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下人生的幾個瞬間,在家人的一次次翻開中,它能喚起許多永不褪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日益模糊。

數碼照片的時代,照片很多,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隨時上傳到網絡與人分享。它從不泛黃,永不模糊,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可能被稀釋。”

高考的主題常常有著一種時代感。以上兩段話是今年廣東語文高考的作文材料,出題人以“照片”的變化,來考量科技與生活的關係。不難發現,這兩段話的背後,是一種反烏托邦的態度,傷今懷古的語調。它似乎在認為,當下數字科技普及的過程中,科技的快捷方便“稀釋”了人們“值得珍惜的點滴”。

工具的流行與普及,會具體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方式。智能手機的出現,極大地降低了人們攝影的成本,讓攝影成為我們日常行為的一種。前段時間,網絡上瘋傳著一組對比不同時期教皇登基時,周圍觀眾的行為變化的圖片。其中一張顯示,大家只是在下面安靜地站著,第二張卻顯示所有人都舉起了手機,把當下教皇登基的時刻記錄下來——而與之相類似的照片,還有很多。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難道攝影行為變得普及,所以拍下來的照片就會失去原有的價值?實際上,攝影行為變得普遍,也讓照片除了“回憶”這一種價值外,還多出了表達信息和塑造身份兩種不同的價值。然而,這不意味著照片已經失去回憶的價值。

膠片照片的意義在哪?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膠片時代,拍照往往是為了來日的回憶,拍照的內容又與人們對自己未來的展望以及人們對未來的回憶內容的期望有著緊密的聯繫。也正是如此,人們在拍照前會整理好自己的髮型和著裝,大家喊著“三、二、一、茄子!”來保證快門的瞬間大家面部都是燦爛的笑容。因此,更準確的說,照片所記錄的不只是在某個時間和空間的景象,而且還是人們當時對照片所關聯的人與事的理解。

從快門開始運作的瞬間再到照片最後的沖洗的過程物質化了某個事件以及其所對應的社會關係。而沖印出來的照片的物質性給人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感,從而成為了一種很合適的記憶載體。而膠片照片本身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也發著改變,這種”漸漸泛黃,日益模糊“的物質轉變也讓其成為了時間的載體,照片所展示的也就不僅僅是當初的事件,而是一種過去與現在的關係。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依然喜歡記錄日記的人,迷戀著不同品牌的鋼筆、日記本,乃至鋼筆劃過紙面的手感,日記本所散發的氣味。如果有懷舊的情緒存在,就表明一個人把舊日的情緒,寄託在不同的意象之上。所以,當時在日記本里寫下的內容,乃至字跡,都構成了這群懷舊的人理解過往的一部分。

大量研究也表明幫助人們記錄的工具,並不簡單地起著被動中介的作用。這些對記憶有著調節作用的物體,強調、增強、拓展甚至改變我們的記憶。所以說,照片不是記憶的儲存,是用來回憶的。

數碼照片的大量存在並不代表“廉價”

正因為膠片照片時代攝影成本的高昂,照片的稀有程度,讓照片的價值顯得不同尋常。過年必影的閤家福,就好像《舌尖上的中國 2》裡對美食的解讀,反映了社會倫常當中家庭的價值。閤家福、美食,是一種儀式,價值的寄託。但是,當下攝影行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儀式感的需求。所以引發了部分人“反烏托邦”的情緒,似乎缺乏一種儀式,就會失去某種價值。

然而,反感數碼照片的人,在批判時往往沒有正視數碼照片在實際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攝影這種行為在行為意義上的轉變。歷史上,有不少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事物、行為,都曾遭到過這種批判。比如說書寫,2000 多年前曾經遭到柏拉圖的極力反對,認為書寫對於記憶的純粹來說是一種退化。但回頭來看,若無書寫,若無記錄,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對知識的運用,恐怕難以達到今日的高度。

