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導師:接納焦慮,才能釋放焦慮

記得我第一年在哈佛上課,剛開始我只有8名學生,有一次課後我在研究生餐廳吃飯,一個不是我的學生找我說:“泰勒,我聽說你在教幸福課,我的室友在上你的課,但是你要當心哦!如果我看見你不開心,我就要告訴我的室友。”

那天,我上課的時候,我就告訴我的學生:“我不希望你們以為我上這個課,我就會樂呵呵,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會難過、傷心、失望。一類是精神病人,一類是死去的人。所以,只要你是人,你就會難過、會痛苦、會傷心和沮喪。”

允許自己做一個人

世界上的各個地方,人們大都不能接受悲傷、痛苦、難過等負面情緒。

如果你的家庭環境、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很好,但是你不快樂,這個時候,你感覺就會更不好。如果你妒忌別人開心、快樂,然後就開始問自己:“這是為什麼呢?我不應該是這樣的,我的條件都很好,我應該很快樂,但是我還嫉妒別人。因為妒忌,讓我的感覺變得很不好。”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允許自己成為一個人,不允許自己接受這些情緒。作為一個人,這些都是自然的,活著,就要接受這些現實。

如果我們誤解了幸福是什麼,那麼要付出的代價就更高了。

小時候,我們允許自己有悲傷的時刻,但是長大後,開始有自我意識了,開始在意別人的看法:“當我們有悲傷情緒的時候,別人會怎麼說?”於是我們開始掩藏這些情緒,剛開始不想別人看到,後來不想自己看到。於是我們會壓抑掩蓋這些情緒。

我發現,當我們壓抑的時候,那些負面的情緒不會消失,恰恰相反,它們反而會更加強烈。現在,我們要做一個實驗:請大家在接下來的幾秒鐘,千萬不要想一個粉紅色的大象。你們會怎麼樣?(大家反饋:腦子裡面一直在想著粉紅色的大象)

為什麼?因為當你要抑制一種情緒的時候,它會變得更加強烈。以前,對我來說,做公眾演講很困難,我是一個很害羞的人。我告訴自己要控制這種焦慮的情緒,於是不斷地對自己說:“不要焦慮,不要緊張,不要焦慮,不要緊張!”

但是我發現,我自己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焦慮。後來,我就告訴自己焦慮、緊張都是正常的,然後我就允許焦慮和緊張流淌在我的身體裡,慢慢地,我的焦慮和緊張就不那麼強了。現在,我做運動、冥想,這種情緒就不再那麼強烈。

還有一次,我受邀到以色列做一個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演講,當時我談積極心理學講的挺好。後來到了發言時間,有一個人的發言真是太精彩了,他非常風趣,聽眾都喜歡他,我也成了聽眾之一。

你想想,我當時有何感受呢?我當時很嫉妒他,那麼我會告訴自己:“泰勒,不要嫉妒?“不是的,我告訴自己:“嗯,我有嫉妒的情緒,但是我能從他的發言中學到什麼呢?”

如果沒有重力,我可以在天空中飛翔,那將是多麼優雅。但是如果沒有重力,我們就沒法活下去。可能你會沮喪,但是,如果你接受它,正如有了重力,我們可以根據重力開發很多遊戲和運動。

我們容易忽視一個事實:痛苦的情感也是人類的一部分,正如重力法則也是自然界的定律一樣。當我們談論到痛苦的情緒,我們要毫無條件地接受它,正如接受開心、樂觀、歡樂的情緒一樣。

人走向幸福的一大障礙,就是拒絕歡樂、拒絕痛苦的情緒。而有的人,當他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們不配擁有快樂、不配擁有痛苦。

很多情況,我們拒絕幸福感,為什麼呢?當快樂到來,我們可以擁抱快樂;當愛情到來,我們也可以擁抱愛情。人生起起伏伏,我們要學會去擁抱各種各樣的幸福、快樂和痛苦等等。

當我們接受痛苦的情緒,並不意味著我們屈服,就此痛苦下去。我整天坐在家裡看電視,並非我抑鬱了。積極地接受你的情緒,比如,我接受對另一個講師的嫉妒,然後我決定,採取最有效的行動。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正如大自然法則一樣,我們接受情緒帶給我們的束縛,接受大自然給我們的束縛,然後享受它,並選擇最好的路徑。

接納情緒,並選擇最好的路徑

解剖你的情緒

我們如何積極地接受情緒呢?首先抽身情緒的漩渦,從行為中分離感情。

1. 從道德層面上看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有人認為嫉妒、仇恨是壞事,是不道德的。現在人們是否會因為一些負面情緒,而受到懲罰而進監獄嗎?在座的每一個人,有過這樣的衝動吧?你會不會在馬路上要想要殺掉某個人,或者你們有沒有非常痛恨一個人,想殺了他?

