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山崎大隊僅500人,日軍司令為何抽調3個旅團前來營救?

R


面對山崎大隊數百人的被包圍,日軍總部為何不顧一切的出動近萬人展開營救,可以說援救山崎大隊只是表面文章,但更大的實際還是日軍達到了自己的反掃蕩目的——找到了八路軍的主力,因此李家坡之戰(歷史原型關家堖之戰)已經不止侷限於能否將山崎大隊成功從包圍圈中解救出來,而是能否趁此機會將八路軍主力部隊反包圍。

事實上李家坡之戰,對於彭老總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賭博,因為為了這場賭博,彭老總甚至主動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即八路軍多支主力部隊暴露行蹤和身份。



1940年隨著百團大戰的開始,105個團圍繞著晉察冀中心對日軍各個據點展開重大破壞,並有大量的民兵和地方部隊配合,日軍才驚訝的意識到,短短三年的時間曾經看不起的土八路竟然擴軍到了幾十萬之多,並且已經安插在了自己的領地之內,如果不展開反制和扼殺早晚會讓八路軍更進一步做大,因此在百團大戰後期,日軍就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掃蕩行動,對八路軍北方各個根據地展開大規模清掃,以主力部隊直攻八路軍主力部隊,意圖消滅八路軍主力,而在抗戰時期中日軍事力量對比之下,同等數量的八路軍當然難以對抗日軍,且數十萬八路軍分佈在北方眾多根據地之內,兵力呈現分散局面,因此面對至少數萬人規模的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掃蕩,八路軍各個根據地只能採取轉移和突圍躲避日軍的鋒芒,但李家坡之戰,卻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之所以說李家坡之戰是一次賭博,就是因為前期的反掃蕩作戰八路軍太過於被動,不斷的避讓以至於讓日軍有恃無恐,甚至可以以數百為單位分出若干支反掃蕩分隊分別對大量八路軍據點展開破壞,即便在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日軍也沒有囂張到只以幾百人就敢橫衝直撞,因此集中力量給日軍一次疼痛的打擊,迫使日軍不敢輕易分兵減輕大量根據地的反掃蕩負擔,也成了八路軍總部急需考慮的任務,因此也有了李家坡之戰的爆發,八路軍前後集中約兩萬人,對500人的山崎大隊展開包圍和圍攻,八路軍的目的在於想成建制的殲滅日軍,以迫使日軍調整對八路軍的戰略,但同一時期對於日軍而言,他們卻也達到了自己想有的目的,在掃蕩過程中一直躲避的八路軍主力終於出現了。



可以說日軍掃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殲滅八路軍主力,可偏偏一個500人的隊伍就成功把數萬八路軍吸引而來,至少在戰前這一層面來說,日軍已經佔得了先機,因此不顧一切的從各地調集兵馬增援李家坡,也成了迫不及待需要完成的任務,可以說當李家坡之戰開始的階段,對於日軍總部而言,任務的重心已經不是原就山崎大隊,而是利用山崎大隊堅守的時間成功對數萬八路軍展開反包圍,以山崎大隊數百人換取殲滅八路軍數萬人,而中日雙方就在這樣的賭博中展開了終極較量。

在亮劍原著中(包含連續劇),李家坡之戰成功以山崎大隊全軍覆滅,在日軍反包圍展開之前八路軍部隊全部突圍而勝利告終,但在真實的歷史原型關家堖之戰中,由於八路軍未能徹底殲滅岡崎支隊(歷史名稱),只能在外圍日軍展開包圍之前提前撤退,前後八路軍官兵傷亡2000人,斃傷日軍400人(數字存在爭議),可以說這場規模在三萬人左右的戰役中,參戰雙方都沒有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遼寧資深球迷


抗戰連續劇《亮劍》中,百團大戰結束以後不久,山崎治平中佐率領日軍第29旅團第12聯隊500餘人的一個步兵大隊,在行軍過程中,因為走偏了方向,誤打誤撞闖進了我晉西北根據地腹地,襲擊了八路軍野戰醫院和兵工廠等重要軍事目標。

劇中的山崎中佐,顯示了超人的勇氣和卓越的指揮才能,主動將所部500餘人作為誘餌,在李家坡憑險固守,吸引八路軍主力將其合圍,同時呼叫外圍日軍援兵火速趕來,然後進行反包圍,企圖將八路軍主力圍而殲之,所制定的就是大膽的“中心開花”戰術。


