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師是聘請的臨時代課教師,這種現象你怎麼看?

教育快遞


目前,在公辦學校,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看待這種現象,需要多個角度來看待。

第一,這個現象,反映出學校編制數存在的問題。

目前,公辦學校,聘請了大量的臨聘教師,這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舉——老師不夠,不清臨聘教師,那又怎麼辦呢?那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公辦學校的老師,又有編制核定的。每一年或者幾年,各地的編制辦公室(簡稱“編辦”)會根據學校的辦學規模,進行編制核定。這個編制核定的基本參照,基本上是按照中學12:1,小學19:1的標準。但實際上,由於中小學女教師多,請產假的、生病的、借調的等等,上課老師數量不夠——實話,按照編制,基本上都不夠!

所以,好多年前,就有人大代表呼籲增加教師編制,可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第二,這個現象,反映出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

各地教師數量不足,還來自與學生數量的變化。比如,三水三心所在的區域,每年淨增長學生2000人左右,修學校、招老師,完全趕不上學生增長的步伐。

其主要原因是兩點。一是進城務工的農業勞動者子女,越來越多——有人就像開玩笑說,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

另一個就是購房之後增加的戶籍兒童。據瞭解,每年這個數字也是很可觀的,特別是一些名校周邊的所謂學區房——戶籍過來了,不可能不允許孩子上學啊!

第三,對於提升辦學質量,有一定影響

是臨聘教師增多,學校是美玉任何辦法的。但這會產生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辦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一般來說,臨聘教師都是比較年輕的老師,很多還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老師。缺少教育教學和管理學生的經驗,有的是還沒有培訓就要上崗。你想,這對於教育教學質量,是不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另外,臨聘教師離職現象是相當普遍的,而老師的頻繁變動,就會增加孩子的適應老師的時間,你說,是不是會對教育教學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四,這個現狀,對於臨聘教師,並不公平

另外,對於臨聘教師來說,同工同酬,完全就是一種奢望。三水三心所在的所謂新一線城市,臨聘教師每月到手工資大約在2500元左右,基本上是難以保障生活的——有父母可啃還好一點,蹭吃蹭住;如果沒有父母可啃,僅僅是租房子一項,就會花去一半以上的收入。

你想,這對於臨聘教師來說是不是很不公平呢?

總之,對於這個現象,我們需要多角度看待,這是當前教育飛速發展過程中的陣痛——就像改革之初一樣,必然有人要付出一些代價!


三水三心


我來給大家分享下我們這裡教師的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勿對號入座)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個市裡的比較大的幾所重點的小學之一。開始,我剛來到這所學校時,一個年級只有四個班,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四軌”制。那時學校裡幾乎沒有幾個代課老師。

可是不知不覺間,學校周圍的小區越來越多,周圍農村裡的人,都不在老家蓋房子,都選擇咬牙在城裡買房子,有的是因為娶媳婦,人家女方必須要城裡有房才結婚,有的就是為了給孩子博一個好的環境,選擇在城裡買房。

學校周圍的小區雨後春筍般就冒了出來,入學的孩子們就多了起來,“四軌”變成六軌,六軌變八軌,現在我們學校每個年級有15個班。每個班前幾年高達80多人,後來限定人數後,班容量減了很多,農村的孩子們現在在城裡入學也比過去難了很多。

學校生源暴漲那麼多,那麼教育的投入就會大很多,首先解決教學樓的問題,政府出面把學校周邊的民居收購,蓋了教學樓,置辦了辦公器具。資金用去了很多。

解決了孩子上學困難的問題了。可是還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眼前,就是老師的配置問題。

每年招聘的那點老師,遠遠滿足不了需要。這時只能外聘一些老師來支撐學校的教育。這些外聘的老師,有退休老師返聘回來的,還有在社會上招聘大學生或者普通的社會青年,總之水平不一,參差不齊。最低時代課費是每月200,後來也隨著在編老師的工資漲了些,現在每月不到2000元錢。

有的人會問,為啥工資這麼低,還算是有人去代課,因為這裡面還是有奧秘的,大家也知道城市裡是有補習班一說的,多少帶點學生,那收入遠遠超過代課費,這就是為啥代課費那麼低,還是有人搶著來代課的原因所在!

