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全職媽媽帶的孩子成績反而沒有上班族帶的孩子成績好呢?

早早媽的幸福生活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比如問題中提到的媽媽“陪學”、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老師的授課水平等。這裡重點說說媽媽陪伴孩子學習的問題。

在陪孩子學習時,時間並不是唯一的指標,所以有些全職媽媽帶的孩子,成績反而沒有上班族媽媽帶的孩子好,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並不排除全職媽媽也能帶出成績優秀的孩子,她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這是優勢。

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上班族媽媽,幾乎都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陪孩子學習、寫作業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孩子的各種“問題”表現總是讓我們發狂。

我問過很多爸媽:“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陪學的目的,並且在一開始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陪學姿態的話,是不是能讓陪學不那麼痛苦,讓孩子也能高效學習呢?”他們的答案都是“那是肯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具體我們要怎麼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又不會讓他養成依賴心理呢?

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上班族媽媽,都要清楚:陪學的目的是為了“不陪”,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之前,我在參加教育講座時,主講人問孩子:“孩子們,你們覺得學習是為了誰學的?”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自己!”

主講人又問:“是誰告訴你們的?”

孩子們的回答有了變化,有的說“老師”,有的回答“家長”。

主講人最後問:“那在老師和家長告訴你們之前,你們覺得是為誰學的?”

孩子們再次異口同聲地說:“家長!”

可見,很多孩子其實對學習的認識並不是特別清楚。我們都知道,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家長最多起到輔助作用。而在陪學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讓孩子認清這一點。

在陪孩子之前,我們要先明白,陪學的時機很重要。如果沒有弄明白,什麼時候陪,什麼時候不陪,真的會讓家長痛苦,孩子無奈。

我認識一個研究生媽媽,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就把陪學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每天晚上都陪著孩子寫作業,進行復習、預習等,孩子也一直完成得不錯。

直到有一天,孩子姥姥住院,媽媽去陪護了一晚,第二天接到老師電話,說孩子沒有寫作業。媽媽回到家,便很生氣地質問孩子。

沒想到,孩子很委屈地說:“你不在,我也不知道該從什麼作業開始寫,也不知道怎麼複習和預習,就沒有寫。”

媽媽愣了,感覺自己這幾年的陪學真是失敗。

那麼,什麼時候該陪,什麼時候放手比較好呢?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在他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之前,我們應該陪學。而且,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低年級孩子需要家長配合的作業比較多。

先不說教育體制的問題,也不談論老師是不是把一些工作分給了家長,很多時候,孩子的作業就是朗讀或背誦課文給家長聽,由家長出題進行計算,或者家長配合著進行默寫等。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或者已經養成獨立學習習慣的孩子,我們儘量不要陪,但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非常支持他的學習。當他需要幫助時,我們就在他的身邊。

在陪學的時候,要具體怎麼做呢?一個原則,把應該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交給他。

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作業班,專門代替家長指導孩子寫作業。在陪伴孩子方面,我覺得這個朋友的做法非常值得學習。

每當有學生詢問她題目時,她不是像其他作業班老師那樣,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把相關的知識點告訴他,引導他自己完成學習。

雖然這樣做會耗費她更多的時間,但是,學生的進步卻是最大的,而這也為她的作業班贏得了好口碑,為她後來開辦新的班輔導班,打下了很好的家長基礎。

如果爸媽在陪孩子學習時,最好不要直接告訴答案,而是試著教一下方法,雖然剛開始的時候,這樣會讓孩子的學習速度變慢,但是如果多給孩子一些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以後的學習效率肯定會提高的。

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上班族媽媽,在陪伴孩子學習時,與其後期進行矯正,不如一開始就正確地陪學,只是做到確實不容易。

但是,為了孩子,我們仍然在努力。希望在我們適當放手、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指導後,孩子能發揮自己的內在潛能。


小燦親子教育


不久前,我接待一位全職母親:孩子打算輟學。孩子讀高中,自己辭職來家陪孩子讀書,最後卻落得這個下場,做母親的既不解又委屈!

