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900億!伊利領跑亞洲

前段時間,伊利發佈了2018年年報,業績可不是一般的優秀:

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近800億元,同期增長16.89%;營收較上年增長高達115億元,創史上最大增幅。

2018年,伊利股份淨利潤達到64.52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10.32%,再創亞洲乳業新高,其中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24.33%,持續穩居全球乳業第一名。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當下,2018年伊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創出歷史新高,實在是值得稱讚。

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但這,或許僅僅是個開始。

4月25日晚,伊利發佈的2019年一季度財務顯示,公司總營收為231.3億元,同比增長17.1%;淨利潤則高達22.8億元。

一季度的開門紅,又一次超出了市場預期。按照這個速度,2019年伊利的營收將超過900億,在2018年近800億營收的基礎上再增加100多億!

這對於伊利這種發展非常完善、非常成熟的行業巨頭來說,實在是難能可貴。

三大業務,伊利完勝蒙牛

一提到伊利,人們自然會想到另一家公司蒙牛。那麼蒙牛的財報情況如何呢?

2018年,伊利營業總收入795.53億元,增速為16.89%,蒙牛的年度總營收則為689.77億元,同比增長14.66%。

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睿農乳業研究部整理

營收上,蒙牛差了伊利100多億。

來看一下兩家公司具體業務線的對比:

1.在液態奶業務上,伊利2018年實現收入656.79億元,較去年增長99.13億元,同比增長17.78%;而蒙牛收入為530.15億元,同比增長12.0%,與伊利收入差距為126.64億元,差距明顯。

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2.在奶粉及奶製品業務上,伊利2018年實現收入80.45億元,較上期增加16.16億元,同比增長25.14%,成人奶粉細分市場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6.7%,有機乳品細分市場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6.4%,嬰幼兒配方奶粉細分市場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5.8%。

這一塊,蒙牛同期收入為60.17億元,雖然看起來不少,但主要得益於雅士利與君樂寶這些被蒙牛收購的品牌有較強的增長,蒙牛自主品牌在奶粉業務中的收入則是極低的。

3.在冷飲業務領域,伊利2018年實現收入49.97億元,同比增長8.49%;蒙牛收入為27.23億元,同比增長8.4%。這一項,蒙牛又是大大落後於伊利。

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總體來看,蒙牛液奶差了伊利百億規模,增速也落後;蒙牛奶粉、冷飲業務更是大幅度落後於伊利。

如果再比較淨利潤,蒙牛跟伊利的差距就更大了。

2018年,伊利實現淨利潤64.52億元,蒙牛則為30.43億元,比伊利差了33.97億元,還不到伊利的一半。

盈利能力的巨大差距也反映在市值上。目前(以4月26日收盤市值為基準),伊利市值高達1823億元人民幣,蒙牛市值為1116億港元,摺合成人民幣為957億,比伊利少了866億。

為何蒙牛的盈利能力比伊利差這麼多?

研發投入的巨大差距是重要原因。

2018年,蒙牛研發投入1.59億,同比增漲19.55%;而伊利的研發支出高達4.27億,同比猛增104.08%。伊利研發費用幾乎是蒙牛研發投入的3倍。

2019年一季度,伊利研發費用高達近億元,同比增長252.85%。

高研發必然帶來高附加值,進而帶來高利潤。

與伊利相比,蒙牛的研發支出實在是相形見絀了。

收購大比拼,蒙牛慘敗伊利

奶源問題長期以來是蒙牛的痛,2009年中糧入股蒙牛後,從2012年到2018年5年期間,蒙牛戰略併購頻繁。

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蒙牛收購的現代牧業,在2018年虧損了4.96億元,蒙牛收購的中國聖牧,虧損力度更大,單是2018年上半年就虧損了10.67億元。

飢不擇食的收購資產,進而接連虧損,蒙牛背上了沉重負擔。

與蒙牛“胡吃海塞”式的收購不同,伊利在收購上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完善產業鏈,自己為自己提供生產原料。

2019年3月,伊利收購了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Westland,在加強了對海外優質奶源掌控之後,伊利的奶源優勢將繼續增強。

淪落的蒙牛,你到底比伊利差在了哪?

在整合全球資源的過程中,伊利對於全球市場內產業鏈佈局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從伊利的強勢發展不難看出,中國的乳製品行業正在迎來一場深刻變革,蒙牛已經淪為第二陣營品牌,伊利一家獨強的時代正在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