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的五大驅動因素

Huang Dragon翻譯

先說說這五項要素:

  • 平衡Balance

  • 修正Fix

  • 增強Enhance

  • 塑型Shape

  • 空間Space

混音的五大驱动因素

這五個項目不是步驟,而是一個一直循環的過程。每個元素有其對應的使用工具。以下開始解說。

1 Balance平衡:聲音的平衡。這裡說的平衡,不是要你把所有音量推到一樣大的意思。而是在歌曲中,找出重點。歌曲中的音量是動態的,不會是一個固定的值,加上有著非常多的變量,所以要找到一個平衡,不是件易事。在歌曲的不同段落,都要能呈現其中的感情,能量,以及想表達的訊息。

不是隻有主要樂器的音量需要平衡,每軌的輸出/入端,每一個Sends/Returns/Busses也都需要檢查。還有使用Plugin插件,也要注意輸入音量。所有插件效果都是會被輸入音量所影響著。

在處理音量平衡上,也會被其他四個因素影響著,所以要不斷地去調整。並且常常問自己這些問題。

什麼太大聲了?什麼太小聲了?什麼我聽不到了?歌唱聲以及歌詞能否清楚聽見?歌曲的焦點夠大聲了嗎?

主要處理音量平衡的工具:滑桿Fader旋鈕Knob/音量自動化Automation

2 Fix修正:

所謂專業的歌曲,就是我們聆聽的過程中,找不到任何的錯誤點。於是"修正"這個過程,就是如何讓我們的音樂聽起來也很"專業"。

這裡指的修正,就是要把歌曲中的所有軌數,一個個檢查,無論你是隻有五個音軌,或者是五十個音軌。你都需要做檢查。只要有一兩軌出現問題,很可能就直接毀掉這個混音作品。一軌軌的聽,找出問題,然後修正。例如,大鼓會不會太轟,或者是不夠力,吉他是不是太刺耳,主唱是不是沒唱準。

在處理修正的過程,也要一直問自己這些問題。

有任何聲音聽起來太刺耳了?有沒有任何音軌太轟了?混音聽起來會不會太糊了?有沒有任何音軌調大聲後,讓你耳朵不舒服?音軌有沒有音不準的問題?有沒有任何音軌有時間不準的問題?有沒有雜音?(Pops,Clickss,hums)

主要修正的工具:EQ,Gate,Autotune,NoiseReduction,De-esser,Mutedbutton。

3 Enhance增強:簡單說,增強就是讓所有的聲音"更好聽"。在混音中,增強這個因素,其實是最主觀的。每個人對好的定義也不同。有的人喜歡渾厚的Bass低音,但有的人可能會喜歡清楚的撥絃聲。也因此,讓混音變得很有趣。因為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記住這點,當你在某首歌中使用增強的手法,並不一定適用於另外一首歌曲。例如,把歌唱軌調整的很有力道,也許在搖滾樂中很好。但是不一定適用在一首抒情慢歌裡。所以要清楚地知道,不同歌曲需要不同的技巧。

多問自己。有什麼可以聽起來更溫和?有什麼可以更亮點?有沒有什麼太刺耳,或者太強?有什麼可以調大一點?外部的模擬機器或者Plugin模擬能不能幫這軌多加分??可以放什麼效果器,讓這軌更好聽??有什麼可以增強整體的混音??

主要增強使用的工具:EQ,Compressor,Limiter,Expander,AnalogGearorAnalog模擬,任何的效果器(Reverb,Delay,Chorus,Flanger)

也許你單聽某些樂器很好聽,但是當它們一起放出來的時候,就是怪怪的。這時候就必須進到下一步驟。

4 Shape塑型:當你把樂器單獨聽的時候,每軌都調得很好。但是這還不是重點。因為我們必須把它做成兩軌。一起放出來,就是怪怪的。用我們說法,這就是頻率打架了。

混音的五大驱动因素

我這裡直接說明。舉例,我們現在有兩個樂器,一軌AC吉他,一軌Bass吉他。Unshaped是沒有修過EQ的圖。Shaped是修過EQ的圖。注意看圖,Shaped過的Bass在10Khz以上的頻率被砍掉。因為Bass吉他通常在10Khz,用處不大。AC吉他在低音處,也不需要太多頻率,因為我們已經有了Bass吉他了。所以把AC吉他低於80Hz又砍光。

以上只有舉例兩軌,但是如果是3~50軌,或者更多的時候,那就必須更加註意的調整頻率。不然就是全部糊再一起。

多問自己,在混音中會不會有東西撞在一起??混音會不會聽起來糊糊的??有沒有什麼是,我把它拿走了,但是混音中也感覺不出來?有沒有什麼軌把其他軌"罩住了"??有沒有同時好幾軌在同個頻率中搶??有沒有樂器軌搶了主唱的頻率?在混音中有沒有聲音太厚,或者太滿??有沒有什麼聽起來太強勢?

塑型的主要工具:EQ,Dynamics

5Space空間:創造一個空間,代表給你的混音有深度及立體感。或者是說每個樂器的定位,都很清楚。在整個混音中,有它一定的位置。左右順序沒有固定的規則。但是也許你可以聽出,好像鼓組的聲音比較遠一點,歌手的聲音近了一點。

多問自己,這混音聽起來有深度及寬度嗎??這首歌適合什麼種類的空間?我要這個空間很大,或者很近?在立體聲影像中(Stereo Image)我想要它是很寬廣還是很窄?在混音中有沒有辦法用Pan或者Reverb,讓它們更有分別性?

主要工具:Pan,Reverb,Delay,EQ。

最後,請記住混音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原本作者是想整理出一個混音的順序,但是後來他發現這是件不可能辦的事。我們的目標是:做出一個好的混音。過程:不斷的使用這五個元素去循環。

因為每一個動作都會影響著其他元素的改變。所以需要一直循環著去修改,檢視。所以不可能有什麼音軌是,設定好了就不管它了。

基本上應該是從先把音量擺好一個大概的平衡Balance,然後開始修正Fix每一個音軌,開始Enhance增強每一軌,也許這時就會回頭再去修正音量。再放上空間Space。再去修正各個元素。

關注中國音響網微信號:chinaaudi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