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對此你怎麼看?

淡淡禪風


這句話只是強調了空倉的重要性。但是說”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就成不了頂級交易者“云云就是強調的有點過分了。

空倉當然很重要,但是空倉的意義並沒有達到”境界“和”頂級交易者“的這樣的高度。

就如過於強調滿倉重倉股票的作用是不對的,過分強調”空倉“也是有問題的。

我看到過很多股民在牛市初期看空市場,一直處於空倉狀態。在最牛市的底部,很多人都在空倉,這也算境界?這樣就能成為頂級交易者?

有的人可能會說那是他們不會空倉。只要會適時的空倉就能成為頂級交易者。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說,那麼我也可以同樣說重倉很重要。我可以說重倉是一種境界,不會重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

真正的高境界應當是該空就空,該重就重,空滿自如。顯然這樣的境界不是分人能達到的。人類會經常在空倉和重倉之間犯下錯誤。沒有人能經常做對空倉、重倉的正確轉換。

空倉和重倉都很重要,就如左手和右手都很重要。缺少哪個都不是完美的。


孟可的思想空間


在股市中有這樣一句話“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才是祖師爺”。可能很多投資者否認這樣的言語,認為會空倉的才不是“祖師爺”,能一天一個漲停板的才是“祖師爺”。就個人而言,如果市場中真有能一天一個漲停板的投資者,勢必早就成為了世界首富,哪怕本金只有1萬元,也能成為。但,為什麼沒有呢?就是因為:根本就做不到。

有的投資者也會說,你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是的,從理論的角度講是這樣的。但是,你看全國首富還有全世界的首富,也可以看前100位,有幾位是以炒股票的身份進入行列之中的?除了巴菲特、索羅斯,還知道誰?很少很少了吧。為什麼會如此的少呢?就是投機能維持盈利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甚至說是不可能的存在。

很多投資者也會說“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投機界鼻祖的人物。但是,最後其成功了嗎?一生跌宕起伏確實是十分富有傳奇色彩,但是能夠將財富穩住嗎?並不能。

所以,對於“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個人是表示贊同的。

一、短期的漲跌,具有不可預測性。

短線的漲跌能夠被預測嗎?個人不否認確實存在短線預測準確度很高的投資者。但是,絕對不可能一直預測精準。為什麼?

影響股市的漲跌因素具有不確定性,國際形勢、經濟週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宏觀經濟、軍事、投資者情緒等。這些綜合的因素,能夠被短期所預測嗎?並不能。特別是投資者情緒的不確定性,沒有人能夠精準的預測正確。

所以,對於短線而言沒有誰能夠百分之一百的預測精準。就算是預測的極為準確,也只是一次、兩次而已,不可能次次都能精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二、只有買點,沒有賣點,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在股市中很多投資者發生的情況比較類同。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最為明顯的就是:知道買,不懂得賣出。這應該是普通投資者的“通病”。

關注一段時間上市公司股票以後,進行了投資,後期不管是股票漲還是跌,沒有一個時間概念,也沒有一個空間概念,不知道在哪裡賣掉股票。通常會出現幾種情況:

1、股票價格出現了上漲,不知道賣出,一漲再漲直到最後出現了下跌,回到起初價格的時候,才會選擇賣掉;

2、股票價格出現了下跌,沒有一個止損點,一跌再跌,直到深度“被套”,終於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熬不住了,選擇“割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買點而沒有賣點的投資,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股市中有著這樣的一句話“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有了策略的執行,才有了買點與賣點,也就能更好的盈利於股市與規避風險。

三、有買點,有賣點,不會空倉,風險仍舊高。

不管是美國股市、我國香港股市,還是A股市場,不懂得空倉,是很難真正實現盈利的。雖然說美股呈現的是“十年長牛”,但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採樣上市公司僅僅只是美國股市中最為質優的幾十家上市公司,不能代表全部美股。並且,當熊市到來的時候,美股也呈現著“快速下跌”之態。

