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設計 | muhammed sajid

撰文 | 張浩東

出品 | 支付百科


月入十萬的羊毛黨,究竟怎麼做到的?

最近,由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判決書,揭開了一起有組織地“薅羊毛”的可怕內幕。

如果在QQ、微信、微博和網頁上輸入“薅羊毛”,會出現多種不同種類的群組織,有優惠活動的地方,總有羊毛黨的身影。

被譽為中國最會過日子的網民,羊毛黨究竟是個什麼黨?有網友形容,他們立志“吃幹榨盡這人間”。

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薅羊毛升級史

羊毛黨一詞,最初源於春晚經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在生產隊放羊的白雲大媽歪腦筋一動,揪羊毛搓毛線,給黑土大叔織出一件毛衣,被扣上“薅社會主義羊毛”的罪名。此後,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享受精打細算樂趣的人群就被調侃為羊毛黨。

2018年12月,知名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展開了全國性的聖誕節促銷,只要網友在星巴克APP註冊新用戶,就可以領一張兌換券,兌一箇中杯咖啡,因為星巴克此次營銷活動沒有采用反羊毛措施,羊毛黨刷手只要用一個新手機號、填寫簡單資料,就可以去領一張價值37元的咖啡兌換券。隨後,星巴克緊急下線了該活動,根據業內人士估計,如果不及時停止活動,此次星巴克的損失高達一千萬元以上。

2019年1月20日,有網友爆出拼多多存在重大BUG,用戶可領100元無門檻券,此後“有大批用戶開始媷羊毛,一晚上200多億都是話費充值”。後拼多多緊急將所有優惠券的領取方式下架,而且用戶已領取但未使用的優惠券也被取消。

對於網絡上損失200億元的傳聞,拼多多方面已經予以了否認,表示“最終還能追回不少,實際資產損失大概率低於千萬元”。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判決書顯示,某團體通過非法渠道購買用戶個人信息,在招商銀行“掌上生活APP註冊後騙取積分,兌換禮品後對外銷售獲利,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薅走了招商銀行的上萬張視頻會員卡、700多張星巴克飲品券,還有其餘眾多禮品。

此外,另一起判決書顯示,有羊毛黨專門利用翼支付薅羊毛,從網上非法購買個人信息後,在翼支付上註冊兌換禮品券倒賣獲利約1萬元左右。

今天的羊毛黨,已經是有組織的產業化運作。

據「支付百科」瞭解,根據羊毛黨的性質,可將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平臺漏洞為自己牟利的違法行為,像拼多多或者星巴克事件中的部分參與薅羊毛的人,而另一類則是在合理範圍內,享受銀行為持卡人提供的福利的行為。

月入十萬的背後

刷信用卡消費,可以獲取積分,兌換禮品……羊毛黨的興起與真金白銀的營銷補貼有關,現實中的職業羊毛黨,常常靠蒐集各大銀行、電商平臺等的優惠信息獲利。

目前職業羊毛黨已經形成具備規模化的一條產業鏈,涉及的範圍也不只是信用卡,包括P2P、電商平臺等領域。

以信用卡為例,「支付百科」觀察發現,在某個關於信用卡薅羊毛的QQ群裡,彙集了數百條優惠活動信息,所有銀行幾乎都在其中。而在群裡,通常會有一位被稱作“羊頭”的人,也是羊毛群的群主,“羊頭”會負責收集各類信息,對信用卡的各種優惠活動進行了細緻的研究,然後分享給群裡的羊毛黨們,羊毛黨薅羊毛的同時,“羊頭”也能獲得相應的利益。

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隨著各類信用卡套現、刷單軟件的出現,也降低了職業羊毛黨薅羊毛的成本,對於羊毛黨來說,出售信用卡提供的各種權益是他們賺錢的方式之一,因此他們會瘋狂的辦卡,手裡的信用卡越多,自然匹配到的銀行權益就越多,而且多張信用卡也會獲得累計更高的授信額度,再通過POS機套現這種虛假交易的方式將額度刷空,這樣雖然會以付出部分手續費的為代價,但卻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每月用數萬的消費額即可轉化成幾十萬的積分,中間的利潤依然誘人。

「支付百科」詢問了一名資深的信用卡羊毛黨,在其一個月的收穫清單上,總計價值已經接近萬元,他表示群裡的高手大有人在,有些甚至月收入可達十萬元以上,可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加入到羊毛黨的隊列。

更為可怕的是,專業羊毛黨在自己薅到規模化羊毛後,往往會對其擴散以吸引普通用戶,達到法不責眾的效果,也會讓一個漏洞在修復前會被大面積擴散。

當然,羊毛黨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分分鐘薅到銀行懷疑人生。舉個例子,此前某銀行針對信用卡推出了一個優惠活動,被羊毛黨發現了,一傳十,十傳百,瞬間損失一個億。最後,羊毛黨們薅走的羊毛,比如禮券、商品等,也會有專業的分銷渠道進行回收。

