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會支持一個不愛去上學但是會讀很多書的小孩嗎?

山之洞影像Diao


不會。

第一,人是需要社交的。作為一個孩子,學校生活是適應社會的前奏,雖然學校是一個相對簡單、單純的社會環境,但仍然可以鍛鍊社交能力,讓孩子們學習處理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如果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如何敢保證能適應複雜的社會?

第二,讀很多書並不意味著有效獲取知識。學校教育是成體系的,它是一個經過研究和實踐了很久的系統,由基礎到專業,是一步一步來的。一個人幾乎不可能成為全才,尤其是社會分工越發細化的現在。想要成為一個專業人才,需要在一個專業領域深入學習和研究,而不是泛泛地讀很多書。更需要老師的帶領,一個人讀書或學習未必都能讀得懂學得會,否則這個世界上的老師早都失業了,大家都讀讀書就好了。

第三,人的自控力和紀律性並不值得信任,尤其是孩子。所謂的讀很多書,是每天讀多少?能記住的有多少?是否會反覆練習?人的記憶都是有周期的,如果不經過反覆記憶,是無法形成長期記憶的,也就是說通讀甚至精讀一遍書,過幾個月,你記住的可能只有零星一點。在沒有督促的情況下,能像在學校規律而又堅持的孩子,不敢說絕對沒有,但肯定是鳳毛麟角。如果你做不到,那是不是意味著,父母要為你承擔起學校老師的角色?

第四,找找自己不愛去上學的原因。是什麼導致不願意去上學?跟父母好好溝通,以獲得父母的支持,這個支持並不是指不去上學,而是如何上好學,如何處理在學校或學習上遇到的問題。

第五,如果上學對你來說很困難。那麼它也許就是你人生需要跨越的第一個障礙。人的一生幾十年,不知道會遇到多少困難,都要遇難而退嗎?


天使心語助力成長


作為一個學生。我認為我更有發言權。讀書是好事,讀書的同時我們的語文會更快的提升。他看的書一定要是好書。如果是什麼《斗羅大陸》之類的。那絕對不是好書。但如果是金庸的那種類的書,我還是推薦的。和一些國外文學之類。像那種超想象力的書,我也是比較推薦的。如果不學習只學習的話會導致學習不平衡。所以兩面發展比較好。


落校


我作為母親,不會支持不去上學,但是我贊成孩子在完成學校作業後讀很多書的孩子。因為現在的社會,單位招聘主要還看你的學歷,不知道在那看過一篇報道:一單位招聘表面上什麼學歷都可以,但等到審核,只要185、211,一般大學文憑連帶走都沒有帶走,直接讓保潔阿姨清理掉。你讀很多書,除非你家族實力強大,可以在自家企業裡上班或自己著書出書,養活自己,要不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用戶2324757821878


父母是開明的,但是,社會是殘酷的,應聘的時候,不會有人問你愛不愛看書,看過什麼類型的書,而是問有多少證,哪所名校畢業,英語幾級之類的,其實,實際工作並不一定能用到,卻真真實實的得用學歷做敲門磚。中國的孩子,只能去適應這個社會,畢竟,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沒那麼大的能量去改變中國社會現狀。


用戶644481287453


不會。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好


社會溫柔姐z


肯定會啦,因為父母覺得小孩不懂事,不會像大人一樣思考問題。

如果不支持,孩子以後長大可能會抱怨父母,為何當初不支持,不讓他去讀書,反過來質問父母,誰也不願意吧?

再說了,父母有讓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應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模式!


情感之夢


不會。讀書可以獲取知識,但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上學不僅僅是學東西,還會鍛鍊孩子的許多能力,塑造人格品質。而且孩子與同齡人相處,點點滴滴,本就是多少人的年輕回憶啊。認識更多的好朋友,也對孩子的將來有所幫助。


10105131010


會,讀書可以但是學還是要上的


-滾疍72950452


不會的,讀書它可以讓孩子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還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考研。你只會看讀不懂裡面的知識是沒用的,相當於讀死書。


987870816


在中國,這樣的父母幾乎是鳳毛麟角。除非是思想特別開明,不指望以後用文憑來吃飯,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