當然,這也是一招險棋,倘若八路軍分兵擋住了前來增援的日軍,集中主力攻擊山崎大隊,山崎所部擋不住八路軍的凌厲攻勢,則非常有可能被一口吃掉,則“中心開花”戰術就得徹底流產。

華北日軍主力,也非常重視這難得的機會,企圖吃掉我八路軍第129師主力,因此從不同方向抽調了3個旅團的兵力,瘋狂地向我根據地撲來,但卻遭到我八路軍的頑強抵抗。

至山崎所部500餘人被全殲,日軍增援部隊依然沒有突破我軍的防線,而山崎大隊卻被全殲,已失去了圍殲八路軍主力的有利時機,再加八路軍主動後撤脫離戰場,日軍也就偃旗息鼓了。

第386旅和和決死一縱隊等部不下2萬人馬,參與了對山崎所部的圍殲,但山崎大隊憑藉有力地勢,用輕重機槍、擲彈筒和迫擊炮打退了程瞎子第772團發起的8次猛烈進攻。

李家坡的攻堅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外圍的日軍援軍正在火速向李家坡方向靠攏,日軍第1軍司令官筱冢義男派遣了第4、第9、第16旅團火速馳援,且還出動了飛機進行支援,負責外圍打援的八路軍,壓力非常大,如果不能儘快結束李家坡之戰,那麼所有參戰的八路軍所部,極有可能被外圍日軍反包圍並聚而殲之。

關鍵時刻,第386旅旅長決定臨陣換將,讓李雲龍率獨立團上,打仗從來不按套路的李雲龍,採取了土工作業的方式,迫近了山崎大隊,集中全團3600顆手榴彈攻擊,捷克ZB-26輕機槍手衝鋒開道,全團官兵上刺刀壓上,經殘酷的白刃戰,全殲了日軍山崎大隊,山崎中佐本人也被機槍打成了馬蜂窩。

綜上,抗戰連續劇《亮劍》中,山崎治平中佐採取了“中心開花”戰術,日軍三個旅團前來增援,既有解山崎大隊之圍的打算,最主要的還是企圖圍殲八路軍主力。

但由於李雲龍獨立團全殲了山崎所部,導致日軍“中心開花”戰術徹底流產,八路軍主力迅速主動撤離戰場,日軍的戰術目的並未達成。


國平軍史


在《亮劍》中,山崎大隊在掃蕩的過程中走錯了方向,闖進了八路軍根據地,並襲擊了的多個軍事目標,彭老總為此大為惱火,並命令386旅等部圍殲這股敵人,而日軍司令部得知山崎被圍後,竟抽調三個旅團前去營救,日軍三個旅團至少也有兩萬人,他們為何為了營救山崎這幾百號人大動干戈呢?

在真實戰史上,這個山崎大隊其實就是岡崎支隊,百團大戰後期,日軍為了一雪前恥,派出了大量部隊對我軍根據地進行掃蕩報復,岡崎支隊剛好闖到我軍腹地,還燒了兵工廠,在我軍的窮追猛打之下,他們逃到了關家堖一帶固守待援。

這個岡崎指揮官還是有些勇氣的,在被包圍後沉著冷靜,居然還主動將自己作為誘餌,吸引八路軍主力合圍,然後呼叫司令部派大部隊在外圍形成一個反包圍,將我軍主力一口吃掉,來一個“中間開花”,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要堅持到援軍的到來,而關家堖易守難攻,八路軍又缺乏攻堅武器,給岡崎支隊提供了堅守的有利條件。《亮劍》中山崎大隊固守李家坡也是充分利用地形優勢,才讓772團的攻堅戰打得非常艱難。

八路軍在敵後作戰,大多時候都是小部隊襲敵,分散作戰,很少出現大規模集結與日軍硬碰硬的局面。當我軍包圍山崎大隊時,主力部隊也暴露了位置,日軍認為全殲我軍主力的時刻到來,才不惜出動三個旅團前去營救,所以說解圍的日軍是衝著我軍主力來的,不然沒必要出動那麼多部隊。


兵說


“中心開花”,包圍與反包圍,張靈甫其實在孟良崮也是這麼想的,只是他沒能堅持到援兵抵達就全軍覆滅了,《亮劍》裡的山崎大隊也在日軍增援部隊到達前在李家坡被獨立團全殲,沒能實現“開花”。遺憾的是,在真實的戰史上,關家堖戰鬥的日軍“岡崎支隊”殘部,真的挺到了八路軍撤圍。



