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斯諾克中國軍團世錦賽要奪冠 需向國乒學習

亨德利論斷被驗證1/5!斯諾克中國軍團世錦賽要奪冠 需向國乒學習

丁俊暉世錦賽連丟6局被淘汰

隨著丁俊暉與周躍龍雙雙連丟6局被淘汰,中國軍團已經徹底告別了2019斯諾克世錦賽的征程。這似乎與剛剛結束世乒賽、包攬五金載譽而歸的國乒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實,早在今年的威爾士公開賽期間,檯球皇帝斯蒂芬-亨德利就曾表示:未來五年內很難看到有中國球員獲得世錦賽冠軍。未來四年不知如何,但至少今年,蘇格蘭人的話已經應驗了。

會做出這種論斷,並不是因為亨德利看輕中國球員,與之相反,早在8年前,他就曾對中國大量湧現出來的年輕球員表達過欽佩之情。

兩大原因使斯諾克項目普及率低

毫無疑問,斯諾克是個相對小眾的項目,無論是比賽獎金、職業球員數量、比賽數量、還是受眾關注度,都遠遠無法和同被譽為“四大紳士運動”的網球和高爾夫相比。

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大概與棋類項目一樣:不太適合大眾觀看!為啥?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那種慢悠悠的比賽節奏。

要是每個球員都能像奧沙利文那樣,只用5分20秒就打出147,那自然會讓很多人都看的熱血沸騰,但“斯諾克(Snooker)”這個詞的本意卻是“阻撓、使落空、欺騙、使上當”!因此,其實說起來,真正把“斯諾克”真諦演繹得淋漓盡致的,並非進攻,而是防守,近年來表現最好的人恰恰正是“並不太受人待見”的馬克-塞爾比。

說他“不受人待見”,主要是因為很多球員都不喜歡跟他這位“大魔(磨)王”比賽,這當中就包括“火箭”奧沙利文,當然也有丁俊暉。同樣的原因,也令很多球迷和觀眾不喜歡塞爾比——看他比賽,總是打不完啊!

亨德利論斷被驗證1/5!斯諾克中國軍團世錦賽要奪冠 需向國乒學習

丁俊暉世錦賽之殤何時才能平復?

就像很多年輕人不喜歡京劇一樣,現代人在接受了快節奏生活的情況下,很難再塌下心來,坐那麼長時間看一場比賽。這就大大影響了斯諾克項目的受眾群。

除了“慢”之外,斯諾克的現場觀賽也受到很大限制。與絕大多數體育項目相比,斯諾克項目的禮儀那就講究多了。除了球員要穿得“西服革履”之外,連現場觀眾都要衣著正式——連穿自己喜歡的球隊隊服入場都不行,那還看個毛啊?!而且看其它項目都允許吶喊加油,但看斯諾克,就像是看歌劇似的,不準出聲兒,出錯聲兒還會被球員鄙視、被裁判警告……簡直了,現場看個斯諾克就跟受管制似的,有那功夫,看足球了,隨便喊,喊差了聲兒都不會有人發現。

綜上所述,多年以來,斯諾克項目的發展主要還是集中在它的起源地——英國,以及距離那裡萬里之遙的亞洲地區,最主要的地方還是中國。

中國斯諾克發展全賴丁俊暉牽頭

說起來,檯球運動在中國的流行時間其實已經相當不短了,而作為檯球運動中的一項,斯諾克在中國的發展史也已經至少有25年以上了。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上世紀90年代,龐衛國就曾與包括史蒂夫-戴維斯在內的很多國外高手較量過。

不過,真正讓斯諾克在中國擁有超過6000萬受眾的人,還是丁俊暉。這位“檯球神童”是迄今為止,中國斯諾克球員中,成績最好的一個。在過去16年的職業生涯中,他總共獲得了13個排名賽冠軍。值得一提的是,他贏得過2個英錦賽冠軍和1個大師賽冠軍,也就是說,只差1個世錦賽冠軍,他就可以成為中國第一位斯諾克大滿貫得主了。

在他的帶動下,中國不斷地湧現出了很多年輕球員。本賽季,包括傅家俊和李俊威在內,共有26名中國選手獲得了世界斯諾克職業巡迴賽資格,佔總共128人的1/5還強。目前,除於德陸和曹宇鵬被禁賽之外,排在TOP64內的還有9人,加上本賽季獲得兩賽季參賽資格的10位球員,下賽季中國軍團的人數將至少也有19個。