從她的講述中,我大致可以推測這個成績本來還算不錯的孩子最終想輟學的原因:

1.母親嘮叨,讓孩子不勝其煩。

母親的愛和嘮叨一樣多,或者說,許多母親愛孩子的方式就是嘮叨。嘮叨內容無所不包,從穿衣吃飯,到走路安全,從在校表現,到與鄰居相處,幾乎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孩子不愛聽母親嘮叨,一是因為重複,二是因為幾乎所有的嘮叨都是批評,很少有建議,更少有表揚。所以孩子聽著膩味,感覺煩;孩子表現出不耐煩,得到的又是母親更加洶湧的嘮叨。

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孩子內心煩躁,無心向學,孩子如果學習上再遇到困難,無人傾訴,自我排解能力又差,小則影響成績,大則可能輟學。

2.保姆式侍候,讓孩子成為巨嬰。

還有一類母親對待孩子像一個高級保姆,侍候得無微不至。孩子過著養尊處優式的少爺小姐式生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閒適生活。

一日三餐,端茶送水,晚上倒洗腳水,鋪床疊被,早上又當鬧鐘叫醒孩子吃早飯。總之,除了在校,那麼剩下來的時間都是母親服務時間。

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極差。生活沒有條理反映到學習上就是沒有計劃,因此這些受著母親呵護的孩子在學習上常常是丟三落四,無所適從,像一個長大的嬰兒。

3.全天候監視,讓孩子無私人空間。

全職媽媽既然是全職,那麼照顧孩子便是她全部責任。天下任何職業都沒有比母親更敬業的,孩子只要一回來,便需要全部置於自己眼皮底下。

那位來找我諮詢的家長做法比較典型。她兒子放學路上和一個女生走得較近,回家後百般盤問,千般叮囑,在高中階段千萬不要談戀愛。星期天孩子出去玩一會兒,又橫加指責,說孩子不懂珍惜時間,又講了一通“勤能補拙”的道理。

孩子沒有一點私人空間,也沒有一點自我處理事物的自由,像一個小奴隸一樣被媽媽盯著,這樣的孩子能安心向學才怪呢!

那些邊工作邊帶孩子的母親為什麼孩子又那麼優秀,最簡單的道理,就是這些母親都比較要強,積極進取,工作出色,給孩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常言說,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師,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辭職做全職媽媽並不是明智之舉;再說許多媽媽可以勝任母親這一角色,但很能勝任老師這一角色。如果實在想做全職媽媽,最起碼得考一張教師資格證,或者心理諮詢師證。


亂語三千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親身的經歷,相信這是老師經過多年觀察和關注多個不同家庭生活的孩子的結果。當然這不能代表全部。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種感覺:上班的時候精神抖擻,但是長假的時候卻精神萎靡;吃快餐的時候胃口大開還不長肉,天天做飯胃口不好了卻肉長上來了;

其實這就是自律的結果,生活中多數人是不自律的,所以上班的人多數上班的人可以做到守時,那麼接送孩子也會按時按點,這是規律;而大多數不上班的媽媽們很多會多少的在時間上不那麼的準時;

上班的人會有些趕,而不上班的人會有些散;上班的人不會為孩子做太多,但是不上班的媽媽也許很多事情不會讓孩子去做,愛他反倒讓他失去了鍛鍊的機會;

上班的人多數很積極,但是不上班的媽媽會有很多閒雜事,這或多或少會對孩子有所影響,相信你是積極的帶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是上進的。


所以,不管是上班還是全職,愛孩子就要給他鍛鍊的機會,不要因為你在而就剝奪了他歷練的機會;無論上班還是全職媽媽都要有一個好的 心態要有一個積極上進的生活的心,而且儘量不讓繁雜的事情過多的影響到孩子,也就是要把你積極的一面傳遞給孩子!

相信你的精彩會是孩子美好的未來!



下面再做個補充:

一、全職媽媽更有時間,從而更有耐心,本來是好事,但卻導致對孩子百依百順,沒有幫孩子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規則意識。

二、全職媽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僅僅是為了孩子才不出去工作的,但是在孩子眼裡,是看不起不工作的媽媽的。我就有一個學生,當著媽媽和我的面,說:媽媽有什麼辛苦的,整天在家裡待著。你指望孩子理解你的付出,好像不容易。

