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是全班倒數第一的家長是怎樣的心情?

樂樂335536


專職輔導一年級,經常和家長們打交道。

說說我印象中幾個倒數第一孩子的家長吧。


“我真害怕自己的孩子腦子有問題”

小A是那種特別沒有活力的孩子,做什麼都很慢,上一年級後適應得很痛苦:

吃飯經常是一個小時以上,光午餐、晚餐就用掉一大部分時間。

睡覺也很困難,午睡很難睡著,晚上也很難入睡,然而早上總是起不來,白天總是很困。

學習沒有主動性,沒有大人催促,他可以對著作業本發呆一晚上。

他對數學尤其沒感覺,1+2和2+1,還要想半天。

在第一學期中,有一次數學,考了年級歷史低分:13分。試卷上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他的媽媽想了很多辦法,小A依然穩坐倒數第一。

當時她不止一次問過我:“謝老師,你覺得我家孩子,是不是有點不正常?”

我和其他老師安慰了很久,都無法緩解家長的焦慮。小A媽媽那段時間特別憔悴。

後來,她放棄了重點小學,把孩子轉到一所私塾,沒有數學科目。


“明明都會做,就是不想學。”

小B是最常見的那種低分孩子,就是看起來不笨,但考試分數嚇死人那種。

小B個人記錄是23分,語文科,倒不是說大片空白,而是寫錯了:拼音寫反、聲調標錯、錯別字……反正能寫,但基本都是錯那種類型。

小B是家裡的小寶,上面有一個比他大18歲的姐姐,家裡非常非常寵,小B也是班級裡的搗蛋大王,是那種“大家不要學習一起high”,上課時經常搞得座位附近的孩子也學不好。

老師跟家長溝通過好幾次,小B媽媽總是笑笑,不當一回事。

現在快上三年級了,考試經常是不寫的,穩坐考試倒數第一的寶座,家裡還在等小B開竅懂事那一天。



其實在學習上最焦慮的,不是那些倒數第幾的家長,到了倒數這個程度,家長和孩子已經是破罐子破摔了。

在學習上最焦慮的,是中下等成績的家長,比如90分平均分,然而自己孩子考了六七十那種,這種一不小心就可能倒數,才是最焦慮的。


我是小謝老師,專職輔導一年級,不定期分享幼小銜接、一年級教育方法,歡迎關注。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我家侄子就倒數,一年級,和他班一個同學輪流倒數第一,人家考90多,100的試卷,他考60多分,我講過的題,會的不仔細,一年級上學期,他媽媽輔導,現在我輔導,幼兒園基礎沒有打好,沒有養成好習慣,一年級又讓他學渣媽媽禍害一學期,現在比較難補,學校進度快,識字量跟不上,理解能力不行,,不會自己動腦子想,說他笨吧,遊戲打的那叫好,現在手機早就不讓玩了,偶爾看看電視,週六週日抱的有興趣班,昨天看他寫作業,我氣的都想哭,我弟弟講不行送專門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地方,我沒讓,老師看那麼多學生寫作業肯定不會上心,我還是自己來教吧,慢慢補,補不上算我盡力了,我家寶寶今年暑假也要讀幼兒園了,準備重視下,該學的東西一定要提前學,資質好的孩子該有多少,不要高估了孩子的智商。


靜怡依然317


大約四五年前,我的機構裡有一個孩子在班上基本倒數第一。那是一個還蠻聰明的男孩子,長得白白淨淨,但是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即便有老師專門坐在他旁邊一對一輔導,也是分分鐘走神的那種。他媽媽算是一個女強人,獨立經營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幾乎每天都被老師叫到學校訓。老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逼那個孩子轉學,但媽媽覺得這個學校是那附近最好的,不想轉,所以一直僵持。直到有一次,那個媽媽送孩子到我們機構後崩潰大哭,說老師讓他兒子站在講臺旁,讓她站在教室門口,看著全班孩子一起喊:“***是壞孩子,我們不和他玩,***害我們得最後,我們不和他玩。”

