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明星應該做回真正的自己,還是建立自己的人設?

一個追星的小酷蓋


你看到的真實,未必就是真實。

當網友們還在為“996”工作制爭論不已的時候,明星們維持形象的方式早就“007”了,原因不難理解,造星工業說到底是個販賣形象和夢想的行當,粉絲們希望自己的偶像全能、勤奮、正能量、臉不垮身材不走樣……他們將自己達不到的“完美高度”折射到喜愛的偶像身上,將偶像“神化”到不食人間煙火。

自身形象和商業價值緊密捆綁,藝人們不得不7*24地維持“完美”。讓藝人拿“瑕疵”當賣點?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舉例來說,以前的女藝人面對鏡頭時務求光鮮亮麗,修起硬照來圖不驚人誓不休,范冰冰甚至開創了以“豔壓通稿”提咖的方法,而這兩年來女藝人爭相以素顏示人,景甜、古力娜扎、謝娜、吳昕、林允等人甚至主動戳破神秘感,開始直播卸妝;以前問女藝人保養秘笈,十個有九個說要補水、多敷面膜,如今張雨綺大談醫美的好處,還用親身經歷為網友“排雷”;以前的藝人為展示自己的大氣與親民,面對負面聲音時“躺平任嘲”,如今馬思純、井柏然、孫怡、李小冉、何潔等人親自下場回懟、展露火爆個性;

以前的藝人不能和“胖”字沾邊,為了維持身材拼命節食、鍛鍊,坊間傳聞魯豫一頓只吃七粒米、鄭秀文為了減肥不吃鹽,如今彭昱暢“大口吃飯”、迪麗熱巴更是個行走的吃貨;以前娛樂圈不相信淚水,業務能力過人、努力勤奮才是明星標配,如今楊超越“一哭成名”,憑著錦鯉般的運氣由廢柴村花“逆天改命”為技術直男圈的頂級流量;以前的藝人為維持高級感,活在時尚大刊封面、活在高奢品牌秀場,現在的藝人在南抖音、北快手裡混的風生水起,對鬼畜文化了如指掌……

連戀情都曾是影響人設的“不能說的秘密”,如竇驍、何超蓮般“拍到就公開”簡直是天方夜譚。兩岸三地的藝人們集體活在地下情的陰影裡,“天王級”也未能例外。

劉德華曾於2007年至2008年間,在上海、香港、臺北三場演唱會中試探性地向歌迷發問:“你們覺得偶像應該結婚、應該有女朋友嗎?”彼時劉德華已經47歲,為維護偶像身份一直以單身示人。在獲得粉絲鼓勵後,劉德華終於和地下情二十餘年的朱麗倩完婚,當然,這次完婚依舊是“秘密”,直到2009年朱麗倩父親逝世,兩人撲朔迷離的戀情才徹底坐實。

天王隱婚引發了大規模的輿論審判,為撫慰粉絲情緒,劉德華寫下了《對不起》一文致歉。《春城晚報》曾就此事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為《時代為“華倩戀”做了選擇》。文中寫道:“粉絲心智漸趨成熟,高呼‘婚姻自由,支持偶像’,當年尋死覓活的他們,今日學會雲淡風輕,看開一切”——十年前,粉絲“雲淡風輕”的標準,竟停留在允許偶像和普通人一樣擁有婚姻權而已。

黑點、弱點、軟肋花樣百出,藝人“瑕疵人設”彙總

如今回過頭去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一個分界點,分界點一側,藝人們拗著符合粉絲想像的完美人設,小心翼翼地維護和深化,同時承擔著人設崩塌被粉絲“倒戈”的風險;另一側,他們終於找到一條事半功倍且能“放飛自我”的捷徑——人設嘛,立的好,不如立的巧。

除開“古早期”出道及戲骨級別“不問俗事”的藝人外,大部分藝人、尤其是自帶流量屬性的愛豆們,近兩年來都開始經營“瑕疵人設”。在筆者看來,藝人們的瑕疵人設主要可分為五大類:

一、雞蛋裡挑骨頭型

這一類型的藝人“硬件”條件堪稱完美,但娛樂圈諸如此類的藝人不在少數,主動“挑骨頭”進行“人設降級”,能夠提煉辨識度、助力藝人建立差異化的圈粉策略。如鹿晗“傻狍子”的設定讓其塑造了傻萌、耿直的形象,迪麗熱巴的吃貨人設為其聚攏了大量女性粉絲。前不久,蔣方舟就曾在節目中稱迪麗熱巴的吃貨人設是公司設定,原因是迪麗熱巴太過美貌,容易讓普通女生產生距離感,吃貨人設能拉近其與普通女生的距離。

