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深,對於攝影有多重要?

柳侍墨


景深控制是一種基礎的攝影技法,小k個人覺得景深與構圖、用光、色彩一樣,都是對畫面最終效果有直接影響的關鍵要素:




一、景深的基本概念

所謂景深,是指在與焦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焦平面前後保持清晰的距離範圍:



注意,這裡的清晰是一個相對概念,理論上是用彌散圓的直徑來界定的。只要某一距離上彌散圓的直徑小於閾值,就可以認為對應範圍的景物是清晰的:


二、景深的影響要素

景深由前景深和後景深構成,受三個因素影響:

1、光圈(鏡頭F值)

在實際拍攝中,光圈是景深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在相同條件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焦距

在同等條件下,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所以要求大景深的場景一般都使用短焦鏡頭(廣角鏡頭):




要求淺景深的場景一般都使用中長焦鏡頭:




3、攝距(主體與相機的距離)

攝距越小,景深越淺;攝距越大,景深越大。所以要拍出淺景深的作品,離得近一點是簡單有效的辦法:


這點對於手機來說用的比較多一些:



注意:景深和背景虛化效果有關聯,但並不是相同的兩個概念。只要相機光圈不變、焦距不變、攝距不變,主體與背景的距離變化對景深沒有影響,但是對背景虛化效果有影響,這一點初學者要避免混淆。

三、景深的運用

1、大景深的運用:風光、集體照等





2、淺景深的運用:人像、花卉、動物攝影等





四、提示與建議

1、拍攝人像等有明確主體的作品,要注意景深並不是越淺就一定越好。景深過淺,會丟失必要的環境要素,讓畫面變得空洞乏味:

2、拍攝風光等大景深作品,要注意光圈值不能太小,否則會發生比較明顯的光學衍射,影響畫面成像質量。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關於攝影的相關內容,朋友們可以關注小k後私信下圖中各類關鍵詞,獲取小k為您整理的獨家攝影技巧,祝您攝影愉快🌹: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具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景深,無論是對於風光攝影還是商業靜物攝影,都是 很重要的。我從風光攝影的角度來說一下。

首先,先說一下景深的概念。景深就是在畫面中,前後方向的景物清晰範圍。清晰的範圍大,就叫做大景深;清晰的範圍小,就叫做小景深;如果拍攝的是一個平面場景,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無景深。

大景深

小景深

無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可控的,這與拍攝距離也叫對焦距離的遠近,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有著緊密的關係。

所以,我們稱 攝距焦距光圈 為景深三要素。它們分別可以對景深產生如下的影響:

攝距近,景深小;攝距遠,景深大。

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景深的大小,最終是由這個三個要素各自對景深影響的效果疊加起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攝距足夠的遠,比如拍攝月亮,我們對焦在38萬公里遠的月亮表面,那麼,你用1000毫米的焦距,2.8的光圈,最終,也只會拍攝到一張大景深的月亮的照片,因為對焦距離實在太遠了,它的效果大大蓋過了焦距與光圈的影響。

F2.8光圈,長焦拍攝的月亮

反之,如果我們使用的鏡頭並沒有多大的光圈,那麼我可以拉長焦距,走近些去拍攝,也可以得到一張背景虛化的小景深的照片。

概念好理解,我們再來說一下風光中,實際如何應用。因為,在實際拍攝中,攝距和焦距往往因為構圖等原因而被限制,我們可以在光圈選擇多一些思考。

在風光攝影中,我們絕大多數是在拍攝大景深的片子。比如雄壯的高山,廣袤的草原,這些場景中,我們需要的是大場景,追求的是照片中細節的極大豐富,這就需要使用大景深,需要遠近都清晰。

而且,用長焦拍攝遠處的群山,用廣角拍攝寬闊的草原,這都是天生的大景深,那麼我們選擇哪個光圈就是重點了。通常來說,我們以畫質為優先,儘量選擇畫質最好的8-11的光圈來拍攝。

到了夜晚,我們拍攝星空時,我們要注意對焦距離要足夠的遠,這樣就可以拍攝清晰的地景和星空時,還可以使用盡量大的光圈,因為天空太暗,大光圈有助於得到更多的光線,比如常用於拍攝星空的F2.8,甚至更大的光圈。

當然,風光中也會有一些需要小景深的場景,這通常是拍攝一些有情調的小場景,這時,通常拍攝距離本就不遠,再加上可以用長焦,還可以配合一個大光圈,自然就可以得到一張小景深的小場景情緒風光片了。

控制好景深,展現不一樣的精彩畫面。


網際飛俠


一、文章總論述

澳大利亞著名的攝影大師皮特亞當斯-肖恩,有一句攝影經典的名言:“對於偉大的攝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在攝影藝術作品中,他認為“情深”,比景深重要。什麼是情深?也就是攝影師在攝影創作中注入情感,創作出詩情畫意的審美意境的攝影作品,產生共鳴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感染人教育人。

在攝影創作中,我認為,情深與景深相比較而言,景深更加重要。如果沒有攝影技法,沒有巧妙的運用像景深這樣的高級攝影構圖元素去創造,就不可能拍攝出具有情感的攝影作品。

二、什麼是攝影的景深?

