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上發文或回答後,希望別人點擊閱讀,自己卻不願看別人發的內容,是個什麼心理?

用戶14080641966


你好!感謝你的提問。


自己發表的作品,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的,當然渴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只有得到別人的閱讀,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說明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會增加自己寫作的信心;點擊閱讀的人越多,越會增加自己的寫作興趣,自然而然就會堅持寫下去。假如一個人發的第一篇文章一開始就沒有多少人關注,或者沒有多少閱讀量,我相信他很難說服自己堅持下去。

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是自己認真努力付出過的,誰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就像我們小時候總渴望在爸媽面前表現自己,通過做一些事情得到他們的讚美一樣,這是人的本能。當自己看到爸媽總是寵愛自己的姐姐或者弟弟,心裡會自然而然流露出一點酸味,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吃醋”。

試想一下,我們從小就學會了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從小就渴望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是一種習慣性的潛意識,沒有人去教,說明一個人希望別人讚美自己是一個人的天性,每個人都會有,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都喜歡聽好話。

說到自己不願意看別人發的內容,那是因為對方發的內容不是自己需要的,就是對那方面沒有太大的興趣,不是不願意看,是不對口。

假如一個人喜歡閱讀娛樂八卦類的,你專門推一些詩歌散文;別人喜歡軍政時事的,你專門推一些國學雞湯;別人喜歡情感美文,你專推一些科技雜談……

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不會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上。

人就是這樣,很現實,也很實在。

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我是心理輔助導師福天,歡迎提問!


福天思想


也許是完美主義,也許是自負,也許是自卑。

不屑看

你努力寫好的文章,內心非常滿意,對自我有很高的評價,對別人評價很低,認為同領域不會有人比你寫的更好,極度的自信變成自負。正確的自負,其內在是低調的,不會對自己產生困擾。如果你感受到不看他人文文章感覺不妥,那是因為你的自負或許建立在美麗幻想之上,不是有基礎的自信。

不敢看

過於自負的人往往眼高於頂,一意孤行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聽他人的建議。過於自負的人不能處理好生活中與他人友好相處,所以看他人文章可能會帶來內心上的打擊,當發現他人比自己更優秀的時候,內心壓力會增大,焦慮情緒增加,對於挫折沒有正確的看待。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芝諾有一句經典名言:“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不管什麼情況,遇到問題,你沒有聽之任之,而是在頭條裡提出問題尋求方法,你就已經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可以嘗試打開他人文章瀏覽,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管一個人的學問多大,總有你不擅長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地方去學習,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就要反省自己的身上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便應加以改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效心理學


每一個人都是從最開始的以自己為中心,到逐漸地感覺到原來自己也是他們的普通一員,這樣的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

最初在頭條發文的時候,會竭盡全力的想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但想出來的時候,又要想怎麼寫,從想到一篇文章的發出,會花費我們很大的力氣。

這個時候我們希望別人能欣賞自己的成果,而對於別人寫的回答在這個時候是不會看的,即使看也是帶著懷疑的眼光。

但隨著我們回答問題的增多與級我們對問題思考程度的加深,我們會發現,原來自己寫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想到的可能也就是在這個滄海中的某一種可能。

所以,不看別人的回答,也許是還不到時間吧。

請“關注‘’首席哲學”,將你的“關注”領回家。最後歡迎點贊和發表你對問題的看法。


首席哲學


當一個人沒有體驗過被讚美時,是很難有力量去讚美別人的。

一口缸,從來沒有水滿過,怎麼可能流給別人呢?

在成長過程中,很少得到肯定的人,內心是自卑的,沒有力量去肯定他人。得到誇大表揚的人,內心是自大的,也很難去肯定他人。

只有得到過足夠鼓勵和肯定的人,對自己認識的比較清晰,學會了自我鼓勵和肯定,變得自信的人,才會真誠的為他人點贊。

當然,還有很多人,是通過不斷給人點贊來獲得關注的,也是一種希望被肯定的行為。


聽滴滴的聲音


輕度的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自我的結果,過濾不關心的問題,好的內容,好的回答,自然有人去關注。

人都是互相的,別人給你一個贊,你也應該回應一個,這個是基本的。君子交淡如水,滴水恩湧泉報……



吳礻廴


這個現象有以下幾點原因,主要有:

一是堅守自己的底線。不盲目跟風,也不隨大眾主流,對於瞎編亂造的行為嗤之以鼻。

二是在比較中迷失了自己。為什麼同樣的話題別人隨便寫就有這麼多的閱讀?憑什麼自己好好寫還要坐冷板凳?不公平。

三是在害怕比較。害怕從別人文章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是不自信的體現。

因此對於此種現象,我們既要堅守自己的底線,也要敢於正視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從別人文章中取長補短,這樣才能進步。


亞歷山大之驢


取長補短,必須要看。


蔡文樓


因為每個人對問題的理解不一樣,我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寫出來。


中國小衛士


自己發文希望被人閱讀的心理我也有,同時我也不去讀別人發文。我有時候是因為我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人別關注,當有人給我點贊或閱讀以後,我會去讀別人的,也會回饋!


陶榮二級心理諮詢師


在頭條發完文章期望別人閱讀是每個人都有的期待心理。我們都希望自己被認可被贊同,也期望被誇獎,被激勵,這也是誇誇群如此盛行的原因。

至於不太喜歡讀別人的文章可能是因為言論不夠引起你的興趣,或者與你的觀點想法不一致吧。我也是差不多這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