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投資人生下一站:做個生活美學家

2019年第17周書單來了~

媽媽,為什麼不讓我上網、玩手機,你自己卻拿著手機不放!?

如果,孩子這樣問你,你該如何回答?

面對家中“手機成癮”的孩子,許多家長內心焦慮不已。

到底該不該讓我的孩子玩手機?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孩子是家庭的基本單元。

本週書房菌推薦13本書,既有給孩子的書,也有適合成人的讀物。書房菌真心希望,書房記的讀者(家長),晚上能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本 期 推 薦

01

戳上圖立即搶購

《周作人生活美學系列叢書》

周作人 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

瞭解周作人,看這一套書就夠了。

周作人,他是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無法迴避、有爭議也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但同時,周作人也是一個懂得藝術的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只想在自己的園地閉門讀書的文人。

周作人之於現代人,不僅僅是那些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一種尋味人間的感知美的情調;一種“且到寒齋吃苦茶”的人生智慧。

《周作人美學系列》包含《日常生活頌歌》《我這有限的一生》《都是可憐的人間》3本著作以及《枕草子》《從前的我也很可愛啊》2本譯作,作為民國時期的生活家,他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在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同二三人共飲,談不關緊要的天,是頗愉快的事;身為五四時期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的文章思想又凌厲深刻,他有“看徹”一切之後思想的寬容與理性的通達;晚年迴歸翻譯,文學造詣達到最。他是生活家,是美學家,是文士也是隱士。

02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紫羅蘭的魅影:周瘦鵑與上海文學文化,1911-1949》

陳建華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

《紫羅蘭的魅影:周瘦鵑與上海文學文化,1911—1949》為“禮拜六派”創始人、“鴛鴦蝴蝶派”主將周瘦鵑一生的跨界傳奇。《紫羅蘭的魅影》資料豐富,圖片精美:小說、電影,報紙、雜誌,原創、翻譯,紫羅蘭、禮拜六——一個人,一段情,幾番起伏,幾度回首,光怪陸離的上海灘,紛繁複雜的社會人生……

周瘦鵑是民國時期通俗文學“禮拜六派”創始人之一,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出版家和電影評論家。在思想上週瘦鵑實踐“新舊兼備”的改良主張,將國粹與西化熔於一爐。其小說創作頌揚“高尚純潔”的愛情,同情婦女與弱勢群體;形式上文言與白話並重,傳承中國抒情傳統,借鑑西方小說技巧,具有雅俗共賞的美學價值。他通過“影戲小說”等引進西方電影觀念,為中國早期電影做出了重要貢獻。

周瘦鵑與紫羅蘭的愛情傳奇,事實與虛構交錯,反映了民國時期愛情、婚姻與家庭的複雜性。同時,周氏及其同人把紫羅蘭打造成文學雜誌的品牌,以傳統名花美人的審美意趣打造時尚女郎的形象,藉以傳播現代物質文明,給市民大眾帶來美好明天的憧憬。

03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馬洛麗成長記(6冊)》

(美)勞麗·弗裡德曼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

“我們都是馬洛麗”:馬洛麗是你,是我,也是他(她)。講述了一個勇敢、樂觀、開朗的小女孩馬洛麗在學校、家庭發生的事情,圍繞著她與家人、同伴、同學、老師、鄰居、寵物等相處展開的一些趣事。都是日常小事,卻能產生共鳴,好像這些人就在我們身邊,這些事就發生在我們周圍,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每一本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傳達著父母、老師等成人跟孩子愉快相處的秘訣。家長的態度往往決定孩子的個性。對孩子充分的尊重、信任和理解,是培養孩子自信、獨立思考和處事能力的關鍵。

手繪風格的插圖詼諧幽默,與故事相得益彰,原汁原味地再現原著的神采,充分考慮中國兒童的閱讀經驗和習慣,帶來更多閱讀的樂趣。

04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諸葛武侯》

(日)內藤湖南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

《諸葛武侯》出於日本“東洋史巨擘”內藤湖南之手,觀點新穎,考證嚴謹,言必有據,據必翔實,顯示了作者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學術功底。從《諸葛武侯》開始,內藤湖南正式轉入中國學研究,並以秋田師範學校的低學歷而被京都帝國大學破格聘任,成為京都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諸葛武侯》並不是一部單純的歷史人物傳記,作者更為關注的是世運的變遷。如他說:“世運之轉移,其治平之日,大抵以每三五十年為一期而起變態,當其動盪擾亂之際,十年或十五年,便面目全非,以致舊物蕩然,決非希覯之事。”作者還把明治前後的日本與三國時代相比較,對日本知識界產生過較大影響。


