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是不是很討厭外地人說上海菜很甜?

前度再見


上海菜甜嗎?說上海菜甜都是毫無知識的瞎說!

上海人來咱五湖四海,主要有蘇州,無錫,揚州,鎮江,蘇北,寧波,紹興,杭州。還有浦東本地土著。各地人的口味不一樣,喜好的菜的鹽談甜臭鮮辣麻各不相同。

因此上海的菜館有蘇州無錫的蘇菜(很甜的),有楊州鎮江的楊州菜(基本不甜)有寧波菜(鮮而臭),紹興萊(鹽而臭),杭州菜(官菜),當然也有川菜(麻而辣),至於浦東本幫萊是濃油赤漿(放黃酒醬油和微量鹽和糖,但並不甜)。

同時上海人中佔絕大多數的寧波人,紹興人都是嗜好海鮮,河鮮,特別是臭冬瓜,臭千張,臭頭腐,往往是以鹽為主。

而隨著時代變遷,真正上海人(那怕是蘇州無錫移居的)現在的菜都以素談,倡導本物之鮮味,如好春筍,蠶豆,豆苗芽,海鮮(小黃魚,帶魚,昌魚,海蟹),河鮮(廬魚,鯽魚,河蟹),常清抄清蒸而已。以至許多人家竟無裝糖的瓶子了。

因此上海人討厭外地人說上誨菜甜是毫無根據的無稽之談,同時上海人很自得其樂,自家自燒自家合口味的,各人各去各不樣同的菜館。何在乎他人之行,他人之言呢?

而且上海的菜少而精緻,沿用了浙江人的口氣平日裡叫小萊,下飯。只有到喜慶的桌面上的大盤熱抄再叫上大菜了。


真好160863998


首先,說上海菜很甜的人一定不是熟悉上海菜歷史的老饕!其次,上海人確實也不喜歡被外地人打上標籤!

上海人說了,要比甜,我們甜得過無錫菜嗎?況且,傳統的上海本幫菜並不是偏甜的!

上海也被稱為滬菜。主要以上海地區傳統菜餚為主,吸收十餘個幫口長處,融匯西菜風味而成。以紅燒、生偏見長,口味較重,善濃油赤醬,頗有家常風味。

上海本幫菜,是上海的鄉土菜餚,特色是醬油和冰糖放得多,滋味濃郁鮮美,甘腴甜潤,以真材實料和慢火細工取勝。每道菜看起來都油汪汪、紅噴噴的,份量紮實,代表作是草頭圈子、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紅燒禿肺和紅燒回魚等,其中又以德興館、老正興和上海老飯店所燒製的最名聞遐邇。所以其實上海菜本身的做法裡面是會加糖的,偏甜也無可厚非。而且江浙滬一帶烹飪都比較清淡,以發揮食材本身的味道及特點作為烹飪的要點!本地人習慣了本地菜的味道,吃起來根本不會覺得甜。反而是長期使用重油重麻辣的其他地區的人吃上海菜當然會覺得不適應,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我們每個人對食物的追求和品味都不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愛好和習慣!可能你喜歡甜的,我喜歡鹹的,他喜歡酸的。大家充分理解對方就好了,互不干涉,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什麼一定要給其他人打上標籤呢?


武漢壹周


上海人為什麼要討厭外地人說上海菜很甜呀?沒有必要!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無可非議。廣東菜的清淡,四川人的麻辣,東北人的大魚大肉⋯⋯自己喜歡就好。我周邊沒有人討厭外地人說上海菜很甜,也沒有人討厭外地人喜歡鹹辣,但是討厭他們吃大蒜坐公交。上海是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不但接納五洲四洋還接納五湖四海,不墨守陳規卻接受新生事物,接受高端人才先進技術之餘,也接受各地的美食,也向外地人推薦上海美食,希望外地來客融入上海,上海也融入全國和世界。


藍夏23


上海菜是淮揚菜的分支,屬於文人菜,也就是說,沒文化底蘊,是吃不來上海菜的,尤其是海派文化,上海是中國最具氣質和文明的城市,沒有之一,上海是小資,洋氣的代名詞,飲食上也平衡於中西!甜相比於其他重口味,是清淡的,不溫不火的,所謂先苦後甜,苦辣酸甜,甜都是在最後,而上海人上來就是甜的,讓吃慣其他口味的人認為上海人不按套路出牌,怎麼跳過前面直接來到最後,其實很簡單,上海人走了直路,沒有彎路!烹飪時加點糖,提鮮!上海的名牌之一,大白兔奶糖,甜到全國!上海本身就是一座甜甜的城市!中國共產黨就成立於上海,成立之時也吃的是上海人家的弄堂菜,後來的開國大典用的就是上海菜的頂頭上司淮揚菜!