此外,利用偽基站群發短信、養黑號等也是職業羊毛黨的慣用手段。

所謂的偽基站,就是可以將個人短信偽裝成企業,並且利用共用基站的頻道進行群發。羊毛黨正是用這個方法,將自己的賞金邀請短信,偽裝成官方推廣短信,從而讓很多不明真相的用戶點了他的鏈接。

據「支付百科」瞭解,羊毛黨們有專業的工具和技術來支持他們薅羊毛,比如“貓池”,可以讓他們擁有大量的手機號碼,甚至可以模擬不同IP,羊毛黨利用手機黑號到各互聯網金融平臺大量的註冊新用戶,薅各大平臺的羊毛。

能否幹掉羊毛黨?

羊毛黨也分黑白兩道。

一個“取之有道”的正常羊毛黨,會合理利用一切商家的促銷活動來獲利,但是並不會違反平臺的規則。

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合理合法的薅羊毛和違法犯罪的詐騙行為之間的界限,關鍵在於消費和信息的真實性。

合理合法的薅羊毛,其實是在用戶本身具有真實消費的前提下,通過合法的方式刷卡消費,最終獲得信用卡積分來兌換相應的獎品,這種方式下獲得的權益,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轉贈他人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若用戶通過虛假交易來獲取積分,實質上屬於欺詐行為。

事實上,無論是黑是白,職業羊毛黨都收割了屬於普通消費者的紅利, 而職業羊毛黨也是各大銀行重點規避和過濾的對象。

作為銀行對持卡人的一種回饋,信用卡積分經常被羊毛黨所盯上。從法律角度來看,虛假交易換積分觸法,甚至有可能會被判刑。2017年10月份開始,一名1996年出生的男青年在不到兩年時間裡虛假交易人民幣1600多萬元,換取價值12萬多元的禮品,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2018年3月,針對大量羊毛黨利用批量註冊賬號上傳視頻騙取補助,河北警方通過技術手段抓捕了一個15人的黑產團隊。

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目前,各銀行也在對非法套現、套取積分等行為加強風控,如果發現不正常的刷卡交易,會對持卡人採取嚴格的措施,確定違規者其信用卡積分將會被凍結或清零,一以此來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

雖然高額補貼與實際優惠本意是獲取用戶、增加用戶粘性,但只要補貼與優惠不斷,羊毛黨的行為就很難杜絕。儘管如此,也並不意味著銀行會一味的容忍羊毛黨。

此前,多家銀行相繼發佈公告對信用卡權益進行調整,興業銀行也發佈公告稱使用航空類聯名信用卡在家電、珠寶類商戶消費,將無法獲得相應的積分;交通銀行宣佈取消兩類別的積分獎勵,屬於“金融機構-人工現金支付”、“金融機構-自動現金支付”兩類類別的消費,積分將不予計算;民生銀行發佈公告稱從2018年9月份開始對信用卡規則進行調整,單個自然月按照客戶名下已激活卡片(不含公務卡和消費貸款類卡)授信額度的2倍設定積分累計額度上限,種種措施都代表著銀行開始出手整治羊毛黨。

在攔截羊毛黨時,如何降低對正常用戶的影響,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命題。如果銀行壓縮信用卡積分的可兌換權益,雖然銀行會綜合考慮以達到“平衡”,但於正常持卡人也有一定影響。

對於銀行來說,可以想辦法來提高活動用戶的參與門檻,以避免羊毛黨對活動資源的過度擠佔,還能更加合理的將權益分到真實持卡用戶和高資產手中。

此外,隨著AI技術等的興起,能否用技術幹掉羊毛黨也是業內爭論的焦點。例如:手機APP加入人臉識別技術,當平臺開展優惠補貼營銷活動時,能否通過識別人臉、限制刷臉次數等,提高參與門檻,甚至有可能建立“黑名單”,直接將羊毛黨們拒之門外。

道高一尺還是魔高一丈?事實上,真正的整治職業羊毛黨之路仍任重道遠,需多方配合,銀行也不能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監管部門也應對違法行為予以直接打擊,或通過降低套利空間進行間接打擊。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精明的羊毛黨總是能鑽各種漏洞,最終誰會是這場遊戲的勝利者,我們拭目以待。

可以預見的是,信用卡髮卡行、電商平臺、支付機構等與職業羊毛黨的博弈,在未來將是一場無限的貓鼠遊戲。


最會過日子的羊毛黨:有人月入十萬,有人被判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