05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重逢》

弗雷德·烏爾曼 著,吳永熹 譯,理想國 出品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

1932年,德國斯圖加特市維滕貝格的亞歷山大中學,16歲猶太少年漢斯•施瓦茨的班上轉來了一個男孩。這個全名“康拉丁•馮•霍亨費爾斯伯爵”的少年是當地顯赫貴族的後代,他的到來令全班師生都拘謹起來。

漢斯同其他男孩一樣渴望引起康拉丁的注意,而一次偶然的機會,由於對荷爾德林和希臘古錢幣的共同熱愛,他真的與康拉丁成了莫逆之交。但這份友誼從一開始就籠罩著第三帝國的陰影,反猶形勢不斷惡化,身份迥異的漢斯與康拉丁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雖然說好了繼續做朋友,這段友誼還是走向了尾聲。漢斯的父母決定將他一人送往美國;這是漢斯在德國度過的*後一個冬天,但臨別前兩個男孩沒能真正和解。

三十年後,生活在美國的漢斯成了一個成功的律師,知道父母被迫自殺的消息後,他再未翻開一頁荷爾德林的詩集,並試圖忘掉那場戰爭和自己作為德國人的過去。一天,熱衷慈善的漢斯收到了亞歷山大中學寄來的一封信,信中附有二戰中死難的校友名冊……漢斯與康拉丁,是否能在世界的另一邊重逢?

關於友誼、親情與對故國深沉的愛,《重逢》是“值得更多人讀到的傑作”(麥克尤恩),猶如輓歌般穿越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沉痛歷史,並在其中重新找到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06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人行道王國》

(美) 米切爾·鄧奈爾 著;(美)奧維·卡特 攝影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

《人行道王國》就是通過對街頭小販的研究,來提醒我們城市人行道自發生成的秩序——非正式社會秩序極為重要。

人行道的秩序、安全來自何處?怎樣的人行道,才能維繫個體的尊嚴,讓人們擁有更好的城市生活?

《人行道王國》關注在街頭討生活的人。他們在街上擺攤、睡覺、撿垃圾,遊走在法律邊緣,看似製造了混亂和威脅。但社會學家米切爾通過長達5年的參與式觀察,深入街頭人的生命世界,解釋了人行道生活的社會結構和日常互動的邏輯。他提出,在街頭謀生的人,實則藉由在人行道上創造性地尋求生存空間,生成了一套非正式社會控制體系,維繫著人行道的秩序和安全;而他們也得以“誠實謀生”,扭轉自己的人生。米切爾提醒城市治理者,以及任何一位想要理解城市複雜生活的人,非正式經濟和社會生活有巨大的、無可替代的價值,同時也不必然在審美上令人不悅。這有助於我們反思社會治理的侷限,和城市生活更人性化的可能。

07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雨夜短文》

餘秋雨 著

天地出版社 出版

《雨夜短文》是餘秋雨散文新作,篇幅短小,意境至美。

上輯“萬里入心”不僅是苦旅足跡遍佈四海的餘秋雨在空間上的抓取和思索,更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長者在回望人生旅途時的感悟與警醒。這些裝載或潛藏在餘秋雨內心的肺腑之言所凝練出的生活態度和人生哲學,更為我們樹立了獨立人格的典範。

下輯“文史尋魂”則是餘秋雨的一個大膽實驗。他在用一篇篇“支點很小”的短文撬起半部文學史。從《詩經》、莊子、屈原、司馬遷到唐詩、宋詞、戲劇、明清小說等一一說來,話雖不多,卻提領了最精要的核心內涵與最關鍵的人文精神。

