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技創新,打造“綠色工廠”,廣東塔牌集團成全國“勞模”

五一節前夕,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塔牌集團)被全國總工會授予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成為本年度廣東省五家獲獎企業之一,粵東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無獨有偶,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聯合塔牌集團研發的“具有樁釘效應鐵基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雙喜臨門的塔牌集團正迎來發展的又一春天。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長期以來,水泥行業一直與高能耗、高汙染等詞彙形影相隨,與綠色環保背道而馳,水泥廠被人們形容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然而,縱觀塔牌集團發展的歷史,讓綠色融入企業肌理,成為發展主色調,成為塔牌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

“塔牌集團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做大做強主業、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技術進步、堅持共創共享的創業理念,著力推進水泥產業的綠色轉型,走出了一條積極倡導環保理念的塔牌特色之路。”塔牌集團總經理何坤皇說。

產業升級▶▷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這裡工作就像是在花園裡工作一樣。”在蕉嶺分公司負責能源計量管理工作的黃德平說,工作環境的持續改善,是公司發展變化給予他最直觀、最強烈的感受。“以前的立窯水泥廠,粉塵汙染很大,工作環境很差,又髒又累,經常會有‘跑、冒、滴、漏’的現象,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灰;如今人走在廠區內,看到的都是乾淨整潔的生產作業現場和廠區道路,綠化、淨化、硬底化建設越來越完善,一眼望去,彷彿置身於天藍、水清、地淨的圖畫之中。”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去年11月,國家工信部公佈了第三批綠色製造名單,塔牌集團屬下的福建塔牌水泥有限公司憑藉在綠色運營、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優異表現,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名單。

聚焦綠色發展,加快綠色轉型。塔牌集團著力建設綠色水泥礦山,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礦產資源規劃、開採、利用與保護的全過程,全面推進綠色水泥礦山建設。

與此同時,塔牌集團圍繞節能降耗增效目標,匠心打造綠色水泥工廠。2018年,塔牌集團全面啟動建設綠色水泥工廠行動計劃,計劃投資2億元三年內建成。一是推進環保精細化管理,完善清潔生產措施,加強企業環境綜合治理,積極推進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工作,不斷提升環保管控和清潔生產水平;二是主動超前規劃,開展深度治理和提標改造,各汙染物在全面達標排放基礎上實現超低排放;三是以綠色水泥工廠為基礎,創建優美、舒適的廠區環境,讓廠區成為“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景、冬有葉”的花園水泥工廠。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我們根據各礦點品質和儲量的不同情況,進行合理開採搭配,直接增加石灰石資源用量約8500萬噸,相當於增加8年多的開採年限。同時,每年減少200多萬噸覆土和廢石的排放,每年直接節省成本1200多萬元。”塔牌集團技術中心主任李紅介紹,在保證水泥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優化調整水泥熟料與混合材料的配比,最大限量地使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率達100%。每年消納粉煤灰、磷石膏、脫硫石膏、石膏模、鐵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約300萬噸,既改善了水泥性能,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根除了這些廢棄物對區域環境的汙染,實現了生產廢料無害化,促進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同提升。

何坤皇表示,塔牌集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道路,讓綠色融入企業肌理,成為發展主色調。

技術創新▶▷

建智能工廠 提高核心科技創新能力

近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省政府對獲得2018年度全省科技獎的項目進行了表彰。其中,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聯合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具有樁釘效應鐵基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作為項目主要參與人之一,塔牌集團主管設備技術的副總經理丘偉軍也獲得了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技術主要應用在立磨耐磨襯板上,替代進口配件,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據瞭解,塔牌集團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主要設備——立磨原為德國進口產品,其主要工作損耗部件——輥子襯板一併由德國配套提供,採購週期長達12個月,且價格高達300多萬元/套。為改變這一不利情況,相關設備技術人員在丘偉軍的指導下,積極與國內材料加工研發單位聯繫、探索,最終與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聯合研發,成功製造出鐵基複合立磨輥子襯板,其耐磨性能與進口產品相當,採購週期卻只需2—3個月,且價格不到進口的一半,10多年來節約襯板費用達1500多萬元,不僅節約了消耗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配件庫存週期管理效率。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主攻方向,也是塔牌集團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塔牌集團為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強技術創新,積極建設智能工廠。自2016年起,開始推進“水泥智能化工廠”建設,完善了中控DCS系統MFA無模型自適應控制系統建設,大大降低了中控操作人為影響因素,系統運行平穩,產量提高,能耗下降。同時投入使用跨帶式原料在線分析儀和粒度分析儀,實現生產過程質量自動控制,改變傳統產品質量事後分析變為事前在線分析和實時控制,保證生產安全運行、質量穩定。

