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五一大假帶你遊覽成都十景!


都江堰風景區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它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旅遊區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選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武侯祠,顧名思義,紀念武鄉侯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的功名千秋百代,是後人崇拜學習的楷模,更是有很多官員將他的“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作為座右銘,所以在諸葛亮死後的這麼多年裡人們修建的武侯祠有很多,多到可以和文聖孔子和武聖關羽相媲美。

川西第一大道觀:青羊宮。青羊宮的來歷相傳宮觀始於周,初名“青羊肆”。三國之際取名“青羊觀”。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觀”,在唐僖宗時又改“觀”為“宮”。五代時改稱“青羊觀”,宋代又複名為“青羊宮”,直至今日。並且相傳唐時兩位皇帝曾駕臨此宮。

三清殿前有一隻獨角銅羊,俗稱青羊,是清朝雍正元年大學士張鵬翮從北京買來送給青羊宮的。獨角銅羊可謂四不像,據說它是十二生肖化身,有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龍角、蛇尾、馬嘴、羊須、猴頸、雞眼、狗腹、豬臀。成都市民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每年的二月十五日這天,百姓在頭一天夜晚就趕到大殿這裡坐守一夜,稱為“坐香”。第二天清早就要起來摸了銅羊,據說呢,摸了銅羊可治百病。


青城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首批公佈的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距成都市區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東漢順帝漢安二年,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

上清宮是青城山位置最高的道觀。晉代始建,後廢,唐玄宗時重建,五代王衍時再建,明末毀。現存觀宇為清同治八年至民國年間陸續重建。大殿祭祀三清。還有傳為麻姑浴丹處的麻姑池、八卦鴛鴦井,有楠木刻板《道德經》全文等珍貴文物。宮左玉皇坪據說是前蜀王衍行宮所在地。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想必每位中國人都對這首試耳熟能詳,這裡是杜甫曾在成都的居所。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他的詩“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帶口告別成都。

錦裡古街,又名錦裡一條街、錦裡,是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條古商業街, 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便已存在。傳說中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 錦裡古街毗鄰武侯祠, 頗有古蜀國民風。現在的錦裡古街已經被開發成一條民俗商業步行街, 混合三國文化以及川西文化。

2005年錦裡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江漢路、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號稱“西蜀第一街”,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2006年,錦裡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寬巷子與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當遊人伴著夕陽,望著炊煙,走在黃昏中的巷子裡,一種久違的老城區市民化生活的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

寬窄巷子是成都的一條著名街巷,在那裡您能觸摸到歷史留下的痕跡,也能體味到成都最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寬窄巷子被認為是最成都也是最世界的、最古老也是最時尚的老成都名片和新都市會客廳。

西嶺雪山前山,原叫大飛水風景區。詩人杜甫的詩讚:“窗含西嶺千秋雪”。天氣好的時候,人們可在成都遠眺西嶺雪山的身影,西嶺雪山是成都近郊海撥最高的山了。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就曾眺望。西嶺雪山風景區娛樂項目集中在半山滑雪場,山頂可以欣賞原始森林,眺望山峰。另外一大特色是“陰陽界”,在此可以看到不同的兩種自然風光,故名陰陽界。


一座距離成都市區最近的雪山,山中景色,一年四季各有特色。主峰廟基嶺海拔5000多米,是成都第一高峰,山頂終年積雪,秀美壯觀。山上除開設滑雪場外,還有雪地摩托、狗拉雪橇等諸多的冰雪遊樂項目。西嶺雪山的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盛開,彷彿一片花的海洋;因林木蔥鬱,這裡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冬季積雪期為11月底至次年3月底,此時的西嶺雪山,是冰雪遊樂的好地方。

望江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樓公園內,望江樓公園位於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主要建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起來的。

望江樓,又名崇麗閣,是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屹立於錦江畔,高39米,共4 層,建於清光緒十五年,下面兩層四方飛簷,上面兩層八角攢尖,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基有石欄圍護。朱柱碧瓦,寶頂鎏金。閣廊寬敞,每方四柱,屋面蓋以綠色琉璃瓦,翹角飛簷,雕樑畫櫃,金項耀目,即有北方建築的穩健雄偉,又有江南樓亭的秀麗玲瓏。 因樓身位於錦江邊,故名“望江樓”。


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蜀王楊秀以“聖尼”名,定名信相寺。會昌五年,唐武宗滅佛,寺毀。宣宗即位修復,歷800餘年與世並存。清順治元年全毀。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於康熙三十六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跡至今仍存院內。

文殊坊,緊鄰文殊院,用中國特殊的建築文化符號--川西傳統民居形成特色首席商業院落,它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共同載體。憑藉其深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徹底顛覆傳統的商業街形態,成為體驗商業時代發展的一個前沿性創--院落商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