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熱乾麵,武漢還有哪些市井早點?

仇乾


本人專業從事面窩小吃七年多,算是改進面窩原創人,現在孝感市區有六個油炸攤位。說實話真正好吃的面窩是有獨家配方的,市面上很多炸制的面窩根本上不了檯面。前幾年做單一面窩一個攤位基本月入萬元,這兩年做小吃的多了,收入減少了,但是味道還是在線的。

要做好吃的面窩,有很多注意的細節:

1、原材料的選擇,米、黃豆、調料、油;

2、獨家配方比例;

3、磨漿機的選擇與調試;

4、根據氣溫調節磨漿米漿;

5、炸制火候控制;

當然了,這是商業用的技術,每天要炸制500左右的,家用就太麻煩了,如果你想做正宗面窩,可以私信我。

以上純收工打字,原創,希望可以幫到你。


居鎮之聲


在武漢“過早”卻是一件幸福滿滿的事情。除了熱乾麵,苕面窩、豆皮、燒麥、米酒……每一樣都是武漢人的心頭好。

豆皮

武漢豆皮是用綠豆磨粉加水加雞蛋液,大鍋裡攤薄脆皮加糯米、肉丁、香菇丁、筍丁,煎好後翻過來撒蔥花切好擺盤。僅次於熱乾麵外武漢食用率第二的早點。

面窩

油炸面窩:色澤金黃中酥邊柔軟,每一個武漢人對於油炸面窩的記憶,估計都是不盡相同卻基本一致的,我們不一定會記得賣面窩的人的相貌,但一定會記得那一鍋炸得香汽四溢的油,還有金黃的撒著黑芝麻的面窩。

湖粉湯

每次必點的油條泡在粉湯裡 真是人間美味…

糯米包油條

蒸好的糯米滾燙,裹上炸好的油條,在粘上糖。。甜鹹的味道在舌尖纏繞,加上糯米的清香。好想吃啊!

油餅包燒麥

武漢超火排隊至少半小時,一年要吃N多次的油餅包燒麥,不吃不是武漢人

湯包

用發酵麵皮包裹肉餡,把皮捏成鯽魚嘴狀,用小籠蒸制而成。皮薄、湯多、餡嫩、味鮮,好吃的不得了。吃起來時先輕輕咬破湯包皮,將湯汁吸盡,再吃湯包的麵皮和肉餡。

煎包

在武漢“過早”卻是一件幸福滿滿的事情。煎包就是要皮薄,底脆,汁水恰好才好吃嘛~

水餃

有一種“餛飩”用武漢話講叫“水餃”。武漢人過癮的很,習慣把餛飩叫水餃,把北方的水餃叫餃子,如果你聽到一個武漢人說他要吃水餃,那碗裡的絕對是餛飩。

(by心泉之家)

米酒

武漢的米酒也太好喝了吧吧吧吧!


如果你覺得還不錯,記得關注我,我是預約旅行。


預約旅行


不管武漢人過早的花樣再多,總會有面窩的一席之地。武漢的人也可以自豪的說面窩只有我們武漢做的才地道,武漢人的生活中離不開面窩,很多人不知道面窩是什麼,來到武漢嚐了一嘗之後就再也忘不掉這個味道了,等到回去的時候想,但是隻有再次回到武漢才能吃到這一口正宗的面窩。

武漢早晨的街頭巷尾,只要有炸面窩的攤子,前面總是會圍著一圈人。端著一碗熱騰騰的熱乾麵,喝著豆漿,等著新鮮出鍋的面窩。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 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覆琢磨,他請鐵匠打製幹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 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裡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緻,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 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面窩的製作工藝其實並不複雜,就是用碎米和黃豆磨漿加一些鹽、蔥花...倒進鐵瓢,下鍋油炸。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泡在湯裡,味道很好,內圈薄脆,外圈厚重軟糯,油炸的味道濃烈,很香。

有人說武漢哪家面窩最正宗,我想說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面窩在武漢過早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別看他只是小小的一個餅,但是它象徵著武漢的文化,特有的早餐文化。

熊阿姨面窩攤在面窩界有著大咖級的地位,很多人喜歡吃阿姨炸的面窩,阿姨炸了將近二十幾年的面窩,攤子非常小就在瀋陽路的老街上,每天從早上五點鐘開始阿姨就忙前忙後的準備,到了中午的時候,準備好的四通米漿用完了,阿姨就收攤回家了。