當時的戰場形勢就是八路軍九個主力團在內線包圍著岡崎支隊,而外線日軍數個旅團及支隊又形成反包圍態勢,準備一舉聚殲八路軍主力,為避免全軍被動,八路軍在消滅岡崎支隊400餘人並擊斃岡崎中佐後,主動撤出了戰鬥,此時日軍推進最快的田中支隊距離關家堖戰場只有不到4000米了,形勢非常危急。

《亮劍》中日軍的戰役目標與抗日戰史相同,自然是以山崎大隊為餌,吸引住八路軍主力,同時調集重兵在外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這句話是劇中師長同志說的。以當年八路軍的裝備和火力,是完全不具備與日軍主力部隊進行大兵團作戰之能力的,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三個旅團,國民黨中央軍三到五個師都不是對手,可至少中央軍的彈藥是充足的。



因此如果不能在敵援兵抵近之前解決戰鬥,就有陷入全盤被動的可能,386旅旅長之所以嚴令程瞎子772團撤下來,就因為沒有時間了,必須叫李雲龍一擊而中。

“狗孃養的山崎大隊”既然是餌,就有被吃掉的風險,所以日軍對於能夠有機會殲滅八路軍主力,其實看得遠比山崎大隊的那500人重要,因為八路軍在敵後戰場以分散作戰為主,輕易不會進行這樣的大規模戰役集結,經常讓日軍抓不到所謂“決戰”的機會,既然有此良機,日寇豈會善罷甘休。與其說是來救援山崎大隊,不如說是衝著129師主力來的。



按山崎中佐下面的參謀報告所說,兼程趕來的日軍有第四旅團、第九旅團和第十六旅團,這幾乎是日寇山西第一軍機動野戰兵力的三分之一,如果八路軍各部撤圍不及發生正面碰撞,以1940年雙方戰鬥力之懸殊,我八路軍必然遭至慘重損失。左權副參謀長犧牲的大掃蕩中,日軍也不過出動了30000餘人,折算起來大約四個半旅團左右。

孟良崮戰役,華東野戰軍五個縱隊圍殲整編74師,四個縱隊在外圍阻援,而國民黨軍隊集中了十個整編師進行反包圍,當時的情況也異常緊張,如果不能在5月16日解決掉張靈甫,華野也得撤圍而去。所幸第三次總攻終於奏效,攻上孟良崮山頂消滅了整74師師部,然後迅速打掃戰場跳出敵人十個整編師的合圍圈。



這與國民黨軍隊各部之間的協同較差關係甚大。在這一點上,國軍部隊遠不如侵華日軍,日寇是一部被圍,無論兵力大小其他各部必然拼死來援,粟裕將軍在車橋戰鬥中消滅了日軍五批援兵,規模最小的只有一個小隊,可見一斑。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陸軍精銳都在中國戰場,現役老兵多,確實不好打。


度度狼gg


誠邀,如題。為何日軍會調3個旅團來拯救一個小小的山崎大隊,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按書中所說,山崎大隊只是日軍普通部隊,山崎中佐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又不是山本一木。日軍向來也沒有不落下一個戰士的傳統。那麼當山崎大隊孤軍深入,註定被吃掉的時候,為何日軍卻一反常態拼死救援呢?


一句話,日軍志在吞下整個八路軍總部,所以才會全力對包圍山崎大隊的八路軍進行反包圍!

其實山崎大隊與八路軍的遭遇戰實在是意外,山崎大隊在山中迷失了方向,誤打誤撞發現了八路軍後勤醫院,兵工廠,以為這裡是八路軍總部,所以對八路軍醫院進行了攻擊,並報告日軍華北方面軍總部,日軍以為其發現了八路軍總部,於是集結部隊,同時命令山崎大隊堅守,妄圖對八路軍總部反包圍,實現中心開花。但事實上,“中心開花”從來沒有實現過,日軍如此,解放戰爭時期的整編74師也是如此。所以與其說日軍是為了救援山崎大隊,不如說是日軍為了更大的戰果才拼死救援,這與平安格勒戰役完全不同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其實理由很簡單,營救只是一個幌子兒子,意圖是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那麼日軍為何會抽調三個旅團來營救山崎大隊呢?

