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昨天勇士與火箭的比賽打得非常激烈,而且多次出現充滿爭議的哨聲,這無疑進一步推動了這場比賽的收視率。勇士火箭相遇讓很多球迷大呼過癮。

在近些年裡,NBA進入小球時代,速度、移動、空間愈發重要,由於進攻回報率低,個人單打也變得不再流行,可偏偏,火箭擁有兩大頂級單打高手,這使得單打成為了球隊最重要的得分手段。

哈登的單打在聯盟中無人能及,他可以面對任何對手從容出手,本賽季,勇士為了限制哈登採用了車輪戰,老少爺們齊上陣,但和其他對手一樣,他們同樣無法限制大鬍子,在賽季對陣勇士的第二戰中,哈登最後時刻在格林和湯普森的雙重封蓋下命中制勝三分,正是應了那句調侃的話:“你們四個一起上,我哈某人何懼?”


火箭的進攻宗旨即是,儘可能為哈登和保羅製造最佳的單挑機會,雖然球隊擁有一系列掩護戰術,但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製造最有效的單打,火箭是一支非常擅長利用擋拆做文章的球隊,而勇士偏偏缺乏能夠有效繞掩護防守擋拆持球人的後衛以及側翼人選,如果不想給哈登和保羅留下片刻的空位投籃機會,只能換成大防小。

在去年西決中,哈登和保羅的“以小欺大”讓勇士苦不堪言,本賽季,一切還是老樣子,一旦勇士形成大防小的錯位換防,燈泡組合會毫不猶豫修理大個子,無論身前是盧尼還是傑雷布科,統統“消滅”。


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考辛斯能夠解決問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考神值得信任的是低位防守,一旦被拉到高位,他噸位大,移動慢的劣勢便凸顯出來,在兩隊第三戰中,保羅在一次進攻中強突考辛斯,將其戲耍於股掌之間。

如果勇士不夾擊,哈登和保羅就可以輪番單打,只要對手上前協防,兩人可以選擇將球傳出,這時候又會形成兩套方案,給前來掩護的卡佩拉喂餅或是將球傳給空位的三分射手。

在最近幾年裡,勇士始終未能解決內線終結能力差,護筐效果不佳的問題,本賽季,他們在籃下6英尺以內讓對手打出62.7%的命中率,在限制對手內線得分方面排名第16,他們場均讓對手在禁區拿到48分,在禁區失分方面排名第14。

卡佩拉已經習慣於在擋拆中隨時做好吃餅的準備,如今,火箭增加了法裡德,半獸人擁有優良的身體素質和出眾的速度,持球進攻、空切以及籃下吃餅樣樣兼備,況且,來到火箭後,法裡德受到三分大隊的薰陶,還開發了曾經不具備的遠程投射,他的到來為火箭的進攻增加了燃料,也為對付勇士增加了一個靠譜的人選。

說到外線防守,這同樣並非勇士的強項,本賽季,他們場均讓對手投中11.7個三分,在限制三分球方面排名倒數第8,勇士曾在對陣國王以及鵜鶘的比賽裡兩度和對手聯手刷新NBA三分命中紀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當面對三分體量龐大的火箭時,他們在三分防守方面做得不夠好,球隊就難免會遭遇三分雨打擊。

火箭的打法等同於在勇士面前擺放兩杯毒藥,不夾擊燈泡,只能放任他們單打,如果包夾,勇士的內線防守和外線防守又會不可避免漏出大空位,哈登和保羅均是傳球大師,火箭又配以精銳的內線擋拆手和外線投手,不少球隊都會對防守火箭擋拆傳球以及三分方面猶豫不決,只不過,各支球隊會權衡利弊,利用自身的防守特點,去選擇毒性最小的一杯。而對於護筐和三分防守均無優勢的勇士而言,他們無論怎麼挑,都是一杯鶴頂紅。

此外,在節奏之爭上,火箭也屢屢能夠牽著勇士的鼻子走,在2016-17賽季,火箭還是聯盟進攻節奏排名前3的隊伍,到了上賽季,他們的進攻節奏已經降至聯盟第14,本賽季更是排名第28,慢節奏不可避免會降低比賽速率,讓勇士感到極為難受。

在防守端,火箭的風格同樣剋制勇士,上賽季西決,他們正是靠著強悍的無限換防在系列賽前5場裡總比分3-2領先,所謂的無限換防,就是場上每個人都具備錯位防守能力,當面對持球人和掩護人擋拆時,原本防守持球人的球員不必繞過掩護去追防持球人,而是由盯防掩護人的球員去防守持球人,簡而言之,無限換防強調的是無縫防守,總要保持一個防守球員在持球人身前。