那位媽媽說,她看到她兒子已經完全麻木地樣子,既不哭也不生氣,反而是笑嘻嘻好像被集體排擠的並不是他。她當時就覺得,恨不得抱著兒子直接從四樓跳下去算了。

最後那個孩子轉學了,希望他和他媽媽一切都好吧。


獨立人養成號


不要說全班,就是全校倒數第一,我也是醉了。

感覺就是當個學渣媽,沒面子。

知道老師輕視孩子,也不好去質問,

知道老師打孩子或者縱容孩子出教室,到操場玩,都沒去找老師。

實在是有苦衷。孩子也不是智商問題,就是不愛學習。教也教了,怎麼都記不住。反反覆覆,人都快得心臟病。

最後,我實在受不了了。

他對自己喜歡的遊戲,記憶力特別好。

加上,長期不在身邊,想起也是內疚。


果凍9848


這我我最有發言權哦,估計讀書有遺傳 我小時候也是倒數,現在我兒子也是,現在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第一次考試40分,還很得意的跟我說他考了40分,比我預想的要好至少不是光板回來,以後考試一次比一次稍有進步,期末還拿了個進步獎狀回來,現在考試基本7 8十分,小學一年級這個分數基本也是倒數了,我覺得現在的成績無所謂,主要是培養好習慣,他寫字很認真書面也很整潔,尤其喜歡讀課外書,有注音的話可以通讀全文,我覺得讀書能讀是福氣真的讀不下去 可以培養其他方面的特長,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臉皮厚,他倒數我沒覺得有多丟人,每個人的天資不一樣,走的路也會不一樣,小時候希望孩子健康快樂,長大了就希望他有責任感 有擔當,能自食其力,別長歪就行。


心海180311


江湖滿地一愚翁從教17年,每學期期中、期末考試班上都有一位全班倒數第一的同學和他(她)背後的家長。這麼多年以來,我從未認真揣摩過全班倒數第一的家長的心情,我想這是我的失職。今天,憑藉淺薄的心理學知識和教學經驗,嘗試揣摩一番。

如果這個家長有點自卑,那麼看到孩子的成績,一定是難以抬頭見人,和人聊天一定是避開孩子成績的話題。這個家長會反思自己的遺傳和教育。“我當年雖然學習也不好,也不至於全班倒數第一啊!一定是我的家庭教育出來問題。天啊!我什麼事也做不好,家庭教育自然也不好了。孩子,我對不起你,是我沒有教育好你,爸爸(媽媽)真無能。”自卑的家長會把孩子倒數第一的事實歸因於自己的家庭教育。或許他(她)的歸因並沒有錯,但是自卑的心態也並不利於其家庭教育的改善。如果他(她)的歸因錯了,那麼其自卑的心態更加不利於孩子學習的進步。

如果這個家長比較自信,那麼看到孩子的成績,自信心一定會受到一定程度地打擊。但是,自信的心態會讓家長將孩子的成績問題歸因於學校教育或環境。“我的基因不錯,孩子他(她)爸(媽)的基因也不錯啊!當年我們的學習成績都還可以啊!孩子這麼差,肯定是老師沒教好。這個班的老師肯定沒耐心,輕易放棄我孩子了,孩子得不到老師的信任,破罐子破摔,才會如此的。要麼就是跟孩子一起玩的同學都成績差,我的孩子被帶壞了。”或許他(她)的歸因並沒有錯,但是過於自信的心態會讓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時候帶著“興師問罪”的架勢,無疑這樣的態度必然不利於家長和教師的溝通,從而不利於其孩子的教育。憑個人的教學經驗,比較自信的家長其歸因出錯的概率相對較高。如果家長的歸因真地錯了,還要對老師“興師問罪”的話,就更不利於其孩子的教育了。

如果這個家長情商較高,能以冷靜的態度看待孩子倒數第一的事實,他(她)就會從遺傳、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環境三方面去歸因。這樣的家長往往能夠得出正確的歸因。那麼,他(她)孩子倒數第一的事實如果不是遺傳造成的話,孩子的教育就會向良性方向循環,倒數第一或許很快就會成為過去。

作為教師,首先要反思對該學生的教育。學生倒數第一,當然只要有考試,永遠都有倒數第一,老師一點責任都沒有,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教師能抱著這樣的心態跟各種孩子倒數第一的家長溝通,再試圖揣摩對方是自卑型,還是自信型,還是冷靜型,根據對方的心理,一起共同研究角度對策。我想,這個孩子的教育一定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

作為教師,一定要設身處地想象對方的心理,甚至和對方感同身受。如此這般,我們對學生的愛和教育藝術一定能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如春風化雨一般地滋潤孩子的心田,給孩子帶來陽光和自信。同時,我們一定要讓家長明白,倒數第一是暫時的,笑到最後才是笑的最好的。漫長的學習生涯也不能過於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有一顆面向未來的心,眼前的困難就會顯得微不足道。

一言蔽之,倒數第一的家長一定會傷感,一定會歸因。無論他們歸因正確與否,我們教師都有責任撫慰他們的心情,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歸因,讓倒數第一的學生和家長抬起頭來,陽光起來,相信未來,整裝待發。


