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廣人稀,中國東北地區機械化農業為何比不過美國?

我國東北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在全國來看可以說是最高的。以黑龍江為例,黑龍江已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機械化作業,單從黑龍江總體農業機械化程度上來講,已接近美國農機化水平。

地廣人稀,中國東北地區機械化農業為何比不過美國?

2017年黑龍江省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96.8%,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在田間作業環節上機耕水平已超過99.2%,機播、機收機械化程度已超過97.5%和88.5%。2017年黑龍江省農機總動力達5813.8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160.5萬臺,其中100馬力以上拖拉機3.6萬臺。農機裝備結構持續優化,高標準農機化作業實現了100%遠程自動檢測。農業機械化的迅猛發展,為促進黑龍江農業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廣人稀,中國東北地區機械化農業為何比不過美國?

雖然黑龍江省已成為全國農村綜合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但農機化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美國農業發達,不僅是因為其機械化程度高,更因為美國農業的現代化機械農業。美國農業機械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很多技術都申請有專利。農機上帶有GPS、衛星定位系統,部分農場已經形成了“計算機集成自適應生產”模式,將市場信息、生產參數信息(氣候、土壤、種子、農機、化肥、農藥、能源等)、資金信息、勞力信息等集中在一起,經優化運算,選定最佳種植方案。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地塊小氣候的變化,進行自適應噴水、施肥、施藥,以保證良好的生長條件,使農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達到風險最小,利潤最高的目的。

美國農民對農機非常熟練,很多農業機械都是農民買回來自己改裝的,他們甚至會自己設計一些機械。美國飛行員大多不願意去航空公司工作,而更青睞於駕駛農業飛機,並且他們絲毫不覺得做農業這份工作不體面,甚至覺得這很酷。

地廣人稀,中國東北地區機械化農業為何比不過美國?

因此,對於我國東北地區來說,應在種植、收穫等薄弱環節上,加快農機化協調發展步伐;根據種植結構調整的實際需要,加大經濟作物的機械投入力度;優化調整農機裝備結構,增加新型、高效農機裝備數量,力爭早日實現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的全程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

此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