這是城市中心小學的情況。還有屬於城區,但是離城裡比較遠,老師們嫌離家遠,不願意在那裡待著,分去了老師,都會想辦法調回市裡,造成老師也缺。為了解決師資問題,也是找的代課老師。

最後就是農村小學。雖然現在很多條件好點的在城裡買房了,造成農村小學生數量減少,但是老師的數量減少的更厲害!

一是因為自然減員,有老教師退休。

二是年輕教師待不住,想法回城裡,辦不了正式調動,借調也要回城裡。

三就是城裡老師都不夠分配,新老師更不會輪到農村,所以農村也缺老師。也是找了一些代課老師,不過這些代課老師水平就比城裡的代課老師水平低多了。人家有水平早就跑城裡去代課了!

不過最近幾年來,每年招聘的老師數量越來越多,佔著財政開支的絕大部分,並且隨著老師地位的增高,連農村招聘的老師整體水平大漲,去年分配去農村小學的還有幾個研究生畢業的,她們的到來給農村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也開闢了農村教育的新篇章!

所以題主所問的,小學有三分一的臨時代課老師現象,不是沒有,有!但是隨著國家的富強,對教育投入資金的增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些情況也會像我們這裡一樣慢慢消失的,也會有更多的熱愛教育行業的有志青年投入到人民的教育事業當中來的!


國家富強了,民族振興了,我們教育事業騰飛還會遠嗎?

共同期待屬於我們教育行業的美好明天吧!

這是我一個小學老師的個人看法。期待友友們留言交流!你那裡有代課老師嗎?分享下唄!


心中百合靜靜開


前幾天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說她和同學吵架的事情。

在辦公室裡,我看到了一個眼熟的老師,仔細想想,不是晚上擺攤賣炒粉的老闆娘嗎?我過去和她打招呼,以為她也是學生家長,沒有想到別的老師也稱呼她老師。我瞬間蒙圈了,她看出我的疑問,就告訴我她在這裡代課。


媽尼,我終於搞清楚頭緒了。為什麼我女兒三年級開家長會的時候,黑板上的“歡迎家長”的長字最後一筆多了一點了。那時我還鬱悶是不是學生寫錯了,結果老師開會期間連續寫錯幾個錯別字。字體也和黑板上一致。那寫錯的“長”肯定是老師寫錯的。

這不是誤人子弟嗎?這街上隨便拉一個人來就可以給孩子們上課了嗎?之前也有老師叫我去代課,我雖說讀過大學,我也不敢隨便答應啊!我自知自己水平有限還是拒絕了。


這學校還有底線嗎?請來的都是些啥人啊?不能因為缺老師就這麼飢不擇食吧?我特別痛恨學校的這種做法,難怪我女兒告訴我數學老師上課到底講啥她一點都聽不懂,估計也是代課老師了。

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學校就是這麼不負責任,把我們的孩子給沒有資歷的代課老師當試驗品了,太讓人生氣了。我不反對代課老師,只是希望學校在招代課老師的時候可以好好篩選代課老師的水平,不要是真的誤人子弟了!


