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擊_12導彈戰鬥力如何?

環球播報


很強,這是戰略得瑟局要說的話了。這是一款我們值得得瑟的武器。

先說下紙面數據:

這款導彈飛行速度是2-3馬赫,末端衝刺速度可以達到4馬赫。戰鬥部裝藥量為200公斤,並且可以裝備3000噸當量的核彈頭。

最新的改進型射程可以達到600公里。


咱們先說射程600公里的概念,600公里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美國艦載機的警戒圈外圍。如果一架轟炸機攜帶鷹擊-12對美國航母進行攻擊的話,美國航母是不可能利用艦載機對載機進行攔截的。


其次最新的密集陣防禦系統叫做 MK-15 Block1B

就是上面這款,和普通密集陣近防炮在外觀上看有亮點不同:

第一,加裝了光電識別器材,用以捕獲低空掠海目標的紅外線信號。

第二,最新款的密集陣系統的炮管要更粗一些,數據上是比老款粗了一倍(口徑不變)加厚的炮管有助於提高射擊穩定性。


但是——密集陣系統的最快攔截速度為2馬赫左右,這貨是攔截不了鷹擊-12的。


其次200千克的戰鬥部對大型船體的傷害不能說小,對於航母這樣的目標來說,命中2-3枚也可以使航母喪失戰鬥力。


當然了,這款導彈被很多美國媒體稱之為世界上最致命的反艦導彈,其威脅甚至大於DF-21。


不過多一嘴說話——鷹擊-12目前也就是能再得瑟10-15年吧。更先進的導彈最近幾年還能再出2-3款,並且。。

美國現在在做一個換裝的作業,他們要在2025年前將所有的艦上密集陣防禦系統替換為LaWS激光進程防禦系統。

面對這樣的敵人,如果利用鷹擊-12繼續打擊的話,就基本上又得回到飽和攻擊的思路上了。


軍武數據庫


祖國版魔改日炙導彈

還記得當年引進的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上面的SS-N-22 “日炙”(俄羅斯編號 P-270 蚊子)反艦導彈麼?鷹擊-12反艦導彈就是我們在日炙反艦導彈導彈基礎上進行國產化和全方位魔改,大幅度減重並提升性能。


現代級驅逐艦正在填裝日炙反艦導彈。該導彈是世界上第一款整體式衝壓發動機的反艦導彈,專門對付美國航母戰鬥群等大型水面艦艇而設計,1984年投入服役,其技術等級在基洛夫的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之上。射程120公里,飛行速度2.3馬赫,末端衝刺速度超過3馬赫,並可以進行蛇形機動,彩虹設計局專門參考美國宙斯盾系統和標準-2導彈的處理能力和最大過載係數來進行設計。
而鷹擊-12就是在我們引進的日炙導彈基礎之上,進行全方位魔改。採用其整體式衝壓發動機結構,彈體尺寸大幅度縮小,長度從9.3米縮小到6.3米,彈體直徑從1.3米縮小到0.7米,發射重量從4噸縮小到2-2.5噸。


鷹擊-12以空射為主,其巡航速度為2.2馬赫,末端速度高達4馬赫, 射程約為150(低彈道)高300公里(高彈道)。彈體採用一定的隱身化處理雷達反射截面小於等於0.2平方米,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制導模式增加衛星定位修正,戰鬥部重量220公里。對比日炙,鷹擊-12在體積和重量大幅度降低的同時,突防能力進一步增強。


鷹擊-12打靶,末端繼承了日炙的蛇形路徑突防,對於艦上近防武器來說是巨大的折磨。
鷹擊-12目前主要由轟-6和飛豹攜帶,預計在不遠將來殲-16和殲-15也可以攜帶,他是我國未來空射反艦武器的殺手鐧。
從技術水平來看

,鷹擊-12與日本的ASM-3比較相似,都是採用整體組合衝壓發動機技術的空反艦導彈,鷹擊-12體積更大,但最高飛行速度、射程和突防能力更強,不過日本的ASM-3服役時間從2017年一直推到2021年。