景深就是攝影創作的一個手段和技法。

所謂景深是在拍攝主體畫面中是清晰的,而在焦點之外的景物則是模糊的,但是,在焦點前後某個範圍內的景物同樣也能保持清晰,這時,焦點前後的清晰範圍就被稱為景深,景深又分為前景深和後景深,在焦點之前的稱為前景深,之後的稱為後景深。

景深在構圖中決定了畫面的清晰範圍,形成虛實對比,這是構圖突出主體的重要手段。在構圖中,景深大,虛實對比弱;景深小,虛實對比強烈。

三、景深的作用

古人云:在攝影創作中要遵循;“遠取其勢,近取其神“的原則。

換言之;“勢”,就是要採取大景深,創作出的作品,大氣壯觀。特別是,在風光攝影拍攝中,大氣透視和空間透視,就是利用大景深“取其勢”。給人以縱深感,空間感,立體感,使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神”,就是小景深,淺景深。例如:拍攝珠寶就要表現出“神”。

景深在攝影創作中,不論是拍攝人像,風光,靜物;不論是大景深或者是小景深,景深是攝影創作的神器。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種技法,創作優秀的攝影作品。

所以說,在攝影創作中,景深也重要,情深也重要。






攝影家趙許生


景深,對於攝影非常重要。

一幅優秀的風光作品、人像習作、景物小品、工藝產品照等等都離不開景深的絕妙控制。

攝影愛好者首先要知道景深的概念。景深就是在畫面中前後方向的景物清晰範圍。清晰範圍大,叫大景深;清晰範圍小,叫小景深;如果拍攝的是一個平面的背景畫,可以稱之為無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可控的,這與拍攝距離也叫對焦距離的遠近,焦距的長短,光圈的大小有著緊密的關係。

我們可以通過攝距,焦距,光圈來控制景深的。

攝距近,景深小;攝距遠,景深大。

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具體到風光攝影和大集體合影中,多數都是拍攝大景深的照片。如山巒河流、廣袤的草原、集體合影等,這些場景中,我們需要的是大場景,追求的是照片清晰、細節豐富,這就需要使用大景深,需要遠近都清晰。必須掌握好攝距,運用好光圈和焦距,力保作品前後景物都清晰。


具體到人像習作中,一定要合理運用景深,達到人物主體清晰,環境陪體襯托到位。必須掌握好大光圈,把握好攝距,達到主體突出。

具體到工藝品、景物小品拍攝,一定要使用大光圈、長焦距及微距鏡頭的運用,達到主題鮮明完美。


圖說稷山


對於攝影來講,在技術層面,景深應該是最為至關重要的因素了。

講攝影,最基本的要素是快門、光圈和感光度,是技術層面的基本要素,而景深則是技術層面最為基本的表現手法了,它也正是通過三要素裡邊的光圈(其它還有焦距和物距)來進行控制並對主體實現突出的表現手法,像構圖、主題表達、思想內涵等,這都是創作層面的,是攝影的高級階段。

那麼景深是什麼意思呢?景深就是一張照片的清晰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是清晰的,也叫焦內;在這個範圍外,是逐漸模糊的(這也是跟後期虛化的區別,後期虛化沒有層次感)又叫焦外。

而景深,正是通過焦內焦外的虛實與對比來實現主體的突出。景深除了通過虛實對比來突出主體,還會通過前景、後影的利用來增強空間感和立體感,讓二維的畫面有了三維的感覺。

這是明顯的大景深的表現方法。大景深是前後都清晰,一般在風光攝影中運用較多,這裡就沒有了虛實,而是整體呈現。

這是明顯的小景深的表現手法,典型的虛實對比來突出主體。一般會運用於花卉和人像等。

小景深加前後景虛化來增強一種空間感。

景深,最大的作用就是將最清晰的那一段交給主體,當然,主體可以是一個點,還可以是一個線,更可以是一個面。突出主體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通過構圖,比如通過大小、遠近,比如通過色彩對比等,但景深確是唯一一個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的。

景深的實現。景深的大小與光圈、焦距、物距有關: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成反比關係;

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也是成反比關係;

