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比李治更有才能,李世民也更欣賞李恪,為何李治卻當了太子?

嵇志浩


大唐逸事——李世民家裡的糟心事兒!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兒子。老爸李淵一生氣,撒手不幹了,回後宮專心致志的造小人。

位登九五後,李世民幹得著實不壞。短短四年,便擊倒了草原世界的霸主東突厥,不但找回了渭水之盟的面子,也成就了“天可汗”威名。

至貞觀二十年(646年),李世民治下的唐帝國,已在漠北設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單于都護府,成了一個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餘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地闊萬里的龐然大物。

一路走得順風順水的李世民,有沒有煩心事呢?

當然有了!即便位列最頂級的君主,李世民也逃不開丈夫、父親的標籤。

令李世民這位“興風狂嘯者”躊躇煩惱的,也是家裡的“小於菟”,關鍵他家裡的“小於菟”不是一個,而是一群!

《答客誚》--魯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玄武門之變後兩個月,唐高祖李淵禪讓,李世民登基改元貞觀,他馬上立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時年僅八歲。

當時的李承乾聰明可愛,史書記載其“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被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寄予厚望。

為了將李承乾打造成一個成功的君主,李世民特意遴選了眾多牛人來教育他,李綱、房玄齡、魏徵都曾做過太子太師。

而李承乾也表現的很出色,對老師極為尊重,李綱為師時已年過七旬,且不良於行。每次乘轎入宮,李承乾都親自在殿前恭候,禮數甚周。李綱去世後,他還親自主持為老師立碑紀念。

為了從小鍛鍊李承乾的執政能力,貞觀四年,李世民便下令讓太子在尚書省聽訟(“宜令聽訟”),逐漸接觸治理帝國的規則,這時的李承乾不過12歲。

公元635年(貞觀九年)五月,李淵病逝。居喪期間,李世民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李承乾表現的“頗識大體”“頗能聽斷”。

一次,李世民有意考校兒子的治國的策略,結果李承乾揮揮灑灑寫滿了三頁紙。李世民看後老懷大慰,拿著兒子的作品向群臣炫耀,“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也。”

可以說,直到貞觀十三年(639年)前的李承乾,都是李世民心中皇位繼承的不二人選。

如果這時有人跟李世民說,他兒子有朝一日會向他學習,發動謀反幹掉老爸和親兄弟,李世民肯定會誅其九族。

但李承乾的人生在二十歲時,突然來了個180°的轉折,從一個尊師重道、少年老成的儲君,變成了性格癲狂、刻薄寡恩的太子。

我們甚至無從得知轉變因何而來,唯一能夠看到的證據就只有一隻腳,李承乾的一隻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承乾的足疾越發嚴重,漸漸變得不良於行,但足疾本身,並沒有讓他的地位受到削弱,李世民甚至專門下令准許其在宮中乘轎。可弟弟們的迅速成長,成了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共有三個兒子,分別是李承乾(嫡長子)、魏王李泰(四子)和晉王李治(九子)。其中,嫡次子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寫得一手好書法,深得李世民喜愛。

尤其是,他主持編撰的《括地誌》完成後,唐太宗如獲至寶,不僅將這部著作收藏進了皇家的藏書閣秘府中,還接二連三地大肆賞賜李泰——先是賜“物萬段”,緊接著又每月賞賜大量的財物,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

而另一邊,李世民卻找了一大堆老學究來規範李承乾的行為舉止,這些老臣就是上殿面君時都不太給李世民面子,更何況是對著一個毛頭太子?

