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中為什麼有些演員紅了但卻沒有一部老百姓認可的相聲作品?

腹語叔馬大哈


相聲演員都是靠作品走紅的

相聲演員是靠藝術吃飯的,他們不是花瓶,怎麼可能紅了卻沒有被認可的相聲作品呢?當然了,可能每一個人的作品被認可的程度不一樣,這是客觀存在的。

就拿當今相聲界最火的演員郭德綱來說,在普通相聲迷心目中,他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比如“你字”系列和“我字”系列,還有《西征夢》《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等,每一篇都百聽不厭。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對郭德綱的相聲並不認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啊,但是我相信認可郭德綱相聲的人所佔的比例一定要大的多。

再比如新生代相聲演員中最火的岳雲鵬和張雲雷,其實在各自粉絲的心目中都有非常經典的代表作,比如岳雲鵬的《車在囧途》《保安隊的日子》《河南STYLE》等,張雲雷的《汾河灣》《洪洋洞》《歪唱太平歌詞》《竇公訓女》《九藝鬧公堂》等學唱系列都是經典,但是在對張雲雷瞭解不多的人眼中,他只會唱《探清水河》;這個就屬於解不開的死結,你跟他說張雲雷有很多作品,但是他說不喜歡看也不想看,我只知道《探清水河》,你有什麼辦法呢?


每一個人演員都有侷限性

每一個演員都有其自身的侷限性,沒有人可以十全十美,只要能夠揚長避短,在他擅長的領域遇到最能夠欣賞他的觀眾,然後互相接受,互相欣賞,這就足夠了。相聲演員不能夠奢望讓所有的管子都喜歡自己,相聲觀眾也不能奢望所有的相聲演員都按著自己的思路發展,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是雙向選擇的過程。

我聽相聲有十多年了,很多人的作品都聽過,喜歡聽的就多聽一點,不喜歡聽的就儘量不聽,反正現在相聲演員那麼多,選擇餘地還是很大的。總不能跟某個演員槓上吧,覺得人家不好還天天聽,非要找出人家的罪狀一二三四五,然後口誅筆伐,那不是自找不自在嗎?聽相聲就是個令人快樂的事,真的別較勁,不值得!


相聲演義


老百姓認可這個目標既簡單,又不可能達成。

如果題幹說的老百姓是全中國底層人民,那侯寶林馬三立,也沒有一部被所有人都記住的作品。

如果題幹說的老百姓只是一個大致的集群概念,指的是能夠被一定比例人熟悉並認可的作品,那我的結論就是:現在火的相聲演員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有作品在身的。


以郭德綱為例,他的微博粉絲是六千萬,但真實用戶比例應該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也就是一千萬左右。這一千萬真實存在的人類,裡面還有一些是因為討厭郭德綱才關注他的,就像我關注何沄偉曹雲金的理由一樣。所以我們再打一個折扣,按照敵我陣營五五開的比例,郭德綱有五百萬絕對認可他藝術的粉絲,別嫌少,對於一個名人來說,這個用戶體量已經足夠他成為超級富豪了。

那麼這五百萬人在整個中國人口中的佔比是怎樣呢?

也就是說,平均280個人裡面,才有一個是郭德綱的粉絲。但是為什麼喜歡郭德綱的人能產生“郭德綱得到所有老百姓認可”的錯覺呢?這其實就是一種倖存者偏差誤區,你跟認可郭德綱的人在同樣的語境下更容易聚集在一起,於是產生了周圍都是認可郭德綱的聲音,但事實上你無意識忽略了不認識郭德綱,甚至反對郭德綱的一些存在。

同樣的道理,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等相聲年輕偶像,他們都有吸引自己粉絲群的作品。岳雲鵬的《德雲一哥》、《我是歌手》等,郭麒麟的《迪拜孝子》,張雲雷的《汾河灣》、《學啞語》等,孟鶴堂的《周文王》、《盤他之歌》等,這些都在各自的受眾群裡面,廣為流傳,甚至被當做他們的標籤。

可惜走出那個絕對認可的圈子,外界的聲音都是質疑跟反對,以及徹底無知的陌生感。這並不是藝人或者粉絲的錯,而是受眾無法徹底普及,只能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國民熱度”的錯覺。

而目前相聲圈裡面擁有國民級熱度的,確實只有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只能算半個。其他的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還在狹窄的粉圈裡面尋找突破口,即使他們任何一個人摘出去,都可以把相聲圈其他人的熱度都比下去,但他們仍然沒有達到國民級程度。

