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不是門技術活

寫作不是門技術活

和你一起終身成長,這裡是小蘇的筆記本。

剛開始寫公眾號時,每次寫作都感覺特別困難,我以為這是因為寫得少,只要寫多了就會很輕鬆,那些大V隨手就能寫出一篇好文,就是寫得多。帶著這個信念,我不斷地寫, 兩年過去了,這份感覺並沒有削減,每次寫作依然感覺困難,我意識到,寫作並非一門技術活,很難做到熟能生巧,輕鬆隨意。

每一門技術,剛開始入門時都感覺困難無比,但過一段時間,掌握了之後,就會感覺得心應手,比如廚藝,剛開始學習時,需要一點點加調料,反覆品嚐,才能做出理想味道,隨著烹飪次數增加,會逐漸熟悉,時間久了,就會積累出大量經驗,每次做菜都能清楚大概放多少調料,加一次就可以,不用反覆加,做菜次數越多,愈發覺得輕鬆。

但寫作不同,很難做到如此。雖然生活中有許多素材可選,但寫作者需要思考如何運用這些素材?如何準確表達內心想法?用何種方式表達?寫作存在技巧,但真正能打動讀者的並非技巧,而是內容,當這些內容能夠引起讀者共鳴時,才能真正打動讀者,否則,再好的技巧,也沒有用。技巧好,可以寫出辭藻優美的文章,讓人看了賞心悅目,但很難走進讀者內心,只有文章內容足夠有趣,有道理且足夠新奇,才能真正吸引並打動讀者。

其中,有道理不難做到,經過長期磨練,邏輯清晰,就可以達到。道理誰都會講,但想要做到新奇很難,這也是好文章和普通文章的區別所在,好文章能夠讓讀者看完之後不僅能明白作者傳遞的內容,還能感到舒服,辛苦工作一天之後,全身痠痛,回到家裡,一股腦撲倒在床上,任意舒展筋骨,身體逐漸放鬆,整個人感覺愉悅無比。

這種感覺會讓人上癮,體驗過一次便難以忘懷。優秀作者能夠吸引大量讀者,是因為他們寫出來的文章足夠有趣,讓人讀起來舒服,有種說不出的愉悅感,甚至偶爾會因此頓悟,改變一生。

想要寫出好文章很難,每一次寫作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寫得越多,面臨的挑戰越大。

以前看某些作者的小說,都會感覺基本套路一致,只是換了一些人物和事件而已,這種感覺一旦出現都會埋怨作者不走心,過於偷懶。直到自己開始寫作,我意識到創新很難,經過長期寫作,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寫作特點,很難改變。比如廢材流小說,基本套路就是主角一開始很費,後面一路打臉,以此帶給讀者爽感。看似千篇一律,但想要跳出這一套路很難,需要承擔很大風險,不少網絡創作者並非兼職寫作,而是全職從事此項工作,在巨大生活壓力面前,他們需要考慮如何讓自己活下去,其次才是嘗試創新,眼前已經有一條已經證明可行的道路,為何還要去冒險呢?

現在看到一些套路類似的小說,我不再吐槽,哪怕套路一致,但想要製造“爽”感,需要寫作者認真去謀篇佈局,下一番功夫,如此才能打動讀者,說白了,哪怕你知道完整的寫作模板,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按照這個模板寫出好文章。就像我知道文章需要有趣,但想要寫出有趣的文章很難。

以前看到自己喜歡的公眾號大V,遇到讀者提問,想要放棄工作,開始自媒體寫作,他都會勸讀者不要這樣,對此我很不理解。直到自己把寫作當做業餘興趣之後,我才意識到這個大V很善良,因為寫作不是門技術活,寫得多就能寫得好,寫得越多,反而愈發覺得困難,而且經歷一系列痛苦之後,不一定能獲得期待中的回報,這也是自媒體創業者很多,但基本都死在路上的原因之一吧!可以把寫作當做興趣,但想要依靠寫作謀生,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筆記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帶你一絲驚喜。

題圖攝影:Free-Photos

【驚喜一刻】

你可能會吐槽,既然寫作這麼痛苦,為何還要寫?因為有句話叫“痛並快樂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