山崎大隊在山裡走岔了,迷了路,誤打誤撞,碰到了八路軍的後勤醫院以及兵工廠,於是對此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並向日軍司令部彙報,而對於八路軍來說,這夥孤立之敵,竟然誤打誤撞闖進了根據地的腹地,那自然是要全力以赴消滅來犯之敵。



而此時的日軍司令部也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呢,山崎大隊在日軍的大部隊中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聯隊兒子,何以大費周章的調遣三個旅團進行營救,原因就是這隻隊伍反正都是要犧牲,那就應該讓他犧牲的有意義點,於是命令他們死守頑抗,等待救援,而日軍司令部哪是來救援啊,其實是以山崎大隊為餌,拖住並消耗八路軍主力,其真實目的是攻擊八路軍總部。


而我們的八路軍總部焉能看不出小鬼子這點小水水,自然是全力出擊,儘快解決這夥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子,沒有給日軍留下任何的機會,即使來了也只能撲個空。所以李雲龍的獨立團一出擊,馬上就讓山崎大隊全軍覆沒,大獲全勝。

(全文完)


董慶江645


這跟八路軍的游擊戰術有關係。

李雲龍率部伏擊日軍華北觀摩團之前,晉綏軍楚雲飛曾經陰陽怪氣的諷刺八路軍作戰策略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李雲龍被噎的直瞪眼,但是,又無話可說。因為,楚雲飛說的有道理,話粗理不粗。

當時的八路軍武器裝備落後,子彈和步槍稀缺,不敢打賠本的消耗戰。八路軍子彈稀缺到,很多士兵上戰場只給五發子彈,打完三發就不捨得打了。被日軍戲稱為“三槍八路”。

當時,八路軍正在發動百團大戰,已經進入第二階段。八路軍正在集中上百個團,對2000公里範圍內的日軍據點和交通線進行破襲戰。這也是游擊戰的一種戰法,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小部隊奇襲”“以多打少”,“偷襲為主”,肯定不打大的攻堅戰!

這跟國民黨正面戰場完全不一樣,八路軍就從不打“守城戰”。日軍兵力有限,面對八路軍的這種打法很頭疼。因為,八路軍遍地都是,專門“撿漏”,吃掉鬼子的小部隊。而鬼子的大部隊,卻總是找不到作戰目標。日軍想找到八路軍主力部隊決戰,更是難於上青天!

於是,日軍就制定了新的戰術。派一支日軍大隊出去當誘餌。

日軍一支標準大隊是1100人。不過,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後,日軍兵力壓縮,所以,500人的大隊也是有的。日軍之所以派出“500人”的山崎大隊去當誘餌,也是考慮到日軍作戰能力的。

兵法上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日軍的戰鬥力很強悍,這是有目共睹的。(日軍固守時,一個士兵戰鬥力至少能頂我軍四個人。)也是因此,我軍至少需要5倍以上的兵力,才敢阻擊日軍。而圍殲日軍,至少需要十倍以上的兵力,甚至更多。

例如,著名的“關家堖戰鬥”:1940年8月,日軍岡崎大隊500多人,被八路軍八個團一萬餘人圍攻,都沒有被全殲。八路軍傷亡2000餘人,日軍傷亡400餘人。

也是因此,日軍派出500人掃蕩時,八路軍至少要集中5000人才能圍殲這股日軍。(真實歷史上,可能是需要上萬人)再加上負責阻援的友軍,人數可能還要翻倍。這麼看,一直500人的部隊,就可能吸引到八路軍一個旅甚至一個師的隊伍。

而如果日軍出動一個3000人聯隊的話,對於八路軍來說,就太難啃了。我估計,這樣的日軍是看不到八路軍的。要是日軍誘餌只有一二百人,八路軍出動一兩個團,就能把他們殲滅。

也是因此,日軍向抗日根據地派出的誘餌部隊一般都是500人的大隊。

迴歸正題,山崎大隊的500人,就是誘使八路軍主力現身的魚餌。

山崎大隊出現在一線天方向,是因為走偏了。不過,鬼子也是因禍得福,摸到了八路軍兵工廠。這下,八路軍副總指揮急了,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把“狗孃養的山崎大隊幹掉”!山崎大隊這個誘餌,算是非常成功了。