每天天不亮時,有近十萬人已早早起來,在兩萬五千餘個早餐網點,為全武漢近千萬人的早餐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風雨無悔,全年幾近無休!這是一座為“過早”最先醒來的城市,這是被美食家蔡瀾稱為“早餐之都”的城市。

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基本和這個地方的產出和普遍作息息息相關。而武漢,最合適的是熱乾麵,是熱氣騰騰的三鮮豆皮,是酥香可口的面窩,是現在的過早文化,那就這樣下去吧。

食匯高鐵”隸屬於高鐵動車視頻《列車生活》雜誌專刊,

垂直美食領域,

歡迎您的訂閱!


食匯高鐵


一、糊湯粉泡油條——武漢的羊肉泡饃:

糊湯粉是武漢的經典名吃,熬製了一個晚上的野生鯽魚湯,湯汁濃郁,味道鮮美;糊湯粉的米粉則是細長潔白,柔軟而又韌勁。鯽魚糊湯粉泡油條,雖然被稱為武漢人的羊肉泡饃,但是美味卻絕對不輸給羊肉泡饃~

二、三鮮豆皮——早餐不可錯過:

三鮮豆皮是武漢的名吃之二,主要材料是用糯米+豆皮,餡料中則有鮮蝦、鮮肉、鮮蛋等等。三鮮豆皮起初是在武漢人過節的時候才會吃的菜餚,之後就漸漸變成武漢人常吃的早餐。獨具特色的三鮮豆皮,皮薄而軟潤,餡豐而鮮美,去武漢旅遊的寶寶們一定不要錯過。

三、面窩——有厚有薄鬆軟酥脆:

面窩也是武漢人經常吃的早點,與熱乾麵一樣,遍佈武漢的大街小巷,不過,一般早餐時間才有。面窩中間薄四周厚,形狀奇特而別緻,一口咬下去,可能是薄而酥脆的,也可能是厚而鬆軟的,端看你吃到的是厚處還是薄處~

四、糯米雞——不同於廣州的武漢做法:

糯米雞的做法主要有武漢以及廣州的兩種,廣州的糯米雞通常是用荷葉包著糯米,糯米里加有雞肉、排骨、冬菇、鹹蛋黃、叉燒肉等餡料,是蒸出來的美味。至於武漢的糯米雞,則是用醬油、料酒、五花肉等拌出來的糯米飯油炸而成,雖然也是糯米雞,也很美味,但是裡面並沒有用到雞肉。

五、炒豆絲——鮮香而筋道的小吃:

這道湖北有名的炒豆絲,其實是用綠豆、稻米以及豬肉做成的,鮮香又筋道~切成絲的豆皮,加上愛吃的配菜,爆炒出來簡直太棒了,辣而鮮!也可以做成清湯的豆絲,放上各種愛吃的肉醬,做出與眾不同的另一番美味~


壯士你褲子掉了


其實武漢是路邊的一家早餐店做的可能都不錯,一般一片老居民區裡絕對能發現味道不錯的早餐店!連鎖的店鋪其實也有,比如三鎮民生甜食館、陳記炸醬麵、蔡林記等等...雖然有“戶部巷過早,吉慶街宵夜”的說法,但是如今的戶部巷已經是遊客的天下,本地人一般都不怎麼去,吉慶街也翻新了,找不到以前的感覺了,所以戶部巷和吉慶街此處就不多說了,講講其他的地方!1.三鎮民生甜食館比較推薦去漢口勝利街那邊的那家總店;

2.豆皮的話,老通城的比較出名,不過我一般都是隨便在街邊找家吃了,三鮮豆皮是最常見的,另外還有牛肉豆皮;3.湯包的話可以去四季美湯包或者今楚湯包,四季美在戶部巷和雪松路均有分店,今楚湯包在雪松路那邊有分店!(此處,單獨把雪松路拿出來說一說,這裡一條街上全是餐館,本地小吃、外來小吃都有!從海鮮到燒烤,從甜點到火鍋,應有盡有啊!坐地鐵2號線到王家墩東站下車就在雪松路附近了!給你一個美食參考圖↓↓↓)

4.糧道街:在武昌,離著戶部巷不遠,也就兩三站路,挨著曇華林,因為周邊都是居民樓,而且學校比較多,所以是平民小吃一條街,你可以去掃街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糧道街美食攻略”,就會好幾個帖子出來噠!你可以去“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他家最出名其實不是熱乾麵,而是師傅自創的“油餅包燒麥”,早餐屆的網紅啊!

