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學生每天和家長通電話是依賴嗎,你怎麼看?

Lily雲棲


每天都通電話?確實有點感人的。大一新生,因為遠離父母,短期內會和父母通話比較多,畢竟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和同學老師還不熟,所以,和父母的聯繫會很多。過了一個階段以後,孩子有了很多事情要忙,通話頻率就會下降很多。

我個人覺得,孩子和父母經常通電話,是很好的感情交流的途徑。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求助父母,而是和父母說說話,傾訴一下自己的生活和煩惱。至於每天通話,我覺得未嘗不可,只要有話講,喜歡講,這是很好的。

說到依賴,作為父母,其實也是有點留戀這種感覺的。孩子越來越大了,和父母之間的話題會越來越少,所以,當孩子願意經常和你通話,你應該感到幸福,並且要好好珍惜。


途途語文


大學生每天和家長通電話的,多半是剛上大學的新生,說是依賴家長也可以這麼說,因為,剛上大學的新生,人生地不熟的,當然會感到孤獨和陌生,而且可能以前上大學前,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幸福生活,現在突然改變了這種生活方式,走向大學的獨立生活和學習,當然一時適用不過來,所以難免想家了,特別是想爸爸媽媽,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等孩子在大學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環境,特別是有同學之間的感情之後,這種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情感就自然會有所淡泊。因為孩子有同學在一起玩,他們可以一起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一起打撲克牌,一起讀書,一起唱歌,一起跑步,一起散步,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夠他們盡情地去揮撒青春!


蒙承甫1


有一部分學生是一種和父母比較親近的表現,而形成的習慣。

也還有一部分特別是剛走進大學的新生,這種情況比較多,現在的孩子自立性都比較晚,有些到讀大學才離開父母身邊,來到異地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都是些不熟悉的人和事,難免有孤獨無依的感覺而家此時就成了唯一的依靠和牽掛,總是特別想念,而解決這最簡單方便的辦法只有通過手機。


清貧男人duan


這個是好的行為習慣,是愛家的表現,和電影教父宣傳的價值觀一樣,熱愛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