局座鎮樓,日本把自己的ASM-3吹成對付我國航母的殺手鐧,國外內很多媒體也熱捧鷹擊-12。但是要清醒的認識到,單純靠這種常規反艦武器還是很難對付大型航母編隊。鷹擊-12可以解決突防問題,但是如何發現航母,集結上班架各種戰機的大編隊掛載好導彈,發動多方向突擊才是最難的問題。航母編隊不是靶子,也不是跟你玩回合制遊戲,一個航母編隊以30節高航速,一晝夜可以轉戰一千多公里。


所以我們反航母的核心武器是彈道反艦導彈,衛星搜索定位,4千多公里射程,隨便你怎麼跑都跑不出手掌心。這才是跳出圈子外的翻桌子武器,未來還會有艦載和空射版的彈道反艦武器,這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五嶽掩赤城


鷹擊-12是我國首次列裝的國產全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全重2.5噸,長約6.3米,最大直徑約756mm。該導彈的具體性能並未公開,只能推測為“低空飛行速度2.5-3馬赫,高空飛行3.6-3.8馬赫;戰鬥部重量約200公斤左右,雖然裝藥量不大,但是考慮到超音速導彈的巨大動能和毀傷後效,其摧毀能力大於鷹擊-83。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給任何一款反艦導彈冠以世界領先的稱號,也沒必要對任何一款國產武器都要質疑其“俄系血統”,其實這都自卑的表現。我們經歷過當年引進“現代級”驅逐艦那個時代,雖然當時網絡還不發達,但一時間SS-N-22“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航母殺手”的大名譽滿天下。可是,其區區90-120公里的射程,如何能摸到航母呢?所以,我們今天也要理性的看待鷹擊-12這款反艦導彈,這只是我國反艦導彈家族中的一員,其具備一切超音速導彈的優點和缺點,而且也不過是我國反艦導彈發展道路選擇中的一條。

目前反艦導彈主要有幾種發展思路:一是全程超音速,二是亞超結合、三是隱身外形+亞音速。就目前的技術條件來講,全程超音速導彈的射程必然很短,即使做了射程和體型的平衡優化,其導彈尺寸和重量仍然比較巨大;此外,全程超音速導彈的巡航高度不會很低,做不到真正的掠海飛行,至少都20米級高度巡航。此外,全程超音速反艦導彈,由於氣動加熱效應和被彈面積大,造成了其紅外特徵和目標特徵都更為明顯,很容易被艦載紅外探測設備和雷達發現。


衛青點兵



鷹擊12反艦導彈是一枚空中發射的反艦巡航導彈(ASCM),中國將其部署在轟-6K中程戰略轟炸機上。鷹擊12反艦導彈的射程為400公里,最高可達3馬赫,可攜帶500公斤半穿甲戰鬥部或核戰鬥部,並能在擊中目標前進行空中規避機動。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開發鷹擊12反艦導彈,並在21世紀初開始將其部署在轟炸機上。雖然鷹擊12反艦導彈是空中發射的,但CM-302出口型號可以從空中、陸地或海上平臺發射,並用於地面攻擊。



鷹擊12反艦導彈給美國駐太平洋海軍帶來了許多安全問題,被認為是“中國迄今生產的最危險的反艦導彈”,鷹擊12反艦導彈帶來的危險來自其400公里的射程,使其成為有史以來射程最遠的反艦導彈之一,以其3馬赫高速突防能力,使保護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和艦對空導彈很難識別和攻擊導彈,因為它可以在防區外發射,這大大減少了美國海軍的反應時間。對鷹擊12反艦導彈的防禦更加困難,它能像蛇一樣的機動轉彎使它能夠避開最後的防禦。


結合中國戰鬥轟炸機平臺,鷹擊12反艦導彈的潛在射程可達1900公里,這可能給美國帶來比中國東風-21D 更大的問題。鷹擊12反艦導彈的部署和相關反衛星導彈的發展也表明,中國具備在未來衝突的情況下部署反進入和區域封鎖能力。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鷹擊-12反艦導彈戰鬥力如何?

