距離火災倉庫大約一公里的導彈廠房。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境地區

毫無疑問,這次火災將給“497”廠乃至俄羅斯的航天工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497”廠與當地政府都宣稱大火不會造成太大損失,這符合他們一向報喜不報憂的作風。掐指一算就知道,24,000平方米的過火面積大大超過了5000臺冰箱的存儲空間。去年10月,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艦遭遇了浮塢沉沒並被砸傷的事故,也是宣稱沒有大問題,一兩週內航母就能修好。但是,到目前為止庫艦還未找到合適的船塢,維修工作進展緩慢。同樣,要想恢復導彈工廠的正常生產秩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近一段時間,有關俄羅斯軍事裝備的負面新聞不斷,庫艦砸傷、買給印度的航母也發生的火災,這次是號稱俄羅斯安全的基石,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彈道導彈工廠出現了這麼大的事故,並不是簡單的巧合與偶然。著名的“海恩法則”這要描述:每一起嚴重事故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事故徵候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由此可見,俄羅斯的軍事核心裝備、關鍵崗位背後隱藏的裝備老舊、管理鬆散等方面的安全風險已經積累到一個臨界點,隨時都會爆發,發生重大事故就是偶然中的必然。

歸根結底還是缺錢鬧的,不到500億美元的軍費與逐步減少的海外軍貿訂單,已經不足以支撐俄羅斯龐大的軍工產業鏈。這次失火的倉庫竟然存儲了5000臺冰箱,導彈工廠加入民用租賃行業,用導彈倉庫儲存民用物資,賺點外快補貼家用,可見“497”廠的收支窘迫。紅龍還關注到另外一個新聞,俄羅斯海軍與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宣佈,將於2021年,拆解一批軍用艦艇,包括667BDR型戰略核潛艇3艘、671型攻擊型核潛艇1艘和俄羅斯海軍1144型重型導彈巡洋艦2艘。現實很骨感,沒有錢進行技術升級,即使升級後也沒有錢維持,這麼好的東西只能拆了當廢銅爛鐵賣。

航母、火箭、導彈等國之大器連續發生問題,明面上的損失很大,對軍工參與乃至俄羅斯軍隊的士氣打擊更大。在西方的持續經濟制裁之下,俄羅斯軍事能力與影響力將進一步被削弱。


紅龍軍團長


沒什麼影響。導彈工廠因為冷卻的東西儲存沒有做到嚴格保養。俄羅斯在後勤保障方面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還是後期維護上沒有做到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