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國的反導能力都達到了什麼樣的水平?

哨兵小虎


美國第一、中國和俄羅斯是第二集團、以色列與歐洲是第三陣營

反導體系方面,美國是最出色的,其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反導體系非常全面,二是已經開始實戰化部署。美國搞的反導體系涵蓋戰略和戰區兩個層面,覆蓋對洲際導彈、中程彈道導彈和短程彈道導彈的攔截,並且在彈道彈道的上升段、中間段和末段都有相應的攔截體系。並且推出了標準3+宙斯盾系統、薩德、愛國者-3、GBI攔截彈、ABL機載激光器等多種反導武器,除了ABL機載激光器外,其他均已開始實戰化部署。

ABL機載激光武器,美軍最初計劃用它在導彈上升過程中將其摧毀,雖然試射實驗取得成功,但是由於體積過於龐大,需要波音747這樣的大型飛機才能裝載,美軍認為無法保證安全而放棄,但相關技術積累不排除在以後激光武器小型化取得突破後繼續復活。

標準3導彈和宙斯盾系統,可以在對中短程彈道導彈上升段,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末端進行攔截,他既可以部署在宙斯盾艦上進行海上反導,也可以搬到陸地上成為陸上宙斯盾。美國現在在東歐的羅馬尼亞、波蘭已經部署了陸上宙斯盾系統,可以對俄羅斯進行前置反導。

末端防禦有兩層,一是薩德反導系統,他是進行大氣層外攔截,採用紅外製導方式,在大氣層外宇宙背景紅外干擾很小,可以更遠距離發現目標。


最後一道防線則是愛國者-3導彈系統,其採用雷達制導方式,進行大氣層內反導,大氣層內由於與空氣的高速摩擦,紅外製導難以產生效果,所以只能雷達制導。

而美國反導體系中,最有技術含量的則是GBI攔截彈,他是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核心,可以對彈道導彈飛行中段進行攔截。其使用一枚金牛座中型固體運載火箭作為載體,對飛行中的核彈頭實施碰撞式硬殺傷。

俄羅斯和我國處於美國之後的第二集團,而且各局特點。當年美國搞了個戰略欺詐的“星球大戰”計劃,受其影響讓前蘇聯成為最早花大力氣研究反導的國家。冷戰時期前蘇聯裝備服役世界上第一款實戰化反導系統,A-35 橡皮手套,這套系統到現在還在運行,俄羅斯並將其進行現代化改進,成為A-135。


A-135的反導模式屬於冷戰式反導模式,大氣層外末端反導,但是使用戰術核彈頭作為戰鬥部,用核彈來反核彈,核爆炸可以同時摧毀數公里內來襲核彈頭,因而不需要太高精度。
未來俄羅斯反導的核心則是即將服役的S-500反導系統,這是俄羅斯版薩德和標準3反導系統,主攻大氣層外反導,他可以攔截射程8000公里內的來襲核彈頭,並可以攔截類似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這類目標。

而俄羅斯的末端大氣層內反導主要依靠安泰-2500和S-400兼顧,特別是安泰-2500,其配有9M82M專用攔截彈,反導能力較強。

但是俄羅斯一直沒有進行陸基中段反導研究,這一領域技術和成本太高,目前只有中國和美國開展這方面研究。我國目前已經進行了4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均取得成功。
我國在這方面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距離美國GBI攔截彈這種實戰化部署還有一定距離。



外界推測我國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是使用東風-21彈道導彈改裝的發射載體,使用“動能”系列攔截彈頭,這種攔截彈頭不僅可以進行陸基中段反導,還可以反低軌道衛星。
而兔版薩德和兔版愛國者-3,則是紅旗-29和紅旗-19擔任,他是使用紅旗-9的發射系統發射,瞭解就行,不細說。

總之中俄是緊隨美國之後的奮起直追者,俄羅斯是老而彌堅,中國是新軍突起,隨著兩國在國家戰略利益上趨於一致,以及美國在東歐和亞太部署反導系統的逼迫。兩國加強在反導領域的交流合作,包括中俄聯合反導計算機模擬演練等。

第三陣營則是以色列和歐洲,他們則是低層面反導研究,主要是針對戰區級的中段程戰術導彈。


以色列在反導方面成果相當不錯,他的箭系列反導導彈,已經進行到第三代箭-3,主要目的在於攔截伊朗的中短程彈道導彈。這是類似於愛國者-3的末端高空反導系統。
此外以色列還有“大衛投石索”的反導導彈,可以用來攔截大口徑遠程火箭彈、短程戰術導彈、巡航導彈等。

歐洲曾經在反導系統上雄心勃勃,但是昂貴的開發成本讓其變成一場繁雜拖沓的談判遊戲。歐洲曾計劃以紫菀-60導彈為核心打造高空反導攔截體系,但紫菀-60研究了十幾年遲遲未投產,最後法國忍無可忍將紫菀-60部分技術改造紫菀-30,推出紫菀-30 block 2湊合用。


紫菀-30 block 2只能攔截射程在1000公里內的短程彈道導彈,而該系統價格太高。


五嶽掩赤城


全世界只有6個國家掌握了反導技術,而中國更開創了導彈打衛星的先例!

