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鶴髮莊氏古祠堂


海陸豐:鶴髮莊氏古祠堂


作者簡介:莊俊鴦,女,教師。文學愛好者,陸豐市作家協會會員,潭西文學社社員。



鶴髮古祠堂鶴髮童顏

一座老房子承載著七百多年的家史,一座古祠堂,書寫著祖先豐厚的財力和犀利的深謀遠慮。

鶴髮莊氏古祠堂,曾幾度伴隨著歷史改朝換代風雲變幻,受過幾朝封建王朝直至新中國漫長曆史風塵的洗禮,雖歷經七百多年狂風暴雨的摧殘,它不僅沒被歷史風雲夷為平地,變成一片荒蕪,它的面貌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頹壁殘垣,而仍然是以一座完整的房子結構佇立於鶴髮村,它雖褪去鉛華,然風骨猶存。讓後輩人歎服的是,祖祠那用紅糖灰沙土作為素材建成的牆壁乃至屋頂木材,至今完整無損,屋頂瓦片也保存得相對完整。房簷處,精美的騰龍躍獅子等木雕還清晰可見。據說,此古祠堂的佈局設計是海陸豐一帶所有祠堂規格的第一模板。鶴髮村是海豐第二建居地,第一建居地是海城,由此可見此古祠堂及其村史悠久的歷史。

鶴髮村的原始建居主人是莊椿山公。椿山公之孫莊崐山公,乃潭西東山村的一世祖。鶴髮村現在與祖祠並存的古屋有幾十座,皆是椿山公及其兒孫白手起家所建,留給子孫後輩一筆不小的財富。聽聞當時鶴髮村莊氏一族富甲一方,遠近聞名,現如今,幾十座歷史文物古屋和古祠堂可以為證。

約一百二十多年前,由於歷史風雲變幻,烏紅旗派別爭鬥之激烈近乎滅絕人性,爭鬥結果是你死我活。當時勢單力孤的紅旗派族人被迫背井離鄉,逃命遷徙至附近偏僻山野另立家園,幾十座歷史古屋亦同時淪為他人所有。

椿山公一脈裔孫開枝散葉,繁榮昌盛。他們居住足跡遍及海陸豐各地以及海內外,共近幾萬人。族人興旺發達,他們從事 仕農工商等各行各業,事業風生水起。

現今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勢大好、蔚然成風,鶴髮莊氏祖祠也將面臨拆遷或重建。椿山公裔孫 中有人提議重建祖祠,也有人提議保留祖祠原來風貌,祖祠屋頂、牆壁等小面積破損處僅做適當修葺即可,憑此等古屋爭取向省申報古村落古文物保護。

祖祠的重建或是修葺,有待留守家鄉的鄉賢及外出遊子等莊氏族人共商良策。古祠堂留給後輩人的是歷史的痕跡,和對祖輩先人卓越智慧和才能的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