我們第一點講到了短線具有不可預測性。既然不可預測,總是活躍在這個市場中,就算有買點有賣點的策略交易,實現大收益也是很難的。正確的做法則是,順應趨勢,該空倉的時候就空倉,特別是趨勢性風險、金融危機式風險的時刻。

四、空倉不是失去機會,而是等待機會。

投資者進入股市同一的目標就是為了“盈利”。沒有方式方法,就是“赤手空搏”,很是劣勢。所以,要學會規劃策略、執行策略。而空倉呢?看上去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在金融危機、市場震盪的時候,不動、空倉,就是勝利。

總結:個人很認可“空倉是一種境界,不會空倉的股民,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當然,就算是專業投資者不懂得空倉,也成為不了頂級的交易者。順勢而為,方成大器。


厚金說


我比較認同這個觀點,股票市場不會空倉的股民確實不能成為頂級交易者;

也許有些人會反駁上難道學會空倉就就能成為頂級交易者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不學會空倉就是不可能成為頂級交易元,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來了解什麼空倉是一種境界的含義

炒股想要空倉是大部分散戶做不到的,只要股票還開市都要手癢,每天都是想去買入,深怕錯過幾千萬的,不管行情好壞,總覺得什麼都是炒股機會,除非手中股票深套之後就不折騰了,安心持股。賬戶上只有點閒資金就要操作,一刻不都閒下來。這就是大部分散戶的通病,往往大部分人做不到的事才能稱為境界。



然後再來了解頂級交易者是怎麼樣的?

這個頂級交易者並不是指炒股有多牛逼,賺了多少錢,或者是股市的大神才能稱為頂級交易者。這裡觀點的頂級交易者其實是指知道自己炒股什麼時候還進場,什麼時候該出來休息,也就是當股市達到什麼情況之下該操作,或者該退場休息。只有這樣的交易者才能及時鎖住利潤,避免利潤腹水東路,這樣的交易者才是頂級交易者。

最後再來分析為什麼不會空倉成不了頂級交易者?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股市裡面有牛熊交替,當股市牛市時候你操作能賺一些錢,但是當股市轉為熊市時候,你依舊不停休的滿倉幹,不會空倉迴避這個熊市的風險,牛市中賺的錢又會在熊市中虧完。而學會空倉的看到行情不對勁,直接空倉出局觀望,等待股市轉好在進場,能及時鎖住牛市帶來的利潤而不會吐出去,這就是約會空倉與不會空倉的最大區別。

再有其他原因就是,學會空倉其實是為了等待更好的入場機會,等待更好的買點,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做不到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學會空倉就會學不滿倉,合理分配倉位。炒股倉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假如滿倉被套之後是非常被動的,這樣的話主動權交給市場。自己股票聽天由命吧,這就是碰運氣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關於不學會空倉的,就成不了頂級交易者的分析和看法。


老金財經


股市江湖傳聞: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是祖師爺!無論你認不認可,這句話在股市中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股市投資當中,我們首先必須學會買什麼,怎麼買。這是必修課,但很多人這個階層都沒到,目前也不清楚怎麼買,買什麼!

當然,一旦買入股票,接下來就涉及賣出的問題。買進以後股票下跌了要不要賣?連續上漲了要不要出?賣出決定將和我們的收益程度有直接關係。畢竟,有些回調止損都不賣出,而很多上漲獲利之後沒有及時賣出,還導致盈利大幅回吐。

重點的是,真的要學會空倉!對於空倉,筆者是這樣理解的。首先,中國股市牛短熊長的的格局決定了長空短多的大基調。其次,和言多必失一樣,頻繁操作也會導致失誤概率加大。此外,操作中要學會適當的休息,勞逸結合。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現象大家都清楚,市場大跌後才有大機會,而大漲後往往有大風險。大漲之後,往往是空倉選擇之時,而大跌之後,往往是需要勇氣逐步抄底之日。


郭一鳴


A股市場是一個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平臺,每天的漲跌都充滿著誘惑,能夠完全的做到空倉觀望,需要非常強的交易定力和心態保障,很多人一旦處於空倉的狀態,就抓耳撓腮,不知道如何是好,尤其是看到股票上漲,更是覺得如坐針氈,彷彿自己損失了一個億,那麼對於空倉到底應該怎麼看呢?