美國的喜劇家Elen ,他和太太離婚了,離婚前,他說:“我沒有想過要離婚,但是,我每天都想要謀殺她。”但是他並沒有採取行動,行動和情緒是兩回事。無論是接受嫉妒、仇恨、焦慮、失望、悲哀,這都是正常的,情緒來了就來了,然後和情緒分離開來,看看我想採取什麼樣的行為,然後我們就能採取一些更符合道德的行為。

2. 從勇氣層面上看

勇氣,就是心懷畏懼依然奮勇前進。演講的時候我還會經歷擔憂,現在,我會把我的情緒和行為分裂開來,會想著如何能讓我的演講更好。

3. 從組織層面上看

有人認為情緒只能在個人、在家庭裡體現,不能在企業或工作上體現。研究表明:管理者、員工壓抑自己的情緒,就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在德國,關於服務提供上有過研究,比如商店銷售員、空姐、售後服務員,當服務提供者,無論在心理上,或者身體上壓抑太多內心的情緒,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為什麼呢?想象一下,你在商店裡賣衣服,一個顧客走過來,對你非常粗暴,但是你還要對他和顏悅色,你還要微笑,還要提供服務。當你在提供服務的時候,你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緒,你的情緒可能是憤怒、仇恨。我們知道,當一個人壓抑了某種情緒太多、太久,疼痛總會在身體的其它地方呈現出來。

如何釋放情緒呢?

如何允許自己成為一個人?壓抑了,如何處理呢?可以寫日記、吐槽,不一定是馬上,但是一定要釋放出來,如果壓抑時間久了,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在組織中,女性很常見的情況是,她們覺得自己不能經常生氣,不然就不溫柔了,但是如果經常壓抑自己的情緒,怒火,這些怒火會在某天爆發,會讓她成為一個暴怒的人,如果她告訴自己:不要生氣,不要生氣,但是怒火會越來越強,直到她們找到一個突破口得以發洩。

正如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John,他把一個公司的價值從10億美金髮展為600億美金,每週三都會用1小時作為發洩時間,表達自己的怒火,把壓抑的情緒發洩出來。

如果不是這種方式,但至少要找個突破口發洩出來,寫日記、聊天都可以。當我們壓抑了自己的情緒,情緒在裡面翻滾,就像我們設立了一個攔截感情的大壩,那麼我就無法感受到愛、幸福。這種情況在男士中更常見,他們覺得自己是男人,不應該難過,壓抑了自己的情緒,在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中,正常要求男士不應該喜怒形於色。

在我3歲的時候,以色列還身處戰爭。我記得家裡接到一個來自John的電話,於是我父親穿上軍服軍靴,帶上手槍,準備上前線當時我父親拿出了一個鞋刷,刷刷鞋,還擦了擦車燈,他說晚上開車的時候,飛機就看不到我們的車燈開著,然後他擁抱著我說他會回來的,然後他就走了。

當時我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感覺非常害怕,我一直在哭。我的鄰居,不需要去服役,他對我說:“泰勒,你想成為一個戰士嗎?”我說:“想。”他說:“那你就不能再哭了,因為戰士是不能哭的。”

然後我就不再哭了。接下來的20年,我不再掉一滴眼淚。我為此付出的代價是難以置信的。直到我知道人應該要允許自己成為一個人,要允許體會自己的情緒。從那時起,我告訴我的孩子:哭是可以的。

記得,當我的兒子David 3歲的時候,我帶他去超市,他想買玩具,我說:“不行。”因為有時候給他制定邊界很重要的,然後他就哭了。我們到結賬櫃檯,員工看到David哭,當時櫃檯有一位戰士在排隊結賬,於是售貨員就說:“寶寶你長大想當一名戰士嗎?”他說:“想。”售貨員說:“戰士是不能哭的。”於是David 就不哭了。

離開超市後,我告訴他:“寶寶,戰士也可以哭的。”他聽了之後很平靜,然後我們擁抱了。

你一定要允許他們去做人,有情緒沒有任何錯。如果孩子在飯桌邊又哭又吼,你可以告訴他到房間去哭,因為我們還要談話,會影響我們。但是我永遠也不會去壓抑他的情緒。

David3歲的時候,他的小妹妹出生了,妹妹回來的第一個月,他很開心,以為是新玩具。但是他慢慢感覺不對,好像有人和他競爭了,祖輩們增加了對妹妹的關心。David後來說:“爸爸,可不可以把小妹妹扔到垃圾筒去?”3個月後的情況更糟糕,他對小妹妹說:“我恨你!”我跟孩子說:“你怎麼可以恨她?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你應該愛她。”這是我當時說的,但我想允許他自己先做一個人。