LUO寶


現在聘請臨時代課教師的情況非常多,小學非常嚴重,初中也有很多,我認為這樣是很不好的,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第一、教師流動性大,頻繁換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有的老師水平很高帶班很好,但是因為參加教師招考要複習等原因辭掉工作,有的是水平不夠讓學校給辭退等等原因。

這就導致很多臨時代課老師,不能長時間的帶一個班,我兒子學校有個班級一年換了6個班主任。老師換的太頻繁,孩子適應不過來,導致孩子學習上、思想上找不到方向,嚴重影響班級和孩子的發展。

第二、臨時代課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

大多數臨時代課老師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其中有一些非常優秀,第一次當老師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更多由於工作經驗少,對大綱、教法把握不準,對學生的特點了解不夠,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學效果不好。

第三、因為是臨時的,有的老師沒有歸屬感,責任心不夠。

感覺自己就是來幫忙的,不會長久,即使幹好了,也不會多發多少錢,也不會自然轉正。所以工作的動力不足,責任心也不夠強,工作上不很認真,導致教學效果不好。

希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儘快想辦法解決,畢竟孩子們耽誤不起!


邸達物理


我所在的學校現在就是這種狀態,因為這幾年招收的老師少,學校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老師都是臨聘的,這些老師的工資有學校開支,一年學校的辦公經費一半都用來支付老師工資了,所以現在感覺學校很缺錢,連正式工的福利都省略了,按校長的話婦女的衛生補貼,獨生子女費不發都是因為屬於違規發放!這些老師大部分是剛畢業工作還沒有著落的大學生,要求松一點的學校招收的大學生連師範生都不是。有的學校臨開學了還在招聘老師。我是不會把孩子放到臨聘老師的班裡的,倒不是歧視她們,關鍵是這些老師有的沒有任何教學經驗,而且還非常不穩定,說不定下學期就不幹了,孩子還要從新適應,當然負不負責任全憑良心了,一個月2000元的工資,還不如服務員拿的多,學校也沒有更多的手段約束這些老師!


一人一心情


我來說一下我們這裡的情況吧!我們鄉的小學老師,除了中心校配備正常以外(都不能用充足),其它的學校基本都差老師,就拿我們學校來說,100多個學生只有八個老師,還有一個請產假,所以一個老師一個星期都要上20多節課,還不加早讀,要是加上早讀可能要到30節,因為基本每個老師早上都有早讀課。平均每天五節課。

還有的小學五、六十個學生,只有兩三個老師的,兩三個老師中正式的可能就一個。我們鄉的中學,將近1000個學生,配備50來個教師,其中正式教師只有20多個,代課教師佔一半,比題主說的三分之一還多。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大量缺教師的現象呢?

1、大量已經調走的教師佔了鄉鎮教師名額。在我們市,前幾年城裡新修建了好幾所小學,修建了小學不可能一下子招很多的教師,就從鄉下學校調教師進城裡的學校教。而調走的教師檔案還在我們鄉鎮,就導致我們鄉鎮的實際教師名額是夠的,每年招聘教師的時候分給我們鄉鎮的就一兩個。

2、一般從事教師行業的女性比較多。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大量的女教師開始生二胎,請產假。這些女教師請產假,也造成學校教師不足,也必須得請代課教師來頂上。

3、地方財政工資的緊缺。一般出現代課教師多的地方經濟都可能不太發達,像那些沿海地區,有輕工業重工業支持的地方,一般都不會發生代課教師佔三分之一的現象吧!


鄉村教師心汐


一個小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師是聘請的臨時代課教師,這種情況,只會在鄉村學校的村小學出現,鄉鎮的中心小學和縣城學校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這種現象,反映了一些村小學的尷尬,學生流失嚴重,教師也同樣流失嚴重。年輕的老師,都通過各種渠道,或參加考試,或者疏通關係,跑到城裡去了,餘下的也大多被鄉鎮中心小學抽調了,於是,村小學便出現了學生和教師雙重空心化狀況。

筆者因工作關係,去一個遠離縣城的村小學。在這個村小學裡,一共7名老師,只有校長是在編正式教師,其餘全部是臨時代課教師。筆者為此走訪了中心小學,得知中心小學也很無奈,因為中心小學都缺編,只能給代課教師名額,由學校聘任臨時教師。

但在另一個鄉鎮,筆者看到了另一個現象,一所村小學,1到3年級三個班只有29個學生,卻有10名老師,全部是正式在編教師,有的老師都沒課可上。這些老師,全部都是50歲上下的老教師。