於是,正處於青春期的李承乾身邊,時時刻刻圍著的都是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這幫老頭,把他噴的頭暈腦脹。

可能在李世民心裡,對兩個兒子有明確的定位。

身為國之儲君的李承乾,將來要將整個國家扛在肩上,所以必須要謹言慎行,做事百般考慮。

而李泰則可能是李世民心裡,用來彰顯王室文化造詣的樣本,完全用不著這麼緊張,吟詩作對、風花雪夜便挺好。

但問題是,年輕的李承乾感受不到老爸的苦心,他能看到的只有老爸對弟弟無限溺愛,而他覺得這是自己地位不保的前兆。

到最後,老臣們的直言勸諫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諫諍逾切,承乾不能納”。心理逆反的李承乾開始對這一切產生了仇恨,居然想派刺客殺了老師張玄素。(“玄素諫之,承乾不納,乃遣刺客將加屠害”)

但這時,李世民依舊沒有易儲的打算。

李承乾因男寵被殺鬧情緒,連續幾個月不上朝。大臣拐著彎對李世民說:“太子國本也,伏願深思遠慮,以安天下之情”。

李世民也只是說:“你的意思我知道了,太子雖然腳有毛病,但依然是嫡長子,怎能廢嫡立庶呢?”(“上曰:我識卿意。我兒雖患腳,猶是長嫡,豈可舍嫡立庶乎。”)

可惜,李承乾卻沒有感受到老爸的良苦用心,在斜路上越走越遠。

他又找了幾個刺客,準備幹掉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弟弟李泰,也算李泰運氣好,刺客又沒得手。(“又嘗召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深禮賜之,令殺魏王泰,不克而止”)。

連續兩次刺殺失敗,讓李承乾感到刺客不太靠譜了,成本高收益低,很不划算。不如干脆來一票大的,把老爸和弟弟一勺都燴了,畢其功於一役。

陳國公侯君集

他開始暗中聯絡漢王李元昌(李淵第七子)、城陽公主的老公杜荷、陳國公侯君集等人,但這個玄武門之變的復刻版很快就露餡了。

他的侍衛紇幹承基因為犯別的案子被抓,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將李承乾謀反的計劃和盤托出。

陰謀敗露後,李世民也很為難,雖然兒子罪在不赦,但畢竟是親生兒子,實在不忍心一殺了之。

他將這個難題帶到了朝堂上,扔給諸位大臣參議。

大臣們都是混成了精的人物,謀逆之罪按律殺李承乾自己都是輕的,當誅九族。但九族之一的老爸,在龍椅上坐著呢,誰敢這麼說?!

最後憋得實在沒招兒,通事舍人來濟出來打圓場:“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李世民一看有臺階,馬上表示這個意見好,就按你們大家的意思辦。

於是,在大臣們的“一致要求下”,參與第二次玄武門之變的罪犯,漢王李元昌被賜令自盡,杜荷、侯君集被殺,太子李承乾被廢為庶人。(“廢承乾為庶人,徙黔州;元昌賜令自盡,侯君集等鹹伏誅。”)

而給了李世民臺階的來濟,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官職不斷升遷,不久就考功員外郎,次年升為中書舍人。

太子被廢后,魏王李泰變得炙手可熱,身邊迅速聚集起了一票政治人物,宰相劉洎、岑文本、房遺愛、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紹之子柴令武都是其入幕之賓。

嫡次子李泰也覺得太子之位手拿把攥了,因為同為嫡子的弟弟晉王李治,和自己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自己才華橫溢、譽滿朝野,深得老爸李世民喜愛,而李治呢,則一直都是個唯唯諾諾的打醬油角色,看不出有什麼才能。

為了儘快搞定儲君的地位,李泰居然開始和李世民玩起了心眼。

他找了個機會,趴在李世民懷裡說道:“如果我繼承大統,百年之後將殺了自己的獨子,傳位給弟弟晉王李治”。(“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後,當為陛下殺之,傳國晉王。”)

李世民剛聽此言,心裡非常寬慰,但越想越不是滋味。這時,一直站在李治背後的褚遂良,默默補了一刀。

他悠悠的說道:“魏王李泰掌權後,為天下之主,怎可能殺自己愛子將皇位傳給晉王李治?!早前,陛下立李承乾為太子,卻又專寵李泰,禮數甚至超過了太子,導致良莠嫡庶不分。現在既然想立李泰,那就趕緊給李治找個安身之計,保全他的性命。”

