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理解父母的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

家長邀答:昨天因為一點小事跟女兒吵了一架,大哭了一場,格外傷心。做父母的哪樣兒考慮不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付出一切也是心甘情願啊,可孩子為什麼就不理解理解父母呢?為什麼就不考慮考慮父母的感受呢?“老人心在兒女上兒女心在石頭上”難道就是天底下為父母的宿命?

為什麼會這樣?如何才能夠實現親子關係的全盤理解與彼此疼惜?三個原因導致的,而這三個原因同時也是親子關係無阻礙、親密化的治本之法。

每一個理解父母的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

1、不懂什麼是理解——沒有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為土壤

改革開放、信息時代等特殊大環境再加上三十年計劃生育政策等特殊背景,中國式家庭教育生態環境也越來越特殊化。在這完全迥異於以往的特殊教育生態環境中長大的80後、90後以及00後們,他們許多時候不是“不理解”父母,而是他們壓根兒就不明白 “什麼是理解”。不明白“什麼是理解”是他們的錯嗎?恰恰相反,其錯百分百在父母,這錯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沒有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為土壤

“我們對於婚姻及另一半的期待,正變得亙古未有的複雜。”哲學家阿蘭·德波頓如是說——簡直直中靶心!社會與時代變化的很快很快,每一顆包裹在男性身體或女性身體中的心,也隨之或主動或被動變得越來越快,生活上雞毛蒜皮事、經濟上貧窮富裕事、工作上升官發財事、情感上你來我往事……千頭萬緒每一個細細小小的線頭都有可能引發一場男人與女人以家庭為戰場的戰爭。而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一個受傷的成年男人和一個受傷的成年女人會通過長久的磨合與交互找出療治傷口的途徑和方法,但那個同樣受了傷甚至傷得更重的孩子呢?他沒有合宜的途徑和渠道療治傷口並走向痊癒。

有個“靜止臉實驗”,很能說明小孩子面對來自父母親不良情緒傷害時的心理變化。實驗剛開始,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笑得咯咯脆,非常開心;接著,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突然平平板板、面無表情。孩子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於是小小人兒傾盡自己所能夠的一切辦法試圖引起母親的注意和回應,但是,母親仍然平平板板、面無表情,十幾秒後小小嬰孩兒崩潰大哭!

整個過程中,實驗檢測數據完整記錄了孩子的生理指標變化。在母親毫無反應和回應的階段,孩子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實驗數據指向性非常明顯: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孩子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就有可能趨於死亡——由此可見,母親無端的不良情緒對孩子具有何等致命的殺傷力!而一個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的家庭環境中,父親也罷母親也罷,他們的情緒能夠平穩、祥和與安寧麼?父母親頻頻變幻生髮的無端不良情緒,對小孩子而言何止一場又一場惡夢?那簡直是有毒的土壤,會將一顆種子中蘊含的無限生機統統殺死!

有一位知乎網友評價看完《都挺好》的感受只給了四個字:慘然一笑!

是的,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才是孩子良性成長最肥沃的土壤,紛爭不斷的家庭給孩子們心裡種下的毒瘤與傷害,也許終其一生而不得療愈。家庭氛圍輕鬆又明媚,孩子成長過程中以及成年之後的幸福,會多出很多很多。

第二,父母過分包辦替出來的“理解無能”。

父母過分包辦孩子的事情是出於愛嗎?真不見得。父母過分包辦,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功利性,二是怕麻煩。

父母對孩子有條件、功利性的愛是什麼樣子呢?

比如,考了高分和好成績,父母才會高興——“這真讓我臉上有光,趕緊曬個朋友圈,讓他們羨慕去吧!”而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立馬晴轉多雲,整天沒個好臉色,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各種嫌棄各種惡言,孩子簡直站也是錯坐也是錯、笑也是錯哭也是錯。

從孩子的角度是怎麼樣理解和感受這件事的呢?“考了高分就是親兒子,考砸了就是撿來的!”

父母因為怕麻煩而過分包辦導致孩子的“理解無能”又是怎麼個情形呢?

