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对于李安的喜爱,大抵是从《饮食男女》开始吧,作为“父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为接近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推手》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喜宴》的道德伦理思索,都不及《饮食男女》对于家庭生存状态的深刻探讨。

父亲与子女,子女与子女,他们之间因为时间的原因,隔阂慢慢生根发芽,而总想挣脱这个大家庭的子女,最终选择的方式是千方百计的逃离。

或许是因为约束,或许是因为压抑,或许是因为顾虑。

正如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一样,总想快快长大,挣脱父母的约束,拥抱自己的天地。

不得不佩服李安导演,他对于生活的这些细节的展示,更多的还原出大多数家庭中存在的矛盾与顾虑,而这种矛盾与顾虑虽不强烈,却如同一颗埋在心底的嫩芽,随时都想破土而出。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饮食男女》的名字来源于儒家的观点,典故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其中饮食指食欲;男女指情欲。

生活无非是吃饭和爱,一个物质需求,一个精神寄托,而《饮食男女》围绕餐桌和房间展开,最终的回归点还是餐桌和房间。

开头的父亲老朱精心准备饭菜,结尾的女儿家倩精心准备饭菜,首尾相互呼应,同时,也让这对存在隔阂的父女因为一顿饭走向互相理解。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李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让整部电影中充满了浓浓的传统家庭的味道,那种始终克制着的压抑,让本为一家人的父亲与女儿,却因为不同的经历以及对于生活的认识,而藏着不同的心思,表面的相敬如宾却暗示着最后的分道扬镳。

《饮食男女》在李安“父亲三部曲”中,评分也是最高的,目前豆瓣给了9.1分。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留白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处处点到为止,却因为没有把故事的走向堵死,给了观众回味的余地。

开头父亲接的那个询问做鱼的电话,父亲与锦荣每次都欲言又止的交谈,第一次会餐时父亲两次被打断的宣布,而正因为刚说出嘴的那句“这两天我……”就被打断,才有了后面故事的继续。

这条暗藏的线围绕老朱的感情归属展开的,老朱看似保守木讷,却比女儿们更为看重爱情,而且执着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只是,他对于这份不被世俗接受的感情一直没有机会公开,而只得独自默默藏着。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作为数次和李安合作的郞雄,或许是最能懂李安所要表达的东西,而对于真实生活状态的把控,让郞雄的父亲形象,成了李安所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饮食男女》是“父亲三部曲”中首次讲述父女之间关系的电影,相对于《推手》和《喜宴》中父子关系的刻画,父女关系可能是最难叙述的。

女孩子的心如大海的针,而女孩子对于心思的隐藏要比男孩子更加隐秘。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本片的涉及人物是丧偶多年的父亲老朱(郞雄饰演)和三个女儿,分别是家珍(杨贵媚饰演),二女儿家倩(吴倩莲饰演)和三女儿家宁(王渝文饰演),中间穿插着邻居锦荣(张艾嘉饰演)的家事。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通过父女之间潜在的矛盾与对于彼此的顾虑,勾勒出一副传统家庭的众生相,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对于家庭,对于婚姻,对于爱情的理解,推动故事朝着未知方向发展。

影片的开头,老朱手法娴熟的穿梭在自家的厨房,作为曾在大酒店掌勺多年的大厨,烹饪就像是一种艺术,而对于美食制作的细心透露出父亲对于这个家以及家人的爱,这也与电影名中“饮食”两个字挂上钩。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每周日,老朱家的三个女儿都会回家参加聚餐,而通过饮食来维系关系,并增进感情,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环。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在我们的印象中,貌似所有矛盾,通常都可以通过一顿饭来解决,而请客吃饭的常态,在关系的走动中是必不可少的。