三、全職媽媽容易脫離社會,跟不上時代發展,這樣導致和孩子之間的共同語言減少。

四、全職媽媽很辛苦,但是工作難以看到價值,難免會有抱怨,對孩子的發展、家庭的維繫都不利。


事業大師


不是吧!什麼事都沒有絕對的,我身邊的全職媽媽好多孩子都帶的很優秀呀!她們白天收拾家,把家整理的井井有條,孩子回到家,就全身心投入去陪孩子。我原來工作,現在全職,我現在能為孩子做的,是上班時絕對做不到的。別提之前經常加班,就算不加班,回家後做飯做衛生,都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你陪孩子的時間,寥寥無幾。現在晚上我都可以陪孩子玩思維遊戲,玩積木,讀大量繪本,讀英文繪本,練習舞蹈課學到的動作,做做思維訓練題。天好時小區裡瘋玩。孩子每天都過的充實快樂。之前老大那會兒,一週也就週日能好好陪陪,能一樣嗎?


精靈媽媽66022322


我個人感覺,孩子學生好不好,遇全職媽媽,上班的媽媽真的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拿我們家的孩子,給身邊朋友的孩子來說說吧!

我自己帶孩子的時間,都說孩子全要家長配合,才能學習好,我也聽話,也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就不上班了,回來給他做啥都不吃,只吃零食,需要做在他身邊看他寫作業,只是是我一轉身他就玩,說也說了,打也打了,也不管用,還是不學,他說他要在午託班吃飯,寫作業,就讓他去,他又說午託班管的嚴要換班,反正就是不學習,氣得我這幾年血壓都高了,老師還說是家長的問題,沒有管他,我真是不知道咋管了,

再來說說我的朋友的孩子。回家就是學習,她不叫他出來人家就不出門,老是考試,全級段第一,她說她從來沒有管過他,她上的是三班倒的工作,孩子是自己回家,買些吃飯,在去上學。

在來說說我們孩子班的班長吧!小姑娘是姐妹兩個,她是妹妹,姐姐現在上初中,父母都工作,家就在學校隔壁,她的父母說她的這兩個姑娘她從來都沒有說過,都是很愛學習,回來作文寫完才會玩會,就連我孩子的班主任都說。她的父母是燒高香了,這樣的孩子給父母省心多大啊!

其實說了半天,孩子的學習好壞。真的是與家長沒有啥關係的,關鍵是孩子。他願意學,還是不願意學。


一鑫v


大家好!我來說說我家孩子,我是自由職業。孩子讀幼兒園一直我在帶,直到一年級是奶奶帶,奶奶怎麼說也讀過高中一年級應該會教吧!可是,字也沒有在幼兒園寫得好,作業有時也沒按時完成,考試上學期語文九十來分數學七十來分,下學期語數也七八十分我著急啊!孩子在學校老師也不注重,讀二年級我就把孩子接到身邊在我媽媽這邊讀書,這邊我有分的房子,孩子就給轉過來讀書了,上學我就基本接送輔導孩子作業,開始成績也沒有什麼進步,後來找老師溝通了下說說孩子學習的哪些地方不足,慢慢孩子的學習也有些進步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努力!老師也很注重每個孩子,有這樣的老師孩子們真的很幸福,這次期中考試孩子你語數也有些進步語文從91也提升到了96,數學從讀二年級就沒有考好過從46到96我對孩子的要求不高,只要她對學習有個好態度,雖然考得不高但我很高興了,至少孩子努力了,以後也會和孩子老師共同努力!


豹海的妹子


很多人說學習靠孩子自己努力,這樣的人估計家裡沒有學齡兒童,或者孩子學習普通。

奧數,每天外教英語,小學接觸初中物理數學,這些沒有一樣是孩子自己能搞定的。

孩子英語每次都100分,無論大小考,因為她從四歲起學英語,每天一個半小時,所以課內知識對她太簡單了。

孩子三年級,跟著四年級奧數學了一年。二年級沒學奧數時,偶爾老師出難題的卷子考過80多分,自從學了奧數後,基本100,99,全班前幾名。思維拓展開了,學校裡的難題都沒那麼難了。

為什麼要提前學初中內容?因為人對知識的掌握需要時間,初中如果馬上學,馬上考,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掌握的深度和理解度跟不上。必須要有高中水平,才能中考得一個比較完美的分數,高考時要把大學高數學完,才能取得好成績。