第一,空倉是一種交易策略。對於這一點,我在以前也不懂,也願意在交易的時候保留一點底倉,我接受空倉理論是在我的交易系統逐漸定型之後,我發現在離場的時候保持空倉,能夠讓我更清晰的捕捉市場的機會,一旦保留一點底倉,在判斷的時候就難免有屁股思維,總想為這一點底倉負責,有的時候會影響判斷的客觀性,從而為重倉佈局帶來障礙。

第二,空倉不是為了看空。有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誤解,認為空倉就是死空頭,其實從交易的角度來講,空倉是最大的多頭,因為它隨時有可能入場,帶來市場的增量資金。而且空倉的交易者一定希望市場走向多頭,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讓他的資金髮揮效力,實現交易獲利。而交易者之所以選擇空倉,只不過是為了規避大級別調整風險,最大限度的發揮本金的效率。簡單說,就是想讓你自己的交易規避所有的回撤。雖然這個想法有點完美得不切合實際,但空倉的交易者一直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第三,只有敢於空倉,你才敢於重倉。A股市場的很多交易者敢於重倉,別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在股指波動的區間,絕大多數散戶很容易就把自己的倉位加上去。有的人甚至以此為傲,認為自己敢於滿倉梭哈,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氣概。但我可以告訴你,能夠在誘惑面前敢於空倉,需要超過10倍的勇氣。因為滿倉梭哈,你遵循的是人性;空倉離場,你戰勝的是慾望。反人性和扭著自己來才能真正的體現你的格局。而且我認為,善於空倉的人一定在應該滿倉時候堅決而果敢,不能敢於空倉的人,永遠是被動滿倉,不會空倉,你就不會真正的滿倉。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學會空倉,讓這種行為成為我們交易系統的一部分,如果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你距離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小散李大鵬


股市的規律,有大漲就有大跌。

空倉是一種規避風險行為,規避所謂的大跌,大跌之時誰人持倉都不能倖免,選擇空倉正可以躲避,等下一波大跌企穩反彈。

就現階段而言,大漲之後,很多散戶聽信很多牛市傳聞,往往再大漲後聽到眾多利好消息時,那說明有超級大的陷阱,隨後大盤六連跌,死的死,傷的傷,套牢的套。

學會規避風險,這是第一法則。

有喜歡一起選股交流的,可以關注我。縱橫股海。


超級選股小王子


實際上,對於股民來說,學會空倉是必修功課。因為,A股市場是投機氛圍非常濃厚的平臺,每天股價的漲跌都充滿著誘惑,投資者總是躍躍欲試,想要進場一試身手。而很多人一旦空倉就會抓耳撓腮,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尤其是股票出現上漲行情,更覺得是如坐針氈,生怕自己錯失了賺大錢的機會。

之所以說空倉是一種境界,主要是因為普通股民很難真正做到空倉。而恰恰是不會空倉的股民,肯定成不了頂級的交易者。那麼,股民為什麼要學會空倉呢?首先,A股市場一直是牛短熊長,股市在多數的時間裡都是下跌的,而做短線是很難預測。所以,在股市下跌途中選擇空倉,就是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避免資產在熊市下跌中出現損失。

再者,A股市場本身就是一個估值偏高的市場,不僅高於港股,肯定比即將登錄的科創板的市盈率還要高出不少。所以,A股市場一旦缺少資金支撐,就會選擇估值迴歸之路。舉個例子,中石油開盤價16元,當天最高漲到48元,現在價格7.66元。如果投資者買了這樣估值迴歸的股票,那隻能蒙受巨大資產損失。相反,如果學會空倉,就可以規避掉這類之前估值被高估的股票。

