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小說有哪些方法?

諾壓壓壓壓壓最有愛的說丶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小說也不例外。修改,能使文章變得生動、有趣。修改,自然也能使小說中的人物變得豐滿,情節更加緊湊。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打動著無數人的心扉。即使故事中的人物處於枯燥的監獄中,從頭到尾幾乎沒有女人,劇情卻緊湊得無法使人離開視線。史蒂芬·金的小說,扣人心絃,情節引人入勝,幾乎每一本都是經典。

優秀的作品,都是反覆修改得來的。史蒂芬·金,在《寫作這回事》一書中,分享了修改小說的一系列經驗,詳細而實用。

首先,時間,能使你更加客觀地看待作品,六個星期以後再來修改你的小說。

當你依然沉浸在正在寫的文章中,完全看不出文章的好壞。這可謂是“當局者迷”。即使是僅有兩千字左右的文章,儘量也等到隔幾個小時以後,再回來通讀一遍,才能發現文章中的各種問題。

如果寫一部長達幾十萬字的小說,就更是如此了。

史蒂芬·金經常要用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一部作品。在此期間,他每天都會用至少3小時,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之中。等到寫完這本書以後,也許腦中,還沉浸在故事之中。

修改稿件,需要足夠的冷靜。如果迷戀於自己此刻的作品,那麼難以做出正確的決定。因此,一份稿件,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澱。等到至少六週以後,再拿出來閱讀,你可能已經閱讀了大量書籍,或者已經開始創造其它作品的時候,用較為客觀的方式閱讀,你就能用更為客觀的方式,冷靜看待自己的作品。


第二,初稿寫完,稿件還需修改2遍

寫初稿的時候,史蒂芬·金,喜歡在無旁人打擾的環境中,關起門寫作。

等到稿件一氣呵成,他就會敞開房門,將稿件拿給親人們閱讀。

他的妻子塔碧莎,也是他最忠實的讀者,常常能提出許多值得信賴的建議。

也許,有人羨慕卻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合適的人選,也不要洩氣。因為,有些作家在分享寫作經驗的時候,曾經談到過在網上也尋找過一些值得信賴的文友,互相點評稿件,也起到了同樣的效果。

但是,一定不要直接將自己的小說直接發佈出去,讓網友直接點評。那樣,只會受到無數自相矛盾的建議,令你不知所措。畢竟,每個人的審美各不相同,你的文章也無法順應所有讀者的需求。

等到第三遍,史蒂芬·金,就會對稿件的字、詞、句,進行潤色。後來,他漸漸發現,第三遍稿件的修改,依然是第二遍修改的延續,更多情況下,他依然修改著故事的情節、人物等重要部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初稿容易出現的問題

1、人物動機是否符合常理

故事中,人物設定頗為關鍵。你需要觀察人物動機是否符合他們的性格,還要符合邏輯。

你不能讓故事中,一個性格像林黛玉一樣的人,莫名其妙做出大大咧咧的事情。也不能讓故事中的人物,莫名其妙做出一系列摸不清頭腦的事情。

如果,感覺故事中人物的動機有問題。比如,某個平時憨厚老實的人物,突然做出了違背常理的事情。這看上去是說不通的。就應該在文中進行修改,或者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進一步說明清楚。

2、把握節奏,刪除枯燥、冗餘段落

史蒂芬·金曾經給許多雜誌投過稿,也收到過數不清的退稿信。這些退稿信,他將這些退稿信珍藏起來,像寶物一樣,時常拿出來翻閱。

其中,最有價值的一封信件上,編輯給出了非常有用的建議:“公式:第二稿=第一稿乘以百分之九十”。

這個公式給了史蒂芬·金極大的啟發。他開始在改稿的時候,嘗試刪減與故事無關的內容。很快,他的稿件就開始被各雜誌使用了。

在寫初稿的時候,很多人也都習慣於將天馬行空的想法記錄在文章中。實際上,很多內容卻是和文章主要部分無關聯的。

而,很多繁複的語言,其實只需要一句話即可被帶過。

故事,不在於語言是否豐富,關鍵在於:情節能否引人入勝。

果斷刪除那些繁雜、冗餘的部分。留下有利於情節發展的部分。甚至很多人都有不成文的規定,刪除小說中的開頭部分。這也就意味著,開頭導入的時候,寫作尚未進入狀態之前,背景容易被寫得較為繁瑣。

3、背景是否交代清楚?

一本小說能否引起讀者興趣,最關鍵是在能否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

小說的開頭部分,往往在交代故事的背景,讀者也能通過背景,對故事有一個大致瞭解。

如果,故事背景反覆、冗長,讀者難以提起精神,他們會感到乏味、不願意再讀下去。

在第二遍改稿的時候,查看故事背景能否引起讀者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改過程中,我們可以對故事背景進行刪減,留下最讓讀者感興趣,或是有利於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部分即可。

史蒂芬·金認為,故事背景描寫最好的小說是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她能用三言兩語就將故事背景交代清楚,又能引起讀者興趣。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找找這系列書籍的開頭,進行閱讀。

4、增加引起讀者共鳴的地方,以及情節的鋪墊。

如果,你對故事情節足夠熟悉,在修改的時候,你就可以在某處安放一些小細節。插入一些小元素,進行前後文的鋪墊。比如,在某些場景或事件中,加入某些有寓意的元素,或者能和後面的情節有影響的某個點。這樣,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也能因為尋找到彩蛋,感到無比驚喜。

嘗試加入共鳴的部分,使文章更加有深意。就像小說中的一些符號元素,在修改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加進去。比如,吃晚餐的時候,即將發生什麼事情?這個時候,在場景中,加入一些渲染氣氛的環境描寫。或者用一些細節描寫對即將發生的事情,進行一些鋪墊。就能引發讀者共鳴,故事,也會顯得更加完善。


悅讀漫寫


細細看來,沒一部在人類史上留下輝煌的小說,作者都有相當的社會閱歷;或許很豐富的知識儲備。所以我認為改小說有兩個方法:第一、仔細揣摩每一個詞。不同的詞所表現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打你”和“我打了你”一字之差意義差距卻很大。第二寫了放在那裡,過段時間再去看。你會發現不足之處,這便是時間的力量。

此外關於寫文章說兩句我個人的看法:第一用詞一定要準確,第二用詞一定要簡潔。文章要求準確的表情達意,若一字便能表達何必兩字。最後用趙翼《論詩》結束。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恨功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世七分天。


科西嘉小個子


看你修改到哪一步,大情節安排不合理就修改大情節,千萬別別扣字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