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去年勇士火箭季後賽筆者就曾說過,對這兩隊來說,進攻品質相當重要,草率進攻後被防守反擊,將成為雙方最快丟分的方式,今年再次碰頭,兩隊也確實相當謹慎;加上兩強的熟悉度,彼此亦力拼防守,造就了首戰節奏大多時候遲滯的情況,尤其是火箭,幾乎球球都緩慢過半場後才發動,當球賽進入膠著,勇士最終靠著獨特陣容帶來的防守優勢,仍驚險守住主場。

首戰可能不是很多人預期火力四射的進攻大戰,但雙方的防守佈陣相當推薦一看,尤其是勇士針對哈登(James Harden)做足功課與準備(對任何火箭想持球單邊從外圍發動的戰術都有效)。

第一線防守者,不輕易搭手,雙手邊高舉邊貼身伺候,如果遇到火箭拉擋拆,混搭延阻(Show,防守掩護者先阻止持球者前進,通常於過半場時突襲使用)、前繞掩護防守(Over,防守持球者直接從前方繞過掩護追趕持球者,特別常用於火箭想製造錯位打斯蒂芬·庫裡 Stephen Curry或凱文·盧尼Kevon Looney時)與直接換防,就算火箭發動雙擋,勇士也能以第一線Over第二線兩人換防方式破解,以上防守目的只有一個-隨時保持有人如影隨行防守哈登,且儘量不發生錯位。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這還只是第一線防守,接踵而來的還有後方的二三線。

即使哈登能突破,防守者會繼續緊貼、時而參考爵士策略跟在左後方避免犯規或後撤步,同時勇士長時間在打對快艇第六戰針對威廉斯也用過的Box-1概念,其他4人常採接近區域防守的站位,一旦哈登切入,以他為核心的勇士防線馬上向內收攏,壓迫哈登進攻出手空間,兼且儘可能封鎖其傳球路線,徹底堅壁清野!

在這樣的佈陣下,火箭隊其他人連要有出手空檔都不易,影響最大的首當其衝是首輪風生水起的「餅皇」卡佩拉(Clint Capela)。不過就換個對手,他已經落到網友口中「不會持球,投跟傳都不行,空有身高沒用」的評價,與上一輪被火箭封鎖下魯迪-戈貝爾(Rudy Gobert)所獲的評語如出一轍。

跟上一輪最終亦被勇士切斷連線的快艇前鋒蒙特雷斯·哈雷爾(Montrezl Harrell)相比,卡佩拉更缺乏自主進攻能力,在勇士Over或換防的策略下,卡佩拉擋拆後根本少有接球空檔,就算偶有傳球機會,弱邊側翼來的補防或干擾亦是又急又快,難以第一時間灌籃或開後門,落地後卻又無力自主進攻。

即使較慢的禁區球員如安德魯·博古特(Andrew Bogut)或凱文·盧尼,被迫得提早出禁區阻擋哈登切入,勇士側翼組的補位輪轉及收縮包夾,也足以封鎖哈登的傳球路線,卡佩拉孤立無援,出手僅2投1中說明一切。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紙上談兵來看勇士防守策略,合理又高效,難就難在這是勇士特異陣容下才能執行的方案!

第一關你得有單防哈登可以持續纏黏不被高超運球與節奏甩開的頂級防守,整個爵士隊或許就奧尼爾(Royce O'Neale)勉強做到,勇士一次卻至少擁有4位!從杜蘭特(Kevin Durant)、格林(Draymond Green)、湯普森(Klay Thompson)到伊戈達拉(Andre Iguodala),首戰基本上都成功做到了這點,而一支球隊要同時擁有4位能在外圍跟防哈登的頂尖防守者,這有多奢侈!

這也是為什麼科爾(Steve Kerr)此次首戰就派上死亡五小的原因,就是對哈登的尊重,直接派上最強防守組合。這其實某種程度也解了去年爭論,後面場次伊戈達拉缺陣對勇士的影響絕不可小覷,有他勇士的死亡五小才完整!

就算是不得不擺上下防守因身材相對較弱、常常被打點的斯蒂芬·庫裡,放眼全聯盟也絕不是什麼防守弱者,只是相對其他4位隊友有機可趁,但本戰他也竭盡全力高舉雙手跟防,就算不時仍得被迫換防,也絕非簡單就能打點,如第四節幾度哈登想單打他就未果,反而有些過度沉溺,讓勇士好安排。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另一方面,勇士坐擁聯盟僅有極少數球隊能執行如此換防輪轉策略的陣容,除了不得不上的斯蒂芬·庫裡,勇士本戰上場最矮是6呎6吋的伊戈達拉,扣掉上場時間不多的安德魯·博古特,勇士靠一群身高相仿的鋒衛(杜蘭特、格林、湯普森、凱文·盧尼、麥金尼Alfonzo McKinnie與利文斯頓Shaun Livingston),才能高效執行換防+輪轉的策略。

後場哈登、保羅(Chris Paul)不好擺脫,前場與卡佩拉身高也不致劣勢,尤其是能扛禁區又能跟防後場的格林,還有最致命兼具小球機動力卻有7呎身高的杜蘭特,就算火箭打擋拆也很難一次將他們兩人都拉到外圍。