文末附有餘秋雨特選青年必誦唐詩、宋詞、宋詩共計97首,以及餘秋雨大事年表。

08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生生不息:〈本草〉裡的草木果蔬谷》

李時珍 等著,(日)巖崎常正 繪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

本草學是以古代中國藥草學為開端發展而來的學問,後來其對藥草之外的自然產物也有了廣泛的擴散,逐漸成了研究物種形態和性質等方面的博物學。

《生生不息:〈本草〉裡的草木果蔬谷》精選日本首部大型植物圖譜《本草圖譜》裡的百餘幅精美本草圖繪,輔以歷代《本草》著作中對應物種的產地、性狀、屬性及功用等文字,再現《圖譜》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向讀者傳播相關的博物學知識。意圖讓讀者在閱讀欣賞中,感受先民對天地萬物的理解與表達,喚醒更多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與熱愛。

09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藍夜》

〔美〕瓊·狄迪恩 著 何雨珈 譯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

《藍夜》是瓊·狄迪恩的代表作,為了紀念逝去的女兒,她寫就此書。

狄迪恩在書中探尋生與死、情感與自我之間的關聯:是否我們從根本上無法互相瞭解,甚至對彼此一無所知?是否因為我們的不同,使我對你的痛苦甚至離去的預兆置若罔聞?是否即便沒有生死的阻隔,我們也不曾真正親密?

關於失去,關於悲傷,關於幸與不幸,關於婚姻、孩子和記憶,關於人們願意或不願面對的一切……她說,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失去,就像接受偶爾的急流旋渦和每日的潮起潮落。

10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海子傳》

卷耳 著

臺海出版社 出版

《海子傳:內心有海的詩人,以夢為馬的孩子》是為紀念海子逝世30週年推出的一本慎重之作、誠意之作。可以說是一本關於海子資料真實、全面、詳細的一本書。

《海子傳》以詩化的語言記錄了天才詩人海子短暫而熱烈的一生。書中穿插海子詩歌的若干片段,以人物經歷揭示詩歌的創作背景,反之又以詩歌來描述傳主的生存狀態,將詩與傳主的一生完美結合,讓讀者既能瞭解海子的生活狀態及時代大背景,又便於領悟其詩歌的真正內涵,不失為記錄海子生平的一本佳作。

11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死亡的故事》

(美)大衛·伊格曼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沒人能說清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翻開《死亡的故事》,你會被吸進一個奇異的世界,嘗試40種新的生命軌跡。在這些故事裡,死亡不完全是黑色的絕望。它有期許,有驚奇,有對自我的反省。在這裡,死亡甚至成為了提純生命的奧義之鑰。

在死後的世界,你會遇到各種你差點就能成為的人。在電梯上,你可能會碰到更有成就的你,也許是決定提前三年離開故鄉的你,你在生前越是荒廢自己的潛力,就會遇到更多個“優秀”的自己,讓自己煩心。


12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孩子,別玩手機了》

(美)德沃拉·海特納 著

中信出版社 出版

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學習駕馭數字設備的技能,他們會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倍感掙扎。這本書會幫助你找到適當的方式與孩子交談,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如今的孩子根本無法避免身邊隨處可見的網絡與智能產品,身為家長要如何避免這些數字科技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使孩子不僅不會沉溺其中,反而還能利用這些科技產品更好生活呢?這本書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孩子,別玩手機了》以當下最讓人感同身受的育兒情景,告訴父母在面對“觸屏一代”時“怎麼說”“怎麼做”更有用。原書在美國上市一個月,直衝家庭教育類暢銷圖書榜,獲全五星好評。

真正的屏幕智慧涉及各種人際關係,涉及我們彼此之間的聯結,還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以及對設備用之有度,這是觸屏一代和家長們都必須學習的技能。

13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百年版圖》

《歐洲貨幣》 宜信財富 編著

中信出版社 出版

《百年版圖》是由宜信財富編著的探究中國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與傳承實踐路徑的著作,彌補了以往財富管理(理財)市場相關著作重公司模式研究而缺少客戶需求分析和實踐指引的空白。

《百年版圖》採寫歷時9個多月,工作組橫跨歐美亞大陸,實地採訪中國以及西方高淨值人群,對文化環境、制度環境、法律稅務體系、宏觀環境等多個因素進行深度調研,抽絲剝繭層層分析,為中國高淨值人群尋找財富傳承之道的最佳答案。

《百年版圖》彙集全球傳承理念,通過海量實操案例,講述不同組合模式背後的深度思考,將西方經驗與本土實踐相結合,切實為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財富傳承需求指明方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財富管理與傳承寶典。

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閱讀,做個生活美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