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口號”與民主選擇|上海鐫刻著民建轉折、發展的印跡

這是一個歷史的必然選擇。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正式發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的熱烈響應。

這樣宏大的決定和宏偉藍圖,對當時和後來的歷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擴大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奠定了新型政黨制度的基礎。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曾開展座談會,徵集研討相關史料,讓我們從中一同回顧“五一口號”與民主人士的歷史選擇。

民建上海市委宣傳部

1948年民建響應中共中央“五一口號”,選擇了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道路;新中國成立前夕,民建發表《加強內部團結和警惕,答告美帝好夢做不成的聲明》,從理論上闡明民族資產階級走上新民主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民建提出“聽跟走”的口號;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民建制定了“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的行動綱領,總結出“五個堅持”基本經驗、“三個與時俱進”自身發展規律和民建“六大共同價值理念”。一代又一代民建領導人懷著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愛國情懷,團結帶領廣大會員,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經風雨其猶未悔,歷艱難而志彌堅。

上海這座城市是中國共產黨的發祥地,也是民主黨派的重大事件的發生地,它曾經是民建總會的所在地,鐫刻著民建轉折、發展的印跡。

在上海,民建先賢和老一輩民建會員,為新中國的建立、建設、發展以及多黨合作事業作出了許多開創性的貢獻,留下了不少動人故事和珍貴記憶。

民建總會在滬時期,正是中國面臨兩種前途、兩種命運抉擇的關鍵時刻,民建提出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新中國,反對國民黨的內戰獨裁政策,投入愛國民主的洪流中,為爭取和平民主奔走呼號,參與南京請願,身體力行反對“國民大會”、反對“美援”和美軍駐華,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響應中共“五一口號”、參加新政協會議,參加人民政權。

整理史料,重在充分挖掘這段歷史中的精神價值,發揮“以史為師”的教育作用。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當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團結合作,開展卓有成效的民主協商,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新中國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70年櫛風沐雨、穩步前行的多黨合作歷程告訴我們,民建接受共產黨的領導,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和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為民建發展創造了光明的前景。民建先賢和前輩在國破家亡中立志實業救國,在腥風血雨的鬥爭考驗中,選擇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他們在新中國成立後,捐獻飛機大炮,帶頭公私合營,建公司辦學校搞諮詢,一心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他們經歷上山下鄉,受益於改革開放,目睹祖國滄桑鉅變,愛國愛黨愛會之心愈切,積極發揮所長、建言獻策,為多黨合作事業添磚加瓦。他們崇高精神和光輝實踐是一份留贈給年輕會員的珍貴禮物,令人感動、催人奮進,給人以力量和鼓舞。民建先賢和前輩在70年風雨歷程中留給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守護好傳承好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薪火相傳、發揚光大,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民建市委製作了歷史專題片《歷史抉擇——民建總會在上海》,通過大量珍貴歷史鏡頭、人物採訪等生動再現這段光榮歲月。此外,民建市委積極推進多黨合作歷史傳統記錄工程,廣泛蒐集民建先賢的事蹟,並加以整理;組織人員採訪老一輩民建會員,進行口述歷史記錄工作,共蒐集了44篇民建先賢的主要事蹟,採訪了62位民建市委、區委、直屬基層組織老領導及原工商業者,並將其整理成文、彙編成《踏石留印》一書。4月16日,民建市委召開紀念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70週年座談會,特地邀請黃炎培、冷遹、盛丕華、鄢公復、姜化民等五位民建先賢和烈士的後人參加,表達對先賢的緬懷,對民建優良傳統薪火相傳。同時,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掛牌的契機,民建市委整理彙編史料,舉辦“民建總會在上海的歷史歲月”展覽。溫故知新,整理、研究、利用史料,使之與習近平“新型政黨制度”政治論斷相結合,為的是讓不變的合作初心貫穿始終、歷久彌堅,推動多黨合作事業蓬勃發展。

(本文選自2018年《浦江縱橫》第五期,原題為《“五一口號”與上海民主人士的歷史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