最後,選擇空倉往往能規避上市公司業績暴雷和變臉的風險。通常往往在季末、半年報、年報集中公佈之時,很多上市公司由於IPO之前粉飾了自己的業績,而一旦上市之後原形畢露,這樣的股票就會被市場所唾棄。所以,在上市公司公佈報告或發佈消息之時,股民選擇空倉觀望,就可以避免出現踏雷的損失。

事實上,空倉並不是為了看空,而從交易角度來講,空倉有二層含義:一方面,空倉者是最大的多頭,因為長期空倉在外,就是為了規避大級別調整風險,等待股市熊市底部的到來,最大限度的發揮本金的效率。所以,在多數時間內空倉,等待熊市跌出合理估值,就是為了將來能做更大的多頭。

另一方面,只有敢於空倉,才敢於在熊市的底部重倉。因為,既然敢於空倉離場,就是下定決心在熊市的大底重倉。如果那些不捨得空倉,還留點底倉害怕股市萬一牛市,自己就會踏空的投資者,他們永遠不敢在熊市反覆築底時滿倉的。所以,空倉是一種境界,是放下貪念,規避股市下跌風險,為了將來能在熊市底部重倉。

對於普通股民來說,不僅要學會適時重倉,也要學會敢於空倉,如果股民永遠是被動滿倉,不會空倉的話,那就會在熊市下跌中蒙受重大損失,而在牛市築頂之後,又不懂得保存勝利果實。這樣的股民將一直處於虧損而永遠賺不到錢的狀態。


不執著財經


我想準確的說法是,學會何時空倉是一種境界,巴菲特老爺子說過,投資的第一準則就是不要賠錢,要做一個好的投資,必須要有好的標的和機會,如果沒有老爺子寧願持有現金。其實空倉就如拳擊中收拳是為了更有力的出拳,所以空倉的終極目標反而是盈利。

有句俗話這樣說,在股市裡,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會空倉的是祖師爺。中國股市短短30年,大部分進股市的都是投機者,散戶是主力軍,所以我們的股市向來是牛短熊長,大起大落,這也造成昨天你還有利潤,明天就全賠進去。很多股民忙忙碌碌,每天盯盤,一年到頭掙到利潤還跑不過銀行定期5%的利息,甚至是負收益,即使是在今年年後這一波吃飯行情裡,賠錢的依然大有人在。

當面對股市大環境或者個股趨勢走壞,又或者是整體趨勢不明朗看不懂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空倉。可我們很多股民空倉一兩天還能控制自己,時間再一長就渾身難受、心裡空落落的,然後開始手癢,買了就被套,越套還自我安慰、盲目樂觀對自己說,一定能漲回來的,等到損失過半,才忍痛割肉或者當起長期股東。

尤其是在熊市當中,只能博短線,切不可長期持股,更不可頻繁換股交易,如果沒有短線操盤能力,就老老實實拿好現金,要時時刻刻清醒的知道,風控是要放在首位,此時千萬別伸手,伸手必被捉。比如下圖,2018年初大盤漲到3500點,然後開始一路下行一直到2019年初,幾乎整整一年,期間也有短線博命的機會,但普通股民操盤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完全可以選擇3500後完全空倉,即使有損失也要及時止損,保住本金,保存實力,耐性等待下一次上漲行情,還是那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想要掙錢,就要學會在何時空倉,那麼何時選擇空倉呢?我大概總結三種情況,不一定全面,可以作為參考:

1、在大盤或股價進入震盪期時,我們可以選擇暫時休整休息,或者降低倉位到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因為盤整期過後的結果無非是上行或下行,我們要防範的就是突發的利空襲來,掉頭向下,這種情況下僅通過日K線是無法準確判斷的,可以結合周K線、月K線和其他指標做綜合判斷,待形勢明朗再加倉也不晚。

