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你从哪一刻开始觉得人生实难?

01

成年人的世界有“容易”二字吗?

多希望答案是肯定的。

可那么多事情摆在眼前,让人喘不过气。

有人说,等你哪天,听得懂某首歌,你就长大了。

于是,有一天,听歌听哭了。

我们也只能像歌里唱的那样: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

02

记忆中,第一次看《偷自行车的人》是在我高三学艺术前,现在还记得当时看时候眼泪哗哗掉。

《偷自行车的人》这部影片,讲的是大环境是二战过后罗马的惨状,被失业和贫困所充斥,很多人为了一份工作争抢的头破血流,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里奇也并不例外,当他终于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时,却被要求必须有一辆自行车,否则无法入职。

这让本燃起希望的里奇重新失望了,可是他没有退缩,也不敢退缩,毕竟男人是要养家糊口的,他顿了顿说了句我有自行车,然后转头回家,印象中看这里的时候觉得好无奈啊,金钱是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家之后跟妻子商量,妻子果断将自己的嫁妆、被褥拿去典当,换回了那辆充满希望的自行车。

全家人兴高采烈的,仿佛从此就会越来越好,一家人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里奇也干劲十足,认真张贴每一张海报,可能因为太认真,小偷过来都没察觉,等察觉早已经追不上了。看到这里的时候莫名的心酸,全家人的希望这么一瞬间就破灭了。

后来,找啊找啊,怎么也找不到,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开始绝望了,萌生了偷别人自行车的想法。“”既然别人偷我的没事,那为什么我不能偷别人的呢?”这是他当时在绝望中萌生出的想法。

他不能倒下,他不能面对满怀希望的妻子和儿子。

人在绝望之下真的很容易走上另一条绝路。

他这样是不对的,却依然觉得很心疼他,除了心疼就是对大环境的无奈。

原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是这么困难,成年人决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轻松,肩上的担子足以压垮一个人。

03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共情能力特别强的人,可毕业后的日子我才实实在在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和艰辛。

小时候以为长大了真好,长大了就可以买自己心仪的东西,不需要开口管父母要钱了,长大了就可以到处去走走,看一眼外面的世界。

可是等真的长大了,才发现,哪有那么容易。

念书的时候把迷茫挂嘴边,毕业了才真的迷茫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去往何方?

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在外面,更不敢停下来。

开始为工作、房租、水电、交通发愁,开始考虑做饭是不是更省钱?

听说幼儿园一学期几万就觉得这辈子大概是没钱生孩子了,早早地就患上了焦虑症。

工作也真的很烦很累,好几次我们都想回家种地算了,种点西瓜和蔬菜。

突然想到,父母那一辈人,是怎么度过的呢?觉得他们好伟大,默默付出了太多太多。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可是我想要的从来尽力去满足我。

我现在却不知怎么报答他们。

原来长大要思考的问题真的很多,再也不是今天不想去上课,该找个什么理由逃课,再也不是今天中午吃重庆小面还是麻辣烫好呢,再也不是明天考试今天还没背完书。

在生存面前,这些多么不值一提。

人生实难,可是一辈辈的人都坚持下来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予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轻易放弃呢?

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要放弃梦想,这大概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心之所向,所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偷自行车的人》你从哪一刻开始觉得人生实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