所以,回到“數字照片是否失去回憶的價值”這個問題上,數碼相片和膠片照片之間真的有那麼大區別嗎?兩者之間的區別一定會導致背後意義的差異嗎?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沒有實體,往往是反對數碼相片的主要理由。對於某些人來說,似乎不存在物質,就不存在價值。但是,數字人類學的奠基人Daniel Miller表示這種對數碼照片以及其他數字化產品的物質性上的錯覺可以歸咎為當今電子產品的高效。

他總結到當電子科技的效率越高時,對數字化產品物質性以及其背後機械化的運作的感知程度越低。日常生活當中偶爾出現的死機等各種異常狀反而是人們對數字科技的物質基礎感受強烈的時候。的確,許多人在電腦宕機的時候會檢查各類端口,清理積塵,甚至拍打機器,而在平常人們多數只會沉浸在系統和軟件當中,因此忽略了背後的機械化運作。而且,當人們用虛擬(Virtual)這個詞去形容數字化產物時,很容易讓人誤解這些新時代的產物不夠真實。

正如二進制代碼需要硬盤來儲存,底片需要相片紙去呈現圖像一樣,數字照片的呈現也有著相應的載體,像數碼相機,電腦,手機,平板等。認為數碼照片不具備實體,是一種認知上的錯覺。

拍照不是將某一個是時刻下的場景轉化成為一段代碼,保證人們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去進行解讀。文化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如此理解攝影:一張照片的理解除了照片的內容本身,還受到包括時間、空間、社會背景、審美觀和價值觀等錯綜複雜的因素影響。這些不同方面的的因素可以籠統地理解為情景。所以,情景的轉變對於照片的理解有著深遠的意義。

同一張照片,分別展示在博物館裡和掛在家裡牆壁上,將會對理解產生巨大的影響。另外,像是相片旁邊的標註也同樣會對照片的解讀產生影響。各大雜誌封面的大標題其實就是運用文字引導讀者理解的一種方法。最近一年在微博上走紅的“日式冷吐槽”也是基於同樣的技巧,利用了文字信息與人們心目中的畫面既定信息的錯位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理解方式。

所以,當人們拿出當初拍照的手機,從擦拭屏幕上的灰塵到開啟手機看到早已被更換的商標,再到通過與舊時的用戶界面交互打開相冊應用,最後看到以前的照片的整個過程都會觸發對過往的回憶。這個過程如同從書櫃找出很久之前製作的相冊,掀開封面,再一頁頁地翻閱以前的照片一樣,每個步驟都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人們對照片的理解。並且更重要的是,看到舊設備上的照片時的情感也並不會因其保存圖片之多而減弱。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這些電子產品也像照片紙一樣會留下時間的痕跡。手機上的磕痕,平板屏幕的落灰,屏幕上被磨花了的保護膜等。這些使用的細節是使用者留下的痕跡,而一個物品隨著這種痕跡的增加,逐步變成了使用者個性的一部分。

泛黃的照片紙,難道不和傷痕累累的手機屏幕一樣嗎?

相框 V.S. 屏保

數碼照片不僅僅出現在舊設備上,身邊的手機和電腦都一樣存儲著照片,那麼應該如何理解這類照片呢?

我們對待照片的態度,會反映在不同的照片管理方式上。比如說,在膠片時代,家庭合照會放入相框掛在牆壁上從而突出和展示家人的重要性,與好友的合照會進行過塑以保證更長久的保存,一次旅遊所拍的照片會被整理在相冊裡,還有那些相對次要的照片會疊在一起放在盒子或抽屜裡。是的,不同的照片,對於人來說就有不同的意義。

和膠片時代一樣,我們對待不同的數碼照片也有著不同的對待方式。與重要的人合照會被用作桌面背景,重要的照片也會特地進行備份,一些事件的照片會被入放入一個專用的文件夾,其餘相對瑣碎的照片會被相對隨便地放入同一個文件夾內。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僅僅是簡單地外化和展示社會關係,他們的存在也影響著社會關係。而且這種作用對於兩種照片都是適用的。例如,放在床頭邊的放在相框中的家庭合照與被用作屏保或桌面的家庭合照同樣地提醒著人們家人的重要。相同的內容,相同的行為,人們對待“照片”的態度,並不隨著記錄工具的轉移而轉移,更多是因照片對個人的意義而決定。

