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儒艮-古稱 赤鱬(ru)


儒艮-古稱 赤鱬

赤鱬:“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譯:“水中有很多赤鱬,外形看上去就像是長著人臉的魚,發出的聲音就像是鴛鴦的叫聲,傳說人只要吃了這種魚就可以不生疥瘡。”

“赤鱬之物,魚身人頭。”——郭璞《圖贊》

考證:今儒艮,素有“人魚”、“美人魚”之名

“南海有鮫人,身為魚形,出沒海上,能紡會織,哭時落淚”——《述異記》這是南朝時古人對儒艮的記載。

儒艮長期生活在海溝之中,以海溝上淹沒在海水下的海草為食,每隔半個小時左右都要出水換氣,通常像人類一樣懷抱小儒艮餵奶。有人傳說,儒艮出海時頭上偶爾會披海草,所以被人們誤會並描繪為“頭披長髮的美女”。

自四千年前起,人類便開始對儒艮的捕殺,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製革,迄今儒艮數量已極為稀少。現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還是那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們是這個地球共同的主人。

能力值:戰鬥→5,體型→15,靈性→5,生命→20,速度→10 技能→威嚇:登場時可降低對面某隻生物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