林雪懷


姨夫喜歡玩蛐蛐,以前每年要請一個月的假和朋友們一起去鄉下捉蛐蛐。某次去捉蛐蛐,當地人說上海人燒菜太甜不好吃。姨夫說第二天他們幾個大老爺們燉了一大鍋帶冰糖的紅燒肉招待大夥。當地人吃了都多添了好幾碗飯,再沒人說甜菜不好吃了。


大喵子000000


不會討厭。我只會笑著說:啊啦上海和蘇錫杭幫的人歡喜歡甜味道,尤其是葷菜,紅燒肉和冰糖蹄膀想想就饞,好吃呀,好吃的不得了。

上海人討厭的是吃在上海,住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嘴巴里罵遍上海的外地人,好像上海前世裡欠伊啦一樣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入鄉隨俗”,現在許多外地人不僅沒有做到,就是聽不懂上海閒話也是上海人的錯,好像上海人在欺負伊啦一樣,想想也是醉了。上海開埠較早,以前的移民大多來自江浙兩省和華東地區,他們語言相近,文化相近,生活習俗相近所以能很快很好的融合。上海人文明禮貌,尊重法律,懂得規矩,不會烏天野地,對不遵守秩序者大都不予認同,真正的上海人是老好老好的。不知看客是否認同?不喜歡不要噴哦。

最後衷心希望想立根上海的外地人接受上海文化,尊重上海,融入上海。

我一直搞不懂“外地人”一詞,為什麼介多外地人耿耿於懷,這只是一個普通的中性名詞,相對於本鄉夲土而言沒什麼毛病的。上海人離開上海到其他地方都是“外地人”。“外地人”三字只是上海的語言習慣,沒有貶低人的意思。謝謝閱讀。


蘇舟2


上海人不討厭外地人說什麼,只是覺得有太多的外地人明明在上海發展還說上海這不好哪不好的,這就比較悲催了!我就想問這些人來上海乾什麼?上海不需要這樣的人來批判也不能給上海帶來貢獻!


呆呆的低調


家門口的餛飩小籠店每週六都能看到上海人,作為無錫人吃小籠多過兩個都覺得有點膩了,不過看上海人每次還是能吃不少的,比起錫邦菜,本幫菜那甜味真的是毛毛雨了。話說蠻多上海老阿姨還是蠻有點瞧不起人的,年輕人應該好很多了。我有次在南京路一咖啡店也被老阿姨鄙視過,可是我真聽得懂上海話,咋辦涅!


熊二其實並不笨


老上海都說得很清楚,所謂本幫菜就是寧波菜。早期是與寧波基本一致。寧波菜,大概只有獨佔鰲頭(就是冰糖甲魚)、糖醋排骨、糖醋帶魚(這兩個糖醋,燒法完全不同)三個是重糖。其它菜多數不放糖。很少幾種放糖的,只放一點點糖,目的是提鮮,原則是吃不出甜味。後來無錫商人進入上海,上海本幫菜受蘇錫菜影響,糖就放多了。糕點也一樣,早期都是寧波傳過去的,不很甜。後來受蘇州糕點影響,也重糖了。


Beepbug


討厭的是說的人無知白痴壞腦巴子,其實到過上海在正宗本幫飯店或去過老上海寧家裡吃過飯的人不會覺得小菜甜。阿拉的菜是精緻濃油赤醬偏淡,覺得甜的菜是外地阿鄉打著上海的慌子開的飯店專騙外地寧的,本地人不切額,洋盤出牢模子!甜的菜在江蘇無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