而即使走到國民級熱度領域,也仍然面對的是絕大多數人對你無感或者陌生,只是擁有這種程度的路人緣之後,別人提到你名字的時候,會有“好像在哪裡聽過,挺不錯一人”的評價,再好一點就能想到你說的某一句話,唱的某一首歌,甚至說的某一個段子。

所以老百姓認可這個概念,應該儘量在行業圈子跟精準受眾裡面去尋找答案,而不是泛泛的理解為全中國,大師都做不到的事情,讓現在這些中青年藝人去完成,實在壓力太大。

但即使無法讓每一個人知曉,相聲演員的本職工作還是出作品,而不是怎麼讓自己沉浸在流量的福利中,那樣只會淪為娛樂圈的小生,迅速被資本透支幹淨。


鹹魚茶館


這個問題問的我感覺本身就有問題,演員紅了,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炒作,通過緋聞來提高關注度。另一種,就是了靠實力,靠作品,讓觀眾喜歡。一個優秀的演員,他讓觀眾喜歡他,應該是通過他綜合展現給觀眾的樣子,作品哪個都不錯,都很精彩,說不好哪一個好與不好,問觀眾最喜歡哪個,觀眾一時還真回答不出來,都很好嘛。而有的演員,他通過一兩部作品紅了以後,之後再沒什麼出彩的作品了,所以問起觀眾來,觀眾只能記得他的一兩部比較出色的作品。所以,作為觀眾,我更關注一個演員呈現給我們的一部又一部優秀的作品。而不是通過一兩部作品火了以後,不務正業了,參加各種達人秀、娛樂節目,引起關注度。演員的定位很重要,說相聲、演小品、電視節目、影視,做什麼就做好做精,而不是哪邊都摻和,而哪個都沒做的很好。


鐵人8288


因為他們火的更多的是“風格”,而非某一個作品;

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因為郭德綱的原因,又把相聲藝術極盡昇華,變的多元化、被更多人認可,而也因為他的原因,令相聲界紅了很多如曹雲金、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這樣的相聲演員,但細想之下,每個人似乎都缺少一部人盡皆知的作品,當然,這和他們“相聲演員”的職業也有關係;

火風格不火作品;

從以上提到的這些相聲演員中,不知“小黑胖子”是有意為之還是機緣巧合,在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等正火的幾個相聲演員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風格,每個人除了在電視機前表演的十數部作品之外,線下劇場演出時的作品也數不勝數,但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風格,提起名字就知道他的表演風格;

就拿岳雲鵬來說,他的風格是公認的“萌”,或者說是“賤”,比如他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所表演的《看病》、《我要講規矩》、《我是歌手》、《誰是一哥》等作品中,大家在品味他相聲的同時,也對他的“風格”有所瞭解,並且烙印在了心中,以至於很多人在春晚這樣莊重的舞臺上看到他,都會忍不住聯想到他“萌、賤”的風格;

其次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德雲二爺”張雲雷了,以他目前的人氣,已經有了超越德雲一哥岳雲鵬的勢頭,但細想之下,很多人又覺得他相聲說的並不好,不但沒有什麼代表作品,就連在喜劇人舞臺上的表現都有些不盡如人意,甚至很多人直言說其是“花瓶”,但這並不影響他紅,因為他的風格就是“唱和帥”,靠這個風格成名的他,相聲說的好不好很多人並不在意,愛屋及烏之下,他就是最好的;

當然,最火的人中自然少不了在《歡樂喜劇人》第五季和冠軍席位擦肩而過的張鶴倫了,前段時間有人吐槽他的風格完全是在模仿岳雲鵬,但實際上,仔細品味也不難發現,他的風格雖然和岳雲鵬相近,但卻昇華成了“sao”,而非單純的“萌和賤”,這樣特殊的風格讓他在沒參加喜劇人之前就已經火了,並且依然成為德雲社內部公認的“德雲全能王”,說學逗唱樣樣精通,又有獨特的風格,沒有代表作品之下他也足以火遍大江南北;

總之,他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風格,也有很多的作品,但對於觀眾來說,風格才是主要的,畢竟如果沒有一個獨特的風格,很難令大家喜歡他的作品,就如老一輩相聲演員一樣,提到《虎口遐想》、《新虎口遐想》等作品大家都知道來源於誰,但對於這名相聲演員卻很難去喜歡。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影視巨能聊


很正常啊!畢竟真正被認可的相聲作品寥寥無幾,主流就不說了,主流界除了八九十年代輝煌時期有許多好作品外,2000年後基本完蛋了!非主流界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郭德綱04-06年那批相聲,我係列等,絕對精品,還有就是苗王的滿腹經綸和學富五車,近兩年除了盧鑫玉浩!即使當紅的岳雲鵬除了什麼五環之歌啥的也沒啥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五環之歌也不叫相聲啊),當紅炸子雞張雲雷一提到他不是探清水河就是鎖麟囊,那也不是相聲!現在其實還是相聲的困難時期,好作品很少,以前能弄出不錯作品的郭德綱去主持了,苗阜去當官了!創作才是相聲基礎,缺少創作人才是相聲的最大困境!