這些,無論是不是全職媽媽,都需要去摸索,哪個培訓機構好,怎麼給孩子規劃。金錢其次,重要的是精力,得陪著一起學。

每節外教課25分鐘,但是得帶著孩子預習半小時到一小時,就是先把課過一遍,孩子在上課之前要學會單詞,課文,回答問題。上課的時候,所有的朗讀都正確,回答問題也正確,相當於是一種展示,增強了上課的成就感。

奧數上課前,也要提前預習,把老師要講的內容和題先帶她做一遍。上網找相關的視頻看,百度題的解析。做到上課前就會了。這樣上課時相當於過第二遍,老師的問題全部答對,加深了記憶,有成就感。

所有的這些,都是時間。孩子上學的時候,我在家裡刷題,看英語,物理,回來後教她,和她一起學。

我孩子曾問我,如果我不管她,她還會學習好嗎?我說課內可能沒問題,你自己努力就行。但是沒人給你報英語班,你能自己去報嗎?

父母給孩子的資源是至關重要的,指望孩子自己,中上等可以,頂尖她是做不到的。


用戶4890946490130


是否全職帶孩子和孩子成績的好壞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吧,我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全職帶的孩子成績好,那就都不要上班了,直接帶孩子多好,孩子的成績好壞是多方面的,當然來自父母的有效陪伴不可少。

朋友家的軒軒,今年15歲,已經輟學在家,他的媽媽可是全職在家帶他,他爸爸工作比較忙,不想虧欠孩子,所以孩子媽媽就在家全職陪伴,媽媽也很用心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可以用事無鉅細來形容,早起穿的衣服,牙刷牙膏都準備好,飯做好端在飯桌旁,不過軒軒媽媽對孩子的教育確只有一個字“吵”,作業不會做,考試成績差,想出去玩,稍微有點不如媽媽的意,軒軒媽就是一個“吵”,“你說說,我這天天都是為了誰”時常掛在軒軒媽媽嘴邊,造就的孩子很早就叛逆,剛開始是不說話,後來是頂嘴,最後是輟學不上,兩口傷透了心。

是否全職帶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去帶。

當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出面幫著孩子解決;

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惑時,家長要幫孩子解決困惑;

不僅僅是學習方面,包括生活方面,也要教孩子自理,自強,等

在學習生活中,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績,看到孩子的努力,激發孩子繼續加油!

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說什麼他們就會認為是正確的,家長一句一句的“你真笨”,孩子就會真的認為自己很笨,如果家長說的是“你真棒,要繼續加油!”孩子肯定會繼續努力。

所以說陪著不是陪伴,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不是簡單的陪伴!


快樂兒童ing


大家好,我是小學班主任張老師。很高興為您解答。

首先,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全職媽媽沒有必然的聯繫。全職媽媽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時間是否都用在照顧孩子身上?很多多全職媽媽在家不是上網、聊天、玩遊戲嗎?她們不一定把全部精力和時間用在孩子身上。

第二,即使全職媽媽把時間和精力全用在孩子身上,請問是怎麼用的?方法對嗎?說實話,在孩子學習這方面,有些家長管還不如不管。我們班就有幾個同學,父母沒時間管,學習照樣很優秀。

第三,最關鍵的是,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孩子不願學,家長再著急也沒用。學習不同於別的,其它事家長可以幫忙或代替,學習上,不行。

第四,還有,全職媽媽教孩子有時還不如上班族孩子成績好,這是橫向比較,與別人比較無法看出效果。最正確的比較方式是與孩子以前比較,如果有進步了,這就是有效果。可能如果沒有全職媽媽照顧,成績會更不好呢?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某些全職媽媽是迷失了自己,她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無限的放在了孩子和家庭裡,緊緊的手握一把沙,結果是什麼也沒有抓住。因此她們看似全職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成績提升在家帶孩子,遠遠不如上班族的媽媽帶的孩子成績好。


大家有種誤區,認為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然,我都不好,怎麼可能你好大家好。人人都自己好了,都有屬於自己的天空,都把自己打理好了,也就一切都美好了,正所謂:我好你好大家才能好。

當前歐美、日本和韓國全職媽媽越來越多,隨著大家教育理念的逐步提高,生活水平的逐步好轉,有的媽媽開始轉型成為全職媽媽,她們認為找個保姆的花銷堪比自己的工資,還不如在家專心帶孩子,當全職媽媽。那麼全職媽媽和工薪媽媽帶給孩子有哪些不同呢?那麼當全職媽媽好嗎?她們同工薪媽媽比起來有什麼利與弊呢?