江湖滿地一愚翁


這我有發言權,我兒子小學中上成績,初中上等成績,考上省一流重點高中,進班成績二十幾名至高三成學渣班裡倒數第一,作為家長那酸楚的心情可想而知,兒子的媽不敢開家長會都是我去一開完會就一夜睡不著,高考三本,復讀一年,一本錄取,慶幸,現在回頭看也沒啥,關鍵是小孩是否努力,基礎怎樣,我小孩最大的問題是上高中學習方法不對,自律較差,(住校),還用初中的學習方法成績下降一使勁又上升了那知這招上高中不好使了形成了惡性循環,我們家長怕麻煩沒有租房陪讀也是一個失誤,總體來講小孩肯努力,基礎不錯就有希望


順就好126


我閨女初三,不至於倒數第一反正也是倒數,喜歡學文科不喜理科,開始糾結過一陣子也是逼著各種補課,補完還那樣反而母女感情直線下降,甚至因為學習跟孩子爸也是各種意見不統一而爭吵,她爸比我開明。現在想通了,沒啥可糾結的也,咋都是自己的孩子都得好好養大不是,此路不通可以試試曲線救國,畢竟她也有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喜歡畫畫,動漫,自學日語,我和孩爸綜合考慮,準備送去日本留學了,不管怎樣也要給孩子試試哪條路走的通不是,不留遺憾,不行再想別的招兒唄,給她講明厲害關係,要不要努力全憑她自己了,努力的結果怎樣不努力的結果怎樣全部分析到位,其餘的一步步走吧,咋也不至於餓死就是,現在我們家天天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哈哈😄


丫丫5880405306550


我兒子今年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被叫家長,

因為數學考試做不完卷子,就做一面,背面一道題也不寫,說是時間不夠,其實就是不理解題,識字量少,理解能力差,一道題能做10分鐘,語文拼音不會,急啊,沒辦法上課的時間有限,老師也不可能只關注某一個孩子,只能家長輔導,天天中午回家吃完飯學拼音,放學先聽寫一遍拼音,晚上學數學,輔導孩子也是有技巧的,不能著急,有時候也憋不住打兩下,體罰還是有效的,獎罰分明,現在基本不會下來90分,有極個別錯的也是丟三落四,現在我總結的經驗就是回家讓孩子講一遍今天學的內容,溫習一遍,找出孩子不紮實的地方,舉一反三,再預習一下明天要學的內容,但是不能講透,不然明天孩子就沒有興趣聽老師講課了,奉勸各位幼兒園小朋友的媽媽,可以不報輔導班但是一定讓孩子多讀書多識字,其實他把題理解了90分以上很容易。


雪人7140


孩子成績班級倒數第一,家長心情當然是沮喪、失望、焦急、無奈,但是野百合也有春天,醜小鴨也能變成白天鵝。

什麼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家長要一掃胸中陰霾,變消極變動為積極主動,成為孩子成中的支持者、鼓勵者,讓孩子從挫敗的泥淖中走出,而不是冷嘲熱諷破罐子破摔,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我是孩子的家長,中學語文老師,高中班主任,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我的同事孩子,班級裡孩子,都曾經有過班級倒數第一而最後逆襲考上重點大學的例子。

所以家長也無須太難過,太傷悲。只要孩子有善良的品德,積極用功的心態,不愁不能改變暫時落後的狀況。

孩子成績倒數,家長更要對孩子包容、鼓勵。

孩子成績倒數,自我就深感“形穢”,家長就不要再落井下石,冷嘲熱諷了。家長要做的就是協助老師,幫助孩子分析學習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癥結,然後給予積極鼓勵。

我的同事孩子考了倒數第一,孩子很內疚,也很自責,說自己的分數讓父親丟臉了。他是這樣與孩子交流的:

“爸爸並沒有因為你考第一,臉上覺得多麼光彩,也沒有因為你考倒數第一,臉上多麼無光。每一個人都只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像我每次考第一,我也從來不會歸功於你,考倒數第一,我也不會歸咎於你一樣。”

父親的開明換來的是孩子的懂事。從小事上就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喚起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這是孩子蛻變的重要動力。您不妨試一試。

孩子倒數第一,變化的是“絕對距離”還是“相對距離”。

即使再卓越的學校,都有倒數第一,即使再差的班級也有正數第一。正數、倒數第一併不是判斷孩子成績優劣的唯一標準,它只是一個相對考量的依據。

<strong>就像一輛汽車,先上來的乘客坐在前面,坐在好位置上,後上來的乘客坐在後面,坐在顛簸的差位置上;只要汽車向前開,前後相對距離沒有縮短,但是離起點的絕對位置都在改變。

班級就如同一輛開往目的地的汽車,基礎好的,方法科學的,就相當於早上來的乘客,坐在前排;基礎薄弱的,方法不當的,就像後上車的乘客,坐在後排。但他們都在前進,都會到達目的地的。

所以說,家裡孩子即使成績是班級倒數第一,也無須感覺天昏地暗。風雨之後有彩虹,霧霾後面有太陽,相信孩子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您說,我說的在理嗎?請關注、點贊、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