二、硬核黑點轉化型

在噴子、槓精盛行的社交媒體上,有著硬核黑點的藝人需要面對更嚴苛的評價體系,以吳亦凡為例,作為頂流之一,圍繞其業務水平的爭議本就激烈,“梅格妮”們去年遠征海外的一次刷榜更成為吳亦凡出道以來的最大黑點,讓其遭到全網吐槽。近日,吳亦凡打破自己長期來的高冷人設,以一首極具自嘲意識和娛樂精神《大碗寬面》迅速贏回路人好感,能自黑、能接梗的新人設反倒讓其收穫了“大度、接地氣”的好評。

三、主動示弱激發大眾共情型

范冰冰的“豪門論”曾讓“範爺”形象深入人心,娛樂圈也颳起一股女強人風潮,“賢妻”劉濤、“公知”姚晨、“商人”趙薇……無不是獨立、自主、堅強的女性典範。到了這兩年,會主動示弱的女藝人增加了,古力娜扎直播時被罵醜、楊紫錯失金鷹獎、袁姍姍和焦俊豔大齡難嫁、吳昕哭訴被“砍掉”節目……不難看出,藝人及其經濟團隊不再回避那些以往會主動繞開的新聞,輿論反應也側面說明,示弱的藝人反而能收穫更高的話題熱度、更高的大眾支持率。

四、在傳統“貶義詞”中挖掘深層涵義型

藝人們結合自身“瑕疵”,將老幹部、女漢子、惡女、村花等傳統語意中帶貶義色彩的詞語,二次加工成中性詞甚至是褒義詞。以“老幹部”為例,從詞面上看,老幹部意味著傳統、乏味、無趣,而用在靳東、霍建華、易烊千璽等男星身上,老幹部一詞自動分化出工作認真、謙遜有禮、為人低調等更深層的涵義,自帶了反差對比的效果,更容易讓藝人形象深入人心。

五、主動給網友總結出主攻方向型

當然,也有部分明星本身槽點滿滿,主動給網友總結出了主攻方向。如《奔跑吧兄弟》中,鄭愷的矮、李晨的老、陳赫的胖,已經成為節目的萬年老梗,方便網友“集中火力”隔屏吐槽。

從“完美”到“瑕疵”,明星形象流轉動因溯源

在筆者看來,從完美人設到瑕疵人設,藝人自發性的“人設降級”,離不開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首先,完美人設易崩塌,不如開始就拉低大眾期望值。從霸屏多年的四大花旦到新晉叔圈,從個人作風問題到偷漏稅、學術造假、禁入證券市場,明星們迭出的負面已經讓觀眾大失所望,觀眾越來越懂得娛樂圈“人無完人”的道理,藝人如能以瑕疵人設切入,在千篇一律的完美愛豆中展示自身的“與眾不同”,反而能有讓觀眾挖掘“寶藏”、打造驚喜感的機會。

其次,追星的粉絲們日趨理智和成熟。他們不再要求偶像無瑕可擊,反倒希望在偶像身上折射現實中的自己,獲得“原來他(她)和我一樣,也有點可愛的臭毛病”的感受,明星的瑕疵,正是雙方拉近彼此距離的“抓手”。正如微博網友“半宛清愁一湘空城”對張雨綺在《經紀人》中的表現做出的評價:“以觀眾的角度,我希望能多看到好演員出演好作品,也希望他們能按自己的心意擁有真實的人生,而不是全程帶著毫無瑕疵的面具。”

再次,娛樂產業的話語權流轉,在影視寒冬的影響下,藝人們手中的話語權下放,為了以更好的觀眾緣去撬動商業機會,他們不得不“放低身段”去迎合影劇綜製作公司、廣告主及粉絲群體的“人設偏好”。

隨著娛樂產業高速發展,在紛繁複雜的信息洪流中,藝人的人設已經等同於他們的門面,等同於他們作為一件商品的最大賣點,與他們的定位、針對的粉絲族群以及商業價碼緊密捆綁——越適合的人設,意味著越高效的抵達。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明星們終於可以撕掉那層毫無瑕疵的面具,朝著“優秀的普通人”方向去努力,與此同時,如何打造“更完美的瑕疵人設”,則成為他們接下來的課題。


鋒芒智庫清娛


不管是做自己還是建立人設,重要的都是不要打自己臉就行。現在不管是流量明星還是實力演員,想要讓自己人氣更高的話,多多少少會有營銷,而營銷的點也各有不同,不管是營銷性格營銷身材營銷特色都可以。