“我們引進採用網絡紅外IP高清攝像頭,實現對整個水泥線生產範圍內的監控覆蓋。將在各分廠中穩步推進地磅無人值守、水泥自動裝車及出廠、設備在線監測等項目建設,力爭將企業打造成行業先進的智能工廠。”何坤皇表示,智能工廠在2018年底全面完成了電子商務建設及信息化系統整合優化升級,實現了生產、銷售信息的實時共享,建設智能物流。

“我們建立了廣東水泥行業首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長期與華南理工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藉助科研機構的優勢,培育企業技術團隊,攻克企業技術難關,增強企業研發能力,保持企業技術領先優勢。”何坤皇說。

和諧幸福▶▷

福利保障 讓職工感受家的溫暖

2016年,在塔牌集團工作的戴苑青不幸罹患胸腺腫瘤,高額的醫療費用像一座山一樣壓在他身上。“是集團員工互助基金會幫扶了我,讓我有信心戰勝病魔!”他說,得益於集團的員工互助基金,治療費用的個人自付部分,大部分由員工互助基金會承擔了,大大緩解了他的經濟壓力。“我和我的家庭並沒有因為這場大病而返貧、致貧,非常感謝塔牌集團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為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員工福利。”

四年以來,廣東塔牌集團員工互助基金會幫扶職工已達220多人次,幫扶資金累計210多萬元,在集團工會的管理和運作之下,一直髮揮著幫扶困難職工的主陣地作用。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自開展員工互助工作以來,員工互助基金會堅持弘揚互助友愛精神,持之以恆為困難員工辦實事、送溫暖、解難題。在崗在職員工自願加入互助基金會成為正式會員,每年繳納10元會費後,如有重大疾病、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無力供子女上學、配偶子女無勞動能力和無經濟收入、生活負擔過重等情況,就可在享受相關社會保障政策後,由員工互助基金會以困難資助、醫療資助、傷殘補助及子女教育互助金等多種方式再給予資助、補貼,切切實實解決個人和家庭的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職工業餘文化生活也十分豐富。公司建立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塔牌文體活動中心。每年重大節假日均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職工文化體育活動,不斷豐富職工文化生活,陶冶職工思想情操。“公司籃球愛好者比較多,現在公司還組織了內部籃球聯賽,每個星期都有比賽,氛圍十分好。跟同事們一起打打籃球,上班也更有動力。”混凝土投資公司的林斌說。

十年來,塔牌集團職工工資收入平均增長了2.5倍,隨著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企業不斷完善薪酬福利制度,增加職工工資收入,提高職工生活水平,讓員工收入及福利待遇都得到長足發展和顯著提高。“我們還要在現有百佳南苑、百佳苑、塔牌大廈生活區、華山樓生活區、新世紀花園等職工福利住宅小區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實施公司員工安居計劃,再建職工幸福家園,傾力打造員工生活的‘溫馨港灣’,為職工解決後顧之憂,讓職工可以安居樂業。”塔牌集團黨委書記、工會主席李斌說。

坚持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工厂”,广东塔牌集团成全国“劳模”

共創、共享,讓員工與公司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員工持股計劃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措施。今年,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下同)擬將參與對象由目前工程師及以上的管理技術幹部擴大到班組長層面,參與人數由2018的150人增加到1400多人。隨著企業實現淨利潤的規模不斷擴大,激勵獎金提取的比例也將隨之提高,最高可計提達到10%。員工持股計劃受讓回購股票價格也將根據效益完成情況來確定打折情況,效益越好,折扣越多。公司計劃將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擴大員工持股計劃的參與對象範圍,以此充分激發員工的企業主人翁意識,內化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讓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共謀發展,共同成長。

【來源】南方日報

【文】陳萍 邱珂娜 陳俊平 鍾奕平

【作者】 陳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