(“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執權為天下之主,而能殺其愛子,傳國於晉王者乎?陛下昔立承乾為太子,而復寵愛魏王,禮數或有逾於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鑑不遠,足為龜鏡。陛下今日既立魏王,伏願陛下別安置晉王,始得安全耳。”)

其實李世民心裡,太子人選並不只有李泰和李治,還有庶出的兒子吳王李恪。

李世民在感覺到李泰心思太深後,曾一度傾向於李治。但他始終擔心李治性格太弱,做不了好皇帝,便詢問長孫無忌:“你勸我立稚權(李治)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吳王李恪英武之風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如何?”

(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公勸我立雉權,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

長孫無忌馬上表示堅決反對,李世民不無揶揄的說道:“是因為李恪不是你外甥吧?!”(“公以恪非己之甥邪?”)

這話其實已是誅心之言了,但長孫無忌也是千年的老狐狸,沒接話茬兒,而是淡淡說道:“太子仁厚,乃守成之君;如此重要的位置,怎麼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

(“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儲副至重,豈可數易?願陛下熟思之。”)

貞觀十七年(643年),下定了決心的李世民,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一干重臣面前,老戲骨著實秀了一把操作。

他先是滿懷悲憤的回顧了,自己迫不得已幹掉兄弟的歷史,說到痛處拔出寶劍要抹脖子自殺。被大臣攔住後,李世民又眼淚吧擦的表示,絕對不能讓黑歷史重演。

大臣們趕緊出來表示,堅決擁護“歷史不能重演”的偉大理論,堅決認為李治就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怎麼突然就達成一致了呢?

這不廢話嗎?李治就在一邊站著呢!

而故太子李承乾被廢后,幽禁在黔州。一度大熱的人選李泰,也被貶為東萊郡王,理由很有趣,“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

應該這麼說,李世民誅殺建成、元吉子嗣時下刀毫不手軟,但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很寬厚的,想各種辦法給兒子留條活路。

之所以選了李治作為接班人,也並不是看中了他的治國能力,而是覺得李治性格綿軟,能容得兩位兄長,安全活到死。

對此,在兩唐書和通鑑裡說的非常明白,“泰立,則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則承乾與泰皆無恙矣。”

長孫無忌畫像

只可惜,在英明的君主也管不了身後事,李世民倒是一心想著護佑子嗣周全,但給李治留下的兩位託孤老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卻變著法兒,要把諸王早早送去見老爸。

李治繼位僅僅四年,高宗朝天字第一號大案爆發,長孫無忌馬上抓住了這個機會,大肆清除異己。

荊王李元景(李世民六弟)、吳王李恪(李世民三子)、高陽公主(李世民愛女)、巴陵公主(唐太宗的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萬徹(右武衛將軍、駙馬都尉)涉案被殺。

蜀王李愔(唐太宗六子)、江夏郡王李道宗(李淵的侄子)、安國公執失思力(駙馬都尉、左驍衛大將軍)、譙國公柴哲威(安西都護)、宇文節(宰相)均被流配,多死於流地。

而李世民寄希望保護諸子的接班人李治,只能哀求大臣,“朕兄弟不多,荊王是朕長叔,吳王是朕兄,雖犯國經,欲就公等乞叔及兄姊等命”。

當長孫無忌默不作聲,兵部尚書崔敦禮以“陛下豈可屈法申恩”為由硬撅了回來後,李治只有默默流淚。

性格仁厚的李治確實沒想過對兄弟下手,但他也沒能力阻止別人下手。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我來解答。

