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目前,全球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在80%左右,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仍有較大差距。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進程,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的改革開放,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經歷了40年的高速發展,截止2018年底我國城市化水平為59.58%。但是,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並沒有結束,如果以發達國家的80%城市化率作為參照,那麼我國的城市化水平還要提高20.42%。

中國城鎮化率發展歷程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截止2018年末,中國各省域的城鎮化率可以分成四個層次(指中國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如下圖所示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從城鄉結構看,2018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6401萬人,減少1260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9.58%,比2017年的58.52%提高1.06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提升將帶來技術進步和效率改進,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強勁增長,也更容易實現包容和普惠的經濟增長。要借鑑國際經驗,走一條能帶來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變化、人均收入提高的持續城鎮化道路。

2005-2018年我國城鎮化率走勢圖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城鎮化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結合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戰略,近年來我國傳統的省域經濟和行政區經濟逐步向城市群經濟過渡,城市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群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截止至2017年末我國城市數量達661個。

2008-2017年我國城市個數走勢圖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截至2017年末,我國城市數量已經達到661個,其中地級市294個,縣級市363個。分地區看,我國東部地區地級以上城市和縣級市總量最多,中部地區次之。

2008-2017年我國城市數量分佈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我國通過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部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領域配套改革的推進,促進了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我國城區人口數量穩步增長,2017年末我國城區人口總數達40975.7萬人,其中城區暫住人口8164.1萬人,佔19.92%。我國城區暫住人口占比從2008年的10.51%增至19.92%。可見進城暫住人口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

2008-2017年我國城區人口與城區暫住人口走勢圖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2017年末,我國城區面積達198357.2平方公里,已建成城區面積56225.4平方公里,佔28.35%。城區建設仍有較大潛力。

2008-2017年我國城區面積、建成面積及建成面積佔比走勢圖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有了較大的增長,從2008年的39140.5平方公里增至2017年的55155.5平方公里。

2008-2017年城市建設用地面積走勢圖

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城市數量及人口、面積情況統計分析

中國正走向一個從城市化到城市圈的非常明顯的發展態勢。預計未來在中國從7億的城市人口到10億的城市人口發展過程中,可能會有20個左右的超大城市圈會產生,會匯聚6億的城市人口。當然城市圈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房價上漲、交通擁堵、效率降低等,但更高的城市密度往往意味著更小的環境壓力。高密度本身並不意味著必然的高房價,也不意味著必然的交通擁堵。現在看來,城市在全世界的發展軌跡是先集中再分散,然後再次集中。中國的城市也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一般認為,城鎮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過程為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再考慮到目前我國城鎮化率中包括了1億左右的常住城鎮的農民工,以及城市基礎設施質量、人均擁有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國城鎮化進程所蘊含的經濟增長動力將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