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美食:我最愛的家鄉美食13---莫言家鄉的美食 山東高密爐包


今天應粉絲要求,家鄉美食---推出山東濰坊高密爐包,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歡迎關注頭條號,足不出戶,領略全國。

民間傳統名吃高密爐包歷史悠久,風靡城鄉。始於清代年間,在民國時期有著獨特意義的形勢盛行,用來走親訪友的禮物送給朋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於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更是名冠城鄉。

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高密爐包用料講究,以鮮豬肉、鮮韭菜、鮮白菜和上好的精麵粉為主料,以海米、木耳及各種調料為輔料,精心加工而成。

解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密爐包已遍及城鄉,成為高密人民的大眾食品。現已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通過。

高密爐包是以香、焦、酥、脆、菜生、肉熟著名的。據傳說,高密爐包是從漢朝名將韓信手下的廚師手中傳下來的。楚漢相爭的時候,韓信在高密指揮“濰水之戰”。在當時的戰場上至今還有韓信溝、張魯祠的所在。那廚師為韓信做過爐包,很得韓信賞識,這手藝被從當地招來幫廚的“偷”學到了手,一輩一輩傳了下來。

到清朝末年,呼家莊的王家、徐家,夏莊的張家(“公順”)就開起了爐包鋪。民國時期,呼家莊就有了幾十戶人家打爐包。他們推著小推車,帶著篷布、爐、面、菜、柴草等四處趕集打爐包,一年四季不斷。呼家莊的徐家還在高密城的神仙巷安營紮寨打爐包。

呼家莊王家、徐家的傳承遍及高密的二十幾個村莊,遠到濰坊、青島、北京等地。解放後,高密的國營、集體飯店都把爐包作為傳統名吃傳承下來,並不斷髮揚光大。

其實這道美食就是屬於一種煎包,幾乎它裡面的餡是以鮮豬肉、鮮韭菜、鮮白菜和上好的精麵粉為主料,然後再把海米、木耳等各種調料作為輔料這個樣子。

再加上精心加工而成就會做出包子又大又白,這也是包子的一種特點,而且它的皮面暄軟、餡兒也非常的飽滿,味道也非常的鮮美。掛漿也非常的講究,火候也一定要獨到,一定要記得油香四溢的時候才是最好吃的。

最近幾年,隨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高密作為莫言的家鄉名氣越來越大。高密政府加大了對高密美食特產的宣傳,尤其是高密爐包的包裝和對外宣傳上多下工夫,既吸引顧客,又要讓外界人熟悉、瞭解、關心、支持、食用,進而推廣了高密爐包。

如今,在高密城,幾乎所有的飯店、酒樓都把爐包作為麵食招牌,還根據人們的喜好,分素餡和肉餡兩種融為一爐,味道上佳。這也引起了外地人的青睞,一些大城市也有了高密爐包店。不久,高密爐包被評為“山東名吃”,樹立起了品牌。


網友們吃過嗎?高密爐包怎麼樣?哪家最好吃?歡迎關注頭條號,私信提供素材。麻煩看到此文的朋友,順手點擊屏幕右上角,關注頭條號。舉手之勞,小編在此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