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歲多,總是翻櫃子扔東西各種搞破壞,怎麼辦?

暖暖的春風1314


導讀:媽媽們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就是育兒經。其中,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是媽媽們最沒有辦法對付的。今天我們就帶著媽媽們的問題,去請教了兒童心理專家,

孩子老是“搞破壞”怎麼辦?這幾個方法您值得一試!

孩子為什麼總是“搞破壞”?

經過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兩歲到九歲的孩子,特別熱衷於撕、摔、砸、拆這些被家長稱為“搞破壞”的行為。

專家認為,其實每個孩子都會存在“搞破壞”的行為,並且會隨時發生,而區別只是在“搞破壞”的頻率與程度不同而已。尤其是2-9歲階段的孩子,是“搞破壞”行為的高發期。

這些行為都是源於孩子:

1、好奇心、探索欲

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極為強烈的好奇心,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如此。尤其是在2-9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等身體各項器官都在快速發育,思維逐漸加強,渴望與外界建立聯繫,但是又不足以達到,創造或者組合新事物的能力。所以便通過這種“搞破壞”的行為展現出來,與其製造,“拆”操作起來更簡單。

所以孩子的這種破壞大王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能力的展現,家長一定不要對孩子隨便的加以指責,先耐心仔細的分析孩子的行為到底是故意破壞,帶有攻擊性的,還是好奇心驅使,這兩種行為是有區別的,家長應對的策略也應該有所不同。

2、不滿、要挾

說完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我們就要來說一說真正在搞破壞的行為。當有的孩子情緒得不到滿足時,不僅會搞破壞,還會發脾氣,拒絕與父母交流等等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當孩子的要求被父母拒絕時,孩子最容易出現這種賭氣的行為,比如摔、砸等破壞行為。因為小孩子在遭遇到拒絕時,跟大人一樣也是會有生氣、憤怒的情緒出現,而小孩子不像大人可以自我控制,與自我隱藏,自我消化,小孩子都不具備這些情緒處理能力,唯有哭鬧、發脾氣、搞破壞、生悶氣是他們表達不滿情緒的方式。

面對這種行為,很多家長的表現是,打一頓。當然,這種簡單粗暴的以暴制暴的行為最為有效,但是卻也是最沒有用的方法,只是從表面壓制了孩子的行為,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任何問題。

如何解決孩子“搞破壞”的行為?

通過上面所分析的,孩子的破壞行為,通常是兩個原因,作為家長首先要分清孩子的行為是否故意為之,應為方法也不同。

1、好奇心驅使,並非故意。

舉個例子,有個媽媽吐槽孩子總喜歡玩水,喜歡泡各種東西,甚至將手機丟在水中。追究原因,是孩子對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玩水,讓孩子看到水還可以這樣玩,那麼孩子對於水的興趣就不單單侷限在將手機泡在水裡了。

比如在水中滴入幾滴墨水,讓孩子觀察墨汁在水中的擴散效果,順便就給孩子科普了很多物理知識,再問孩子,如果此時在水中放入一張紙巾,紙巾是黑色還是白色?這樣一下激起了孩子的求知慾,於是更高的好奇心代替的手機泡水。

2、故意發脾氣,與家長對著幹。

首先,我們要充分理解孩子生氣憤怒後也需要情緒釋放,這是孩子們的權利,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引導孩子走出這種負面情緒。研究發現,當父母願意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時,孩子很少會拒絕或者發脾氣。孩子有時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陪伴,我們不妨放下手中的工作,抽出時間,耐心去觀察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而不是簡單的一聲斥責。

並且有些時候,孩子會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而故意搞出一些動靜,此時孩子只是希望父母能夠重視關注自己,並不是真正在搞破壞。

重要提示:做家長的一定要明白兩點,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且多多陪伴孩子便會大大降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多破壞行為。但想要孩子零破壞,幾乎是不可能的。

今日話題:面對家中的無敵破壞王,你都是怎樣做的,見效嗎?