李承乾和李泰相繼被廢后,李世民可選的皇位繼承人有兩個,一個是25歲的三子吳王李恪,一個是16歲的晉王李治,李恪是楊妃生的,庶出,李治是長孫皇后生的,嫡出。根據嫡長子繼承製,李治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但是李治有兩個問題,一是年齡小,一是柔弱,李世民怕他當了皇帝后成為傀儡,鎮不住跟著自己打天下的這幫驕兵悍將,甚至被權臣推翻。所以李世民準備立楊妃為皇后,再立李恪為太子,李恪果敢英武,性格很像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想把皇位傳給他,但是被長孫無忌勸阻了。李世民說,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外甥所以反對嗎?我看吳王當了皇帝也不會對你咋樣壞。長孫無忌說,太子仁慈厚道,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位置這麼重要,怎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李世民於是作罷。

有人說如果李世民執意廢李治立李恪,區區一個長孫無忌能攔得住嗎。其實阻止李世民換太子的不是區區一個長孫無忌,而是傳統和規則。自從周公制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孔子又背書之後,這套規則就一直延續了下來,上到皇帝的皇位繼承,下到小民的家產繼承,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紅樓夢中同為賈政的兒子,為何紈絝子弟賈寶玉就能呼風喚雨萬千寵愛於一身,賈環卻連晴雯襲人等丫鬟都要欺負他,就是因為其母並非正妻。所以李世民如果想廢掉李治,李治就得有像李承乾李泰一樣的謀逆大罪,否則何以服眾。因此陳寅恪先生解讀李世民在廢李治立李恪的問題上也就是說說而已,這個解讀是正確的。李世民也知道此事很難辦,所以長孫無忌一勸阻他就打消了念頭。


唐風宋月


李世民的確更欣賞李恪,曾說道:吳王(李)恪英果類我,而李治卻比較仁弱。論個人能力,可以說李恪遠在李治之上,但為何李恪與太子之位無緣呢?根本原因還在於嫡庶有別。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生有14個兒子,論出身,吳王恪的生母乃是李世民的表妹、隋煬帝之女楊妃。吳王恪可以說是生於兩朝帝室之家,兼具隋唐兩朝皇室的血脈,其血統可是說是尊貴莫比。論才能與品行,吳王恪也可能說是李世民的14位皇子中最為傑出的,可以說是太子的最合適人選。

  

 

但是,這位楊妃卻並非皇后。李世民的皇后為長孫氏,生子三人。即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而楊妃生子兩人,即吳王李恪,另一為蜀王李愔。 

從皇子的命名上,就能看出嫡庶之間的天壤之別。長孫皇后所生的三位皇子。廢太子李承乾、魏王、晉王治,“承乾”有承繼乾坤之意,“泰”有國泰民安之意、“治”也有天下大治之意。這三位皇子的名字,都有恢弘氣度,寓含治國的理念在裡面。

而“恪”有恪守本分的意思在;“愔”是形容安靜和悅,其實跟“恪”的意思差不多,都有要守本分的意思,完全是對臣子的勸導。故而,從李世民給皇子的命名上看,長孫皇后所生皇子與李世民的表妹楊妃所生皇子之間,君臣之分也早就被註定。

  

唐朝政權是脫胎於關隴貴族集團,而關隴貴族集團的特點就是:幾大家族之間,互相聯姻,分享權力。如獨孤信有三個女兒,就分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以及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昞。除了聞名遐邇的“八大柱國”家族,還有其他的大大小小家族也都是這樣。

  

在此期間的嫡庶之別是最為嚴格的,其背後都涉及到強大的、錯綜複雜的妻族勢力。如李淵有22個兒子,但太子之爭卻只在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三人之間,而李淵的其他兒子叫什麼名字,都沒多少人能夠記得。

  