如果流量明星營銷人設,最好不要選擇跟本人性格截然相反的人設,如果營銷好了,也要時時刻刻記住那不是自己本人,不要在公眾面前暴露自己的本性,不然一朝人設崩塌,前面的努力就全部浪費了。也就是裝就要一直裝下去,不要讓自己有破綻。

如果不想裝,不如就用自己的本真,這樣的好處是不怕網友的八卦。比如張亮,剛回國的時候團隊想把他營銷成高端模特,但是張亮不同意,直接說自己之前就是個廚師,還多次在採訪的時候提到了。所以在《爸爸去哪兒》紅了之後,他的過去不斷被網友扒出,但是就是找不到黑點,因為他在鏡頭面前就是真實的。


顏公子看劇


我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明星無論做回真正的自己,還是建立自己的人設,首先要弄清楚:明星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我認為,明星就是明亮的星星!她所指向,前提就是尊守公序良俗,富有人格昧力,雕塑角色生動形象,與人為善德才相配。首先自己是塊美玉,方可熠熠生輝照耀四方!!

比如上一代飾演偉人的老藝術家,哪一個不是視飾演的角色為最大追求!他們會極力搜尋偉人的音像視屏與文字材料,精心鑽研偉人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不斷揣摩偉人的語調語速,遣詞造句;他們會用心體會偉人在不同環境的情緒變化與情感體現……細緻入微,舉不勝數!所以,當他們以偉人的角色形象,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時,將角色渲染的意態豐滿,活靈活現,產生極大的震撼力,令人若見偉人本尊,頓生感慨!

再來回顧這些老藝術家們的設事為人,哪一個不是以偉人的高尚情操為引領,嚴恪自律,專注藝術,和善處事,戲裡戲外豈可染塵!這些老藝術,經歷數十年的風雨洗禮,深受廣大群眾的關注與愛戴,他們才真正詮釋了“明星”的深刻內涵!

當下一些為數不少的藝人,他們披著“明星”的光環,表面光鮮亮麗,風采灼人;背後卻營營苟苟,亂象頻生:濫情、酗毒、虐民、偷稅……齷齪之事層出不窮,道德良俗跌入底谷。他們不僅亂了娛樂圈,更對廣大視“明星”為至愛的少年兒童,產生了極其危害的示範與引導作用!

設想一下,這些毫無道德底線,甚至踐踏法律尊嚴的藝人,憑什麼配得上“明星”這個令人無限崇敬的稱謂?又豈有哪一枝殘花敗絮,可曾煥發過奪目的光彩?

所以,既然選擇做“明星”,就必須堂堂正正做箇中國人,全力打造出讓大眾發自內心喜愛的鮮活角色;即便迴歸常人,也應以法律法規和道德良俗約束自身!否則,這些人怕是沒有機會找回人設,而是有監獄的大門,在等其排隊入列!

歡迎大家多交流!謝謝!🙏🙏






四正書法專業專注


明星首先得是一個人,其次才是明星,那麼每個人自身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的缺點,既然能夠成為了明星,一定是散發著某個優點,大多數的人第一眼看到的是他的優點。但作為公眾人物,如果某一個缺點過於突出,會讓人覺得這個社會明辨是非的能力已經慢慢在散失,對正在成長當中的青少年有不好的影響,他們有可能會去模仿自己崇拜偶像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這個偶像的缺點。

所以我覺得,一個明星既要做自己,散發自己的魅力,同時作為公眾人物也需要為自己的某一些缺點去建立自己的一個人設,這樣既可以完善自己的不足,亦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一個良好的形象,也讓社會更加整潔。


傑森愛說事


人設還是要有的,每日平常的人都有自己的人設,何況明星。能讓你做回你自己的時候都是在家人朋友面前,對於不認識的或者不熟的人,都有出於本能的反應是讓別人發現自己好的一面


o努力努力再努力c


哪個人設賺錢厲害!就用哪個!(๑‾᷅^‾᷅๑) 嫌棄你


去死去死89373961


首先兩者應該兼顧,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傳播好的一面,同時也應該有自己的私生活!


發佈綿陽


有文化有內在有才華的都在做自己,沒才華沒作品又不努力的就只能草人設了


壹新娛樂


應該呀,大部份都是建立人設的,不然粉絲怎麼會喜歡


一支梨花壓海棠a


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自己,一個明星背後有千千萬萬人靠著他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