魏紹海1975


很正常啊!畢竟真正被認可的相聲作品寥寥無幾,主流就不說了,主流界除了八九十年代輝煌時期有許多好作品外,2000年後基本完蛋了!非主流界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郭德綱04-06年那批相聲,我係列等,絕對精品,還有就是苗王的滿腹經綸和學富五車,近兩年除了盧鑫玉浩!即使當紅的岳雲鵬除了什麼五環之歌啥的也沒啥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五環之歌也不叫相聲啊),當紅炸子雞張雲雷一提到他不是探清水河就是鎖麟囊,那也不是相聲!現在其實還是相聲的困難時期,好作品很少,以前能弄出不錯作品的郭德綱去主持了,苗阜去當官了!創作才是相聲基礎,缺少創作人才是相聲的最大困境!


隨心侃


你記不記住沒用啊!他的觀眾喜歡就完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比如老郭的論相聲50年之現狀,西征夢,我這一輩子,我要上春晚!岳雲鵬的當行論,張雲雷的九藝鬧公堂都是精品!



梓煜清


張雲雷用現代的方式演繹傳統的節目,形式新穎,與時俱進,把現代與傳統的元素完美結合,令人耳目一新,符合時代審美要求,經他翻新作品如巜九藝鬧公堂》,巜汾河灣》,《八大吉祥》,《上大壽》等等等等,都非常棒!!!


喜歡辮兒的老阿姨


這個紅是自吹,水軍,粉絲吹,傳媒吹,這三吹就變成了特別吹而形成的,只有少數人的喜歡,而並不代表大多人,屬於見光死,盛傳郭德綱熱,是真的嗎?我就在小區進行詢問,大部分都不認識,只有幾個別的年輕人知道,知道的人中,只說,呌樂,但是都是骯髒的話,耍賤,損人,太刺激了,只能偶爾聽一下,有的聽了都受不了,


西方53


這很正常啊!以前的相聲演員都是在編制內拿工資幹活兒,現在說相聲是為了養家餬口掙大錢!出發點有本質上的區別!

我們現在都像魔怔了一樣追捧新星,可是真的靜下來時仔細想想其實老一輩相聲人還是有很多好段子,都成了時至今日還口口相傳的精典之作!

像馬季的相聲,他描繪那個養王八的老賴那影像就絕了:公安不敢逮,法院不敢判,想要我還錢,還得再借五百萬!哈哈!這嘴臉跟真的一樣!說明人家馬季先生那是真的有生活滴!舞臺作品源於生活,更源於演員對藝術那種純粹的愛,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禁得起光陰荏苒的傳世之作!

很可惜,現在的相聲演員都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搞出來的東西也大都是為了賣票而生的,藝術的味道已經跟我們漸行漸遠了!

就說現在最紅火的徳雲社吧,郭德綱算得是紅遍全球的相聲大家了,但是老郭的段子也僅僅是為了搞笑而搞笑,是的,老郭可以一句話就逗笑觀眾,但是,如果讓你閉起眼睛回想起來哪段能夠算得上張口就來的精典?恐怕還真的一時半會兒說不上來啊!除了打情罵俏的葷話,還有那天生的靚嗓兒,好像真的無它了!

岳雲鵬還好一點,長相比較有觀眾緣兒,很討喜,是個說相聲的料!他可能是徳雲社裡最貼近藝術倆字的相聲人了。張雲雷的相聲就更不行了,説功太一般了,雖然很火,但是靠的是唱小曲兒唱戲,非相聲本門功課,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靠顏值!人人都愛張富貴!翩翩公子顏如玉,哪個不喜歡呢?可是,不知道老頭兒張公子還有沒有人這樣喜歡呢?

是啊!相聲演員現在出了名的還真不少,可是,好的相聲段子確是少之又少了!這不奇怪,大家都是奔著掏金子去的,掏出來的玩意兒最後是要有人買賬滴!也許藝術這倆字兒和成功這個詞兒根本就不搭噶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