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一、棉花苗期的田間管理

棉花苗期是指從出苗至現蕾期間,一般從4月底至5月底、6月上旬,一般是40-45天的時間。

(一)棉花苗期生育特點

棉花苗期為以增長營養體生長,主要長根、長莖、長葉,通常為40-45天。

根的生長最快,是該期的生長中心。

影響棉苗生長的主要是環境因素是溫度,此時一般溫度低而不穩定,幼苗抗逆性差,苗子生長較弱,易導致病害、死苗或晚發。

幼苗株體小,對養分吸收量不多,但對養分十分反應敏感,卻氮影響營養生長,缺磷則抑制根系發育。氮肥過多,會使棉苗營養生長過旺,葉片過大,莖節過長,呈旺苗長相。對水分要求低,這樣有利於根系下扎,地上部敦實,促苗早發

是在一播全苗的基礎上,達到壯苗早發。

關鍵在於促進根系發育,壯苗先壯根,早發先發根。只有根系長的深而廣,才能培育出壯苗,才能促進早發,早現蕾、早開花、早結桃,桃多桃大。

壯苗的長相長勢,株高日增量0.3-0.5釐米,6月上旬現蕾,現蕾時株高12-20釐米,真葉6-8片。棉株敦實,寬大於高,莖粗節密,紅綠各半,葉片平展,大小適中。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1.棉花苗期生育特點:

在苗期棉花是以長根、長莖、長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苗期地上部莖、葉生長緩慢,苗小抗逆性差,易遭受低溫冷害或感染苗期病害。苗期的根生長較快,是該時期的生長中心,地下主根伸長比地上部株高增長快4~5倍。

2.棉花苗期管理目標:

棉花苗期主要管理目標為苗全、苗勻、苗壯、早發、壯根,促使棉苗穩健生長,實現壯苗早發,生長量及長勢長相以稈矮、穩健、墩實為目標。矮稈體現在現蕾時株高13~18釐米,穩健體現在主莖日增長在0.5釐米左右,墩實體現在高寬比合理,現蕾前高大於寬。棉花苗期營養生長不宜過旺,也不宜過慢。對地上部分採取控苗、蹲苗,地下以促根生長為主的原則。

棉花苗期管理中心以壯根、壯苗,打好豐產基礎,防止旺苗和弱苗。

棉花苗期標準是子葉節高度、主莖日增長量、出葉速度、高寬比、葉位、葉色等。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3.棉花苗期發育動態指標:

棉花苗期發育動態指標為主莖日增長量為0.45~0.5釐米,葉齡日增長量每天大於0.26片,棉株敦實,寬大於高,莖粗節密,紅綠各半,葉片平展,大小適中,葉色鮮綠油綠。

子葉至1葉期:子葉肥厚微下垂,子葉節高4 ~5釐米左右,子葉寬2釐米左右,紅莖比0.65釐米左右。

2葉期:二葉平,真葉與子葉大體在一個平面上,葉片平展,苗高1釐米左右。

4 ~5葉期:4葉橫,株寬大於高,寬高比為2.5~3,棉株矮胖。定序為4、3、2、1,株高5釐米,主莖日增長量為0.3~0.4釐米。

7 ~8葉期:6葉挺,株型上下窄,中間寬,株高13~18釐米,主莖日增長量為1.0~1.4釐米,開始現蕾。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二)苗期栽培管理

苗期管理的總要求是:先抓好全苗,在此基礎上培育壯苗,促苗早發。

各項管理的作用:主要是克服不良自然因素的影響,改善生育環境,保證幼苗正常生長。

1.封土和破板結工作。5月5日全面開始棉田漏封孔的複查、封土工作,要求漏封孔率低於1%,以人工、機力封土相接合的形式全面做到勻封土,達到消除板結、淡化鹽鹼、培根護莖、增溫保墒、促苗轉化、穩健勻發的效果。下雨後及時破除板結,以利於棉苗出土。