這就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鄉村學校教師僅從數量來說,是不平衡的,質量上就更是如此了。像嚴重缺編的那所村小,主要是學校所在村沒有教師,外鄉的離得遠的,根本不願來。按超編的那所學校,10名老師都是本村人,都是民辦教師轉正的。

筆者去過好些鄉鎮的中學和小學,普遍情況是中學教師富餘,有些中學的教師沒課上,安排到門衛後勤上去。而以中心小學為單位,鄉鎮小學總體上是缺編的。這又是一個不平衡。

這種情況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中學教師跟小學教師流動不暢,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流動,導致中學超編小學缺編。而筆者所去的鄉鎮,中小學都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流動被人為的中小學之間的那道牆隔開了。

而現在有些鄉鎮,中小學合併為九年一貫制學校,這種情況就不再存在了。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後,鄉鎮的中小學成為一所學校,教師也就自然可以流動起來。從中可以看出,這是解決教師結構性缺編的比較好的方法。


當代師說


一個小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師是聘請的臨時代課老師,那麼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是很難保證的,這樣的學校大都是屬於農村,或者是城郊。我不是對代課老師存在偏見,也不是對他們的教學能力懷疑,而是因為以下的原因,我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一、代課老師普遍學歷不高,沒有教育教學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沒有學過小學教育學、心理學。因為真正學歷達標,而又有專業知識的大中專畢業生,沒有誰願意做代課老師,憑著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很容易找到一份比代課老師好得多的工作。所以代課老師的知識,滿足不了教育教學的需要,對於學生的教育有時就顯得捉襟見肘。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就難以建立,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勁頭,就自然地削弱、不正常,要麼是集體下降,要麼是兩極分化。

但是他們所代表的卻是學校裡的老師,無論家長,還是社會上的評價,都是對學校老師整體的評價,所以代課老師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二、工資偏低,是招不到優秀代課老師的直接原因。我所在的鎮,去年聘的代課老師,每月工資1500元,今年漲到了2000元。看著這個工資數字,招到的是什麼樣水平的代課老師,就可想而知了。就是這麼少的錢,區裡也不出,讓鎮中心校自己解決,鎮中心校就把全鎮各學校代課老師工資,分攤給全鎮各中小學校,每個學校都分了幾萬塊。各個學校又有什麼錢呢?只有國家撥付的經費,那就只能用經費支付,支付了這筆錢,經費就所剩無幾了。所以,各個學校不要說舉辦什麼活動,發放什麼福利了,今年我校連三八婦女節,給女教師每人發一提紙都省略了。

三、代課老師,學校難以管理。本來就是臨時的,他們這學期在這兒,下學期學校還聘不聘都不知道,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只是拿錢幹活而已。再者,工資少,如果對他們和在編的老師同樣的要求,他們會覺得自己不應該幹那麼多。若是對他們要求嚴格,他們可能會隨時撂挑子走人,這樣的事偶爾會發生,有的班級的教學就無法正常進行了。所以,有代課老師的學校,管理往往是兩個要求,兩種方式。但是又不可避免地是,由於對代課老師管理不能太緊,有些在編老師,就心裡有些彆扭了。老師一旦思想出問題,做事也就不能那麼盡心盡力了,最後受影響的還是學生。

以上是因代課老師存在,所產生的弊端,它所帶來的後果是,學校的教育質量下降,老師形象下降。

臨時代課教師一直存在,和這個地方的一些領導不作為有很大的關係。一個鄉鎮,缺那麼多老師,為什麼還是一年一年地不招教呢?為什麼不通過正常的程序,招收優秀的大中專畢業生,進入教師隊伍呢?即使是招聘代課老師,為什麼區裡、市裡,不撥付這部分老師的工資,而讓下面自行解決?

