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首場“沉浸式演出” 為康定魚通官寨“剪綵”

四川在線消息(劉小兵 蘭色拉姆 記者 遊飛)舞獅子、唱山歌,逛田園、賞民宿,觀眾既是演員,演員亦是觀眾,舞臺就在田園之上,演出佈滿阡陌山崗……5月1日上午,甘孜州首場“沉浸式”演出活動——“康定市魚通片區鄉村振興‘五一’沉浸式演出”,在該市麥崩鄉日央康養休閒民俗村舉行,標誌著康定精心打造的首批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精品點位正式開門營業,也意味著康定市在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中,順利實現了“五一開門迎客”的目標。

甘孜首场“沉浸式演出” 为康定鱼通官寨“剪彩”

“康定市魚通片區鄉村振興‘五一’沉浸式演出”以一個歸鄉麥崩女孩的回憶為主線,貫穿多種演出形式,逐層展現“麥崩日央康養民俗村寨”的傳統文化,反映麥崩鄉以“旅遊+”思路,推進產業轉型的實況,體現了“成都後花園•康養加休閒——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帶給麥崩人民的“紅利”。

甘孜首场“沉浸式演出” 为康定鱼通官寨“剪彩”
甘孜首场“沉浸式演出” 为康定鱼通官寨“剪彩”

上午11時,活動正式開始,遊客嘉賓和當地群眾立刻被帶入了一個繽紛的世界:公路旁的舞獅表演喜慶熱情,營造出濃烈的節日氛圍;隨機分佈在觀景平臺、火塘鍋莊和步遊棧道上的《魚通山歌》表演演唱詞優美、形式多樣,盡顯魚通底蘊;廣場上,優美的原生態舞蹈《金湯霸王鞭》和一旁的非遺項目魚通刺繡展演,一動一靜、相得益彰,生動展現了魚通地區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田壟上,康定本土原創樂隊梵音社用一首《康定先生》,將情歌故鄉的魅力音符融入了古樸村寨;廣場中央,威風凜凜的《三合大鼓》響徹雲霄,將魚通人民脫貧奔康的信心和幹勁表現得淋漓盡致……活動中,由演員、群眾和遊客共同參與的快閃《我和我的祖國》熱鬧而莊嚴,掀起了活動的高潮。

康定市魚通鄉坐落在大渡河東岸的半山腰間,是魚通文化的核心區域和魚通土司官寨的所在地,境內不僅視野開闊、景色優美,而且保留了較為完整魚通文化遺蹟。“成都後花園•康養加休閒——甘孜州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啟動後,康定把魚通片區作為重點打造的“七園”之一,支持該地區以建設“宜居宜養民俗村寨”為目標,積極發展品質鄉村旅遊,推樹“魚通官寨”旅遊品牌。

2018年6月底,康定市全面啟動實施了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一期工程即“一核七園”建設。一年來,康定全力推動首批8個示範村打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1.5億元。其中為舍、日央“官園”,時濟、日角、若吉“果園”和色龍“玉園”已具備了較為成熟的旅遊接待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