5.大成路:在武昌,距離戶部巷僅一步之遙,有各色早點攤子,有些已經開了很多年了。6.水陸街:在武昌,也是過早一條街...7.何嫂糯米包油條:在漢口,已經做了22年了!現在的店子在循禮門附近的一個小院子裡,具體地址是循禮門江漢北路口往青少年宮方向90米左轉院內!何嫂說準備幹到50歲就退休了,差不多也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拉拉公主


武漢的“早餐之都”可不是白叫的,

在全國各地最有特色的早餐排行榜上,武漢一定能進前三。(這個榜是我創建的,就想讓武漢進前三,任性)連“食神”蔡瀾都曾發話,給武漢冠上了

“早餐之都”的美名。

<strong>

<strong>

武漢人講究“過早”。在他們眼裡,最不可將就的就是早餐,這種執念,早已變成了他們深入骨髓的習慣。大武漢的早飯,品種幾十,品類上百。熱乾麵、汽水包子、豆皮、面窩、燒賣、

糯米雞、粑粑、酥餃、金包銀、糯米包油條、

酥油餅、剁饃、牛肉粉、蒸包子、炸醬麵、

蒸餃、歡喜坨、鍋盔、發糕、魚湯糊粉……讓你吃一個月都不重樣!

<strong>

可選的早點實在是多,但大部分武漢人卻“沒空”坐下來慢條斯理地吃。左手煎包、右手豆漿,走一步,吃一口,甚至邊跑邊吃……就這樣穿越在武漢的車流中、地鐵裡、各個大街小巷。

要是早上不趕時間,那便坐下吃,街邊的小桌子、矮凳一擺就行。趁著熱氣迅速拌開一碗熱乾麵,先吸一鼻子,感受芝麻醬瞬間迸發出的濃郁香氣,再淋上辣椒油、香醋、香蔥、醬菜等配料,接下來,儘管大快朵頤!

<strong>

三鮮豆皮也是不錯的選擇。綠豆大米混合磨成漿,攤在鍋裡呈金黃色的酥脆薄皮,裹上糯米、筍丁、香菇丁、榨菜丁、

豆腐乾丁、肥瘦均勻的肉丁……待煎熟便可出鍋。咬一口焦香酥脆的蛋皮,感受豐富的餡料在口中交融,這真是奇蹟般的一刻!

瞭解更多物產知識、地域文化,關注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面窩,三鮮豆皮,鮮魚糊湯粉,糯米雞,歡喜坨,苕面窩,燒賣,湯包,糯米包油條,糊米酒


記一場美味邂逅


一、選豆皮啊!

  武漢豆皮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老通城“三鮮豆皮”是我大武漢人“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漢民間極具 特色的傳統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香菇丁,五香乾丁,榨菜丁,肉丁,筍丁炒一下,加一點滷汁,裹在糯米里。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外地人到武漢,皆以能吃到老通城的豆皮為快。毛主席曾品嚐數次,讚不絕口。喜歡味道重一點的吃貨可以在裝盤時再澆一點湯汁,那個香呀!

  哪裡的豆皮好吃:

  王師傅豆皮館(高雄路47附3號,近臺北一路)

  嚴氏燒賣店(自治街240號近十九中)

  曾記豆皮大王(漢陽大道五里新村漢陽醫院巷子口)


江湖一碗酒


東一路狀元甲的甲魚湯泡飯



老人小孩都愛吃,甲魚湯的”精華就在於,甲魚裙邊的膠質也就是膠原蛋白和甲魚肉的鮮美都融入了甲魚湯,美容養顏,清熱祛溼。非常鮮美,好吃的不得了



所以他們家天天排隊爆滿風雨無阻



都擺到外面了,裡面坐不下,外面再熱都有人吃


戀食家


蔡林記熱乾麵,四季美湯包,談炎記水餃(混沌),老通城豆皮,德華樓年糕,民生糊米酒,芙蓉酒樓抄手(蔣婆抄手),五芳齋湯圓,福慶和牛肉粉,小桃園雞湯(旺旺煨湯),嚴老么燒賣,糊湯粉……太多了,炸的歡喜坨糯米雞雞冠餃油香油墩我就不說了!太多了!說不完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