有的全職媽媽認為,孩子轉瞬即長大,能和大人在一起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十幾年,作為母親,不想失去任何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缺少孩子成長的經歷和體驗,以後會非常遺憾。


於是,許多女性想辦法辭職回家,放棄自我,全身心的投入到無限的為家庭服務中來。她們把最溫暖、最無私、最偉大的母愛奉獻給了孩子,她們時間充裕,精力充沛,養育起孩子來工薪族的媽媽更精細,她們可以為孩子操辦許多事情,在孩子最初知識文化引導方面更有開闊性。

一、全職媽媽對孩子小學階段的影響

1、在孩子小的時候全職媽媽的優勢比工薪媽媽大,比如孩子上小學的前兩三年,陪伴、早上學、早放學,其樂融融,隨著孩子的長大,一些媽媽發現孩子不好管了,不聽話了,怎麼說都不行了。這時全職媽媽的成長已經趕不上孩子的成長速度了,這時候孩子大約8、9歲,到了孩子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


2、此時的媽媽如果繼續全職,她們焦慮、急躁,急於抓住孩子,於是各種威逼利誘全面展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算好哄,可能一些物質的刺激能暫時的聽話,全職媽媽能偶爾獲得滿足感。

猶如吸食毒品,一次次週而復始,家長逐漸失去耐心,孩子逐漸對全職媽媽喪失信任感,物質的獲得滿足不了他們成長的需要。


3、轉眼到了五六年級,孩子的社交圈子擴大,知識面無限增大,孩子在家庭裡需要更多的有關父母帶來的人際關係、社會信息的吸收,而全職媽媽顯示不出這方面的優勢,而工薪媽媽此時不斷帶給孩子的新鮮感是全職媽媽無法比擬的。

二、全職媽媽對孩子中學階段的影響

1、升入初中,孩子的學業逐漸增加,課業日漸繁重,此時的孩子有了某些方面的自主權,身體成長為大人的模樣,此時的孩子如陰晴不定的天氣,時而需要大人的陪伴,時而需要獨立自主,時而需要父母的引導,更多的是需要安靜的空間。


2、而此時的大多數全職媽媽還把孩子當成小寶寶,還不願意承認孩子的成長速度,還有種孩子是我的私有財產,和孩子交流順利的時候其樂融融,不順利的時候會有歇斯底里的現象發生。她們惶恐、她們急躁,他們義憤填膺,口出惡言,認為孩子是抹殺她們事業的第一殺手,是造成她們不順心的基礎。


3、她們要求孩子必須如何如何,一定如何如何,可是青春期的孩子,逆反易發生的階段,怎能受媽媽的左右?不是孩子不孝順,實在是全職媽媽愛的綁架受不了啊。


您說孩子不願意和您交流,有什麼話不願意和您說,您說孩子逆反,您說孩子不懂事,不聽話。您有過多久沒有看看自己有沒有丟了呢?你撐不起孩子成長那份獨有的天空,此時您的家庭也有了一些問題。

三、全職媽媽對家庭的影響

1、沒有誰的青春一定要為誰負責?沒有誰的婚姻會因為您的無限付出得到好的回報,婚姻裡沒有誰有義務一定要養活另一半,更沒有誰能能用孩子綁架住一個完美的家庭。


2、所謂愛情就是兩顆獨行的靈魂深情的呼喚和應答。一個整天沉浸於家長裡短、柴米油鹽的全職媽媽能同不斷前行的丈夫齊頭並進,並駕齊驅。


3、全職媽媽最大的弊端是家庭的不穩定,當全職媽媽時間久了,會對婚姻不自信,會對另一半無端的猜忌、無端的鬧,一個時常瀰漫在硝煙的家庭會搖搖欲墜。


過去農村有句土話:地裡一畝半,家裡看不見。全職媽媽的奉獻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是對自己的不斷扼殺。一位孩子的母親,希望天下的媽媽都能物質和精神獨立,既能陪伴好孩子,又能擁有自己一點昂揚的天空,擁有一個快樂成長、努力進取的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庭。


(PS:大家好,我是三毛,文字系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果您同意我的看法,歡迎點贊,歡迎評論。如果您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和我交流,直言不諱。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