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業是硬需求、大市場、新引擎——我們如何與時俱進?

作為大健康產業的一份子,我們搭建平臺,主要是對精神文化、基礎營養、保健養生、醫療器械、居家生活等方面的健康產業相關產品,同時希望健康產業健康發展,以全生活的養生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全家人的健康解決方案,這是行業的追求和目的。

搭建平臺十幾年以來,一直在研究觀察國家對大健康產業的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正逢當下國家對大健康產業,尤其是保健行業的整頓和嚴管情形下,各位同仁不知對行業發展作何思考?

我把健康產業歸納為三句話:

第一句是硬需求,中國人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剛性化,剛性化越來越明顯就是因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消費者支付能力提升。

第二句是大市場,中國健康產業一定是一個大市場,這是由中國的人口基數所決定的,在健康產業發展多年的,也一定是深有體會。

第三句是新引擎,這個大家可能還關注的不夠,中國近些年來下行壓力非常大。所以我們集中精力轉變發展方式,尋找經濟發展新引攀,這也是新的推力,國家針對這塊兒有明確的佈置,其中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引擎就是健康產業的發展。

健康產業是硬需求、大市場、新引擎——我們如何與時俱進?

那麼新的監管體制會對我們現在的健康產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至少有八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機構改革後,“四個最嚴”的指導思想依舊不會改變,大家不要寄希望於機構改革過程中會弱化“四個最嚴”的管理。

第二,監管體系也越來越嚴厲,這也是機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減少交叉、重複、疏漏與重疊,使得我們的監管體系更加的嚴厲,所以大家不要抱有幻想。

第三,法規體系更加趨於完整。所以做健康產業的同仁一定要關注國家政策:要及時瞭解和關政府法規和政策動態,

第四,執法會更加嚴厲。我們可以觀察到,每一個機構剛開設時,勁頭足、馬力大,這是一個規律也是一個特點。所以在“四個最嚴”的要求下,我想中國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是一個趨勢。

第五,監管效率越來越高,改革很重要的就是要提升監管效率。這個對大家來說是一個好事,改府辦事效會越來越高。但另一萬面,監管與處罰的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第六,我們要關注各地監管機構的重建,我前面講過,相關的研究顯示,從國家中央的改革到地方的改革,以往的經驗是四到五年,剛好是一國改府,我想在這個過程當中,監管層面會有一個過渡與逐漸統一的過程,為什麼會強調這個問題,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企業千萬別往槍口上接撞,可能你發現在這個地方你的行為方式合情合理臺法,可能換一個地方就會受到制裁,這種案例在中國比比皆是。

第七,在新舊體制的轉換過程中,很多不確定因素與情況定會增多,所以我勸同仁們,一定要審慎行事。

第八,我們要關注到監管機制與科技支持一定會有變換。新的機構成立後,監管機制到底什麼樣的,我們要關注,關於科技支持的問題,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一個是關於食品的,兩個不同的檢驗機構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科技支持的平臺是不一樣的,但是法院採信的是有政府倍量的,所以我覺得這些大家一定要去關注。

健康產業是硬需求、大市場、新引擎——我們如何與時俱進?

新的機構是致力於監管體制的提升,更好發揮市場擇優汰劣的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要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這必將有利於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企業要注意的是:

第一,合法合規經營越來越重要,甚至是生死攸關。

第二,要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特別是合法合規經營管理能力。我認為這個能力現在在我們行業弱化的非常厲害,這個問題如果最後不關注,結果肯定不樂觀。基本的判斷,就是外部的環境肯定更有利於合法合規企業的發展。違法的企業被淘汰掉,被制裁掉後,無形當中騰挪出來的市場就被合法合規的企業所獲得,所以合法合規才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首先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確確實實到了轉型升級的關口。如果從業的企業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建議花一點時間好好的思考一下未來的發展之路。轉型升級會表現出一定的特點來。比如說,企業會通過產品加服務的形式,而不僅僅去賣自己的產品。很多企業可能會想我們現在不就已經是服務的形式了嗎?其實很多企業現在還是偽服務,你這個服務是為了賣你的產品,這個不叫服務,而是市場營銷。所以,大家心裡面應該跟明鏡一樣,只有通過真正的服務才能獲得更多的消費者。

其次,我想我們健康產業在將來會出現多業態混合的現象。多業態混合的現象對我們企業管理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到底是做專業化還是多元化?其實全世界的企業永遠都在面臨這個問題,我們的企業家要思考,在出現多業態混合時,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到底要做什麼。

第三,我想我們轉型升級肯定要考慮到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支撐,沒有科技的支撐,你在健康產業的發展當終究會落後。

第四,我們在轉型過程當中,經營方式的轉變非常重要。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零售業都在面臨個問題,那就是他們還在糾結自己是做線上還是做線下。實際上大家沒有搞清楚一個問題,線上線下的選擇是由於成本決定的,當線上成本高於線下的時候,資本運營活動一定回到線下,當線上更有優勢的時候你就自然回到線上,這就是企業經營管理永恆的主題。很多企業家在糾結的過程中,失去了很多商機。

健康產業是硬需求、大市場、新引擎——我們如何與時俱進?

最後一點,我們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要關注的核心是明確產業發展大勢和趨勢,不僅如此還要做到有效的應變。不過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們應變的能力是以企業經營的水平為基礎的。如果你不具備經營管理的能力與水平,我們之前所講的就失去了它本身所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