物距越小,景深越小,物距越大,景深越大,是正比關係。

掌握上邊這幾種關係,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通過景深的靈活運用來突出主體。

景深是通過物理手段來突出主體的,如果情緒上的表達,可能就沒有構圖、色彩、氛圍等方面的表達更為突出。但這並不影響景深的重要作用。

景深是基礎,是初學者必過的路。


南方之南


景深對於攝影的重要性

景深對於攝影很重要,合適的景深效果會給攝影作品加分。景深,這個概念我沒有具體瞭解過,但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畫面中景物的層次深淺。我覺得景深對於攝影的重要性可以從攝影器材、攝影技巧和畫面效果三方面來闡述:

一、景深效果是攝影器材發展的重大考量因素

我們都知道大光圈景深淺,小光圈大景深,其實決定景深效果的有三個決定因素:

1.光圈大小。光圈大景深淺,光圈小景深大

2.焦距大小。焦距越大長景深越淺,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與拍攝物的距離。相機越靠近拍攝物體景深越淺,越遠離拍攝物體景深越大。



(圖為大光圈,靠近主體拍攝,虛化背景)

由於決定景深效果的三要素影響了攝影器材發展的類別和方向。我們知道攝影用的鏡頭按光圈大小分有不同等級與檔次,比如佳能50mm鏡頭就分為:紅圈L級f1.2,金圈f1.4和普通的f1.8。還有根據焦距長短髮展了許多鏡頭,為了縮短與拍攝物的距離還發明瞭微距鏡頭。

因此,景深對於攝影器材的發展具有重大考量,對攝影的影響非常大。

二、控制景深效果是攝影的重要拍攝手段與技能

控制景深是攝影的重要拍攝技巧之一,也是攝影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

按照《紐約攝影學院教程》的定義,一張好照片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主題明確,主體突出,畫面乾淨簡潔。而對於景深效果的控制對於達成這三個條件具有重大意義。

1.通過景深控制,可以虛化背景,將雜亂的且主題和主體無關的畫面元素虛化掉,從而使畫面乾淨簡潔。

2.通過景深控制,使主體屬於焦點或焦平面上,主體實而其他要素相對虛化,從而使主體得以突出。虛實結合的技術是攝影中的重要表現手法,而這這一攝影技術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依靠景深控制實現的。

3.良好的景深效果對於攝影主題的表現具有重大意義。攝影主題的表現需要依賴主體與整體畫面的氛圍,而景深控制有利於突出主體,減少其他不利於主題表現的元素,因而景深對於攝影主題的清晰表達具有重大影響。

因此,控制景深效果是攝影的重要技能,學攝影要學會控景深。

(拍景要細節清晰,就用小光圈控制景深)

三、景深直接影響了攝影的畫面呈現效果

如果不能對景深效果進行有效的調節和控制,那麼拍攝的畫面很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拍攝效果。

現在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先進,手機拍攝效果越來越接近相機,但手機攝影由於鏡頭的侷限在拍攝效果上與相機拍攝效果差距很大,而景深控制就是手機無法呈現出像相機拍攝效果的重大原因。



(相機淺景深拍攝,突出主體)

景深控制對攝影畫面效果的影響:

1.景深控制對於攝影畫面的空間與層次的表現意義重大。

攝影畫面通常分為前景、中景和背景。拍攝主體通常處於中景位置,而通過景深大小的變化虛與實漸變,前景、中景與背景有層次的過度,使畫面具有空間感。

2.景深控制可以製造出大光斑和虛化背景的夢幻畫面效果。大圈圈虛化背景,製造光斑,使畫面唯美而夢幻。

3.景深控制可以使畫面清晰,表現細節豐富。小光圈大景深使畫面清晰,對於拍攝清晰畫面具有重大意義。


阿愷紀實


在我們平時拍照片的時候,有的題材需要大景深的情況多一些,比如風光攝影;有的時候需要小景深的時候多一些,比如拍花卉、人像。拍風光,整張照片的風景縱深都要清楚,這個時候,用小光圈、選好對焦點控制出大景深的重要性,可以說關乎一張照片的成功與失敗。

拍花卉、拍人像,後邊有躲不開的雜亂背景,選擇大光圈、靠近被攝體,用長焦穫得淺景深,同樣是一張花卉照片或者人像照片的成敗關鍵。

當然,景深也並非要麼很大,要麼很小。攝影高手,會把景深處理得更到位,所謂細節成就高手。

控制景深,對於攝影有多重要?簡單的說,可以決定照片的成敗。


攝影中級班


作為一個技術術語,景深對於學習攝影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對於攝影藝術家來說,其實沒啥特別重要的,不記得也是無所謂的了。


以上是小景深,清晰範圍很小

以上是大景深,清晰範圍很大,沒有模糊的地方


我具體談談:


