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懂事聽話的孩子過的心裡很苦?為什麼要懂事聽話?

古城中國士兵


因為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你以為我說的是孩子?不,我針對的是各位家長,或者說任何人。一旦人習慣了另一個人對他的逆來順受言聽計從,他就會對這種狀態習以為常,繼而認為對方服從自己是理所應當,而不會發覺這種順從的可貴以及對方做出的犧牲和忍讓。

這種狀態形成後,孩子或者其他下位者的境遇只會愈發糟糕。成年人還好,心境不成熟的孩子往往就會在內心積累大量無法排洩的負面情緒。最後要麼在某一個臨界點爆發,要麼埋藏到意識深處影響著他以後的行為。

一個孩子越聽話,早熟,體諒父母,父母的狀態反而越容易失衡。由於親子關係的特殊性,子女確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父母的嚴格指導,但是父母的心態轉變卻往往不能跟上子女的成長速度,最後就是青春期遭遇更年期,戰爭開始。

為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修煉,你以為孩子很小,實際上很快他/她就長大了,不要讓美好的記憶成為遺憾。



天頂星來客


在大人看來聽話懂事的孩子往往為了得到大人的這個讚揚,掩飾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比如在美食麵前,聽話懂事的孩子會以“聽話、懂事”這個標籤去要求自己把好的、大的讓給長輩或者弟弟妹妹,其實他自己不想要得到最好的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他是大人眼中聽話懂事的小孩,他不能這麼做。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慢慢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為了這個“聽話、懂事”的標籤,他不能肆無忌憚的玩、不能要最好的、自己再喜歡的東西只要弟弟妹妹喜歡就被迫“忍痛割愛”……長期下去,這些聽話懂事的孩子天性沒有得到釋放,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內心其實挺委屈的。所以,孩子就應該有孩子的樣子,在他們上躥下跳的年齡就該讓他們盡情的體驗,而不是用“聽話、懂事”的標籤去要求他們。


沙盤遊戲橙子老師


不懂事聽話覺得對不起父母,懂事聽話了又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和意願。這種孩子總是替別人考慮。他左右為難,寧願委屈自己,不願為難父母惹父母生氣。這就是他心裡苦的原因,為什麼現在孩子抑鬱的越來越多,就是這樣的。這種情況必須好好開導,心理一定得疏通。


蛋果寶媽


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我不聽話爸媽會不會很討厭我 會不會冷落我?出來社會往往都是替別人著想,從不會拒絕別人 ,怕這做不好哪做好 這樣會不會顯地不合群 ,所以過得特別不快樂,比較自卑所以心裡過得很苦。


某某某Lu


真的懂事聽話不會苦,以愛他人為樂;感覺苦因為只是在表演懂事聽話。


和自己對話的人


孩子小小年紀就能這樣,多半是為了她/他愛的人或者他珍惜的人活著,希望這樣的孩子可以被人更加憐愛!


實在不靠譜的絕望主婦


任何事都需要一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