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不工作或不想工作的“尼特族”青年比例达18%

韩国不工作或不想工作的“尼特族”青年比例达18%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文章称,在韩国,每五个青年人就有一人是不就业也不进行任何培训的所谓“尼特族”,长期的青年失业问题对此造成了一定影响。

4月2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019年社会概览》表示,以2017年为基准,韩国15-29岁尼特族比例达18.4%,在OECD的36个成员中排名第七。

经历过经济危机或正处于长期经济低迷的土耳其(27.2%)、意大利(25.2%)、希腊(22.4%)、墨西哥(21.3%)等尼特族比例高于韩国,同属尼特族比例较高的国家。

相反,爱尔兰(4.6%)、荷兰(7%)、卢森堡(7.5%)等北欧国家该比例则较低。较之德国(9.3%)、日本(9.8%)等与韩国经济结构相近的国家,韩国的尼特族比例约为他们的两倍。

澳大利亚(10.9%)、美国(14.1%)等的尼特族比例也比韩国低。OECD国家的平均值为13.4%,比韩国低5个百分点。

换言之,韩国不工作或不想工作的无业青年要多于其他OECD国家。与10年前的2007年相比,OECD平均值从13.8%下降至13.4%,但是韩国却反而从18.2%上升至18.4%。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的分析也显示,韩国的青年尼特族人口已经从2015年的163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168万人,到2017年则达到了174万人。整体青年人口中的尼特族比重不断上升,从2014年的13.7%到2015年的14.3%,2016年为14.4%,2017年达14.8%。

有分析称,尼特族之所以不断增加是因为青年所期望的“优质”工作岗位并没有增加多少,从而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无法就业或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失业者。

韩国统计厅表示,15-29岁青年失业者从2008年的31.8万人大幅增加至去年的40.8万人,同期青年失业率也从7.1%上升至9.5%。

其次就是求职期长期化同时又无所事事地不参与经济活动(赋闲),或长期不参加求职活动(放弃求职)等的“非经济活动人口”。青年“赋闲”人口从2008年的25.1万名人增加至2018年的31.3万人。

青年中放弃求职的人数从2014年起每年呈递增趋势。整体上,每年放弃求职的人数从2014年的39.4万人增加至2018年的52.4万名。

汉城大学经济专业教授表示,有大量青年即使参加求职活动也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并会因此而感到受挫,经济萎缩同时再考虑到人口结构、大学毕业生数量等,尼特族的比重短时间内或难以下降。

韩国本科学历以上的高学历尼特族较多,这一特点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韩国的青年尼特族中,完成大学教育的高学历者比例为42.5%(以2015年为基准),是OECD国家中最高的一个,未读完高中的低学历者比例最低,仅为6.8%。墨西哥(63.2%)、土耳其(61.6%)、以色列(58.1%)、西班牙(56.8%)等青年尼特族中,低学历者的比例远超过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