2.中耕工作。中耕應按照先淺後深原則,中耕次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特別是強降雨天氣發生後要及時中耕鬆土、增加中耕次數。必須進一步嚴格中耕質量,中耕深度12-14㎝,耕寬不低於22㎝,做到“寬、深、松、碎、平、嚴”,要求不拉溝、不拉膜、不埋苗,土壤平整松碎、鎮壓嚴實,達到調節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支根早出、增強吸肥能力、促進棉苗發育、清除背壟雜草的目的。

3.清除雜草。今年春季雨水足,田間易生草,及時人工清除雜草,尤其是龍葵、三梭草、灰藜等雜草。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4.化調。化調必須綜合考慮品種、地力、水肥、棉花長勢長相、密度、氣候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化調時間及用量。為了促進子葉期棉花根系發育和花芽儘快分化,要求部分有條件的棉田在棉苗出齊現行後進行縮節胺化調,畝用縮節胺2-3克,達到增強根系活力、增強養分吸收能力、增強抗旱耐澇能力、提高葉片光合強度、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培育壯苗勻苗的效果。

齊苗化調:棉苗出齊現行後進行,畝用甲哌鎓(縮節胺)2—3克。其目的一是控制果枝始節以下棉株自然高度,二是促進根系發育,三是提高葉片光合強度和能力,培育壯苗。

第二次化調:兩片真葉時進行,畝用甲哌鎓(縮節胺)3—4克。其目的是控制棉株節間長度和促進花芽分化。

第三次化調:在打頂後8—10天進行(待頂部果枝伸長6—7cm時進行化調),畝用甲哌鎓(縮節胺)6—8克。對於長勢偏旺的棉田打頂後要進行兩次化控,第二次在第一次化控後10天進行,畝用甲哌鎓(縮節胺)6—8克。防止上部果枝過度伸長造成中部鬱蔽,控制無效花蕾和贅芽生長,忌用一次性大劑量甲哌鎓(縮節胺)化控。

5.定點調查工作。要針對不同品種、不同播種模式、不同土質,從5月10日開始,嚴格做好棉花田間生長尺定點調查工作,進一步縮短田間技術調查週期,要頻繁調查、跟蹤調查,密切關注棉花長勢動態,以生長量定調控、以生育進程定調控,始終保持穩而不旺;發揮好底墒足、促根系、穩著長、自然長的屬性,始終做到有苗慢慢長。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二、植保工作建議

五月份是農作物病蟲害點片發生和擴散蔓延期,也是實施綠色防控措施的最佳時期,因此,各單位必須加強領導,強化田間調查,堅持“防早、控少、治小”的原則,狠抓越冬代和“中心株”的防治,將病蟲危害防治在田外、控制在點片。

1.加強調查,嚴控棉葉蟎擴散蔓延。一是加強田內棉葉蟎的防治,當寄主雜草有蟎株率達到35%時,採用炔蟎特、四蟎嗪或阿維菌素類專性殺蟎劑防治,壓低蟎源基數。二是加強田內棉葉蟎防治,做到早調查、早發現、早防治。調查到有蟎的棉苗要及時插明標記,以防治中心株為主。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2.做好早期棉蚜蟲監測和防治工作。及時監測棉蚜遷飛動態,密擺黃板。對於棉田內發生的棉黑蚜,要根據調查鏽頭和危害情況,酌情防治。對於早期的棉蚜中心株或小點發生的棉田,要及時插明標記,做到“圍點打圓、圍圓打片”,用吡蟲啉和啶蟲脒等農藥進行防治。

3.及時開展棉薊馬和棉盲蝽調查工作,堅持適期和達標防治。棉花齊苗後至4片真葉期集中防治棉薊馬;棉花4片真葉前把棉盲蝽防控于田外雜草上,4~6片真葉期集中防控棉盲蝽若蟲于田內,並開展群防群治和統防統治。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4.切實做好棉花苗期病害的調查和防治工作。及時中耕散墒,提高地溫,減輕棉花苗期病害的發生。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5.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的集中堆放和處置工作。

嚴禁亂扔亂丟,保障生態安全。

降雨、低溫、大風來襲,要想早現蕾、早防蟲,棉花苗期抓緊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