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优秀的中后卫一直是足坛的稀缺资源。

但当今足坛有这样一名后卫,

他的体魄和对抗,让人想起了斯塔姆;他的气场与意识,让人想起了卡纳瓦罗;他的技术与选位让人想起了内斯塔。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他就是身价达到了8700万欧元的红军铁闸——维吉尔·范迪克。作为一名清道夫型的后卫,范迪克本赛季还保持着“不破金身”,他在本赛季的英超和欧冠比赛中还没有被任何一名进攻球员成功突破,97%的抢断成功率和场均5.4次解围、4.7次高空球争抢的数据,看上去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可以说,后卫线上的范迪克,就像是进攻端的梅西那样,都是系统BUG一般的存在。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异常突出的身体素质

范迪克的身体,简直就是他的前辈斯塔姆的翻版,几乎完全一致的身高和体重(斯塔姆192cm,VVD193cm,体重都是91kg)。

强壮的身体让范迪克不惧任何身体对抗,出众的弹跳能力让他在争抢高空球时游刃有余,而且他的速度敏捷性甚至要比斯塔姆更胜一筹。

想当年德罗巴用身体肆虐英超后卫时,有曼联球迷想念起了巅峰的斯塔姆,编了一句顺口溜叫作“东风吹、战鼓擂,斯塔姆和德罗巴到底谁爆谁”,而随着魔兽德罗巴的退役和“小魔兽”卢卡库在拉边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当今足坛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在身体方面与范迪克硬碰硬的中锋球员了。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当年没有人扛得住德罗巴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就像现在没有人冲得开范迪克

防守技巧精湛、无短板

如果说巅峰期的内斯塔是防守技巧最完美的中卫,那么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就是范迪克了,很难想象一名身高193的大个子竟然有着如此细腻、全面地防守技术。

特点①、放铲时下身极快、起身迅速,整个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不过滑铲时的分寸感比内斯塔还有一定差距,当今足坛在滑铲这项技术上能媲美内斯塔的,还要数胡梅尔斯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范迪克单防姆巴佩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范迪克滑铲默滕斯曾引起争议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胡梅尔斯的滑铲,偏1cm就是红点套餐

特点②位置感极佳。

与放铲相比,当今足坛对优秀中后卫的要求更多的在于位置感。可以说,好的位置感让上抢、卡位、补位、协防都变得更加简单

。常看范迪克比赛的球迷, 常会感叹范迪克老练的站位选择。

结合着强壮的身体,卡住位置的范迪克常常让进攻方无所适从。这一特点的极端例子,就是在与热刺比赛中的那次教科书般的“一对二”防守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这是一次让人叹为观止的防守,这一球让小编想起了06年世界杯上意大利对阵德国时卡纳瓦罗的一次“1V2”

。不过范迪克所处的形势要更加严峻一些,利物浦的整个后场都暴露给了西索科和孙兴慜,范迪克在长达8秒钟的1对2退防过程中,他向后移动时忽左忽右每一小步都踩在了唯一正确的“点”上,既限制了西索科的速度又卡段了西索科与孙兴慜的连接,最后迫使非射手的西索科用非惯用脚强行打门,可以说这个球就算西索科能用左脚蒙进,也依然是一次成功的防守。如果说卡纳瓦罗的1V2更多的胜在了卡队的气场,那么范迪克这次可以说是气场与技术兼而有之。


※特点③、争顶或上抢时,同时具备了向前的冲击力

一般的后卫在争顶或者上抢时,以争抢到皮球为目标,只要比对方先碰到球即可视为成功。但范迪克的能力显然不止于此,他在保证了极高的争顶、上抢成功率的同时,还具备了一般后卫所不具有的向前冲击力。

也就是说,在范迪克的技术语言里,争顶和上抢时并不以仅破坏对手为目标

而是以获得球权甚至是直接转守为攻为目标

看几个例子(通过争顶和上抢,直接完成由守转攻):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稳健的心态

后防领袖,“稳”字当头!

其实足坛还有不少顶级后卫,他们具备了成了超一流后卫的一切条件,却唯独缺乏了稳健的心态。这里面最突出的两个例子就是

孔帕尼拉莫斯。孔帕尼与拉莫斯论个人能力是后卫中的佼佼者,但是不够稳健却成了此二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前者喜欢粘球、后者太过毛躁。

相反,范迪克的稳健、从容,他从不在本方半场“秀”盘带、也很少在危险区域做出赌博性质的出脚,能一脚出球的机会就绝不会多粘一步,能与队友配合围堵就不会冒险单干。这一点,是他通往殿堂级后卫不可缺少的拼版。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范迪克——当今足坛最接近完美的中卫,他到底强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