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丨大幅降低社保費率會影響社保待遇嗎?

文丨李長安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方案》明確,從今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目前單位繳費比例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時,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

論道丨大幅降低社保費率會影響社保待遇嗎?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不斷增大,企業負擔沉重的問題開始凸顯出來。這其中,社保費率偏高的現象尤其引人注目。按照當前我國有關社保的法規,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五險”。在繳費比率方面,養老保險的基本費率為28%,其中企業繳納20%,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的基本費率為10%,其中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等三類合計費率約為2%。因此,“五險”的合計繳費率已經佔到工資總額的40%。如果再加上企業年金和住房公積金這“兩金”,那麼企業的負擔會更為沉重。

社保費率偏高直接拉高了我國的勞動力成本。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由於生產規模較小,經營利潤較低,對於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升承受力差,因而對居高不下的社保費率尤為敏感。目前,我國整體勞動力成本已經明顯高於越南、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甚至從相對程度上看,正在逼近一些發達國家的用工成本。這也是近些年中國製造業競爭力提升速度減緩、部分企業加速轉移到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此,如何儘快地將社保費率降下來,就成為各級政府為企業減負的一項重要內容。據人社部門的統計,2015年以來,已經先後降低或者階段性降低了社會保險費率4次,總體的社保費率從41%降到37.25%,總體的降幅接近10%,累計為降低企業成本約3150億元。而此次第五次降低社保費率後,根據財政部的測算,按照現在的方案預計在2019年可以減輕養老保險的繳費負擔大約是1900多億元,同時減輕企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負擔大約1100多億元,三個險種合計全年可減輕社保繳費負擔3000多億元。

論道丨大幅降低社保費率會影響社保待遇嗎?

事實上,此次社保降費還是有一定底氣的。一方面,我國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近5萬億元,具備較強的支撐能力,基金結餘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的支付。另一方面,我國省級統籌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並且從去年開始建立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基金的調劑能力在提高,這也為較大幅度地降低社保費率創造了條件。此外,經過降低費率,廣大勞動者的參保積極性也會在一定程度激發出來,長期存在的“退保”、“棄保”問題也會得到很大的緩解。這對於擴大社保覆蓋面和擴大繳費基數,無疑具有正面的作用。

當然,此次降低社保費率會不會影響我國社保制度的可持續性,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慎重對待的問題。在未來的二十年中,隨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口逐漸步入退休年齡,我國的社保負擔將會在短時期內出現急劇上升的態勢,對社保的需求也會隨之猛增。因此,經過多次降費後,還需在擴大繳費基數、拓展社保基金投資渠道和提高國有資本劃轉社保基金比例等方面多下功夫

,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