一、我們的手機,卡片機,拍照都是沒有背景虛化效果的了

當然,現在有了雙攝手機,有了人像虛化模式的算法,因此,現在的手機,也是有背景虛化效果的了。


很多老百姓,認為手機攝影因為不能虛化背景,所以就沒有景深。

這種說法雖然不科學,但是,這麼說,其實也是可以的了。


二、很多老百姓,把景深理解為背景虛化效果,虛化越厲害,就是景深越大

這個對於老百姓來說,這種理解沒有錯的了。

當然,在攝影技術裡面,景深越大,其實是背景虛化越不明顯,這是攝影圈子裡面的定義。

老百姓是老百姓,攝影圈子是攝影圈子,一碼歸一碼。


三、景深,也就是背景虛化對於攝影有多重要呢?


a,如果你是拍攝美女,那麼,很顯然,背景虛化是很重要的了。

b,為了更好的背景虛化,50mmF1.2,85mmF1.2,蔡司50mmF1.4,適馬105mmF1.4,等等,這些大光圈定焦鏡頭,就能製造迷人的虛化啦!

c,對於糖水片美女來說,強烈的背景虛化,確實是永遠的剛需。


以上就沒有背景虛化

以上的背景虛化效果就非常強烈

淺景深效果

淺景深效果


四、景深,對於風光攝影來說有多重要呢?

這個,其實是需要掌握技巧的了。具體如下:


a,如果你用F22F32的光圈,雖然景深夠了,但是成像質量會很差的了。

b,如果你學會了風光攝影的三分之一法則,那麼,大多數情況下,你用F8F11的景深就足夠了。

c,何謂三分之一法則,就是對焦不要對到無窮遠,不要對準最遠的物體對焦。應該對準主要景物的靠近攝影師的三分之一處對焦。

d,如果你是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你可以直接把對焦環對準在2米的刻度上,然後用F11或者F16的光圈,即可獲得超大的景深。


e,如果以上辦法,景深還不夠,你只有通過焦點包圍曝光,然後ps後期合成了。


光線攝影學院


景深是通過光學鏡頭拍攝下的畫面,其影像清晰地縱深範圍,即所表現的位置在不同的距離上的影像清晰地空間範圍。其有三要素:光圈 鏡頭焦距 拍攝物距離。在畫面中平面場景往往稱之為無景深,在攝影前後範圍清晰地被稱之為景深,通過景深可以控制畫面的清晰度。景深我們一般稱為深淺或者大小。

景深的三要素:

光圈:光圈與景深的關係是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我們拍攝花草樹木亦或者人物等靜像時往往會選擇小景深這樣可以更好地表現主體,大景深往往會在拍攝風景中使用的比較多。

鏡頭焦距:它與景深的關係是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當我們用長焦距時,背景虛化會有很明顯的效果。當我們拍攝雄偉的大山 廣闊的草原 我們就用長焦來拍攝了,在我們拍攝的過程中調整焦距的話畫面視角以及取景的範圍都會有變化的。

拍攝物距離:我們拍攝時不僅可以改變光圈鏡頭焦距來改變景深我們也可以改變拍攝物的距離改變景深,拍攝主體離鏡頭近景深小,拍攝主體離鏡頭遠景深大。拍攝時可以改變相機與被攝主體距離或者被攝主體與背景的距離來改變景深。

而且在構圖中利用景深來虛化背景是非常常見的。

當我們弄懂景深且會靈活運用時我們的攝影技術將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攝影的秘密


景深在攝影中,可以說具有著最為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光學成像都離不開景深的呈現。景深也可以說是攝影視覺畫面呈現的最基本特徵,只要有影像產生就有景深的存在。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景深沒有太多深奧,操作控制也很簡單,但殊不知在圖像正是因為景深的大小不同,對於客觀呈現有有著敘事的千差萬別的不同。

景深概念:

在攝影中,能夠形成較為清晰影像的最近點與最遠點的距離。

影響景深的因素有三點:

1、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的長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攝距地遠近。攝距越遠景深越大,攝距越近景深越小。


不同攝影題材中景深的作用:

風景攝影中的大場景多需要大景深,需要使用廣角鏡頭配合小光圈來獲得。

有些近距離的環境拍攝則需要小光圈,近攝距來獲取小的景深,突出主體。


人像攝影中用的更多的是小景深,中長焦鏡頭配合大光圈加近攝距則能獲得更小的景深來突出人物性格。

紀念照形式的人像,通常人物與環境都清晰,採用短焦距鏡頭,適中的距離加中檔光圈則得到下面的效果。

在一些紀實題材攝影中,準確的把握景深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時候該全清晰哪些時候該哪些清晰都對敘事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在景深的細節把握上都尤為講究。

廣告攝影中景深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合理的虛實關係對於產品和創意的準確傳達尤其重要。

一幅景深控制合理、準確的攝影作品本身就會是一幅優秀的作品。

因此,學習掌握控制好景深,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並加以思考。也希望真正想拍好照片的人首先要過這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