比如洗衣服。孩子出去玩了一趟回來灰頭土臉哪哪兒都髒,當媽的於是開啟嘮叨模式,“你咋這麼不懂事?咋又把衣服弄髒了?你就不知道理解理解媽媽嗎?就不能不添亂嗎?我一天累死累活要上班要做飯要洗這麼多衣服……”孩子臉上因為玩得很爽的興奮一點點黯淡下去,如同燦然盛開的花朵突然遭逢冰霜——這是誰的錯?是媽媽自己種下的錯啊!當初,孩子要學著自己洗襪子,小小人兒白胖胖地小手在水裡快活著躍動,小小襪子像兩隻小魚兒在水裡快活著遊動……媽媽是怎麼幹的?“你咋這麼不懂事?咋又玩水?咋又把衣服弄髒了?你就不知道理解理解媽媽嗎?就不能不添亂嗎?我一天累死累活要上班要做飯要洗這麼多衣服……”

從孩子的角度是怎麼樣理解和感受這件事的呢?“我想自己學著洗你不讓,你自己洗你又不高興,你到底是要鬧哪樣兒啊?”

正如《雅典的泰門》中對金錢的詛咒:“這東西只這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年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使雞皮黃臉的寡婦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會使那身染惡疾的見了嘔吐,有了這個東西也會恢復三春的嬌豔!”如果只從功利性出發,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父母之於子女也是一樣。

孩子小時候得到的愛越是有條件、越具功利性,長大之後生而為人的價值感就會越低,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的能力也會越低。如果為父母者以功利之心看待孩子、以怕麻煩之心圈禁孩子的話,眼睛所見的那個孩子必然是失真的、去魅的孩子,必然是喪失了所有優勢優點、個性魅力的孩子,必然是處處不盡如人意、處處皆是缺欠的孩子。

每一個理解父母的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

2、不會妥帖表達理解——沒有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為陽光

《一代宗師》中有句臺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因為它傳遞的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真的聲音,一聲聲綿綿不絕響,遂相印於心,在一時一事的不經意間瀰漫或流露。孩子之所以不考慮家長的感受,不過是因為他們心中並不曾種下那顆叫做“理解”的高貴的種子。

誰應當為孩子心中沒有那顆叫做“理解”的高貴的種子擔負全部責任呢?當然得是家長!

那顆叫做“理解”的高貴的種子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落在孩子心間的呢?當然得是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

你覺得蘇明玉很慘嗎?的確,她的生活千瘡百孔——這只是戲劇化的影視表現麼?真實生活中,你我身近處,比這更扎心、更慘情的真實隨時存在著、發生著,而真實生活中掙扎的人們遠沒有蘇明玉那樣幸運!熱翻天的《都挺好》之所以如此大紅大紫風靡一時,關鍵的關鍵就在於它破開了家庭生活劇的臉譜化和套路化,把赤裸裸、血淋淋的生活真實層層暴露,重男輕女、家人反目、剝削壓榨、恃強凌弱……那些被原生家庭、被親生父母無底限傷害的孩子,他們如同小蘇明玉一樣,每一天都在刀尖上走、在滾油裡過。

如果說和睦相處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懂得什麼是理解”的豐美土壤,那麼,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便是孩子“妥帖表達理解”的明媚陽光。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是一個成年男子與一個成年女子雙方滿含愛意的彼此注視,更是兩個成年人同時滿含愛意對一個小孩子的注視——注視著他在所有日常活動中自由自在的悅納著自己、成長著自己、展開著自己。

“任何一個潛在的婚姻對象都是有瑕疵的。在結婚這個事情上,悲觀一點是明智的。一個人獨自生活的時候,總是會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我們對於自己的人格如此缺乏瞭解,也就難怪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找怎樣的人了。”——每一個婚姻中的成年男女,都當以此句為金科玉律、隨時反觀鑑照,以便更清醒地、更堅定地維護一段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和睦穩定的婚姻關係。

只有在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中,在和睦穩定的婚姻關係中,孩子們才能日復一日耳濡目染,才會嘗試著用爸爸和媽媽彼此相親相愛、彼此傳遞愛的行事習慣與思維邏輯去理解更多的事,久而久之,孩子潛意識中就會將父母對彼此愛的邏輯和理解邏輯演化為自己性格特徵和思維模式的一部分。

親愛的家長們,如果你真愛自己的孩子,那就從用心經營家庭氛圍、用心愛孩子的爸爸或媽媽開始吧!