也難怪包括亨德利在內的很多英國球星,都在感嘆中國斯諾克發展之迅猛,人才之豐富。與中國層出不窮的年輕小將相比,儘管巡迴賽中來自英國四個協會的球員還是人數最多的力量,但其中大多是3、40歲的老將,新人卻是相當匱乏。這不禁讓人聯想起中國在乒乓球項目上的集團優勢。

中國集團優勢無法化成勝勢

不過,人數雖然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夠創造出好成績的卻依舊還是已年過30的丁俊暉。而那象徵著斯諾克項目最高榮譽的世錦賽冠軍,卻成了他一道跨不過去的坎兒。

昨天凌晨,他在9-7領先的情況下,竟然連輸6局,被賈德-特魯姆普逆轉,止步世錦賽第二輪。說起來,這也不是他世錦賽的最差戰績,只不過16年來,他只有1次闖進決賽,2次殺入半決賽,3次殺入八強。距離冠軍,說近也近,說遠也遠。而隨著他和周躍龍同時連丟6局,遭對手逆轉,本屆世錦賽上也再沒有了中國球員的身影。

亨德利論斷被驗證1/5!斯諾克中國軍團世錦賽要奪冠 需向國乒學習

斯諾克中國軍團何時能把優勢轉化為勝勢?

儘管有多達6人晉級正賽,但中國軍團依舊沒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世界斯諾克官網在4月17日還專門撰文介紹了首次殺入世錦賽的4位中國選手,可見他們引起了官方多大的關注。然而讓人失望的是,此前有過驚豔表現的趙心童、羅弘昊、田鵬飛和李行都沒能闖過首輪關,而被給予厚望的丁俊暉也在第二輪中發揮一般。

這與同一天從世乒賽賽場上豪取五冠、載譽歸來的中國乒乓球隊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樣是世錦賽,同樣佔據著人數優勢(32佔6),成績卻是天壤之別。這不能不讓我們思考。

中國斯諾克選手該向國乒學習

其實,並不能說我們的成績有多麼差,畢竟,50年來,斯諾克世錦賽的冠軍幾乎全被英國球員獲得,只有兩次旁落他人——加拿大球員克里夫-索本和澳大利亞天才尼爾-羅伯遜,就是那僅有的例外。

這種歷史“底蘊”就像國乒在世乒賽上的“壟斷”地位差不多。而中國球員在斯諾克賽場上,面對英國球員時的心態,則多少有點兒像外協會選手在遭遇國乒時那樣“想贏不敢贏”。

不提被肖恩-墨菲“剃了光頭”的羅弘昊以及1-10負於巴里-霍金斯的李行,單說趙心童在對陣三次世錦賽冠軍塞爾比時,曾5-3、6-5領先,但在7平時,小將還是沒能經受住重壓,7-10被逆轉淘汰;而田鵬飛更是在9-7手握賽點的情況下,被斯蒂芬-馬奎爾10-9逆轉。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丁俊暉和周躍龍身上,他們都是在9-7領先的情況下連輸6局,分別被特魯姆普和阿里-卡特擊敗。

雖然輸球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但何其相似的場面卻同樣讓人深思。就像是在網球場上,那些年輕小將在面對“三巨頭”時,有時就難以發揮出正常實力一般。

與現在仍征戰在斯諾克賽場上的英國老將們相比,中國斯諾克選手擁有的或許是未來。更多新人湧現,更多時間淬鍊,或許在以“75一代”為首的名將們全部退役之後,我們的春天依舊會到來。但那真的是我們想要的麼?

如果說,“女排精神”象徵的是一種永不言棄、拼搏進取的話,那麼,在國乒身上體現的則是一種“大國無敵、霸氣外露”。中國斯諾克的小將們,應該在正視差距的情況下,更多地提升自信心。誰說世界第二就不能贏,世界第一奧沙利文不是都被業餘球員拉下馬了麼?能打到5-3領先,我們比誰差?

斯諾克考驗的,不僅是精密計算的頭腦和準確出杆的技術,還有勝不驕、敗不餒、領先時不急躁、落後時不驚慌的冷靜心態。中國小將們在鍛鍊技術的同時,也應該多些時間放在心理鍛鍊上。包括奧沙利文在內的高手,都需要心理諮詢師的輔助,不正說明了這點的重要性麼?

亨德利那句“五年以內很難看到”中國球員獲得世錦賽冠軍的論斷也許真的會應驗,但以現在這些中國斯諾克小將的技術,只要能克服心理關,世錦賽冠軍也並非遙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