一項在美國的研究表示照片的使用習慣與年齡層有一定的聯繫,14-19 歲這個年齡群的人,相比起他們的父母,更願意與同齡人分享照片。他們的父母則更喜歡與家人分享照片,並且會花大量的時間整理照片。

而分享習慣的不同是因為不同時代的人對照片有著不同的理解,照片的使用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目的:

交流

在網上聊天時,發送一張照片所能傳達給對方的信息不再僅僅是發生了什麼,照片已經成為了另一種新的表達方式,一張詭異的自拍甚至可以更加精確地表達一大段文字所無法表達的心境。如今 Snapchat 上的許多照片就是這種照片式表達的極端例子。

身份

如今拍照也成為了塑造個人身份的新方式。拍照並非是簡單地記錄下某個時刻,拍照的內容內容與個人的期望有著緊密的聯繫。而在數碼時代,對拍照時的期望也不侷限於人們想以怎樣的方式呈現給未來的自己,在更多情況下其實是一個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決定著這個人對拍照效果的期望。

而在新攝影工具不同的新功能中,快速預覽功能對追求理想的個人形象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即時的預覽,人們可以在下一次拍照前調整姿勢,造型表情,背景。預覽功能同時也方便了被拍攝的人與攝影者之間的溝通,被拍的人可以更具體地向拍攝者提出要求。

另一方面,刪除照片的簡易也加強了照片對於個人形象塑造的意義。因此出於對某些照片的不滿提出刪除的要求也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的行為。

為了讓照片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狀態,人們也會通過使用後期處理軟件對相片進一步調整,Photoshop 的出現大幅度地提升了對照片修改的空間。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對照片的調整並非是數碼時代新產物。在數碼相機還沒出現前,像雙重曝光,拼湊膠片等技術也運用在不同類型的攝影當中。例如,20世紀末,在印度南部的一個叫Nagda的小鎮,雙重曝光被用作表達當地人對他們的多重身份的理解。所以具體地說,數碼科技提升的是修改照片的可能性。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分享當下

社交網絡與智能手機的結合,讓人們充滿分享照片的衝動。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現在 Instagram 平均每天上傳的圖片高達 5500萬。

只要瀏覽 Instagram 的照片,就可以發現,分享在社交網站上的照片比起以前人與人之間互相傳閱的照片更著重於表現當前的感受,而不只是或甚至不是敘述和展示所發生的事件。例如,現在有很多人在旅遊期間會選擇用手機將單反上的相片拍下來發在微博或朋友圈上。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是人們對即時分享自己感受的渴望。

時間對誰都是把殺豬刀,數碼照片也泛黃

回憶價值

儘管現在很多時候拍照的目的不再是為了回憶,但不代表這類照片是沒有回憶價值的。

之前有提到時間對作為情景的一部分影響著人們對照片的理解。 如今人們看待膠片照片是基於從後往前看的視角。而這種後見之明的缺失,是讓數碼照片顯得微不足道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上面說到的數碼照片的載體之外,拍照內容本身也同樣能激發人們的懷舊心理。

什麼樣的東西應該被記錄,怎樣被記錄,記錄之後的處理,這些都與時代的文化背景和人不同時期的價值觀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像現在流行的自拍,使用的某些濾鏡,對20年後的人們來說非常可能是具有時代性的攝影方法和後期技巧,對這些的理解也同樣可能會成為”暴露年齡“的利器。因此,那些用於表達自己心情,分享到社交網絡上的照片同樣是記憶的載體。

最後要說的是我相信這膠片照片、數碼照片兩者在未來會以互補的方式一直延續下去。並且兩者之間也並沒有絕對的界限,數碼相片可以被打印出來,膠片照片也可以被掃描成電子版,然後分享到網絡。兩者沒有絕對取代的關係,反而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數碼照片的人,可以歇一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