每一個理解父母的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

3、不能抵達父母想要的理解——沒有平等共情的親子關係為榜樣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理解家長?不考慮家長的感受?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理解或者不理解家長,都是家長用理解或者不理解孩子的榜樣作用教出來的。

正如大家都熟悉的那個故事,孩子一隻手抓一個大蘋果,媽媽以為孩子要分給自己一個,結果孩子把兩個大蘋果各咬了一口——理解或者不理解、愛或者不愛的分水嶺就此出現:當媽的應當劈頭蓋臉把孩子臭罵一頓麼?甚至惱羞成怒把這個“小白眼狼”狠揍一頓?真相是,孩子各咬一口是為了嚐嚐哪一個蘋果更甜,孩子想把最甜的那個蘋果給媽媽。

是的,愛與理解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的事,有兩個蘋果時候我想把最甜的那個給你;有一個蘋果時候我想把多一半兒的給你;有半個蘋果時候我想讓你多咬一口。蘋果如果是具象化了的愛,那麼媽媽和孩子就是愛順暢流轉的兩個站點,從你手中到我心中、從我心中到你手中,劫劫長存,生生不息。

但問題是,正如同一個年輕人所說,“不是我不照顧父母的感受,而是我一次次熱切的努力總被他們一盆盆冰水兜頭潑冷!”他暑假頂烈日在街頭髮小廣告賺了300塊錢,花了180塊給媽媽買了一件襯衣,媽媽把襯衣拎在手裡左看看右看看然後很不以為然地說,“嘖嘖,你這啥眼光?看看那誰誰家的閨女,給她媽媽買的那裙子,簡直時尚的……誰不羨慕?!”那件襯衣被收進衣櫃深處一次也沒見穿過——這世間,不論是為父母的抑或為子女的,

沒有誰是金剛不壞之身能經得住來自於血緣至親一次又一次的冷水當頭

同一片楓葉,有“霜葉紅於二月花”,也有“曉來誰染桑林醉,點點是離人淚”;同一樹梅花,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也有“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更何況乎孩子?孩子表達對父母的理解與愛,其方式各自不同純屬正常吧?可是不,偏有些父母總愛攀比,東家孩子怎樣怎樣、西家孩子怎樣怎樣。也有的父母,以謙虛為名對孩子實施言語凌辱甚至讓其當眾出醜;以窮養為名時時嘮叨“爸媽好辛苦掙得錢全給你花了”,表面上是“為了你好”想要激勵督促孩子努力上進,實質上卻是在加重孩子的愧疚感和匱乏感、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價值感……諸如此類,父母自以為是、想方設法的傷害孩子,卻企圖得到孩子巴心巴肝的回應與理解!

孩子特別喜歡吃糖,可家長立逼著要給他喝醋;立逼著要給孩子喝醋,不過是因為家長自己喜歡醋罷了——這就是“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的底層邏輯麼?

“窮養能讓孩子成才”,所以為父母的天天在孩子面前哭窮——問題是,時時在孩子面前哭窮,只會讓孩子更不成才!家庭經濟條件好或不好與孩子成不成才之間絕非正相關關係,反倒是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甜甜蜜蜜的夫妻關係才是孩子良性成長、積極成才最肥沃的土壤和最明媚的陽光。

所以,更多時候不是孩子不理解父母、不考慮父母的感受,而是孩子表達愛和理解 的方式不符合父母的要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落差呢?因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的愛和理解是不平等的,有長久以來欠缺了平等與尊重的親子關係為現成榜樣,孩子又怎麼能夠成為“父母肚裡的蛔蟲”?成為父母“貼心貼肺的小棉襖”呢?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為父母者何嘗不是如此?從容管理自己的情緒和生活,用心經營家庭氛圍和夫妻關係,才是足夠好的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每一個“問題”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只不過這個時期他們才開始了反抗;每一個理解父母的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而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是他們更加懂得愛、懂得理解的課堂。

每一個理解父母的少年或少女,都源自歲月的慢慢培養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華夏大語文教學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