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的風口還能持續多久?

馮恩君


個人在機構裡做大語文產品已經兩年了,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還是有一些話語權的。目前市面上一些相對比較知名的大語文產品,都處於摸索階段。為什麼這麼說呢?1. 大語文這個概念,最早源自於我國已故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創立的一種新型,帶有突破性的語文教學思想。大語文的核心思想:主張語文教學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和訓練,使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訓練;2. 所謂的大語文,其實更是一種觀念:語文教育,是以人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為基點的,因此,語文教育不僅在於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同時在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培養美好健康的情感與心理認知、完善和提升學生的自身人格與人文修養。將其稱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語文是情智雙修的學科。我國語文教學界的泰斗劉國正老先生認為:

語文知識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並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顧。“片面強調工具性和片面強調人文性都不可取,它們可以很好地融合。”所以,大語文就是指在教育的過程中,不侷限於考試,而是著眼於人整體語文素質的提升而進行教學的教學方式。3.目前市場上的大語文課程,其實都存在著內容相似、結構雷同、講解方式相近的缺點。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家大語文產品可以很確定的宣稱自己是行業的標杆。大家都處在前期的市場培育和客戶培養階段,尤其大語文產品本身如何運營和持續更新,當下並沒有一個非常明朗的方向,所以這個產品的風口還未到來,但產品的准入門檻度已經開始提升。


龍哥說教


從2016年開始,教育部多次下發多項文件進行教育改革。其中,我們常說的三大主科中英語的區分度大大下調,而語文的廣度和難度都大大提升,也就是說今後語文會大大拉開學生成績。於是,“大語文”概念像陣風飄來,但很多人不清楚。

2017年教育部又統編了新教材,簡稱部編,其中採用“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雙線組合的方式編排。而在主題教育方面,加強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內容上,增加了古詩詞、專題欄學習等;從考查試卷來看,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題量(分值)增加,作文升級為想象與生活相聯繫的類型。因此,不光增加了語文試卷的難度,還大大增加了知識面的廣度。

據教育部門透露,語文學習內容還會加大,語文試卷會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向前邁進,最終要讓學生把語文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部分答不完,不過會逐年過渡。

綜上所述,“大語文”的時代才剛剛萌芽,我認為它還要在中高考的路上走很長的一段時期,任重而道遠。






中考學堂


大語文課程已成為《新概念》,新課標的方向就是大語文。說到底,現在的語文就是個“瘸腿柺子”,有語沒文,還不如100年前!


晉中大語文


邀請談不到,我只能講講個人看法。

語文風口能持續多久,我認為用“風

口”二字不當。語文是母語,更是學習知識的基礎,語文學的好,理解能力、口才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及思維能力等都好。所以說語文改革是必須的。


無奈230243917


不知道你的問題什麼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