美國

美國多年意圖打造一張嚴密的反導網,透過在世界各地的盟國基地上建立設施,來確保美國絕對安全。整個大計劃針對洲際導彈三個階段都做出攔截機會,透過多層式攔截提高概率。相對俄製戰略導彈防禦則是以“地區”作為防禦目標,主要的例子為A-135反彈道導彈系統,他只針對莫斯科地區做為防禦,等於只有下降段防禦能力。

分導式多彈頭示意圖。圖中LGM-118A和平守護者導彈正在進行實驗。

進入21世紀後各種美國反導技術的部屬更多帶來一種心理效果和國際政治效果,在別國附近部屬前推的反導裝置或是販賣給對方敵手一些反導武器,常作為外交籌碼使用,同時納入美國反導防禦計劃對於當地親美政治人物有政治上的宣傳效果,能給予親美的民眾一種信心與說詞,即使該系統對於本國其實沒有太多防禦力主要是替美國本土做防禦,但多數不理解軍事科技細節的民眾還是能產生心理效應。

愛國者導彈2型

多國對於美國反導系統的真實效能做過評估報告,2017年央視一專題節目中揭露一套評估,認為美國現有系統有同時攔截20枚簡易彈道導彈的理論能力,只要同時發射超過這數量就能攻破系統,之後擊壞系統本身或是用核武器攻擊城市。而若有反制能力的高科技彈頭突防效果會更強,可能一兩枚也攔截不到。

俄羅斯

俄羅斯在80年代時在莫斯科周圍部署A-135反彈道導彈系統,A-135導彈裝備有核彈頭,但由於資金缺乏,維護不當等原因,正逐步喪失作戰能力。S-300、安泰-2500、S-400、S-500防空導彈遽有一定的反導能力。

俄羅斯中段反導攔截試驗畫面

以色列

以色列的箭式戰術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是以色列和美國聯合研製的。

整個系統的研製和投入使用已經經歷了4個階段:

1986-1988年為第一階段,主要研製了試驗型的箭-1導彈系統。

1991年開始第二階段,研製了更小尺寸、重量更輕的箭-2導彈系統。

一枚箭-2式反導導彈正在發射

1999年開始第三階段,開始全面實驗可供部署使用的箭式戰術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包括反導導彈、發射裝置、地面雷達等。

2003年開始第四階段,以色列在這一階段部署了兩套試驗性的箭-2反導系統,旨在進一步改進系統性能。

日本

日本感受到彈道導彈威脅的時間為1998年朝鮮導彈試驗之後,大浦洞1號導彈飛越日本本土的事蹟讓日本國內感受到導彈威脅確實存在。除採購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外,也和美國合作開發使用宙斯盾戰鬥系統為作戰核心的海基反彈道導彈系統-標準三型導彈。標準三型在2007年12月通過測試,並且在金剛級護衛艦上服役;在搜索設備部分,日本目前在青森設置一臺戰區高空防禦導彈所使用的AN/TPY-2長程X波段反導彈雷達,未來將在京都配置第二套相同系統,提高日本對彈道導彈的搜索能力。

印度

印度在反導領域的努力很活躍,其反導技術主要依靠了自身的發展,並整合與他國合作研發的雷達。

2006年11月27日,進行的大地防空演習中一枚攔截火箭成功的在50公里的上空擊中了彈道導彈目標。

2007年12月6日,一枚印度自主研製的先進防空導彈成功地進行了導彈攔截試驗,在15公里高空成功攔截了來襲導彈。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早期便開始反擊系列反彈道導彈的640工程計劃累積技術,中間研發過各種技術有成有敗,在2007年1月進行一次反導試驗,摧毀了一枚超過使用期限的報廢的風雲-1C氣象衛星。

2015年10月30日,動能-3反衛星導彈試驗。

2016年12月15日,即將進行反衛星導彈測試。

中國已經成功試驗過多次中段反導攔截試驗

陸基中段反導試驗:

第一次:2010年1月11日,中國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宣佈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並稱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第二次:2012年9月11日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並宣佈“達到了預期目的”。

