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火勇實力今非昔比 未來24小時對裁判至關重要

【聚焦火勇大戰】

但是誰能想到,第一場比賽過後,實力搶鏡的不是雙方運動員,不是兩支球隊那標誌性的得分狂飆,而是裁判的判罰尺度。眾所期待的G1, 在雙方球員的非最佳狀態,裁判判罰尺度,被吹成碎片一樣的場面以及賽後雙方球隊和球迷之間的唇槍舌劍、劍拔弩張之下結束。

沈洋:火勇實力今非昔比 未來24小時對裁判至關重要

賽後,NBA官方電視臺馬上連線位於新澤西的回放中心。負責人喬-給出了兩個焦點判罰的重審結果。比如被戈貝爾截圖的那個克萊-湯普森對於哈登的防守應該被判定為犯規而裁判沒有吹罰。而最後一個哈登面對格林的防守則沒有犯規動作。

判罰爭議的核心就在於一個幾何名詞和籃球術語“圓柱體”上面。球員在防守之中不能侵入進攻球員的圓柱體。當防守球員有侵入圓柱體的身體傾斜並佔據了球員的身體下落位置之後即視為犯規,比如克萊那個犯規。問題來了,到底多大的區域才算是進攻球員的圓柱體範圍。

在勇士看來,球員幾乎不應該在投籃之後有垂直彈跳區域以外更多的延伸。而火箭則認為,應該按照球員的技術特點來判定球員的圓柱體範圍。

關於分寸的判定,可以直接影響著一場比賽的勝負,也正是這個分寸,甚至可以左右冠軍歸屬。這一點,勇士和火箭雙方看的太清楚。所以賽後你會看到火箭主教練德安東尼、哈登、保羅的怒不可遏,哈登說要一個“公平的機會”,而勇士則回應說,“你們上罰球線的次數比我們多。”

現在壓力無疑來到了聯盟的身上。未來的一天時間內,他們需要好好解決這樣一道“數學難題”。到底如何界定圓柱體的範圍,在這分寸毫釐之間,是不是可以找到這樣的平衡。

忘記能讓雙方都能達到共識這件事。規則是約束,並不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在這樣一場對戰中,只有勝負。所以如第一場賽後的爭吵,還會繼續下去。人們會瞪大了眼睛,像是柯南拿著放大鏡一樣盯著每一個判罰。 也忘記戈貝爾、米切爾的“喊冤”,他們輸了就是輸了。說酸話的功夫不如去想著怎麼去提高整隊的實力。

“想一想,哈登的進攻打法一直都是這樣,去年打成7場都沒有這麼大的爭議。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被拿出來討論。”ESPN的著名記者麥克-威爾森在賽後聊天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

對於哈登打法(是主動造犯規還是被犯規)的爭議早就存在,但現在為什麼卻變成了決定比賽走向的焦點。“因為從第一場看來,兩個隊的實力太接近了。”威爾森自己給出了答案。

儘管去年打了7場,有保羅的兩場傷退等因素存在。但是聯盟裡大家都有共識,就是勇士的整體實力還是在火箭之上。可是經歷了一個賽季之後,無論是哈登進攻能力的“羽化成仙”式進階,還是火箭防守上的巨大進步,以及對著勇士而來的那種瞭解、決心和痛失G7的飲恨,讓他們再次面對勇士時變得今非昔比。

但是這支勇士隊也發生了變化。庫裡和克萊的腳腕傷勢一直是隱患,庫裡近來的犯規困擾,考辛斯的賽季報銷。有時候,你會覺得勇士打的越來越像是火箭,將太多進攻的壓力放在了杜蘭特的身上。還有就是他們的失誤和不夠專注。可以明顯的看出勇士的疲憊。

沈洋:火勇實力今非昔比 未來24小時對裁判至關重要

這種疲憊感不僅僅只是來自球隊。“連這裡的記者們都是,他們問著同樣的問題,不停的重複重複重複。三連冠是動力,但是那種動力還是掩蓋不了長年累月的像是機械式的重複動作。”常年跟隨勇士的騰訊體育記者黃飆說。這就是為何NBA歷史上只有三支球隊可以拿到三連冠的原因。

記者們都有這種感覺,能夠掀翻勇士的只有火箭。“誰能夠過這一關,誰就有可能最後登頂,我不覺得其他球隊有實力跟這兩支抗衡。”威爾森告訴騰訊體育。

那麼,對於圓柱體的分寸爭議,竟成為了左右整個賽季走向的最為決定的因素之一。而也給聯盟提出了一個巨大的課題,給接下來的執法裁判帶來了無窮的壓力。他們需要在第二場之前,討論出判罰尺度。這個尺度多出的一寸,可能就意味著火箭最終抗勇成功,少出的一毫恐怕就意味著勇士行將成就三連冠的大業。

未來的24小時,舉足輕重。

沈洋:火勇實力今非昔比 未來24小時對裁判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