李世民的表妹楊妃雖出身高貴,但隋朝早已經覆沒,沒了任何家族根基。長孫氏的勢力卻很龐雜,其背後就有關隴貴族勢力的背影。所以,當李世民有感於李治過於軟弱,懼其不足以守江山,而想更立吳王恪為太子時。李世民得首先徵求長孫無忌的意見,當然遭到長孫無忌的拒絕,並引起了長孫無忌對吳王恪的嫉恨。在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即指使房遺愛誣陷李恪謀反,而致吳王恪含冤而死。


有知社


談一下我的淺見,李治得繼大統,跟三個方面有關:

一.李世民的心理本能。

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通過殺兄弒弟,逼退父親高祖李淵而來。李世明雖然登上皇位,但這段往事在李世明心中絕對是不可抹滅的痛苦。他這一生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放鬆,跟他的帝位來的過於血腥也有關係。李世民比誰都想做個好皇帝,以證明,當初他殺兄弒弟是對的,他才是最應該做皇帝的那個人。可見李世民一生都在揹負著這件事,從來沒放下過。


所以作為皇位爭奪的親歷者,他比誰都清楚皇位爭奪戰的殘酷無情。他也比誰都清楚政權穩定更迭的重要性。但這一次爭奪皇位的都是自己的親兒子,李世明必定不想一個兒子勝出,其他兒子全稱為犧牲品。能夠保全所有人,自然是最好的。所以雖然他曾經因為“李恪類我,稚奴羸弱”而動過換太子的心思,終究也沒有這麼做。

二.李治的身份和定位精準。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生有三個兒子,廢太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李承乾和李泰因為明爭暗鬥,兩敗俱傷。根據古代理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所以李治嫡出的身份,讓他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李治一直以“孝”立身,為人做事非常謹慎,雖然沒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正因為不爭不搶,一副領上平下,兄友弟恭模樣,卻能坐收漁利。李世民當時甚至被諸子奪嫡氣的要拔劍自殺,幸好被各位大臣攔住,自然對這個溫和的兒子另眼相看。


三.股肱大臣們的支持。

當時以長孫無忌的勢力最大。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所以對於他來說,必定是自己的親外甥做皇帝最好,毫無疑問力挺李治。而像房玄齡、李勣這些大臣們,深知江山來的不易,以穩定為要。李治不管從名分還是個性來講,他繼位一定不會有大的動盪。所以也都支持李治成為太子。

綜上所述,一個皇帝確定最合適的繼承人,不是單憑自己喜歡,或者繼承人個人才幹。最重要的是權衡各方面利益而定。



如是史社


看過《貞觀長歌》的很多觀眾都對聶遠扮演的吳王李恪感到惋惜,英勇果敢,有文武才,深孚眾望,加上身上流淌著兩代大一統帝國皇室的血脈,李世民說此子英果類我,毛澤東讀唐史時稱李恪為“英物”,而最終卻被長孫無忌陷害致死,令人惋惜。

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不久,就立了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他之所以這麼急著早定名分,就是害怕玄武門之變的悲劇在自己兒子們的身上重演。可是事與願違,太子並沒有因為早早確立儲君的地位而自安,加上父皇對魏王的過分寵愛,最終走上了謀反的道路。唐太宗傷心欲絕,只能同時廢了太子和魏王。

可以說,之前,李世民需要的吳王是“恪”守臣道。只有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廢后,李恪和李治才有了爭奪儲君之位的可能,一個是沒有被廢的皇子中最年長最有文韜武略的,一個是沒有被廢的皇子中唯一的嫡子。那為什麼最終選擇了李治而不是李恪呢?

首先,宗法制社會講究的是嫡庶有別,立嫡以長。嫡子有優先繼承權,在這一點上李治已經佔據上風。

其次,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是患難夫妻,把皇位傳給他們的兒子是他們的心願,加上長孫無忌在關隴集團的領袖地位,如果不立李治難保不會出現動亂。

再者,吳王李恪母親楊妃是隋煬帝女,要知道,朝中很多大臣都是在反隋的道路上走過來的,因此,吳王繼位會讓很多人害怕會清算他們的罪責。

宿命的選擇最終釀成了武周革命,李氏子孫被屠戮殆盡,令人唏噓。試想,如果李恪繼位,是否會讓大唐疆域更加的遼闊,大唐的聲威更加遠播?