首先了解一下,鷹擊-12反艦導彈是我國裝備的第一種自主研發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也是我國第四代反艦導彈之一。2000年珠海航展上模型彈首次亮相,2014年正式公開亮相,2015年開始服役於人民軍隊。

1 基本參數

2 優異的氣動外形及動力系統為其突防提供了動力保證

鷹擊-12反艦導彈末端突防可以達到3馬赫,但是根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介紹,末端突防可以達到4馬赫,且其巡航高度極底,只有12-15米左右。

因為該型導彈使用了四進氣口一體式衝壓噴氣發動機,很像Kh-31反艦導彈的升級版,以及3M-80E反艦導彈的外型,但是彈體長度和直徑都較前者小了許多,這主要得益於先進的設計理念和電子、發動機的小型化。

鷹擊-12反艦導彈推進系統是其進行超音速機動的核心動力,它的推進系統是一款結合了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液體燃料一體式衝壓噴氣發動機,這種類型的發動機結構簡單、重量輕、推重比大及成本較低,是超音速導彈理想的動力系統之一。

3 複合制導方式保證了其打擊精度

鷹擊-12反艦導彈為了保證極高的命中精度,採用了GPS+“北斗”聯合衛星制導+末端寬頻主動雷達系統的複合制導模式 ,還包括可識別特定目標的紅外線圖像識別系統。此外,鷹擊-12運用了激光技術解決抗干擾問題,即使在電磁脈衝的干擾下鷹擊-12的激光抗干擾系統仍然可以射中100千米外不超過1.5米的誤差。再加上其約200kg的高爆炸藥,1至2枚足以癱瘓一艘主力驅逐艦。

優異的氣動外形及動力系統加上覆合制導方式,保證了改型導彈強大的攻擊能力。但是,鷹擊-12反艦導彈並不是一種必殺武器,其主要還是與東風-21D等導彈配合作戰,形成高低立體協同打擊能力。鷹擊-12只是進行飽和攻擊一環,要真正形成對敵攻擊威脅,還是需要多發射平臺、多類型反艦導彈、高地空結合的立體打擊才能發揮該型導彈的真正威力。

鑑於筆者水平有限,歡迎大家評論、討論,互相學習。

東風-21D


航神愛分享


鷹擊-12反艦導彈是中國面向21世紀戰場研製的一款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其主要攻擊目標就是大型船艦,其設計之始就被定義為超音速反艦導彈,有“海空霹靂”之稱,比較受外界關注,證明中國在艦空導彈、空艦導彈、艦艦導彈,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使用了四進氣口衝壓發動機技術,2009年正式開始服役我軍。


鷹擊-12總噸位接近3噸,具體視型號而定,導彈總長度接近7米,巡航速度4馬赫,高彈道的空射最大射程400公里,同時運用了先進的抗干擾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可以實時通過衛星、預警機和潛艇的航向數據修正自身的飛行軌跡,從被發現到制導完成的時間跨度僅有45秒,其巨大的破壞和精確地制導能力,使敵方航母的安全性受到了嚴重威脅。

鷹擊-12反艦導彈是威力僅次於東風-21D彈道導彈的反艦利器,證明中國在衝壓、高速耐熱飛行器結構、先進導彈飛行控制系統等方面的研發水平取得了極大的進展,是中國導彈研製歷史上一次極為重大的突破和跨越,其採用了高速、機動、貼海飛行三種手段,僅從導彈自身的性能來說,屬於軍艦防空系統所無法可靠攔截的一類反艦導彈。


秦皇見漢武


防水插板及插頭專利持有

目前是一款先進反艦導彈,但是還有很大的

改革空間,比如導彈的智能化,推力,智能

變軌,爆炸殺傷力,隱身能力,發射載體


惠州微X區一


目前是一款先進反艦導彈,但是還有很大的改革空間,比如導彈的智能化,推力,智能變軌,爆炸殺傷力,隱身能力,發射載體等,


四川創未科技公司


主流國家的大型驅逐艦一到兩發,五千噸級護衛艦一發入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