應該說,不是聘請的臨時代課老師有問題,而是個別領導有問題,因為他們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往一邊踢。豈止,問題是踢不跑的,而是越踢越是個問題。


超敏教育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但也是不太正常的現象。

這種情況很普遍,是說現在的基層學校,聘請的臨時代課教師比較多。如果基層學校真正存在師資缺額,聘請適當數量的代課教師,那也正常,無可厚非。

問題是現在的鄉村基層學校真的缺少一定數量的教師嗎?

其實,鄉村基層學校根本不存在缺少一定數量教師的這種現實。那為什麼學校還要聘請一定數量的代課教師呢?

這就是鄉村基層學校的不正常的地方。大家知道,一個學校,校長的權力大,權力範圍廣,用權瀟灑,任性。什麼事不可以做呢?當然,校長的上面還有教育局長,這樣的事,那就是小菜一碟,太容易了。

無論是局長,還是校長,跟聘請的代課教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代課教師在基層學校裡肩挑重擔,待遇不菲。同時,一些教師被邊緣化,靠邊站。

這種不正常的現狀,其實也是鄉村基層學校的常態。


蕪木


就小徐老師所在地的小學來說,凡是遠離市區、縣城的小學,老師都嚴重缺編,即使一個班僅有語文、數學兩個老師承包學生所學所有科目,也不能保證兩個老師都是在編的正式教師,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在編教師搭配一個臨時代課老師,合力教一個班。

那麼臨時代課老師的素質如何呢?

一、學歷普遍較低,最高學歷中專或者高中,沒有教師資格證。

二、年紀偏大,多是4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在其它地區實在找不到合適自己乾的活的情況下,才來當臨時代課教師。

為什麼出現臨時代課教師素質普遍較低的現象呢?

一、臨時代課教師工資普遍較低,在我地只有每月1200元,年輕人即使去飯店當個服務員或者去商店賣東本也能掙上3000多元,因此,因為工資太低,根本無法吸引年經人或才能力強的人來做臨時代課教師。

二、小學臨時代課教師因學歷低,多被安排教一二年級,一二年級小朋友懵懂無知,教起學來非常累心,一些耐性差、脾氣大又好強的人根本無法勝任此工作。

鄉村小學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缺編現象?

1、就學生素質而言

鄉村小學,特別是遠離市區的小學,生活條件艱苦,上學的孩子也大多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無法監督輔導孩子的作業,且“隔輩親”致使學生嬌慣的多,這無形當中加重了教學任務,而且一旦出現問題,老師跟爺爺奶奶們溝通也有問題。

2、就生活環境而言

現在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年輕人都在市裡買房,學校無法提供教師住房,即使提供了,村裡人人煙稀少,安全也成問題,因此上班離家遠,成了鄉村小學無法吸引在編教師任教的一大原因。

多年來,在鄉村小學教書的老師們,想千法設百計往離市區近的,或者縣城小學調動,特別是年輕教師根本留不住。這樣一來,該來的不來,該留的留不下,在職教師也就越來越少。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一、合校並點,是改善偏遠鄉村小學辦學條件的有效辦法。

目前,我鄉鎮,已合校並點11所,還有2所學校,因遠離市區,鄉鎮而一直沒有合併,但這兩所學校的臨時代課老師高達二分之一。但是如果將這兩所學校合併到交通比較方便離市區近的地區的話,學生接送就成了問題。而小學生寄宿又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因此一直成為一大問題。

二、為了解決偏遠鄉村小學老師嚴重缺編的問題,我縣也進行了積極的政策扶持:

1、要求有評高職要求的老師必須去偏遠鄉村小學任教一年的經歷。

2、對偏遠鄉村小學老師進行適當的補助,在評職稱上,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偏遠鄉村小學的教師。

3、新招聘的小學教師,第一時間分配到偏遠鄉村小學任教,雖然經常留不住,但能留一年是一年。

各地區教育發展不平衡一直是教育必須面對一大難題,不知大家還有什麼好方法來解決呢?歡迎大家交流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