也是因此,除了圍攻李家坡的八路軍386旅的幾個團,在外圍還有八路軍上萬人在打阻擊。日軍指揮官筱冢義男調集了三個旅團的重兵,趁機想把太行地區的八路軍全部吃掉。而山崎大隊更是妄想“中心開花”,配合外圍日軍,全殲八路軍主力部隊。

幸好,李雲龍鬼點子多。先是利用土攻作業縮短攻擊距離,再用3600顆手榴彈打掩護。最後,全團衝上去和日軍白刃戰。這樣,日軍失去了火力優勢,而八路軍擁有人數優勢。八路軍大獲全勝,山崎大隊被全殲。

山崎大隊被全殲了,魚餌沒了。八路軍總部馬上命令386旅撤出戰鬥,李雲龍也被調去阻擊太原方向的日本援軍。日軍正在趕來的3個旅團,也就沒有了包圍目標。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作戰不是電視劇,即使是真實的歷史事件的改編,也要遵循作戰規律。同樣軍迷對戰例的理解也不要根據電視劇的演繹去理解。

山崎大隊不是一隻孤立的作戰單位,他是在上級的編程內進行軍事活動的。而每一次軍事行動一定有多個方案,特別是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很多人說山崎大隊是“餌”企圖用他的大隊釣出我八路軍主力。我不否認,但戰鬥初始階段這個餌顯然是不成功。“餌”的作用是誘敵,更重要的是後援部隊的作戰,也就是第二作戰梯隊的跟進,甚至是預備隊的跟進。在在作戰某個階段後續梯隊要適時加入戰鬥,所以,有“餌”的作戰和作戰方案往往是主動的,有很多協同方案來保障“餌”和二梯隊和預備對協同作戰。而在整個作戰中,按照軍迷所說或劇情來說山崎大隊這個“餌”完全時被動的。後續部隊不能如期進入作戰位置,同樣“餌”一直是孤軍作戰。所以,這個劇情是不合乎作戰規律的。如果是真實戰例也被改編的不符合作戰規律。否則,就是日軍不懂戰術,指揮官無能。同理明知道是“餌”八路軍也不會和他硬碰硬,因為這樣的作戰,日軍的真正作戰意圖不是山崎大隊方向,而是合圍八路軍的主力。

所以,按照劇情分析,山崎大隊就是一個孤軍深入且裝備精良,目空一切的日軍。他們的作戰意圖是摧毀根據地某個戰術要點或是某個部(分)隊。做一次冒進的軍事活動。日軍的作戰企圖初期絕對不是以誘敵為目的。應該確定為是冒進的進攻作戰。待日軍進入根據地,遭到根據地八路軍,層層阻擊和襲擾,被迫組織防禦,依託地形打起了防禦戰。由於八路軍缺少炮火對進攻部隊的支援,所以曾瞎子部隊傷亡較大且不能消滅山崎大隊,此時敵增援部隊已經向山崎大隊靠攏,打援的部隊壓力劇增,所以八路軍指揮員果斷改變作戰決心,換上戰鬥力更強的李雲龍部,在作戰中李部應該屬於預備隊,預備隊的加入戰鬥通常有兩個目的,1.接替戰鬥中受挫的部(分)隊,2,擴大戰果。顯然李雲龍屬於第一種情況,而此時使用預備隊,作戰企圖是速戰速決,掌握作戰的主動權。不能讓山崎大隊在此時變做“餌”,與增援部隊匯合,與八路軍主力決戰。所以,李雲龍採取土工作業向前掘進的接敵戰術,利用手榴彈集團投擲的方式快速結束戰鬥,粉碎了日軍增援,決戰的企圖。

綜上所述,我要強調幾個軍事常識。一,誘敵合圍這樣的戰術,是主動形的,是掌握戰鬥主動權的一種作戰戰術,比如我軍經常運用的運動戰中的誘敵深入,和打援。。而山崎大隊則不是。第二,戰鬥中,作戰方案是根據戰場的變化而改變或者使用預備方案。山崎大隊被圍,日軍就採取救援和合圍的態勢企圖與八路軍決戰。而八路軍也迅速採取速戰速決的方式,既消滅山崎大隊又迅速撤離戰場。

這是我對劇情的理解,不過電視劇表述的不是部隊的軍事企圖,劇情不可能把戰鬥企圖和作戰決心一一演繹,如果那樣,電視劇中就這次戰鬥也得用幾十集,我敢說,如果電視劇,用軍語表述戰鬥中使用的作戰決心和方案以及作戰經過,很多軍迷是看不懂的。我們看軍事題材的影視劇不要對其戰術和所使用的戰術動作較真了。