結果就是,不僅卡佩拉,整個火箭在禁區都難討便宜(輪替身高就是比人家矮),並反應在籃板劣勢(本場雙方籃板差12個,進攻籃板就差了5個),甚至在第四節造成致命後果。

火箭並不是沒想過解決方法,今天讓首輪甚少時間的努內(Nene)上場,就是試圖檔拆後&籃下進攻威脅,同時鞏固籃板,甚至在籃板失利後第四節關鍵時刻派他而非卡佩拉上陣,但同時間火箭也得揹負被拉出來打點的風險,斯蒂芬·庫裡最後致勝的三分球,就是錯位努內。

即便如此,火箭靠著自己也相當認真、高強度的防守:消耗湯普森、斯蒂芬·庫裡防守端的體力,對浪花兄弟與杜蘭特緊跟適度策略性放其他人出手,必要時包夾斯蒂芬·庫裡,緩慢的控球節奏,加上的確製造了斯蒂芬·庫裡的犯規麻煩並掌握勇士更想打防守反擊的較多失誤,讓勇士亦沒辦法打出更高比分,最終僅4分落敗,這系列仍大有希望。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可現實面佈陣比較,火箭確實仍略佔下風,如果休士頓繼續這般季賽以來堅持的打法,哈登28投9中、32%命中率的低效大可能不是唯一一場,但本身卻較去年更沒有人手來阻止杜蘭特。首戰看來的唯一解是塔克(PJ Tucker),但團隊仍讓杜蘭特砍下35分,而上個系列賽扮演重要三分射手角色的塔克,自己卻一分未得。

何況勇士要擊敗火箭,終究會試圖回到以浪花兄弟為進攻主軸,不只是杜蘭特的無解單打,首戰的態勢,勇士能調整改善的空間更多、展現的弱點且更少。

面對第二戰乃至後續賽事,筆者認為火箭有必要優先進攻變陣:透過更繁複的多重掩護或無球跑動,協助哈登拉扯勇士衝著他來的防守佈陣,亦或者幫底線射手多創一些優質空檔。

當側翼組苦於防守端消耗、面對強敵又直接影響外線投射最重要的自信心,火箭此戰不到3成的三分命中率與對爵士時天壤之別,對一支整季靠三分大量投射的球隊來說,實難贏球。

亦或者,雖然需壓制節奏,進入半場後的傳導可以加快,且未必每球都要讓哈登或保羅在三分線上發動。對其他球隊緩慢節奏,確實可以更精準創造火箭喜歡的一對一火箭錯位單打,但面對強大防守陣容,火箭繼續打太慢只是讓勇士更好佈陣以待,太遠且每一步都在層疊哈登面對的防守壓力。

進攻手段亦是可以考慮調整的一環,勇士策略就是算準你不是投三分就是殺禁區,威廉斯的中距離或許是一法,但哈登幾乎揚棄此手段,臨場變招有難度,恐怕要看保羅?但讓哈登如杜蘭特般離多一些更近籃的背框或低位接球,或許是另外一解。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除此之外,火箭還是如賽前筆者曾提過的,需要更多人跳出,單核要過關實在太難,這場戈登(Eric Gordon)提供不俗的火力奧援,但更老一歲、季中曾受傷的保羅,本戰僅出手9次絕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火箭絕對需要他重現去年曾扛下兩勝的另一核戰力。

而第二戰或許火箭可以期待的好消息是,小裡弗斯(Austin Rivers)病癒,首戰他因病缺陣換上伊曼·香珀特(Iman Shumpert)僅3分進帳,如果小裡弗斯能補上哪怕10分火力,就足以扭轉戰局。

卡佩拉的振作亦相當重要,去年季後賽進攻端他也難有發揮,經過一年進攻手段也成長有限,但至少該重拾防守與籃板中樞的風采,希望他只是病毒尚未完全康復的影響,如果狀況持續低迷,對火箭執行無限換防與抗衡勇士禁區優勢,都會造成調度上的很大負擔。

最後,不免俗提一下第一戰造成嚴重爭議的吹判問題,以筆者角度,單一吹判而言,總體而言火箭確實是吃了些虧,但如果以整場吹判尺度來說,卻也還算從一而終、標準接近,給予外線出手後很大的碰撞容許空間。

但終究還是要回到整季吹判一致性的問題上,一如甫被淘汰的魯迪-戈貝爾,就抱怨換成爵士防守火箭才不被允許這般接觸,聯盟大小眼缺乏一致性的吹判才是根本問題,這甚至對於任何球隊、球員都不是好事。

防守決勝負勇士死亡五小陣形優勢

舉例而言,聯盟允許大多時候哈登如此打法得利,如果突然在某系列賽改弦易轍大改尺度,短期賽事自然水土不服、難以施展。

這樣的情況首戰已發生,火箭已抗議而哈登也表示將續行此道,就看聯盟是會調整尺度呢?亦或者讓哈登繼續吃力不討好直到更改打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