2、當單盤或股價到了阻力位時,可以選擇暫時空倉,在阻力位套牢盤比較多,空方可能暫時會佔據主動,賣盤增加,為控制風險空倉還是有必要的。

3、在到達自己設置的止損和止贏目標線時,可以選擇空倉,在股市中賺錢要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體系,尤其止損位一定要設置,一般設置在10%,如果保守可以設置在5%,一旦設置就嚴格執行,止贏位可以根據形勢情況靈活設置,牛市可以設的高一些,熊市中可設置10%-20%之間,不要貪婪,少賺點利潤沒關係,機會可以再找,達到利潤目標即可空倉。

很多股民一年到頭全部滿倉,很大程度上還是人性的貪婪在作怪,我們作為散戶其實要擺正心態,作為股市中的弱勢群體,不能和機構遊資去比,要學會敬畏市場,有一顆平和的心,巴菲特平均收益也才20%左右,不要動不動就想著資金翻倍,抓黑馬大牛股,越是這種心態越是掙不到錢,知足才能有長久的利潤。空倉不是不交易,而是順勢而為,不做無謂的犧牲,學會讀懂趨勢才能提高境界,才能收放自如。


劉sir財富觀


姑且不討論這句話正確與否,當你深陷這句話的時候你就已經被他人的規則所規則。人們大多都被上帝式的規則所束縛,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而在資本市場中,最忌諱的就是你的操作因為別人的一番話或一段消息而發生改變。

在我看來,空倉是一種心態,一種不以漲喜/不以跌懼的心態。

在市場之中,只有三種操作:買入,持有,賣出。不進入這市場,又如何奪這天地之造化?

空倉不是不買入,不關注,而是靜待良機,伺機而動。等待買賣點的出現,如此,空倉就變成了一種操作,一種買入賣出的操作。

到了那個時候,你就明白,我為什麼要空倉,什麼時候空倉?這時候你才會明白,空倉是一種境界。

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

有些東西是可以直接告訴你答案,但得到答案的過程,還需要自己慢慢去領悟。依葫蘆畫瓢的結果只會是成為這市場的韭菜。



十煌九舞


投機金融市場,不論股市,期貨,外匯市場,市場每時每刻都在那裡,時間在流淌市場就運轉。市場在運轉機會就無處不在,2019年開始國內股市,成交量過萬億已經算不得新聞了,而在外匯市場,每天交易量幾萬億美元計算。

市場在運轉,賺錢的機會就在。但在投機金融市場,賺錢的機會也可能是虧錢的機會。

並不是股票市場中的所有的機會都是屬於你的機會,對於成熟的交易者來說,什麼機會屬於自己,什麼機會同自己無關;也就是說什麼情況下空倉,什麼情況下進場,什麼時候離開都是明確無誤的。


“該出手時才出手”。

成熟的交易者都有屬於自己的交易模型,而交易模型能夠捕捉到市場中符合交易模型的交易信號,交易模型之後就是交易系統,交易系統包含:進場,止損,止盈,倉位,保護利潤等等細節問題。

在交易模型之外的行情,在成熟的交易者看來都屬於無序的隨機漫步行情。不會去參與交易甚至都不會去關注。

筆者在外匯市場交易最多,交易小時級別的波段,單一交易品種每個月交易平均只有2次交易機會。每月22個交易日,22x24=528個小時的交易時間只有兩次交易機會。絕大部分行情對於筆者而言都是無序的隨機漫步。

中國股市30年以來的牛市有一個很大的時間週期規律,牛市到熊市的間隔在6-8年。如果有人肯每次等6年之後開始抄底,一定是股市的贏家。

投資者的耐心其實可以戰勝世界上任何先進的交易方案。

選擇適當的時機入市,選擇恰當的時機是成功的開始。

------- 利弗莫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