【格格親子讀書會,讓孩子形成一生的讀書習慣。 寬度看到全世界,廣度看到五千年! 讓你建立起系統的親子共讀體系!如有任何親子共讀問題,請給格格留言】


格格巫育兒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階段,最好不要阻止或強力干預。

大人覺得是搞破壞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卻是好玩的探索過程。

而且比起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以及保護他的求知慾,家裡亂一些,其實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這完全在家長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所以他想玩就讓他玩、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家長只需在孩子不玩時收拾一下就好,另外等孩子大一點就可以引導他把東西放回原處(即我們常說的讓玩具回家)的互動遊戲,既減輕大人的負擔,又教會孩子責任感。

另外需要提醒一下,在平日裡不要約束孩子太多,儘量不給孩子製造條條框框,要給孩子絕對的自由和尊重,這樣,當哪天你告訴他一件很重要/危急的事(比如不要玩火、不要把手放在門縫等等)時,孩子反而會特別聽話,而不是去挑戰你的極限。


堅強的貝兒媽媽


孩子在這個階段,好奇心總是有的。他也並不知道翻箱倒櫃、亂扔東西就是搞破壞。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只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探索世界,去尋找他想要的答案。幾乎大多數孩子都會有這種時候,主要是看家長怎麼引導。

我家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喜歡把玩具弄得特別亂。我最初沒有引起重視,後來受不了了。就跟他一起玩“幫玩具回家”,把玩具放回原來的位置。跟著又和他講了,玩具也是需要關心的,不可以隨便亂扔。慢慢地,也就好起來了。


小王子愛上狐狸


成為孩子的父母是值得驕傲的。有孩子了就升職為家長了。

1歲多的孩子能自己闖世界了,他有無限的精力,好奇,好動和時間。只要他沒有粘著你,多數就在”闖禍”了。

剛剛成為父母,有點不習慣。其實孩子是要大人帶的,要照看。~~為人父母的不易才剛剛開始,慢慢的,你就知道父母拉扯一個孩子的難。“等你有了孩子試試”這句話是家長跟子女生氣時的語言武器。真的希望從現在開始你能對父母多一份理解。

孩子亂搞破壞,說話教導是沒什麼作用的,強行帶走他要哭鬧,怎麼辦?這時家長又變身為老師,教育家。腦子高速運轉,找解決辦法,轉到爆點上,給了他一巴掌~這正常~也是最簡單的。孩子哭一會兒,臨時解決了問題。到了第二天,第三天,,,,,

家長也明白了,孩子一剎兒也離不開照看。既然要跟他耗,那就來點高明的。找點小工具,帶他到戶外挖挖土,扒扒沙~~別笑。這真的是健康活動,土裡有細菌,小孩會攜帶一些。正因為這樣,孩子增強了免疫力。而且這活動是每個孩子的最愛。

無論在哪兒,保證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對大人無所畏的,對孩子可能就很嚴重的傷害。例子很多。大到街上的車輛,小到一枚紐扣~~~孩子的安全才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照看孩子,家長需要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家長可能會成為醫生,老師,工程師,營養師,心理醫師,預測師~~~~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慢慢悟到“孩子亂扔東西,搞破壞這算個屁呀”


其實我二傻



冉冉生活


怎麼辦??這就對了,這歲數要不這麼幹就不正常了。翻櫃子應該是翻抽屜吧,你買個那種兩頭都能粘住的東西給粘上,讓他打不開就行了,自己想用時直接按一下就開了,因為小孩子學東西特別快,會開一種抽屜基本上就都會了。

你要注意!別讓他在地上捏起來小東西放進嘴裡,指不定放進什麼,你又摳不出來。把熱水什麼的放在碰不到的地方。電源插做也用那種假插頭插入。桌子什麼的要是有菱角最好都坐上保護。

至於扔東西,你防不住,玩具什麼的仍就扔吧,那些重要的東西讓他看不見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