ZHAOFEi1965


山崎大隊的任務就是尋找八路軍主力,好不容易找到了

李家坡戰鬥的歷史背景實際上是在百團大戰後鬼子的報復大掃蕩當中,八路軍屬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當時都分散了,因此想要找到八路軍主力十分不容易,為了能夠報復更多的八路軍,日軍臨時拼湊了很多大隊進行搜索,實際上山崎大隊僅僅五百人,稱不上是真正的大隊,日軍一個滿編的大隊可以達到一千一百多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並不是真正大隊的大隊,在稀裡糊塗的情況走到了八路軍水腰子兵工廠,由於沒有受到激烈抵抗,山崎大隊輕而易舉的摧毀了八路軍的兵工廠。

八路軍本來就缺少彈藥,有的部隊人均甚至只有幾發子彈,所以兵工廠對八路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是持久抗戰的重要根據,然而山崎大隊竟然把他摧毀了,八路軍總部當然暴跳如雷,彭德懷一拳砸在桌子上“把這個狗孃養的山崎大隊給我幹掉。”

這就是真實歷史和亮劍的背景,隨即八路軍129師主力以及決死一縱隊各部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主力部隊足足有上萬人,對於日軍派出的掃蕩隊伍來說,山崎大隊無疑是最成功的,因為他找到了八路軍的主力,而且很多。

對於山崎大隊長來說來說“想吃掉我山崎大隊,中國軍隊還沒這副好牙口。”接下來,山崎只有固守待援就可以了。

山崎大隊,加上外圍增援部隊,日軍想來一個“中心開花”

李家坡戰鬥打響後,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部大喜過望,終於找到這幫八路軍了,因此日軍派遣了第36師團,第4,9,16三個旅團,實際上是一個師團三個旅團,向李家坡方向,除了步兵,還調動了很多飛機在空中對山崎大隊進行支援,一時間更增加了山崎大隊的防禦信心。

打仗就是這麼回事,你先頭包圍了敵人,後面更多的敵人可能就會反包圍你,如果不能在反包圍之前將包圍的小股敵人一舉殲滅,那麼被反包圍後,就會被人家給來個日本人所謂的中心開花,實際上中國人稱之為,裡應外合。

這一點在解放戰爭時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孟良崮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上,張靈甫率領的是最精銳的國軍整編74師,堪稱王牌中的鑽石牌級別的部隊,被我軍包圍後,不但不進行突圍,反而就地構築工事,打算來一箇中心開花,結果外圍支援部隊被徹底阻擊,整編74師被全殲,屬於玩砸了系列。

真實的歷史上,這支大隊最後並沒有遭到圍殲

實際上山崎這支大隊五百人的確阻擋了八路軍上萬人兩天的進攻,並不是電視劇中,李雲龍帶著獨立團通過挖掘工事前進到山崎陣地下,然後集中3600顆手雷將日軍打啞火,最後進行白刃戰,來一個全套活把山崎伺候走了。

真實的歷史上這支部隊不叫山崎,而是叫岡崎,前面的故事和《亮劍》中的一模一樣,岡崎大隊五百人端了八路軍兵工廠被八路軍一萬多人給包圍在了關家堖,然而不一樣的是結局,在八路軍圍攻了兩天,想盡了各種辦法都沒能突破山崎大隊的陣地,最後在日軍大部隊趕到之前,八路軍只能被迫撤退,如果不撤退,真就被這後趕來的一個師團三個旅團給包餃子了。

因為在關家堖戰鬥中,我軍並沒有完成最後打掃戰場這項工作,實際上打死了多少日軍,以及我軍死亡多少都沒有記錄,按照我方記錄,我軍傷亡兩千,殲敵四百;按照日軍統計,陣亡五六十人,受傷一百來人,也就是傷亡一百五十多人。

但是不論雙方死傷多少,我軍沒有達成全殲就是失敗。


史論縱橫


山崎大隊是日本精英,從日本軍隊中萬里挑一的優秀人材再加以嚴格培訓,個個素質一流,能戰能攻。殊不知卻遇上更加厲害兇狠的李雲龍鐵軍,撲滅了山崎大隊的消張氣焰。所以日軍司令不惜一切代價抽三個旅團前來營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