靖遠0204


李恪比李治差得遠。

很多人認為李恪優秀主要是因為李世民那句“李恪像我”。

考慮到這是在評價兒子,李世民這句話真的是好話麼?李世民自己是什麼人?政變殺害兄弟上位,逼老爸退位,李世民說李恪像他,是何居心?就憑這句話,李恪是不是死路一條不好說,立儲是不可能了。

站在李恪的對立面,甚至是李世民的對立面,李治堪稱聖君。

很多人認為李治闇弱,這是小看了他。李治打贏了所有逆風仗。

一位封建帝王,登基後立刻娶了自己後媽,這是多大的膽子?李治就是敢!就憑這一點,李治就是個色膽包天的真男人。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愛情。

李治輕鬆擺平了扶自己上位的勳貴集團,進一步瓦解世族政治。如果沒有李治搞垮長孫無忌等人,大唐很有可能走上大隋的路,被門閥門拆解。

大唐在李治手中達到了版圖的極大值,包括讓楊廣和李世民頭疼的高句麗。

李治有生之年,武則天只是李治的打手,李治唯一的缺點,是命短。


尹瀟深


相對於李治來說,李恪無論從個人能力,還是性格上來說都要比他強,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說過,李恪很像他,那麼為什麼最終李恪也還是沒能被李世民挑選為繼承人,最後還落得一個慘遭誣陷身死的結局呢?主要由以下幾點原因:

唐太宗劇照

一,自身身份所限以及母系關係影響,相對於李治來說,李恪的身份其實就比較尷尬了,首先他只是一個庶出子弟,在地位上比不了嫡子出身的李治,而自古以來就有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說法,所以天生地位上李恪就具有一定的劣勢,另外,複雜的母系關係,李恪的母親雖說是公主出身,但確是前隋公主,固然可能有一定的前隋老臣暗中支持,但必然也會遭受更多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這批老人的抵制,畢竟這種身份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的信號,若是李恪當上皇帝,說不得在一些人的挑撥之下,會拿他們這些反隋建唐的老一輩問罪處罰,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另外李治的母親所在的長孫家的實力強大,自然不會讓一個沒什麼根基的李恪搶了李治的皇位,而即便是李世民喜歡,面對眾多門閥的反對,也是無可奈何,畢竟那時候門閥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二,性格上的原因,李世民自身就是通過政變奪取了江山天下,那麼與他很像的李恪如果真的當上皇帝,之後會不會同樣對待兄弟毫無親情可言,痛下殺手?而反觀李治,雖說才能平平,但是能夠按照他安排好的貞觀之治走下去,繼續貞觀遺風,同時李治的性格溫和,也不像是會狠下心對兄弟下殺手的人,加上李治的母親家族勢力的強大,與李世民的關係更加的親密難分,即便李世民有過將李恪立為皇帝的打算,在考慮過李恪的才能以及長孫家族的反應以及朝中大臣的反應,也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Y一花一世界YB


第一,李恪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也就是說,隋煬帝是李恪的外公,如果將皇位傳給李恪,那麼不說李氏的一些皇族,就連那些文武大臣也不怎麼支持李世民的這個決定的。並且,隋煬帝儘管不是李淵給殺死的,可是李淵改朝換代確是事實,隋朝的滅亡和李唐的關係很大,所以很難想象李恪在登上帝位之後會做怎樣的事情,而李氏皇族絕對不允許李恪有成為太子的可能。



第二,李恪並非嫡子,在世襲制的年代,嫡長子繼承製是一直流傳下來的老規矩,幾乎每一個帝王都是恪守這個原則,不然很容易出現兄弟不和而內亂的事件。所以,作為庶子的李恪,儘管很得李世民的寵愛,可是前面有三個嫡子在前面排著,李恪成為太子的可能性還是很渺茫的。