第三次:2013年1月27日又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宣佈: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第四次:2014年7月23日宣佈實施一次陸基反導技術實驗。

2016年7月,媒體報道中國陸基反導攔截彈“紅旗-19”飛行速度高達萬米/秒(30馬赫),“性能遠超美國部署在韓國的薩德反導系統”。

第五次:2016年9月23日,媒體報道了中國可能在20日進行了反導攔截試驗和彈道導彈試射, “而9月22日試驗的靶場則可能是新疆自治區境內某靶場,從發射場到靶場間的距離約為1500公里。從這個信息推斷,這可能是一次彈道導彈高彈道飛行試驗。”

中國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畫面

第六次:2017年5月29日,據法國《東方鐘擺》網站報道:根據網上公開的禁航通告,中國可能當天從太原向西發射一枚導彈,飛行距離約2500公里,這個方向的試射或許就是又一次庫爾勒反導試驗場進行的反導試驗;分析評論,這是中國在以實際行動回應美國於5月30日,GMD系統進行的代號FTG-15的攔截試驗,此次試驗取得了成功。

第七次:2017年7月23日,“我國西部地區有人拍到空中疑似導彈殘骸的照片,可能又進行了一次反導試驗。”同時,荷蘭民航空飛行員在喜馬拉雅山上飛行時,拍攝到了疑似近日中國反導測試的影像。


luxiaolu110


世界上反導能力最強的國家當然是中美俄!還有歐洲,以色列和印度等。

反導和防空是分不開的!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導彈打下飛機的國家!目前反導防空主要用的是導彈,也叫防空導彈,當然距離特別遠的(甚至打到大氣層外的)叫反導導彈。還有防空高炮,密集陣(轉管)近防炮和激光等,但主要是用導彈。反導分起始段反導、末段反導和中段反導。這裡主要講末段反導和中段反導。末段反導也有防空的作用!

美國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防空反導體系,遠中近程反導體系都建設得非常好,是反導領域名副其實的大哥大!像愛國者,薩德和標準系列導彈等都赫赫有名!

俄羅斯防空反導實力也不容小覷!從薩姆導彈到S200、S300、S400、S500等等都非常有名!中國一直在使用俄羅斯的防空導彈,從蘇聯時期的薩姆2到如今的S300和S400,俄國導彈一直是我軍重要的武器裝備!

中國除了裝備蘇聯後來裝備俄羅斯的防空導彈外,我們也自己研發了多種型號的防空反導導彈!如鼎鼎大名的紅旗9和紅旗16,還有紅旗2、紅旗7、紅旗10、紅旗22、紅旗6彈炮合一系統等防空導彈,還有像紅旗19、動能2動能3等中段反導導彈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已經多次進行中段反導試驗,並且多次成功!

歐洲有參與土耳其防空導彈競標的紫苑防空導彈,不過威力和精度不如紅旗9!

以色列有著名的鐵穹防空系統,主要應對巴勒斯坦的自制火箭彈!

印度前段時間也進行了反導試驗,並且宣稱有了反導能力,美國予以證實!

世界上有反導能力的國家不多,能自住研發的就更少了!為中國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點贊!


夸克光


邀謝!雖然中美俄反導系統都在發展,中國也不落後,中國已經趕上世紀水平,對付美國足足有餘。謝謝悟空答題!


改希望


目前,世界反導位列前茅的還是美中俄三國。主要是中段反導只有這三國的實用性已較為完善了,美國的愛國者三型,俄羅斯的s400中國的紅旗9是具代表性的反導系統武器。其他國家要麼是出自以上三國,要不就是隻具備未端反導的水準。


老勝算


當今國際上夠研發、製造的國家大體上最優秀的也就是:美國、俄羅斯、中國和以色列。當然,中國起步較晚,但進展最快!不遠的明天一定能夠有個飛躍。(個見)謝謝!


無悔人生ZgH123


世界最先進國家的反導技術,都中等水平!


晨星1928


本人認為以色列的反導,又吹過了,以色列的水平應該在所有有能力發展反導技術的國家裡邊是最差的。

第一梯隊,中米俄,都有反衛星能力。

第二梯隊,歐盟差點。

第三梯隊,以色列基本還是在區域防空。

第四梯隊,沒有國家,都沒有也不敢研究反導,想想吧。


天上地下無所不知


前三強的軍事國家都有很強反導能力,各有特色,目前畢竟三個國沒幹過架,也沒出來練練都說自己很厲害,尤其老美總覺得自己是宇宙最強的到處炫耀 。


弘朗莊園


中、美、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應由中東小霸以色列領銜,其它(英、法)跟進。後面還有再排的必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