吃饭不在于食物,而在于形式,在于通过食物所传达的心意,所以,老朱格外看重周末家庭聚餐中食物的准备。

只是,当镜头扫过三个女儿时,脸上冷淡的表情出卖了她们内心的想法。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大女儿家珍,学校老师,年轻时喜欢上闺蜜的男朋友,却幻想成自己的男朋友,于是,一直单身,对于往事的难放下,让她不肯找一个伴侣。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二女儿家倩,航空公司的高管,过着有性无爱的生活,她是三个女儿中最为开放且与父亲矛盾最多的,也是最想逃离这个家庭的。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三女儿家宁,快餐店打工,插足好友感情,撬走好友的男朋友。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餐桌上美食丰富,三人却只是蜻蜓点水般象征性的吃几口,而餐桌外,围绕三人感情状况的三条线依次并行展开。

中途还穿插进锦荣一家母女纠缠的事情。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而老朱家的这本经之所以难念,是因为疏于沟通而造成的。

中国传统父亲的形象都颇为强势,而父亲总是偏向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于是两代人的代沟自然就会形成,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固化。

女儿试图走近父亲,父亲试图了解女儿,可是,因为都不会主动袒露心声,而只能压在心底,久而久之,逃离这个家成为了主要任务。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整部影片父女的聚餐,李安导演安排了五场,而每一场的聚餐都有一个故事的发生,一步一步,将原本的大家拆分成各自的小家,最终完成女儿们对于家的逃离,以及老朱对于未来自己小家的规划。

第一场中,父女比较尴尬的相处关系通过镜头直接表露出来,二女儿家倩在此期间宣布自己买了房子,要准备搬出家。

第二场,家倩买房失败。

第三场,最小的女儿家宁,看似单纯却放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她居然宣布怀孕了,家宁也成了第一个离开这个家的人。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第四场,大女儿家珍闪婚,第二个离开了这个家。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第五场,老朱公布了自己的感情。

餐桌上,将感情问题通通放在了台面上,这正好符合传统文化中的“食,色,性也”的道理。

最想逃离的二女儿家倩,却没有逃离,反而是家宁和家珍最先离开。

而对于家的眷恋,最终促使家倩后来买下了老朱卖出去的房子,虽然,这个家已经空空如也,失去了最初家的模样。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二女儿家倩与老朱矛盾最多,她有一万个理由想要离开这个家,可她最后也是唯一一个和父亲达成和解的女儿。

这整部电影没少了食欲和色欲,与《饮食男女》的电影名完美融合,三个女儿的感情问题如果不够有力,那么,最后半路杀出的老朱的感情归属,才算是把“男女”这二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谁说人老了就没有情爱,这种闭塞的传统观念在这里被打破,当老朱与锦荣的感情公之于众,自然,遭到包括梁母和老朱三个女儿在内的反对,一场好端端的宴会最终也以支离破碎的方式收场。

家倩依靠门边双目含泪,老朱回头对视时的一声长叹,所有的感情压抑在此刻释怀了。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父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总是克制的,而这种克制让代沟缺少沟通的渠道,于是,李安在结尾处,安排了家倩厨房做饭,父亲味觉恢复。

这里老朱味觉的恢复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父女亲情的修复与对于之前矛盾的释然,

也许,之前老朱的味觉失去,并不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更多的是因为心理原因,感情的压抑导致味觉的消失。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家倩替父亲盛汤,老朱握住家倩的手,“女儿”“爸”,这两句呼喊作为最后收尾,也使本片获得了最终的圆满,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饮食文化作为陪衬,最终落脚点统归为情,无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就像是这餐桌上的美食,只有吃在嘴里,才能品尝出各种滋味,不过,无论酸甜苦辣,终归体现了人生百态。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李安的电影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所以,他的“父亲三部曲”的结尾都算是圆满的,不过,这种圆满是基于妥协的圆满,也包含种种无奈,家毕竟不是战场,不一定非要拳头对拳头,有时候,一个出了拳头,另一个出个布来缓冲一下,未尝不可。

你或许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中国导演

《饮食男女》这部电影,细腻温和,平淡的细节中却处处透露着生活中的真实感,而这种看完后让人意犹未尽的回味,便是它的成功之处。

电影上映时间在1994年,2019年后再去回看,仍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许,李安能够取得现在如此高的成就不是没有理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