第三,李世民很愛自己的結髮妻子長孫皇后,所謂愛屋及烏,儘管長孫皇后去世了,可是李世民還是很看中自己與長孫皇后的這三個結晶的,對他們給予了很高的期待,就算是李承乾與李泰爭鬥的你死我活,並且李承乾還蓄意謀反,可是李世民在一番傷痛後還是決定寬恕他們而沒有處決他們,這也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父子情深。

第四,長孫無忌在朝廷當中的話語權也很重,並且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而作為長孫皇后的哥哥,李治的親舅舅,他肯定是胳膊肘朝裡拐的,所以李恪鬥不過李治的原因很大部分就是因為他沒關係。並且李世民還真和長孫無忌提出了自己想立李恪的想法,而長孫無忌則引經據典就讓李世民放棄了這個念頭。



第五,李恪被房遺愛冤枉為有謀反之心,儘管疑點重重,可是還有長孫無忌幫襯著,再加上之前還有一個李承乾謀反的前車之鑑,這難免給李世民留下了心理陰影,所以也相信了李恪謀反的事情。都到了這一步了,那李恪就徹底是沒有希望了。


妙齡老翁談歷史


古代等級森嚴,講究尊卑有序,嫡庶有別。皇位繼續制度:立太子的法則是″立嫡不立長"。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為嫡子。在李承乾和李泰為太子之位互相爭鬥失敗後,李治撿了一個便宜。

李恪為楊妃所生,屬於庶出。這就很麻煩,在嫡子尚在且年齡差不多時,立太子的機會很小。

還有就是楊妃為隋煬帝之女,而唐朝乃推翻隋朝而建立,各功臣勳將也不願看到煬帝子孫為帝。長孫無忌也曾以此阻止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的念頭。

李恪的出身是他不能成為太子的悲哀,也是李唐皇族的不幸。假如李恪能被立為太子,進而稱帝,也不會有後來的武則天專權,屠殺李唐皇氏。



西江一浪


題主這個問的好!李世民在貞觀十六年發生的太子李承乾逼宮事件中廢掉太子李承乾後先是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這理由立李治為皇太子。 可是之後又覺得李治這個人為人懦弱無能恐怕守不住貞觀盛世的大唐這中間李世民確實考慮過易儲,李世民覺得李恪為人英武果敢最像自己幾次都想立李恪為太子,但是都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

首先來了解下兩位人物的一些基本情況,家庭背景從父系關係來說倆人一個爹都是李世民的兒子,從母系背景來看說李恪明顯pk不過李治。李恪的母親是長孫皇后,李世民的正牌夫人,長孫皇后自從十三歲就嫁給李世民,從秦王妃到太子妃一直做到皇后,再李世民打天下以及奪取帝位中都功不可沒,尤其他有個位列凌煙閣功臣第一的哥哥也就是李治的舅舅,這是李恪無法比的。在看李恪的母系關係,李恪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隋煬帝楊廣也就成了李恪的外公了,拋開別的不說李世民就算立李恪為太子,李姓皇族和滿朝大臣都會反對的,畢竟李唐江山是從楊廣手中奪來的,再讓楊廣的外孫做李唐江山的接班人?這成了什麼邏輯。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一條李恪是庶子而非嫡子,這是最重要的一條。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位繼承規定中,有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那就是嫡長子繼承製,換句話說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一條是鐵的規矩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李恪是楊妃生的自然就是庶子,李治是李世民正牌夫人長孫皇后生的那肯定是長子了,這也就是長孫無忌屢次反對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得理由,這個理由無懈可擊就算你是皇上也沒有辦法。李恪是敗在了這條千年不變的鐵律上了,丟掉皇位的李恪更在以後丟掉了性命,這是後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