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勇士擁有三位可以無限開火的巨星,一旦給他們空位機會,結果可想而知,科爾的戰術理念強調傳切,人動球動,他最厭惡的是打英雄球,而火箭的無限換防等同於切斷對手的空切和傳球路線,迫使勇士巨星去單打,在去年西決裡,當庫裡和湯神被貼住時,勇士只能依賴杜蘭特頻繁單打,雖然這和球隊戰術思路相悖,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可見,火箭的防守在迫使勇士用最不擅長的方式打球。

在去年休賽期,隨著阿里扎以及巴莫特的離開,火箭的無限換防體系也曾遇到困境,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賽季中期,火箭完成了兩筆完美的補強,換來的小裡弗斯和法裡德都能夠在無限換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拿第三戰來講,小裡如牛皮糖一般緊貼湯普森,而法裡德在一些時間裡防守杜蘭特,緩解了塔克身上的重任。

正如杜蘭特曾經所言:“火箭已經精通了無限換防的體系。”

火箭 勇士 全方位戰力對比,勇士進攻三人幫,火箭進攻一群狼。


事實上,在2017-18賽季的季後賽中,鵜鶘在面對勇士時曾提供了一個破解無限換防的招數,他們在擋拆中利用錯位吊籃下,高舉高打,收到效果。勇士原本可以利用考辛斯的低位進攻讓火箭付出代價,但無奈考神難以找回當年之勇,在受過重傷後,他的爆發力以及彈跳都有了極大的下滑,第三戰,勇士多次嘗試讓考神單打,但均無功而返。

除了無限換防,火箭還根據勇士的陣容短板採用了包夾戰術,首先,勇士缺少一個真正能夠完成高質量擋拆配合的內線,一旦巨星被包夾,內線球員無法完成有效的接應,也難以形成具備威脅的內線進攻。同時,勇士除了庫杜湯之外,缺少有效的射手,即便球能夠分到勇士外線空位球員手中,他們也難以把握住機會。

以往,火箭對付勇士是一大四小或是五小陣容,當卡佩拉獨自在場時,他在內線的協防以及高位換防會消耗大量體力,當五小陣容在場時,火箭的籃板並無保證,如今,隨著法裡德的加盟,火箭可以排出常規陣容,讓法裡德和卡佩拉搭檔內線,雖然半獸人也只有2米03,但他本身就是四號位出身,身體強壯,對抗能力強,且腳步移動出色,法裡德可以和卡佩拉來回換位,在完成換防的同時兼顧籃板。

在本賽季對陣開拓者一戰,火箭當時忌憚後場雙槍的威力,頻頻讓卡佩拉出來換防,導致換防後籃下只剩下身高不足的後衛和鋒線,籃板失守的同時,讓對手可以頻頻在籃下取分,如今法裡德的到來彌補了這一環。

卡佩拉和法裡德均是進攻籃板高手,在本賽季至少出戰25場的球員裡,卡皇的進攻籃板率達到13.7%,在聯盟排名第4,法裡德則是以12.3%的進攻籃板率並列第10,兩人對進攻籃板的衝搶也可以有效遏制勇士的快攻反擊,讓對手難以打出想要的攻守轉換。

火箭打勇士已具備心理優勢

正當聯盟到處驚呼“NBA大結局”時,火箭正在試圖改寫劇本,經過最近兩季的對決,火箭在心理層面上已經不懼勇士,在去年西決開打之前,哈登在談及對陣勇士時就表示,他自信球隊能夠贏下比賽。

“說真的,我感覺我們能夠贏,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我此前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自信。”哈登當時說道。

在NBA中,每個球隊的陣容均有短板,譬如,當火箭的無限換防遇到擁有強力中鋒的球隊時,事情就變得不再美妙,本賽季,面對76人時,火箭顯得毫無脾氣,但火箭的這套陣容本身就是基於勇士而打造,他們的每一次選人,每一個戰術佈置都是針對勇士而設定,這也恰恰符合“一物降一物”的思路。

當然,常規賽和季後賽完全不同,被外界稱之為“宇宙勇”的勇士由於目標長遠,他們往往會在常規賽收著打,而到了季後賽,勇士將會呈現出不同的態度。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最近兩季8次輸給火箭,在去年西決中依靠七場大戰艱難晉級,火箭理應引起勇士的足夠重視。

雙方本賽季第三戰,給勇士發送的一個信號即是,這支球隊贏球並非僅僅靠哈登的個人能力,在對陣勇士時,火箭已經搭建了一套完備的體系,是這套體系讓他們在面對勇士時保持了不錯的勝率。

當然,火箭想要贏下勇士還需保持健康的陣容和穩定的手感,火箭的無限換防除了需要擁有強大的側翼資源以及默契的配合外,還需要體能做保障,同時,火箭是一支依賴三分和手感的隊伍,隨著體能下降,將會不可避免影響到球隊的手感,在去年西決搶七戰中,火箭三分球連續27投不中,可謂是“成也三分,敗也三分”

半決賽第二場,兩隊將再度鬥智鬥勇各路大神給也進行了預測,“NBA大結局”可能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