你想象下,你找到了你的愛人,然後你們結婚了,你覺得她是你一輩子的摯愛,你們生了一個孩子,婚姻家庭都很幸福。突然有一天,她回來說:“親愛的,這是傑克,我愛他,我也愛你,但我也要開始和傑克在一起,讓他融入到這個新家,你也必須很愛他,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你想象一下,如果真的發生這件事情,絕大多數男士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你知道嗎?這就是這些小孩子必須面對的現實。

如果你的妻子帶了另外一個男人回來,你是可以離開的,但是孩子卻不能離開這個家庭,他只能留在這個家裡。然後,我還對David說必須要愛妹妹,然後讓他忽視自己的情緒。不允許他自由做一個人,他就不會成為一個人。他會壓抑自己的情緒,他的幸福就會大打折扣。他遏制自己的情感,不讓自己有痛苦和愛的情緒,不讓這些情緒在心理流淌。

應該讓David把對妹妹的情緒流淌,但我可以對他的行為進行設限,比如說:他不能打妹妹。

在一段關係中,要允許TA先做一個人。

當有一天,你不開心時回到家了,如果這時你的伴侶叫你不必要生氣,這個時候,你會更好嗎?沒有的!因為沒有釋放情緒的空間。你只需要傾訴的對象,否則久而久之就不會和伴侶分享了。什麼叫做無條件地接受情緒?那就是傾聽!有的時候,只要聽就夠了!首先要允許自己和對方是一個人,這是幸福生活的一個基石,也是快樂父母的基石。

這裡給大家看一個基本的技巧:

1. 允許自己哭或笑

以色列70年代的總理說:“不能夠全心全意哭的人,也不能夠全心全意地笑。”在這個社會,我們作為服務提供者,有時候要抑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在生活當中要有一個空間,允許自己做一個人,當我們跟自己喜歡的人、關心我們的人在一起,他們會去儘可能無條件接受我們的情緒。

在所有的婚姻當中,男性和女性都是受益者,但男性是婚姻中受益最多的,他們的幸福度上升比例最大。正常女性還可以和閨密聊自己的情緒,在閨密面前可以哭,但男人多數不會在好友面前哭的。

通過調查表明,對男性而言,第一次感覺到無條件被接受和敞開心扉的時候,是和妻子談心的時候。各位女士們要記住:先讓你的伴侶成為人,允許他有一定的空間,多聽聽他的心聲。你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讓他感覺到毫無保留的人,只有他不斷地開放,你們才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樂趣。允許自己成為一個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接受自己的情緒。

2. 向他人傾訴情緒

研究表明,當我們聽到了腦子裡的聲音,這也許會讓事情更糟,但是說出來之後,說不定就會找到一個答案,我們要不停地去表達情緒。

3. 寫日誌

敞開心扉或者把事情記錄下來也是一種釋放情緒的好方法。有這樣一項研究:首先叫一些人到實驗室,然後讓他們寫一寫過去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困難的經歷、感受、想法、觀點,不管是否向別人提過,都可以匿名寫下來。

用20分鐘時間,不用擔心語法,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然後第二天再用20分鐘寫寫最困難的經歷,可以寫和昨天一樣或不一樣的事情,依然匿名,敞開心扉去寫。這個實驗持續進行了4天,每次都是20分鐘,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經歷和情緒。

研究發現:4天之後,他們的焦慮上漲了,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又下降了,回到原來的水平。即使在一年之後,還是維持在這個水平,雖然只用了80分鐘,它卻帶了了巨大的影響。

在這80分鐘結束之後,這些人更加善於社交、更加和善和開心了。這就像疏通並打通了管道,讓焦慮可以自由流淌。由於身心的結合,他們的免疫系統得到加強,他們生病的概率也降低了。只要80分鐘,減少焦慮、更加快樂,而且更加健康。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我們可以讓情緒自由地流淌,就可以讓身心更緊密地結合。願意接受並釋放自己情緒的人,比強忍眼淚的人好得多。積極地去記錄和寫作,可以寫下人生的巔峰體驗,也可以寫下看到心儀的作品或者寶寶的出生。

不管是不是最巔峰的體驗,用15分鐘記錄下來,連續3天之後,人們都會感覺更加開心。請不要壓抑自己的歡樂。在中國的文化中,人們不太應該展示自己的情緒,這完全可以。但你需要一個發洩口,找到一個渠道充分釋放自己的情緒,大哭大笑,找人傾訴,或者寫下來,這是走向幸福生活的堅實基礎。

人們對“積極心理學”有太多的誤解,其實,“積極心理學”不只是表達快樂、愛情的情緒,也是加強你的心理免疫系統的工具。這意味著,當你感到悲哀時,你的悲哀情緒會更快地恢復;你會對朋友嫉妒時,嫉妒感可以更快地消失;你允許自己憤怒,然後通過適當的行動,走向成功的下一站。那麼,允許自己真正成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